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瑊妮
(江西省民政学校)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进入21 世纪,也是全球人口年龄进入老龄化的时代,我国现有老年人口已达1.3亿,占全球人口的10.9%。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快速发展及家庭规模的缩小,培养具备养老护理职业能力的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
2007 年我校率先开办养老护理专业,实行“院—校—社区一体化”教学模式,即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课程的同时,参加学校实训室实训、医院老年病区见习、社区家庭实践、福利院实习。
本专业是要培养实用型、应用型人才,要突出职业技能学习与实践,然而学校没有自己的养老机构,实训室器械使用率不高,缺乏完善的实训条件,导致学生就业后还不能很快胜任自身岗位。
政府提出我国养老服务是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养老机构为支撑的服务格局,因此,养老方式的多元化决定服务内容侧重不同,然而学校培养主要针对养老机构,其他涉及过少。
院、校、社区之间缺乏交流,学校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不能与工作岗位需求相契合,导致所学技能无用武之地。
专业教学应基于服务过程思考,岗位实际需求,从认识老年生理变化开始,以服务过程为线索,以服务情境技能引导课程内容整改。专业教学内容包括老龄化基本理论;健康评估内容与手段;老年保健知识及常见疾病观察;常用康复方法与指导及自救互救基本措施;日常生活照料技能;沟通技能、抚慰技能、娱乐、作息、爱好引导、个性化生活及家务照料关注等;老年人心理变化及基本心理疏导措施;临终老人关怀服务;对知识层面、人际交往方面、技能应用方面、职业道德素质方面及突发应对服务能力等进行培养。
我校在南丁格尔获得者章金媛教授带领下,成立中国南丁格尔志愿者江西省民政学校服务队,每周二、四、六参与青云谱区洪城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周六安排进入老年博爱公寓志愿服务及周日南昌市第三医院老年病房见习,暑期及第三年各大福利院实习,均配备专业带教老师及机构指导老师。
采用讲、看、听、做、带、考六步教学法;哈佛大学尼普斯坦教授“十字追问法”:假如、举例、比较、替代、考虑、可能、联想、组合、检讨、策略、六为何(为何、何以、何事、何处、何时)、类推;PBL 教学法;带教转化能力法:以带教影响学生,如榜样带教、技术带教、理论带教、思想带教、作风带教、态度带教、品格带教、修养带教等。
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全面反映教学效果,改革以往一卷定终身的考试方法,考核包括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实践考核即“校—院—社区一体化”社会实践,学生需完成护理方案,接受专业老师考勤及监督评估。
如何实现与岗位的无缝对接一直是职业教育追求的目标之一,但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养老观念、家庭结构都在悄然改变,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正在接纳社会养老模式的“浸润”,老年公寓、社区“日托班”居家养老、医院式养老……一个个崭新的养老方式正在成为现代老人的新选择,因此,养老护理专业实行“校—院—社区”这一开放式教学,逐步形成以养老服务行业岗位职业核心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了市场需求。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引导其主动地在实践中探究学习,达到思与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还能通过结合开展社会志愿服务,促使学生具备“尊老爱老,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精神,成为适应养老护理岗位工作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专业教师能了解老人的需求,为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改革提供了“真实情报”。“教师进基层,在一线了解、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对自身发展意义重大,是一种对教师非常有用的学习培训方式。”
综上所述,涉老机构需要职业教育培养养老护理专业人才,专业的建设和教学需要紧密依托涉老机构,必须走“校—院—社区一体化”的道路。实施“校—院—社区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学习中减少学习的盲目性,激发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养老护理专业走“校—院—社区一体化”的道路是培养高质量、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的一条有效途径。我们必须增强认识、更新观念、大胆实践、开拓进取,积极探索“校—院—社区一体化”的教育模式。
[1]孙亚宁,李元,甘雨兰,等.北京市37 所养老机构老年人对护理安全问题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及对策[J]. 中国护理管理,2007,7(04):17-20.
[2]郭小燕.PBL 教学法在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