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凤
(哈尔滨市呼兰区康金中学校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娓娓道来说耐心
孟祥凤
(哈尔滨市呼兰区康金中学校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人们说性格决定一切,这句话我觉得特别有道理,因为在我的学习和生活中我逐渐地感受着性格给我带来的利与弊。
耐心 性格 宽容 习惯
坦白地说,我不是一个有耐心的人。小时候我就是个急性子,想得到什么时就非常急切地渴望得到。上小学后,放学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写完作业。为了写完作业饭要后吃,活儿也要后干。记得有一次,邻居好几个小姑娘拎着筐等着我,就为了我写完作业后一起去田野里挖野菜喂小鸭小鹅。有人可能会说,去挖菜的性子怎么就不那么急呢,难道银屏性子还有选择性的?当然,可能在当时的我看来学习还是第一位的吧!所以丝毫松懈不得,完成它也就变成了我放学后的首要任务。我非常赞同古人说的一句话,那就是“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不是不能移,是真的很难。我的这个性格一起陪伴着我,它使我要求做事情立杆见影。因而在学习方面非常注重学习效率,改进学习方法,它也使得我在上学期间成绩一起名列前茅。那时我还是庆幸有这样一个性格的。虽然其实它也让我在急切地做事中时不时地就为难自己一下,责怪自己一番,以至于吃了不少的辛酸之苦。但毕竟它也让我在学业方面很优秀,很让我引以为傲的。
事物的两面性谁都无法避免。这既可悲又可怜。我的这个性格在参加工作,做了班主任后,就明显地让我看到了它给我带来的众多的苦头。但我对工作是认真的、是负责的、也是有更高的要求标准的。可是教育教学工作中也总有一些困惑。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教育学生亦是如此。好的习惯非一日养成,至少需要三七二十一天。而好习惯的巩固更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因而作为班主任,我既急切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又要劝慰自己要有耐心,急不得。可是一看到某学生公开地违背自己在班级定下的班规时,就又怒火中烧:已经是中学生了,怎么还和小孩子一样没记性,难道是有意为之?别冲动,深呼吸,淡定,要有耐心。把他叫到身边来一问,他不是故意犯错的,是忘了老师说的话了,不自觉地不做错了。这是发生在学生身上的普遍的现象,都是些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小事儿,是可以理解和原谅的。究其原因,都是坏习惯惹的祸。
有时还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两名同学,因为彼此出入教育时冲撞到了对方,以至于两句话不和大打出手,这是最让老师接受不了的。是可忍,孰不可忍。训斥,惩罚,找家长,写检讨,当众道歉。一系列下来,真的觉得能做的和该做的都做过了。觉得自己尽了一个班主任的所有教育职责,气愤之余,深呼一口气——这一天,有处理不完的事。可过一段时间,你发现,与别人争执,不懂谦让,甚至大打出手的学生,很可能还有这两个学生中的某一个,真的是顽固不化,冥顽不灵,不可救药。于是我不禁又常常地感叹那一句行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真是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呀。
难道是我的教育方法不当,教育理念出了问题吗?我开始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最后我发现,归根究底不是性子急,耐心不足造成的。老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越想立杆见影,所采用的方法就越生硬粗暴。教师表现得相当强势,不但对学生、有时甚至对家长也如此。这样的教育过程其实是无形地给孩子树立了一个负面的榜样作用。老师解决问题简单,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习,在处理与同学的矛盾时,也显得简单粗暴,其实是造成了一种恶性的循环。杀人诛心,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本质,是对学生而言能够养成终身受益的健康思想和良好习惯的,是教育效果最稳定的教育。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著名的法国作家雨果有段名言:最高贵的复仇方式是宽容。宽容就像清凉的甘露,浇灌了干燥的心灵;宽容就像温暖的壁炉,温暖了冰冷麻木的心;宽容就像不熄的火把,点燃了冰山下将要熄灭的火种:宽容就像一只魔笛,把沉睡在黑暗中的人叫醒。可我面对的是十几岁的青少年,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是正待茁壮成长的小树。“小树不修不直溜:,难道我要对学生放任、纵容,无所作为不成?不,宽容意味着尊重、理解、信任和沟通。可宽容的性格和品质也不是一时培养的呀。我想起了雷锋的名言中的这样两句: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冷酷无情。我明白了,对学生缺少耐心,不够宽容,是不是因为我对他们爱得不够深呢。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孩子吧,这样付出的一定是真爱。有了真爱,宽容和耐心也就来的没那么难了吧。
讲一个老校长教育学生的真实的故事吧。这个故事是我从一个学生的日记里直接摘录的。
星期五 多云
升到初三学年真的好累。刚开学没几天就开始考试。真烦。今天,第一科考完后,我去食杂店买了两袋小食品。刚打开吃几口,上课铃声就响了。到了初三,课间都这么短了。没吃完,拿回去也没地方放,扔了算了。我胳膊一扬,把这半袋东西扔到了四楼的台阶上,里边吃的东西散了一地。学校可是严禁知己扔垃圾的,不管了,教室里可能已经发卷了。逃之夭夭吧。结果,不一会儿就有校长和班主任来到四楼的考场,还翻了我的衣兜,看来是被发现了。可是我没承认。之后不久,校长又单独来找到我了,目光慈祥地看着我说:每个人都会犯错误,知错能改就是好学生。说到这句话我的眼泪不禁喷涌而出,我承认了这一切。我以为校长会狠狠地批评我一顿的,原来冷酷的外表下,我们这位校长却有着一颗宽容博爱的心。只为了校长对我的理解和宽容,我也要改掉身上的毛病,我要好好学习,做一个优秀的学生给校长看看,也让他老人家的内心得以安慰吧。
这件事发生后几个月,我们的老校长因为患肝癌去世了。这名学生知道后大哭了一场。其实,这件事情的过程我非常清楚,起初校长看到一地垃圾的时候也非常生气,非要看监控录像查出扔垃圾的这名同学。校长第二次找到这名同学时已经非常肯定就是这名同学扔的垃圾了,却没有因为之前他的不诚实而大发雷霆。也正因如此,这名同学更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惭愧不已而发誓悔改。从老校长身上,我看到了他对学生真挚的爱。因为有爱,当学生犯错误时,能够对学生适当地理解和宽容,而这份理解和宽容真的是令学生改正错误的最有力的武器。耐心也正是建立在对学生有爱的基础上的。
孔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与我哉?我亦自问,修为不足,耐心不够,何以为师矣?提高修为,热爱学生,宽容学生,修炼耐心,将是我接下来一段时间仍需完成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