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雁 刘喜东 代 琚
(沈阳建筑大学 辽宁沈阳 110000)
省属地方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组织机构建设研究与实践
张晓雁 刘喜东 代 琚
(沈阳建筑大学 辽宁沈阳 110000)
随着党外知识分子的工作不断深入,建立党外知识分子组织机构的重要性不断凸显。作为高校统战部,以联谊会为载体和平台做好党外知识分子组织机构建设是有效方法和模式。作为省属地方高校,我们在研究和实践中不断规范相关的动作和管理机制,使联谊会建立后能正常发挥作用,真正体现建设联谊会的宗旨。
省属高校 党外知识分子 组织机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论述、新要求,进一步创新发展了党的统战理论,深化了统一战线的内涵。新时期的高校统战工作面临着新情况的挑战和机遇,尤其是知识分子队伍出现的诸多新变化,亟需我们认真研究和科学应对。只有掌握好新时期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特点,不断探索做好统战工作的新途径,才能有效地开创高校统战工作的新局面。
新时期高校党外知识分子队伍不断壮大,流动步伐加快,思想更趋复杂,政治诉求增强,党外知识分子的辛勤工作为学校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民主监督为高校健康发展提供有效保证。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统战成员具有人员多、范围广、层次高的特点,党外知识分子近500人。党外知识分子中,有正高职36人;副高职96人;其中博士60余人,硕士140余人;现有省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成员4人、省政协委员2人、市政协委员4人,市人大代表1人;担任学校中层以上干部的党外人士20人。从以上可以看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中人才聚集,智力集中,是高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地方经济各条战线中的重要力量,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建立相应的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组织机构,可以增进党对党外知识分子的了解,有力地促进对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尊重党外知识分子的需要,满足他们的要求。这样的组织机构部分高校已经建立起来,大多是联谊会的形式,但是发挥的作用不是很好,联谊会的工作履职受到限制,完备的联谊会运行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
1.重视新一代中青年党外代表人物的培养
在党外知识分子培养工作中,要把党外知识分子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与高校人才强校工程、干部队伍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搞成一条龙,杜绝两张皮。力求做到党内外人才统一规划、统一培养、统一使用。要按照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确定分级和动态管理的方式,形成有利于党外代表人士发现、培养、使用、管理的工作机制,掌握一批适应换届要求,适应统一战线可持续发展需要,适应担当有特色、高水平、行业领先大学建设大任的高素质代表人士,切实把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抓实搞好,努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高校科学发展、和谐稳定做出更大贡献。
2.开展针对党外知识分子的专门的培训
党外知识分子是党外代表人士的源头,也是发展中共党员和其他民主党派党员的重要来源[2],我校在对党外知识分子培训过程中注重对每个党外代表人士进行量体裁衣,制定培训计划、创新培训方式,努力提高其履职能力,提高政治智慧,丰富实践知识。同时注重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党外知识分子充分认识到把实现个人价值与促进党的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是高校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关键。引导党外知识分子看到个人价值的实现,是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分不开的,是与党和国家的需要、祖国的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把个人的利益与学校的利益结合在一起,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学校、国家的发展繁荣联系起来,才能在为国家、学校建功立业的同时使个人价值得到实现。
3.建立以联谊会为载体和平台的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组织机构
作为高校统战部,以联谊会为载体和平台做好党外知识分子组织机构建设是有效方法和模式。我校多种形式调查了解党外知识分子的情况,广泛宣传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的作用和地位,邀请广大的党外知识分子加入到该联谊会中。联谊会成立以后,通过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使得其中的突出人物进入到该组织机构中。该组织机构主要发挥建立定期向党外知识分子征求意见,在学校重大决策前的座谈、通报制度,邀请他们参加学校有关会议等机制,尊重他们的意见或建议,发挥其优势。
联谊会的成立还能够积极帮助党外知识分子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和社会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支持他们出版学术著作、开展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3】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营造宽松的学术氛围;鼓励他们进行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促进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在学校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过程中充分实现和体现党外知识分子的价值。
4.建立党外知识分子专家委员会
通过建立党外知识分子专家委员会,可以把党外知识分子中骨干吸收进来,要把校内具有代表性的党外知识分子全部纳入工作视野。对我校来说,就是要把学校各学科带头人以上人员中的党外知识分子全部列入工作范围。特别是,千人计划引进人才等列入国家和省级人才梯队中的党外知识分子,以及学校三级教授以上教师中的党外知识分子应是我们工作的重点。要从他们的政治立场,政治品质和政治热情出发加以考察分析,并在充分尊重其本人的意愿的前提下,按其特长和特点分级分类,供需对位,形成包括了全部具有培养价值和发展前途的党外知识分子的党外人才数据库。
联谊会专家委员会的建立为党外知识分子搭建了发表意见的平台,有利于形成党外知识分子参与高校民主办学的科学决策机制,使民主办学落到实处。同时,在学校的日常工作中,党外知识分子可以把学校发展中的意见和建议等提交给党外知识分子专家委员会,该委员会可以把问题研究以后再转交给校统战部门。
“以人为本”作为根本出发点,构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组织机构,一方面可以实现党对党外知识分子的领导和管理,另一方面也可以满足党外知识分子的需要和需求。尊重党外知识分子的劳动和创造,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鼓励他们把实现个人价值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结合起来。
[1]姚跃传,关于加强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思考[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2]高山,高校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建设探究[J].理论界,2012年09期.
[3]吴刚,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与和谐高校的构建[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23期.
课题号:2013年度辽宁省高校统战研究课题(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组织机构建设研究与实践+2013-GXTZA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