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之古诗词文本细读教学研究

2015-02-28 14:30侯树军
现代语文 2015年20期
关键词:古诗词诗词诗人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之古诗词文本细读教学研究

◎侯树军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它用字凝练,感情浓郁,意蕴深远。古诗词教学在整个语文教育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小学阶段,每一册教材中均有一定比例的古诗课文,给学生以中国古典文学的滋养。然而正因为古诗的凝练含蓄,再加上小学生认知能力、知识经验和人生阅历的有限性,古诗词教学无形中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鸡肋”,许多学生对这些诗词往往并不能真正理解和体会,更谈不上以此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篇目繁多,流派各异,题材丰富,底蕴深远。这些古典诗词作品,从一定层面反映了古代诗人的社会生活,或人生阅历,或情感意蕴,或理想抱负等,学习古典诗词作品对于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不过,令人遗憾的是,从目前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古典诗词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在教学理念或者在教学方式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在语文课堂上引导学生鉴赏古典诗词时,教师的教学有时过于程序化、浅显化、个性化等。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认为:古诗词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实际上,初中毕业生中考语文的古诗词课外阅读却失分很多,原因何在?笔者认为,传统的诗词教学大多采用“读诗词—品字句—悟感情”的方法,侧重于默写和考点挖掘,这种功利性强的古诗鉴赏方法,并没有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更不会让学生深入体会到古典诗歌的魅力,自然也就不能提升学生解读古诗文本的能力。

如何使古诗词教学走出困境,这就需要教师树立细读古诗词文本的意识,以教材为范本,教会学生“文本细读”素读、研读、悟读的方法,在联想、想象、还原、比较、质疑等自主探究活动中,细细品析古诗词的语言、意象、意境和形式,从中发现古典诗词的意蕴美和形式美,从而触类旁通地掌握诗词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一、素读:读出文本的最初本意

素读是日本人对我国古代私塾教学方式的定义:不追求投入理解,只是将其反复诵读,烂熟于心,从而达到夯实文化根基的目的[1]。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用的这种“素读”法。可现在很多人却丢掉素读法,把研读的重点放在教参上。虽然有多元解读,却缺乏自己独特的感悟,很难激发探究的欲望。若要读出个性、读出自我、读懂作者,就要学古人原汁原味地素读数遍,然后才能“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就是素读的典范。他的素读有四步:第一步是理解字词句在文中的意思,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及含义深刻的句子,在关键之处、精彩之处做上记号;第二步是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一般要朗读四五遍,情感型课文朗读的遍数还要多,力求将文本读“活”;第三步是细心琢磨、领会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意图;第四步是认真思考课后练习题的要求,有的还要做一做。他说:“如果老师能够把书读好,就是不写教案也很好了。我备课没有什么诀窍,就是翻来覆去地诵读、默想,当读出自己的理解、情感,读出了文章的妙处(小到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大到一段文字、篇章结构、文章立意),读出了自己的惊喜,我便敢走进课堂。”

上述例子说明素读对语文教学的作用。如果教师都这样素读,并以独特的视角、深刻的感悟和真挚的情感和文本对话,和作者对话,和同伴对话,就会在对话撞击中产生共鸣,从而唤醒言语生命意识,提升言语赏析能力和评判能力。如特级教师董一菲执教《迢迢牵牛星》时,就让学生用素读法体会叠词的作用。结果学生读出了“叠词回环的音韵美”“有情人的相思美”“文章意境的开阔美”,还读出了“迢迢”距离的悠长,“皎皎”光泽的永恒,“纤纤素手”的辛劳与美丽,“盈盈一水间”的相思无奈与悲伤,“脉脉不得语”的一往情深和柔情似水。如果按教参分析,文本就成了冷冰冰的音韵美和相思苦,学生很难体会本诗的忧伤、朦胧、含蓄美,更不能联想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国破家亡之恨、一波三折的回肠荡气和语言的重重叠叠、平平仄仄之美。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熟、读透古诗词可培养节奏语感,可体味情感底蕴,可产生共鸣的审美愉悦感。如《泊船瓜洲》中的“一水”“只隔”“又绿”“何时还”等,都表达了一种浓烈的思乡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素读可体会到古诗词的音律美、意境美、形象美,也可深深感受到诗人思乡心切的心情[2]。

二、研读:品出文本的内在之意

近三年扬州市中考语文古诗词试题分别是:2014年考品味词句(请说说你对第二句中“寒”的理解)和表现手法(古人评价杜牧的诗“好用数目”“颇妙”。你认为本诗“故乡七十五长亭”中的“七十五”有什么作用),2013年考诗歌意象(请描绘“月明荞麦花如雪”的景象)和品味词句(首句中运用了叠词“苍苍”“切切”,好在哪里),2012年考诗歌情感、主旨(两首诗分别突出了什么观点?)和表现手法(甲诗一二句与乙诗三四句都采用了对比手法。两者是怎样对比的?)

上述考题看似书外,实质在教材上都能找到相关文本依据,不能得分的原因是日常教学未能很好地研读文本、归纳方法。其实“研读”的关键在于找到进入文本的“切入点”,而“切入点”,可从语言入手,抓住文本的根基;可从语境入手,把握文章整体之美;可从文本出发,注重细节的解读;可从内部组织结构入手,了解表现手法[3]。研读的目的是品味语言背后的内涵与风格,真正把握文本的真谛,发掘文本的核心价值。下面以《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借用文本细读,用知人论世法、比较法、还原法、联想想象法、多元解读等方法,引领学生研读古诗的语言、意象、意境和形式。

(一)知人论世,了解送友人的背景。借助“泛文本”素材可知李白当年送友人的背景: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时,他眼里的世界,几乎像黄金般美好。此时的孟浩然比李白大十多岁,陶醉在山水之间自由而愉快,并诗名满天下。学生可联系实际,想象此时的诗人在江边极目远送老朋友去繁华的扬州,应该是怎样的羡慕与向往。

(二)比较体味,感受送别诗的情味。引领学生比较同主题的送别诗,本诗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这首诗,可以说是表现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诗人愉快的离别,而且这次离别是在一个繁华的开元盛世时代、繁华的烟花三月季节、繁华的地区黄鹤楼,自然带着李白对扬州的向往,无形中增添了不少诗意。

(三)还原生活,再现送别时的氛围。“故人西辞黄鹤楼”,黄鹤楼乃天下名胜,提到黄鹤楼,就会联想到美丽的传说和诗意的生活,而对孟浩然即将去的扬州,又构成一种联想,这些联想增加了愉快畅想曲的气氛。“烟花三月下扬州”,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烟花者,烟雾迷蒙,繁花似锦也。给人的感觉决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尽、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烟景。三月,固然是烟花之时,而开元时代繁华的长江下游,又何尝不是烟花之地呢?“烟花三月”,不仅再现了那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时代气氛。

(四)想象联想,体验古诗词的意蕴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看似写景,实质包含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借助想象联想,读者仿佛看到:李白把朋友送上船,船已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并消失在碧空的尽头时,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唯见长江天际流”的眼前景象,既写出了诗人翘首远送时间之久,暗示诗人对朋友的真挚友情;又写出诗人此时神驰目注、心潮起伏,暗示诗人对友人远赴扬州的向往之情。联系全诗,不难发现:这场带着李白一片向往之情的诗意离别,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景色,用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用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传神地展示出意境之美[4]。

(五)多元解读,兼容、共享细读经验。“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读《送孟浩然之广陵》,很多人联想想象的形象并不相同。如读《游子吟》,有的想到的是儿子睡在床上,母亲在床边灯光下给儿子缝衣服;有的想到的是儿子在灯下看书,母亲在灯前缝衣服;还有的想像儿子临行时穿着衣服,母手拿针线在儿子身上缝补[5]。作为老师,应允许学生自由想象、多元解读、自主感悟,还应鼓励学生突破常规、大胆质疑。如比较《早梅》“昨夜数枝开”和“昨夜一枝开”哪句好?学生在争论中,思维空间得以拓展,潜能得以发挥,个性得到张扬,也让课堂和诗词焕发出生机活力。

新课程标准对古诗词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深入研读的积极性,在教会学生细读文本方法的同时,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感悟,从而提高古诗词阅读鉴赏的水平,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悟读:读懂文本的表达技巧

诗人表达情感的方式很多,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寄情于景、情景交融、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托物言理)、欲扬先抑、欲抑先扬、以小见大、化虚为实、虚实结合、动静相依、以乐写哀、对比映衬、巧用典故、比兴等等。以送别诗为例,世间离别情万种,有的是把酒言别,有的以目相送,有的执手相看泪眼,可《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无一字提及离别的痛苦和伤感,又如何表达离别的不舍与惆怅呢?我们不妨用以下步骤质疑追问,感悟一下送别情的表达方式。

(一)轻读,勾画关键词语。找出诗中体现离别景物的关键词语:“烟花三月”“孤帆远影”“碧空”“长江天际流”。

(二)琢磨,读活词外之义。烟花三月:阳春三月,在柳如烟、花似锦的美妙季节里,友人去了美丽的扬州,此时爱四处游历的李白会怎么想?“碧空”天空晴朗,诗人心情并未随着船的“远影”而万里无云。何以见得?长江自古以来就是航运要道,不可能只有“孤帆”!如果有其他船只,作者只看到朋友的船仅仅说明友情深厚吗?“长江天际流”长江好像流到了天边,水天相接,朋友的小船已经消失在视线里,按常理诗人应回去了,可是他还伫立江边,在想什么呢?通过对景物描写关键词的感悟、琢磨,我们“破解了一个谜团”:李白在江边送走友人,心里除了恋恋不舍,还有羡慕之情,他其实也很想去扬州看看。

(三)换词,体验情景交融。情景交融是诗歌创作的重要方法。这首诗明里写景,暗里将诗人的情感蕴含其中,可字面上很难发现。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透过景物,揣摩背后的情感,并且要将自己相关的体验调动起来,与之对接。比如,诗中每句都各用一个动词“辞”“下”“尽”“流”,这些充满动感的词语不但带来了时空上的转换,更使诗歌本身情景交融,营造出离别时的幽深高远、雄浑壮阔的意境。

(四)悟读,关注特定语境。古诗词的解读主要从形象分析、表达赏析、内容把握、语言鉴赏四方面进行。要真正读懂诗词必须关注特定的语境,切不可生搬硬套、牵强附会。比如牡丹,一般被视为富贵的象征,然而,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清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却与众不同。原来,诗人写这首牡丹诗的时候正在浙江公干。当时,他的故乡洛阳已被金兵侵占,不能回去了,诗人只得独立风中看牡丹,是借看牡丹抒发战乱使自己游离他乡、思念故乡的深情。

此外,品析“诗眼”成关键词,也不能凭空分析或泛泛说用了什么修辞,诗句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而要结合语境,分析炼字使怎样的事、景、人、物、情更形象、更含蓄、更有意蕴等。比如,李清照的《如梦令》全词“诗眼”是“绿肥红瘦”,极富表现力。其表现力既体现在用“肥”字写叶准确、凝练,不仅写出叶多、大,还写出润泽鲜亮之状;又体现在感情融注用“瘦”字写花,不仅写出花少、小之状,还可感受到惋惜怜悯之情。

总之,文本细读必须花功夫素读、研读、悟读。只有沉入文本、走近作者、体验生活、感悟情感,才能读懂内涵、读出意蕴与美感,才能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品读古诗的兴趣,从而大大提升学生古诗鉴赏品位和综合分析能力。注释:

[1]曹彦杰. 改进母语教育的救命稻草:素读教学法[EB/OL]. http://blog.tianya.cn,2013-05-08.

[2]陈晓秋. 新理念指导下的古诗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05,(10).

[3]庞瑛. 抓住关键词句进行文本细读[J].考试周刊,2012,(11).

[4]佚名.“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全诗赏析[EB/OL]. http://www.shicimingju.com,2011-01-03 .

[5]林茂彪.新课标下的古诗词教学策略[EB/OL].http://www.xzbu. com/9/view-3054676.htm,2012-06-05.

参考文献:

[1]陆云峰.从素读到研读:师本阅读的有效轨迹[EB/OL].http:// art.ntjy.net/my_blogs/6277,2008-03-17.

[2]陈斌如. “中国古典诗文解读与答题方法”专题研修学习之总结[EB/OL].http://www.jxteacher.com,2012-6-1.

(侯树军 扬州大学文学院 225000)

猜你喜欢
古诗词诗词诗人
踏青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诗词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