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雷锋精神走形式化问题的探析

2015-02-28 14:11:17邱明浩肖祖鹏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15期
关键词:雷锋式模范雷锋

孙 彦 邱明浩 肖祖鹏

(沈阳建筑大学交通与机械工程学院 辽宁沈阳 110168)

关于学习雷锋精神走形式化问题的探析

孙 彦 邱明浩 肖祖鹏

(沈阳建筑大学交通与机械工程学院 辽宁沈阳 110168)

虽然雷锋精神及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已有很多,但是有时只是做到了表面功夫,却没有真正理解雷锋精神的实质内涵,更多的是形式化地完成任务。基于此点,笔者分别从"学习雷锋精神的意义及现状"、"改变学习雷锋精神走形式化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树立模范典型,做好人民群众学习雷锋精神规范"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以"改变学习雷锋精神走形式化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市场经济体制和人的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为切入点,探析如何改变学习雷锋精神走形式化的现象。

雷锋精神 形式化 时代意义 社会价值

几十年来,雷锋这个名字不仅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而且也将它视为一种精神支撑来实现国家、社会的和谐最大化。随着时代更迭,学习雷锋精神不只是局限于口头上、思想上,在践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同时,社会更加需要能够将雷锋精神传播到需要正能量的世界角落,而不是将雷锋精神形式化。

一、学习雷锋精神的意义及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在毛泽东的带领下,新老一辈的革命家们纷纷表达了对学习雷锋精神的

肯定,此后,在世界地图的东方、养育了亿万计黄种人的土地上,刮起了践行学习雷锋精神的新风潮,推动着关乎中国未来命运的新运动。新时代的雷锋精神,包括像郭明义在内的多名全国道德模范都做出了很好的示范,通过宣扬他们的先进事迹,雷锋精神不仅得以继续发扬,同时刺激了更多坚守在岗位上无私奉献的人的涌现,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精神指导。

改变学习雷锋精神走形式化可以从雷锋精神的历史影响、社会影响和时代意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从历史的角度,重新审视学习雷锋精神的初衷和目的,结合雷锋精神的历史活动找出学习雷锋精神走形式化的错误源头。关于雷锋精神的定义以及意义,众说纷纭,雷锋精神就狭义而言,是对雷锋的言行和事迹所表现出来的先进思想、道德观念和崇高品质的理论概括和总结;就广义而言,已升华为以雷锋的名字命名的、以雷锋的崇高品质为基本内涵的、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为人们所敬仰和追求的精神文化。雷锋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因为它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伟大的民族精神是联系在一起的。

2.立足社会根本,时代在进步、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在学习、发展,雷锋精神的内涵随着世纪的更迭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不要仅仅局限于思想上的雷锋精神,因为还有更多的雷锋正行走在路上,立足社会实际,探讨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和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80年代,叶骏在《雷锋精神及其社会价值》中就说:“雷锋精神仍是一颗明珠,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它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思想建设、培养更多的社会主义新人;它有助于逐渐克服残存德尔异化劳动现象;它提高了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的道德觉悟,提高了社会的伦理水平”。

3.雷锋精神不仅是老一辈革命家们积极弘扬的,也是现代青少年所积极追求的,是维护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思想方针。世事经历了日新月异的变化,雷锋精神也已经从最初的反映雷锋本人优点和先进事迹、表现雷锋崇高思想品德的雷锋一个人的精神,发展为一种以“雷锋式”先进人物为代表的时代精神。

二、改变学习雷锋精神走形式化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1.竞争意识、趋利意识等的不正确发展削弱了雷锋精神的影响

自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转型,社会体制的改革,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已经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雷锋精神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发生了重大改变,雷锋精神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社会意义、价值,人民逐渐陷入了以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为根本目的的发展阶段,在失去了雷锋精神的正确导向的条件下,在社会责任感缺失和自身趋利意识的作用下,个人的趋利意识不断加强,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和保护亦随之强化。竞争意识、趋利意识等的不正确发展,严重削弱了人民对雷锋精神的依赖和引导,造成了人们道德责任感的严重缺失,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逐渐脱离社会主体,人与人的关系变成一种竞争、合约的关系,雷锋精神最终失去了创造力创新力。

2.社会体制的改变和归属感的缺失偏离了雷锋精神的发展方向

经济体制的改变和归属感的缺失,影响和改变着人民群众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与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念和心理基础不符,偏离了雷锋精神的发展方向。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而且城乡人口数目差距大,部分地区更是贫富差距悬殊,造成雷锋精神对不同地区的影响程度各有不同。随着社会体制的改变和城市大规模的商业化,在城市中大量的流动人口一次次经历着这种“有家”“无家”的过程,不断地离开家乡去到另一个地方为了生计打拼,群众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这种经历不断加强群众“这不是我的家乡”的心理,使得诸如学习雷锋精神等思想指导未能实现其应有的效果,从而类似于“形式化”的活动才不断增多。

三、树立模范典型,做好人民群众学习雷锋精神规范

1.雷锋式模范为规范开展学习雷锋精神活动提供正确示范

雷锋式模范不只是作为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所存在的特殊形式,更是一个社会道德水平的集中体现。雷锋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留着后人的巨大财富正等待着我们去发现。新中国成立几十年来,在不同国家领导的带领下,雷锋精神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刮起一阵正义之风,更多的雷锋式模范涌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发挥着雷锋式传人的雷锋精神。就如同雷锋同志本身,将个人利益、荣誉抛之脑后,只一心为人们服务,他们把这种精神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去用一生去体会、去实现。不是人人都能做到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为他人服务,但我们可以在雷锋精神实践活动中试着去做到。

2.向道德模范学习,在实践中加强个人品德修养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模范,本指制造器物时所用的模型,引申指值得人学习或取法的榜样。道德模范,既是对自我的一种认可,也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思想道德水平的体现。一个国家公民的道德水平,体现着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反映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道德模范是时代的道德标杆,引领着公民道德建设的价值观导向,而坚持和提倡什么样的价值观,直接影响着公民道德建设的进程和成效。

3.审思过去,创造学习雷锋精神新局面

雷锋精神具有的经得起历史和时间考验的跨时代意义就已经说明了它带给我们的益处,在慢慢历史长河中发挥着其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现实生活里,它与时俱进、时时刻刻地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乃至全世界的人民,让人们时时刻刻感觉到它的存在。时代在变,社会在发展,雷锋精神也随着时间年轮的转动发生着变化。审视过去,关于开展雷锋精神的活动数不胜数,但最终能被人们记住的并深深影响人民的却少之又少,这也是本文一直在探析的。关于雷锋精神,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由于关于如何改变学习雷锋精神等的相关研究成果较小,加之本人能力有限,以上探析过程难免会有不足,希望还请见谅并批评指正。

[1].习近平:《把雷锋精神广播在祖国大地上》,新华网,2014年3月11日

[2].叶骏:《雷锋精神及其社会价值》,《当代青年研究》1983年第4期

[3].胡鞍钢:《中国政治经济史论(1949—1976)》,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新华网中有关雷锋和雷锋精神的文章

猜你喜欢
雷锋式模范雷锋
助人为乐的“小雷锋”
接过雷锋的“枪”
从平江起义走来的模范红十二团
模范邨
——给祖母
诗选刊(2015年6期)2015-10-26 09:47:13
做雷锋式的好少年
中国火炬(2015年3期)2015-07-31 17:39:14
模范护工
写给雷锋
现代企业(2015年3期)2015-02-28 18:47:47
做雷锋式的好少年
中国火炬(2014年4期)2014-07-24 14:22:19
做雷锋式的好少年
中国火炬(2013年4期)2013-07-25 09:30:52
做一个雷锋式的好老师
中国火炬(2012年5期)2012-07-25 10:4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