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秀玲
(西北政法大学,陕西 西安710063)
当前,在全球化潮流的影响下,我国也随之发生着相应的转型和变革。随着社会、家庭等环境的不断翻新变化,工具理性日益张扬和膨胀,而道德理性则日益受到冲击。高等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全个性,使得学生成为一个健康、全面发展的个体。在这样的潮流中,高等学府的天之骄子——大学生的价值观受到的冲击显得尤其显著。8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独生子女的人数呈日益增加趋势,家庭、学校、社会给予了他们过多的关心,由此而促成了他们自我意识的增强:一味地关注自我的感受。在这样的状态下,学生的独立能力、生存能力以及心理能力都呈日趋下滑趋势,由此而凸显出的问题就是,遇到问题后无所适从而焦虑烦躁。
不仅仅如此。学校没有把学生真正、现实的需求和全面的发展作为培养学生的根本目标,而是过分强调和突出 “社会本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过多地采取消极手段,甚至采取 “本本主义”的教法,由此而大大降低了其吸引力和影响力,动摇了学生的价值观。更甚于此,部分高校领导层甚至忽略了对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视,认为大学生德育教育不是第一位的问题,可有可无。于是,思想理念上的与时俱进便成了急待解决的问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理念、现实需求与高等学府的德育以及人格教育之间出现了严重的滞障。在许多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设置和改制中,并没有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放在重点位置,要么忽略,要么漠视,甚至淡化德育意识。我们有必要认识到这么一点:思想政治等相关的德育课程,其教学的根本目的是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来促进学生思想、政治和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其着眼点在于学生精神世界的完善与升华。如果说德育方面的课程只是停留在对基本原理的死记硬背、对概念的片面理解上的话,那么它就失去了其原本的精神实质意义,也忽略了其所指向的人格教育。尤其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应试教育的模式已经远远地跟不上时代的需要了,人们往往忽略了学生精神世界的丰富与发展,而把考试成绩看作学习的终极目标,由此而导致学生人格中的抑郁、冷漠、依赖、敏感等状态。大学生的人格障碍违背了高等教育的基本宗旨。
如何才能实现大学生的理想人格?传统儒家文化对生命个体德行修养的重视,对理想人格的塑造以及弘扬无疑都为现代高等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活范式,更为当今大学生的理想人格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式。
人格教育是在具体的社会文化进程中进行并完成的。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基础和民族特性以及其历史文化等,都会自始至终在人格教育的整个过程发挥其作用的。由此,生命个体也因而获得了与个人本身所依存的民族生存方式深层次联系的稳定的人格特质和趋向。爱因斯坦指出,“智力上的成绩,依赖于性格上的伟大,这一点常常超出人们的认识。”在爱因斯坦看来,塑造良好性格的主要方式和渠道是通过人格教育来完成的。然而,长期以来,在高校管理中,人们并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德育在人格教育方面的重要性,反之,所设置的一些思品课程往往习惯于从思想政治功能的角度来对学生进行施教,忽略了德育教学所蕴涵的深层次的内涵:人格教育。在高等素质教育改革的今天,我们有必要从人格的视角重新审视当前我国的高等素质教育,以培养健全、健康、积极向上的理想型大学生人格。
何为人格?所谓人格,是指表现在个体身上的智慧、品性、修养境界等一系列特征的有机结合,它内蕴于人的精神深处,又通过人的行为举止表现出来。按照爱因斯坦的看法,塑造性格的主要方式就是人格教育。人格教育思想在儒家思想中有着丰富的内蕴,作为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改革,其人格教育应该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人格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坚定正确的思想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宗旨是以实事求是的作风来树立大学生的政治信念,即:政治立场问题、政治方向。可以说,没有坚定的立场和正确的方向,个体就会偏离德育的正确轨道,偏离人格教育的正确方向,从而迷失价值取向而陷入迷惘与困惑之中,而理想人格及其教育也就更谈不上完美与高尚。
其二,人格教育的宗旨和指向在于培养学生豁达、乐观的积极精神和高尚道德情怀,塑造现代大学生做人的人格魅力和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真正做到 “为人”和 “为学”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中所涉及到的民族气节、个人操守等思想资源都可以使大学生在领略与感受英雄历史人物人格魅力的同时,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逐步培养自己的宽阔胸襟与豁达、乐观的高尚情怀,并切身体验与深思人生历程的波澜壮阔以及英雄历史人物处事不惊、胸有成竹、运筹帷握的才能和处事能力,从而形成现代大学生积极健康的自我思想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并在学业的不断追求、求索中升华和健全人格,成为新时代、新世纪的佼佼者。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就是说,在马克思那里,人是自然的产物,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同时也是精神的载体,是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的辩证统一。在我国,素质教育不仅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也包括以此为核心的人格理想教育,它承担着武装人、引导人和塑造人等方面的社会功能,同时又是引领人们精神世界的主要方式。在社会主义特色文化发展的今天,传统儒家的人格教育思想能够承担这样的教育功能,儒家道德理论对如何重塑现代社会人的理想人格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中,儒家关注的基本点是人的问题,即:理想人格的预定以及成人之道(即为:如何 “成己”、“成人”中达到理想人格),这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形成了儒家的君子人格理论。早在先秦时期,儒家就针对成人之道、理想人格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在儒家看来,所谓成人之道也就是如何使个体成为一个有理想的人,这是“成己”和 “成人”。如何 “成己”、 “成人”?儒家认为首先在于要做一个仁人,具有仁爱精神,仁爱不仅仅是对他人的尊重与关心,而且更在于以真挚、真诚之情来对待他人,由此而去影响、熏染他人。儒家关于仁爱论述和要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弘扬和倡导儒家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儒家倡导刚健、执着、积极向上的理想人格,推崇奋发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要求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甚至提出 “吾道一以贯之”,“朝闻道,夕死可矣”,为了正义的理想追求,在关键的时刻可以抛头颅洒热血。同时,儒家还特别强调进取人的意志和立志问题,“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个 “志”其实就是儒家所弘扬的君子理想人格追求,也是现代人所指向和津津乐道的理想和抱负。也就是说,在儒家看来,人不能无志,不能没有理想,“仁者必有勇”,这是一个仁义之人必须具备的最起码的意志品格: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他不仅应该具有独立意志,更应该“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在儒家看来,做人最起码、最基本的标准就是首先应该具备独立人格,“我欲仁,其仁至矣”;不仅如此,独立意志还表现为个体以自觉、仁道来对自我进行规范以守斯善道,不唯权势,“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儒家的这种自强不息的进取思想对引导人们价值思维取向,尤其对处于高等学府里思维活跃而又徘徊、困惑的年轻学子们来说,对他们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以确立积极的人生价值和人生理想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儒家更主张 “舍生取义”、“熊掌和鱼翅二者不可得兼”,认为在人可贵的生命历程中,在各种诱惑面前,人不能为了苟且偷生而放弃做人的基本原则和尊严,甚至在关键的时候可以以身殉道。“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的忧患意识更是儒家所弘扬和倡导的。现代高等学府的学子都是我们未来的接班人,如何以优秀的姿态融入全球化的潮流中,如何在未来的拼搏中立住脚并有所成就,这就需要我们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学子在儒家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中拥有气宇不凡的人格魅力,以树立自己远大的理想。
第二,弘扬和倡导儒家养人浩然正气的气节观。
儒家把安贫乐道看作人生的基本生活态度和指向,这一思想也成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人生目标和生活基调。但是,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离不开浩然正气的气节培养,它是人在关键时刻或者说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坚定立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当今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如何使得广大的大学生能够坦然面对社会,以及社会中各种充满诱惑的东西,儒家的浩然正气的气节修养观仍然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有必要对学生加强气节观教育,弘扬儒家的浩然正气理念,从而提高当今学子的精神修养境界和道德情操,使得他们能在紧要关头和各种物欲横流的社会诱惑中经得住考验,坚守做人的底线而安贫乐道;同时,怀有兼济天下的远大理想,不会轻易被物欲所诱而丧失人格,更不会在各种丑恶的社会现象面前低眉折腰。反之,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在面对各种诱惑时,更多的应该是以一种甘于清贫、乐于奉献以及超凡脱俗的正义气节来面对这些社会世俗而艰苦创业,让高远的理想来促成个人的成就,由此而齐家治国,乃至平天下,做一名对国家、对社会有益的大学生。
第三,弘扬和倡导儒家重义轻利、先公后私的价值观。
义利问题既是古代社会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现代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儒家强调 “义贵于利”、“见利思义”以及 “取利有道”,要求 “利”必须符合 “义”的规范,儒家既不反对 “有利可图”,也不否认 “利”的价值,同时它更不倡导 “唯利是图”。在儒家的价值观中,义利之间只是存在一个价值地位或者价值等级的问题。儒家倡导 “重义轻利”的思想,强调义利兼重而合一,它认为义是对人的行为进行价值评判的首要标准,但是儒家并不反对人们对正当合理的利的追求。在义利关系上,儒家主张以天下为己任,倡扬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认为 “义以为上”,要求在义利之间发生冲突的时候要见利思义,甚至在必要的时候要舍生取义。儒家这种集体至上、“见利思义”以及 “公以为上”、他人优先的的思想传统与原则,为当今的大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发扬无私奉献精神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它还可以匡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重利轻义、见利忘义、放于利而行的不良作风与偏失,从而重构见利思义、义然后取的价值观取向,发挥儒家既充分尊重个人的合法利益,又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的经济活动原则。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展,儒家的义利思想至今仍然具有切实的社会现实价值。
第四,弘扬和倡导儒家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为己任的大局观。
儒家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名言自有其寓意: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生活在现在物质条件充裕下的大学生对其寓意并没有切身的体会,不仅如此,更津津乐道于 “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的价值观,他们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并不能深刻地领会其内涵。同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还有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思想内涵,它是一个人世界观的反映。要真正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我们加强品德修养,陶冶自己的情操,同时汲取历代民族英雄和志士仁人的精神内核。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外面的诱惑接踵而来,这就更加要求我们,尤其是作为国家接班人的新时代大学生,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时刻记住自己责任、使命是和自己的理想相辅相成的,“且慢行乐,切勿忘忧”,更不能虚度光阴。我们常说,实现理想的阶梯必在奋斗,作为年轻人,大学生应该以奋发有为的承担意识以及责任精神来做为实现个人理想的阶梯。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胸怀这种忧乐思想的人,其理想远大,精神崇高,视国家民族的振兴为己任,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其内涵不仅仅于此,但经常保持这样一种心态,这样一种理念和精神,却能使我们年轻的高等学子可以不断地鞭策和警戒自己,从而提高和完善自己。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统儒家从不同的侧面和不同的层次上对人如何去做一个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人,做一个有人格魅力、有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的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一个充满慈爱之心去关心他人的人,进行了方向上的指导,这对我们现代的高等学子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第五,弘扬和倡导儒家以和为贵的人际观。
中国自古以来就崇尚 “和谐”理念。儒家思想的开创者孔子主张 “礼之用,和为贵”,传承者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以及荀子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等思想主张都是儒家 “和”以及“和合”为贵思想的展现,这一理念当今社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早已以 “和气生财”、 “家和万事兴”以及 “万事和为贵”等 “和谐”的思想理念而深入人心。
传统儒家又是如何倡导其以 “和”为贵的人际观念?在儒家看来,世界万物是顺时和谐的,儒家主张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 “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主张,它认为人应该追求和谐,以 “和”为贵。同时,儒家对 “和”的理念也非常重视。那么,什么是 “和”?春秋时期的晏婴认为 “和”就是 “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左传·昭公二十年》)在这里,“济”指 “增加”,而 “泄”则指 “减少”,也就是说,有不足之处要增加,而过多之处则要减少。孔子则进一步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也就是说,“和而不同”成为君子处理一切事物关系都应该去遵循的准则,这是人君子之风造就的前提条件。后期的儒家更主张 “中和”理念,认为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在这里,“中和”成了“以他平他谓之和”(《国语·郑语》),甚至汉朝时期的贾谊以 “刚柔得道谓之和”的诠释来理解和的思想内涵。儒家的以 “和”为贵的思想是现代社会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大智慧,它展现为人际关系上的一种包容力,亲和力和凝聚力。
在当今全球化的潮流和趋势中,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进一步激烈,人际关系也日益复杂。这就需要我们在市场竞争这种残酷无情的机制面前以诚相待、互相信任和互相尊重,以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和亲和力发展、打造自己。所以,我们的高等学子作为年轻的大学生,不仅应该打好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更应该学会如何做人,如何与人和睦共处、和谐合作,从而构建一套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说,一个人人际关系和谐与否,直接决定了个人聪明才智以及潜力的充分发挥。
以人为本,既是时代进步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和重新塑造有着健全人格的全新高等人才,重构健全人格并不是要以新衣代替旧衣,而是充分地去活化、活用儒家关于人格理想的价值资源,并重新进行渗透和诠释。在未来的高等教育中,如何缩小、减弱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理念、现实需求与高等教育的德育理念及其宗旨之间出现的矛盾,人本主义理念和儒家的理想人格思想无疑是一项相当重要的价值资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何重塑理想人格是重铸我国高等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要素,它将对我国高等素质教育的改革产生重要的影响。
[1]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 [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1985.
[2]韦政通.儒家与现代中国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3]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 [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
[4]施恩.职业的有效管理 [M].北京:三联书店,1992.
[5]罗国杰.中国传统道德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6]方巍.当代大学生成才价值的地位及表现 [J].高教文摘,1999,(4).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N].北京:人民日报,1999-6-17.
[8]袁雅莎.论高校主体性道德教育 [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社科版),2002,(3).
[9]吴指挥.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考 [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社科版),2002,(3).
[10]李四芬.高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J].孝感学院学报,2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