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雪芬
(江苏省靖江市斜桥中学)
体育教学的任务是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能和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生理、心理机能;发展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身体形态;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吃苦耐劳、团结互助等协作精神。通过这些任务的完成,使学生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完善体魄,成为有道德、个性健全的年轻一代,以适应未来社会生活。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体育教学不知不觉地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美育遭到忽视,影响了体育教学的质量,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宗旨。要改变这种现状,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美育的任务是使受教育者把握美的规律。它具有培养和提高人们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的职能。早在199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就已经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时隔这么多年,我们的美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应当说是与我们广大一线教师的认识和努力是分不开的。国学大师王国维说:“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情感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爱美是人的天性,利用学生的这一天性来推进素质教育必然会更加有效。因此,我们大可让美育成为素质教育的基础和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体育以其特有的魅力深受学生喜爱,在教学中应把美育有效结合到体育中,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让学生自觉地、愉快地、全身心地投入体育教学活动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美育的丰富性和广泛性应渗透在体育教学的以下各个领域:
理想的教学场所不仅能让学生心生向往,而且无形之中增强了学生审美的深刻性,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体育课的教学特点是在室外操场上进行,因此,场地器材的布置便成了美育的重要因素之一。一堂好的体育课,教师在布置场地器材时除了考虑安全、便于调动、便于教师指导等基本因素外,还应当注意“美”的表现形式,按对称、均衡等审美要求,使器材摆放得既合理又符合形式美的要求,使整个操场看起来美观、整洁、清新、醒目,以此通过直觉唤起学生内在的审美举动和审美情感,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向往之情,进而能够自然而然地投入练习之中。这样不仅让美育在体育课中得到了有效贯彻,而且更加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主动进行学习和锻炼。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能确保针对性强,科学性高,趣味性浓,学生练习积极性高,也会收到很好的美育效果。
“情随心动”,“趣由内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老师经常会有意识引入或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练习、竞赛。在练习过程中,采用精心选择的,符合情境的音乐,让学生在热情奔放的音乐中忘情享受运动的激情;在优美柔和的音乐中陶醉放松,恢复身心。耐久跑教学是比较枯燥单一的,但如果我们在教学时选用节奏明快、催人振奋、鼓舞斗志的音乐作为学生练习的背景音乐,效果会截然不同,学生在优美的旋律调节下,表情更加丰富了,动作更加轻松了,练习也更加积极了,美的音乐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获取知识,掌握技能,磨炼意志。当进行徒手操、轻器械操、长跑、武术等活动时,播放节奏相应的乐曲,既进行了美感教育,又容易消除疲劳,提高课堂效率,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体育教师健美的形体、充满生命活力的表象、生动幽默的语言、果断坚强的气质,会给学生以美的示意、美的享受,使之不知不觉产生一种对体育运动的向往和追求,从思想情感上进入体育这个充满激情和竞争的精神境界。
在多姿多彩的学校体育中,教师自身美的教育及各种教法手段的合理运用,场地器材的布置等,都应使学生受到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熏陶,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热爱美的情感,提高学生鉴赏美、创造美和表现美的能力,使他们在“爱美之心”的驱动下,积极主动地进行体育锻炼,努力提高自己的运动技术水平,自觉或不自觉地使自己的体质得以增强,体力得到提高,使他们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精神的丰富性、道德的纯洁性、身体的完美性的一代新人。
杨辛,甘霖.美学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