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浅谈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

2015-02-28 12:43
新课程(下) 2015年1期
关键词:乡土生活课堂教学

陈 飞

(江苏省宜兴市官林第二中学)

一、实施生活化地理课堂教学的积极意义

1.凸现实用价值

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专注于地理概念的灌输,使学生的学习脱离生活实际。甚至经常会出现学生只知道某一地理事物,却不认识这一地理事物的情况,久而久之,使学生以为学习地理只为了分数,没有其他的用处。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地理知识无处不在:旅游、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等基本生活需要地理知识;建工厂、开商店等经济活动同样需要一定的地理知识。地理教学能够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大众的生活中,地理知识就在大家的身边,体会到地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

2.激发学习兴趣

传统的地理课堂只注重课本上的知识点,让学生感到枯燥无趣。如果课堂教学能深入学生生活,把生活中的实例,甚至是学生的生活常识运用于教学,能让学生眼前一亮,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形成强烈的学习渴望,希望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身边的很多现象,从而产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大大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主动性。

二、加强对生活化地理教学的有效措施

1.借助生活经验

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地理现象和生活感受都与地理知识紧密相连,教师应从学生角度选择合适的实例,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真实生活实例相结合进行教学。

在教学实际中可以通过教学内容提出与学生生活经验有关的问题,如:在学习七年级“地图”时,可以结合前面学习的“自转”中太阳东升西落,来判断学校或教室大门的朝向等,既能复习已学知识、了解新知识,又能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来,达到熟练分析各种地图中的方向的目的;可以通过同学家中各种季节的衣服来了解北温带的特点;利用生活常识“高处不胜寒”,了解海拔对气温的影响。

同样,教师也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设计故事:小明从海口回老家哈尔滨过年,既带短袖又带了羽绒服,到暑假时他同样带了这些衣物,但发现羽绒服却没用到,这是什么原因?利用这样的故事来到达对中国冬季和夏季“气温”的教学。

2.联系社会热点

与现实信息快速发展相比,教材的内容总是滞后的。地理教师应具备敏锐的思维能力,善于捕捉和关注社会热点和主题,在备课过程中不拘泥于教材,应以课程标准为指导,恰当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将有关的地理信息融入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展开形式各异、内容丰富的地理教学活动,拉近课本与生活实际的距离,为地理教学增添新的活力。

如:地震、台风、旱涝等自然灾害,我国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长江三峡、青藏铁路等工程的建设……,对此老师应把它们与课本内容有效结合,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去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如在学习自然灾害的地震、滑坡、泥石流时,由于学生很多来自云南。贵州等地,他们深有感触,既可以结合2008 年“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引导学生分析老家常发生地震的原因,提出抗震救灾和自我保护的有效措施,又可以让来自那里的学生谈家乡的自然灾害,更为形象生动。

3.结合乡土资源

利用乡土资源,地理课堂教学过程建立在乡土资源上,不仅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地理知识,还能加强学生的乡土情,使学生更加关注生活、家乡的变化,增强荣誉感。

笔者学校所在的乡镇是著名的电缆城,在学习“工业”时就可以以一家电缆厂为例,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哪些条件?从而延伸到工业基地形成的条件。

4.开展实践活动

停留在课本的地理教学是失败的教学。地理是一门具有实践性的课程。书本上的地理知识都来源于人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只有将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同步,才能真正掌握地理知识,不再出现只认其字,不知其意的现象。由于初中地理及初中学生的特殊性,难以开展大规模的野外考察等实践活动。因此需要从学生的身边出发,开展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可组织学生到社区开展人口与文化程度的调查,了解受教育程度与人口的关系;可以走进乡间,进行土地资源调查,了解本地区的土地资源类型及农业生产;可以开展水资源污染调查,了解水危机等,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知识。

总之,当地理课堂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地理课堂才是充满活力的,只有贴近生活的地理课堂,才能发挥学生的地理思维,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

高崇晶.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点的研究[D].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

猜你喜欢
乡土生活课堂教学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生活感悟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读《乡土中国》后感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