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生活作文教学

2015-02-28 12:43
新课程(下) 2015年1期
关键词:叶老课外读书

张 波

(江苏省泗洪县石集实验学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构建“生活作文”教学内容新体系。

学生作文内容应当是学生生活内容的反映,我们研究“生活作文”的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构建作文教学内容的新体系,也就是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但我们在实践研究中却发现,作文教学要树立大作文观,仅仅教学这些写作的技巧和方法是远远不够的,比这些内容更重要、更需要老师教给学生的至少有以下四方面:

一、教学生“从心生活”,感悟生活,发现真、善、美

我们应当把握各种时机、各种教育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关心自己身边的每一人每一事,然后正确指导学生辨别自己的所见所闻、自己的所作所为,从中发现真、善、美,写下来使之成为自己的好作文。

让学生亲近大自然,放飞孩子心灵,触摸大自然,体验鲜活素材。大自然是色彩斑斓的,大自然是奇妙无穷的,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是学生最欢呼雀跃的事。一年四季,大自然的景物各不相同,春天花开了,可以带学生赏花;冬天下雪了,可以带学生去堆雪人、打雪仗。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学生用心感触而获得了鲜活的素材。

二、教学生阅读素材,积累语言,提高识力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也是生活的一部分,理应成为“生活作文”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对阅读重要性的最好解释。阅读对思想吸收、充实写作内容、提高识力、练写技巧、完美语言、拓展思路都有极大的好处。人除了从生活实践中获得直接经验和感受以外,最重要的就是通过书本获得间接的经验。如果没有一定量的阅读作为基础,即使学生有再丰富的生活感受和实践材料,他也断然写不出好文章来。因此一定要重视“让读书成为孩子的第一兴趣”,使学生“离网络、电视远一点,离书本近一点”。

对于课内阅读,要根据“生活作文”教学的思路进行改革,重点指导读书的方法,并把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大量的读书活动中去。对于课外阅读,更要加强,首先要激发阅读兴趣;其次要保证有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书籍;第三要保证每天有一定的读书时间;第四要开展生动活泼的读书活动。

作文能力和阅读能力是相适应的,不切实际地进行阅读教学,而孤立地抓作文训练,是不可取的,也是收不到预期效果的。我们应该明白,作文不是单靠教师指导就能学会的,学习写作的功夫很大程度上在于课外,丰富的知识、经验、阅历、感受,才是写作最重要的根基。这些写作必需的“丰富的知识、经验、阅历、感受”,除了在生活中直接获得一部分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引导他们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间接获得。

三、教学生言语表达,表情达意,明白自如

叶老儿子叶至善说,他父亲不教他们作文,平时只是叫他们每天写一点东西,写什么都可以:花草虫鱼、路径山峦、放风筝、斗蟋蟀、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听人唱戏、看人相骂……纳凉时,叶老让孩子们把当天写的东西读出来,叶老倾听着,从不轻易说好或不好。只是说“我懂了”和“我不懂”。有时说“这是什么意思啊”,“噢,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我懂了”等。

从“叶老教子”中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启示,别的先不说,就说一条:写文章首先要把意思表达清楚、明白,让人听懂,说话也一样。可见教学生学会表达是多么重要!

怎样才能把意思表达清楚、明白呢?首先,要文通句顺,通则懂,不通则不懂。其次,要连贯,要连着说,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一个意思说完,再说另一个意思。其三,要言之有序,有条理地说。在“生活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要重视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在作文课上,先口头作文,再写成书面文字,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习表达。

四、课内课外结合,贴近生活实际,自由表达

课内和课外如何安排,还涉及教材内容的改革等问题。我们在实践中做了一些探索,但还没有定型。如低年级安排童话、儿童诗训练;中年级安排生活片段、素描作文训练;高年级安排社会见闻、生活随笔、拟广告词、写评论等实用作文训练。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要为学生的写作文提供素材,教师给予写作方法上的指导,放手让学生自由表达,不要束缚学生的思维,给学生框架,让学生写出千篇一律的作文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体验生活,要让学生写贴近生活的、所见所感的作文,这样学生易于动笔,也乐于表达,笔端才会流露真情实感。教师只要适当引导、点拨一下,一篇篇童真童趣的作文便会新鲜出炉。

综上所述,作文教学与生活有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学生习作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学生生活充实,学生语言表达才会有源头。所以,教师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参与生活、体验生活,让写作成为学生的生活需要。

魏伟.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3(05).

猜你喜欢
叶老课外读书
小满课外班
弃单间和学生一起办公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叶圣陶:精神的健康
叶圣陶为什么会长寿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请叶圣陶先生题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