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友
(山东省郯城县沙墩尚庄小学 山东郯城 276112)
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
王子友
(山东省郯城县沙墩尚庄小学 山东郯城 27611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其中一部分孩子随父母涌入城市,但是更多的孩子继续留在农村,由其祖父母或其他亲戚照料,这样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农村地区教育相对薄弱,这一点在上一代人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祖辈整体受教育水平不高的状况和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家庭教育对孩子产生的积极作用。孩子缺少了来自家庭的引导和关爱往往容易滋生一些不良的习惯,影响孩子的成长。所以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开展感恩教育既是弥补家庭教育缺失的有效手段,也符合培养全面综合素质人才的教学要求,对于孩子的健康发展也有颇多益处。从长远看,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提升全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平也有着重要意义。为此,笔者在本文中就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做几点阐释,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农村 小学 留守儿童 感恩 途径
什么是感恩?感恩是对生活中帮助过自己的人心存感激,感恩生活的赐予,感谢父母的关爱,进而懂得珍惜,懂得回报,把爱心传递下去。由此可见,爱是滋养孩子感恩情感的热土,孩子只有充分感受到了别人的关爱才能伸出爱的触角去关爱他人。我们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首先要让孩子心中有爱,否则谈感恩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这并不意味着感恩教育的对象就局限在那些身处幸福中的孩子们。感恩是一种能够让人更加快乐和坚强的情感因素,它能够让那些拥有幸福的人更懂得知足和珍惜,让那些身处不幸的人学会提取生命中的绿色,继而乐观坚强地面对生活的风雨。
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曾写道:“有些人对待生命不懂得珍惜,在对待自己的各种天赋及使用自己的器官上又何尝不是如此?”海伦虽然有着无法弥补的生理遗憾,但她却拥有一颗懂得感恩的心,她感激沙利文老师对她的付出和引导,感激自然万物所引发的她敏锐的感触,难怪她会说:“双目失明、两耳失聪的我,单凭触觉就能感受到数以百计的使我感兴趣的东西。”海伦?凯勒没有在不幸中沉沦,于是文学界和教育界又多了一名身残志坚的英雄。可见,任何人只要心怀美好就能让生活芬芳遍地。感恩不仅是对他人的友善与体谅,更是让人战胜不幸、激励自我、快乐自我的强大力量,往往能够让人变得更幸运。
我们在进行感恩教育时常常更加容易给孩子强调他们已经拥有或得到了什么,然后要求孩子学会感恩。这种感恩教育方式相对来说较为被动,付出,其实是感恩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帮助身有残疾的同龄人或老人,让孩子感恩父母给予了自己健全的身体;通过向灾区献爱心活动启迪孩子们发现生命的宝贵,从而感恩生活……孩子在付出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对身边的一切有了全新的理解,从而少一些抱怨,多一些感激和理解。
其实,沟通是比对抗更好的遇见幸福的方式。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逐渐有了自己的思想。这时,应注意和父母多进行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听听爸爸妈妈心里的话,在强化彼此感受的过程中让孩子有“与幸福相遇”的感受。但是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情感交流有时便成为了一种奢望。虽然父母和孩子之间经常打电话、视频,但对于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还是有很强的割裂感。对此学校应积极想办法加强孩子与父母间的沟通,起到纽带和桥梁的作用。网络和新兴媒体的崛起已经让不同地域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便捷,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和媒体资源,把家长会、家访等工作适当的在网络上开展起来,让在外地打工的父母在工作之余通过网络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在学校开展感恩教育时也积极要求父母在网络上的参与,一方面提升父母自身感恩教育的意识,另一方面有了父母的参与,孩子们的热情也会随之提升。这样既解决了家长会时父母无法参加的问题,也节约了家长们的时间,更让孩子感受到父母虽然不在自己身边,但却时刻关心着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从而激发孩子努力学习的热情。这对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将为学校开展感恩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语文课中一篇篇文质兼美的阅读文章和课文是最好的感恩教材,对这些思想内涵丰富的文章的情感挖掘是实施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因为每一篇课文所蕴涵的感恩内容不同,每一篇课文的感恩教育的角度也存在差异,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加以引导,让学生在畅游美妙的阅读之旅的同时开展感恩教育。数学课中,让学生算一算自己的“成长价格”,粗略估算自己在成长过程中亲人花费的时间、精力、金钱,并算出自己以后上中学、大学等所需的生活和学习费用,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艰辛,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不易。英语课中,让学生以感恩为主题进行英语对话,表演英语小品,既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口语,也在无形中开展了感恩教育。音乐课上,让学生学习《感恩的心》等感恩系列歌曲,或鼓励孩子们唱出与感恩有关的歌曲,举办班级“感恩音乐会”,把这些歌曲送给自己感谢的人。美术课中,让学生动手设计画出心中的感恩小漫画,并举办班级“感恩小画展”,画作不评绘画技巧,只看感恩的心意,并把活动图片发到班级网站或网络平台上,让留守儿童的父母也能看到孩子的作品。体育课中,让学生学会手语操《感恩的心》,然后录制成视频形式放到网站或网络平台上……总而言之,把感恩教育尽可能地渗透到学科教育中,力求让每一位任课老师都成为感恩教育的传播者,让每一门课程,都成为感恩教育的阵地。
农村留守儿童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所形成的特殊群体,这提醒我们随着时代的进步更多元的受教育群体还会继续出现,我们在开展感恩教育时,要充分了解学生们的现实和心理状态,找准开展教育的切入点,在原有的教育模式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祖国培养出开朗乐观、积极向上、懂得感恩、朝气蓬勃的社会主义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