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城市群为单位构建服务型大学共同体

2015-02-28 12:29韩同振韩梅武红军
现代教育科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服务型城市群共同体

韩同振,韩梅,武红军,2

(1天津理工大学,天津300384;2天津美术学院,天津300141)

不论是西方最早的高等学府 “阿卡得米学园”、最早的大学博罗尼亚大学,还是中国最早的学府“稷下学宫”,都是依托城市而建。纵观历史,大学源自城市,与城市相伴,也造就了城市,甚至超越了城市的影响力。但在我国,多数地方高校仍然存在社会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不到位、协同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当前,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大学与城市的良性互动,要求构建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以及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因此,构建以城市群为单位的服务性大学共同体,是促进大学与区域经济社会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我国城市与高等教育发展现状

进入21世纪,人类的发展速度超越了有历史记载的任何时期,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科技进步打破了福特主义的大规模生产,技术创新正在主导产业进行地理空间重组,人类产生了重新塑造城市的诉求,科技发达、经济繁荣、城中有田、田中有城、交通便捷的生态宜居城市群正成为人类对城市的新选择[1]。

在这种大背景下,我国 “十一五”、“十二五”规划均把城市群发展作为未来经济增长极。我国也需要以城市群集约发展模式来节约国土资源,实现环境友好发展,以尽量少的土地供养又多又有生活质量的国民。自2007年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准的城市群规划有21项之多,已初步形成或具备城市群发展潜质的区域有25个,包括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辽中南、长株潭、北部湾、武汉、关中、石太、中原、皖江、北疆、川渝、松嫩、河套、河西、淮海、环鄱阳湖、山东、海峡西岸城市群,还有以贵阳、昆明、拉萨、海口、银川为中心的首府城市群[2]。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实现了数量增长的规模效益,逐步走上了内涵式发展道路。由于对高等学校实施集权式管理,造成中国大学很难激发活力,大部分高校处于被动式发展状态,很难和所在区域融合。高校与高校之间联系不紧密,“985”类高校、“211”类高校,省属高校等分别形成 “条块分割”的局面,资源配置不合理,优秀教师很难共享,校内校外资源利用率低。同时,许多高校还陷在以教学为中心还是以科研为中心,或是以服务社会为中心的迷思中徘徊不前。一方面,这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快,走得太快,“忘记了出发的目的”;另一方面是,经济快速发展,地区贫富差异过大,有的地区已经进入信息化社会,有的还处于工业化,这使身处该地区的高校定位不清晰,特色不明确,更加重了高校面临的尴尬处境。

二、构建服务型大学共同体的必要性

服务型大学共同体的构建,就是要凸显高校服务的本质与特征,以城市群为依托,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以学生成才、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使各高校定位清晰、特色明显,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并在城市群范围内 (甚至更大范围)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双向互动,这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下发展成的新型高等教育体系。服务型大学共同体要求各高校“以服务为己任,以贡献求发展”为办学理念,以产学研结合为主线,实现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良性互动[3],使处于自然集合、无序状态的 “大学群”组织化,整合集群力量,形成大学共同体。

1.构建服务型大学共同体有利于城市的发展

社会的发展推动了现代高等教育的确立与发展,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三种职能使高校在区域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学群是支撑区域发展的人才培养摇篮,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发展更多依赖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服务型区域大学共同体的构建有利于推进产学研结合,以科技创新服务企业需求,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有利于推动区域社会发展,满足居民多样化、高品位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城市文明和谐,让城市真正“让生活更美好”。

目前,国家正积极推进城市群建设,然而由于城市群跨行政区域的现实境况,城市群建设面临着巨大的行政壁垒,中央与地方、各部门、机构之间利益博弈十分激烈。同时,政府又处在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处于建设 “小政府、大社会”的关键期,正在弱化行政力量的统一规划。大学作为高素质人才的聚集地,是先进管理观念的诞生地,是思想活跃的公共场所。通过政使区域大学群的组织化,形成紧密共同体的合作关系,通过制度创新激发其他行业、其他部门的合作积极性,有利于城市群区域合作的广泛开展。

2.构建服务型大学共同体促进大学自身的发展

目前,我国大学存在诸多问题,但如果跳出高等教育来看大学问题,思路会更开阔。大学的产生和发展源于人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大学的发展和提升更离不开人的需求和社会的需要。

首先构建服务型大学共同体,有利于各大学在服务中清晰自身定位,形成特色,在贡献中谋求发展,形成 “社会推动大学发展,大学引领社会进步”的良性循环。大学面临教学、科研等诸多发展路径,使得他们在选择上犹豫不定、发展中不能脚踏实地。构建服务型大学共同体使 “教学”与 “科研”统一于 “服务”,在教学上培养适用型人才,科研上适应区域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有利于促进大学提高教学与科研质量。

第二,构建服务型大学共同体,有利于实现区域内大学校内校外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资源配置。在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浪潮中,大学不再只是面对区域内、国内高校的竞争,各国高等教育直接或间接吸引着全球的人才与资金,高等教育越来越成为一种战略资源。我国高等教育在发展中应该用好、用活区域内各高校校内及校外资源。通过构建服务型大学共同体,加强各高校合作,可以优势互补,有效利用校内资源;通过大学共同体调动校外资源,可以提高校外资源利用率,发展大学比较优势,提高大学竞争力。

第三,构建服务型大学共同体有利于开展终身教育,建立学习型社会。从高等教育强国发展史来看,德国的高等教育强国战略是 “精英化”,美国的高等教育强国战略是 “精英+大众化”。结合我国传统文化精神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我国的高等教育强国战略应当选择 “精英+大众化+终身”路径,以大学共同体为依托,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建立终身学习 “立交桥”。构建服务型大学共同体有利于大学群知识流量的主体地位和优质地位,是促进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主要动力。

三、构建服务型大学共同体的可行性

第一,由于区域内经济领域的合作与分工不同,使城市群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相互协作的经济共同体。城市群区域内各城市产业的专业化分工、协调和整合,促进了各省市形成富有特色的、具有较高竞争力的行业、产业,促进同时也支撑着高等教育的特色发展。因此,各省市高等教育教育系统必须充分与其它地区,特别是同属一个经济区域的省区地市开展交流和合作,尽可能提供同城市群经济相适应的有特色的高等教育服务,才能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4]。

第二,沟通交流的便利为服务型大学群的构建提供了可能。首先,城市群之间便利的交通,促进了大学共同体之间的人员往来,节约了时间,大学共同体在城市群中形成了同城化互动。其次,社会的信息化发展为大学共同体提供了技术基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应用和推广,使信息传输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障碍迅速、准确地进行,为不同地区实现人才培养、信息共享、校际交流和合作提供了便利,极大地推进了区域高等教育合作的发展[5],为服务型大学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可能。

第三,城市群地缘文化认同和院校的 “姻亲”关系为构建服务型大学群提供了共同的软环境。同一城市群的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亚文化传统,如京津冀城市群处于燕赵文化圈,山东城市群在齐鲁文化传统中,长三角城市群在吴越文化的影响中,这种相近的文化氛围使大学共同体的构建有了文化基础。另外各高校之间的特殊关系,如高校相同的历史渊源,兄弟院校友谊,高校之间教师、行政人员的流动,都为大学群的构建提供了 “文化认同”的软环境。

四、构建服务型大学共同体的思路和对策

现实中,我国大学群还没有形成大学群组织共同体,还处于 “碎片化”的自然集合体状态,大学之间、大学与所在区域还没有形成良好互动。把松散的城市群大学组织化、集团化,形成集群力量,会对城市群的经济、社会、文化发挥更大作用。

1.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激发和调控作用,推动大学群的组织化进程和强化大学群服务意识

芬兰学者特弗 (Hannu Tervo)认为,“政策是区域内生长过程的火花塞,而不是燃料”[6]。也就是说,政府制定的相关政策对大学群的组织化具有 “初始激发和指导调控”作用。在大学群的组织化过程中,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和地方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主要表现在中央政府强调大学共同体与城市群的相互协作和引领,城市群相关省地政府重视与促进大学之间以及大学与其他部门的合作并出台具体措施,采取相应行动,具体如,定期召开区域内各大学负责人的见面会,大学与企业的对接会。

2.改革财政体制,加强投资机制和管理体制创新

以政府为主,大力吸引社会资金,扩大高校经费来源的途径,是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进一步改革高校管理体制,按照事权结合的原则,积极调整两级财政对高教的杠杆力度,政府退出中微观干预,形成宏观管理机制。要提高地方政府对发展区域高等教育的投入积极性与支持力度,发挥地方政府对于地方高校的统筹与协调的能力,促进地方高校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形成办学特色,进一步推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激发高校办学活力,提高区域内高校展开合作的积极性[7]。

3.以城市群为单位成立区域高等教育合作组织

各城市群要通过组建区域性民间合作组织或区域性官方合作组织,以 “大学互动,政府支持”或者 “政府搭台,大学唱戏”等方式,来协调区域高等教育的合作,形成大学共同体。如横跨瑞典和丹麦两国的厄勒科技区是北欧最大的国际化城市群,这里形成了两国12所大学组成的国际大学共同体,其中丹麦8所,瑞典4所,学生15万,教师和研究者1.4万。以丹麦的哥本哈根大学和瑞典的隆德大学为核心,区域内各大学向所有学生、教师和研究者开放全部课程、图书馆和仪器设备。各大学的医学和生物工程等学科都很有优势,这里还云集了32家医院、300多家生命科学公司,雄厚的国际化人才和科研力量支撑着巨大的 “药谷联盟”发展,制药为丹麦和瑞典两国各创造了20%以上的GDP[8]。

中国25个城市群内聚集着国内大部分高校,如京津冀城市群有着丰富、优良的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内高校可以通过组建区域高校联盟组织,以推进区域内教学、科研公共网络的形成,形成整体品牌效应,提高区域内各高校的教育质量、学术声誉和社会地位,扩大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的产出能力。21世纪,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 “不仅要为民族国家的行政和经济利益服务,而且要成为发展民族身份的重要方面,不仅要成为国家的一个工具,而且要成为社会的灵魂和人民大众的有机组成部分”[9]。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必须走出象牙塔,走向社会,满足社会和人民大众的需求,只有和社会有效互动才能成为其灵魂。我国实行的城市群发展战略,为大学群的组织化建设,形成大学共同体提供了机遇,为大学服务职能的发挥提供了平台,各方面力量应积极合作,迎接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时期。

[1][2]刘祖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我国大学群发展政策研究 [D].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

[3]周浩波.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良性互动的思考[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2008,(1):1-4,81.

[4][5][8]傅毓维,邵争艳.加强区域高等教育合作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 [J].高等理科教育,2006,(6):10-12,45.

[6]Hannu Tervo.Regional Disparities in Small Countries [M].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DOI10.1007/3-540-27639-4.2005:42.

[7]陈新.构建高质量、大众化、服务型的区域高等教育体系——宁波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考 [J].中国高教研究,2010,(1):11-14.

[9][美]克拉克·克尔 (Clark Kerr)著,王承绪译.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 [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0.

猜你喜欢
服务型城市群共同体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实施“三个三”工作法 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
刘国中: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我国第7个城市群建立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