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需求

2015-02-28 12:29王宏娟饶家辉赖良学
现代教育科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人才教育学生

王宏娟,饶家辉,赖良学

(吉林大学,吉林 长春 130062)



本科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需求

王宏娟,饶家辉,赖良学

(吉林大学,吉林 长春 130062)

[摘要]拔尖创新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拔尖创新人才不是“拔”出来的,而是在适宜的环境中培育出来的。纵观杰出人才的成长轨迹,都有着共同的成长需求:为国分忧、为民立命的赤子情怀;浓厚的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想象力;自由、宽松的成长环境;国际视野和全球认知能力。如果能够满足这些关键需求,就会极大地提高本科杰出人才产出的可能性。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本科共同需求

国力竞争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竞争的核心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纵观人类社会变迁史要,拔尖创新人才总能在关键时刻纵横捭阖,影响重大史实走向。伟大领袖可以引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繁荣富强,杰出科学家可以促成一个甚至若干个领域发生巨变。拔尖创新人才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强烈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强调:高校要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产生一批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贡献力量[1]。因此,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时代的强烈呼唤,是国家赋予高校的崇高使命。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一跃成为高等教育大国,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总数2473.1万,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但是我国人才培养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本土科学家一直无缘问鼎诺贝尔科学奖。“西南联大的时代传奇”只能成为一个美丽的回忆。“钱学森之问”作为高等教育的难题,举国深思,至今未解。在推进我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成为这个时代最迫切的需求。

一、拔尖创新人才概念的厘清

“拔尖创新人才”一词最早出现在十六大报告中,其表述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2]。随后,清华大学陈希教授将该词引入学术界,并发表了相关文章[3]。2009年,钱老离世,唤起人们对“钱学森之问”的不断反思和追问。于是,“拔尖创新人才”成为学术界探讨的热点。

《辞海》把拔尖人才定义为才能突出、成绩卓著,并有一定知名度的人才。而创新又包含创造、革新和改变3方面的含义。两词组合,实难定义,目前学界尚没有统一的精准解释。为此,对拔尖创新人才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即:具有高尚品德、博专知识、创新能力、明确目标、长期优势积累和突出创新业绩、被社会公认的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高层次、高水平、研究型人才[4]。他们既包括在科学领域取得重大原创性成就的学者,也包括生产、技术领域有重大发明创造或革新以及在经营、管理和促进社会发展进步方面有突出成就的杰出人才[5],这些人才层次高于“行业精英”,是精英中的精英。

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则指那些具有成长为拔尖创新人才潜质的本科生。他们在智力、创造力、艺术、领导才能或特殊领域具有卓尔不群的禀赋。这种禀赋的评判是主观的、动态变化的、非标准化的,因环境变化和高校需求不同而不同。本科拔尖创新人才更多地强调个人天赋能力而非后天成就,成才只是一种“可能”而非必然。他们能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拔尖创新人才,除自身的先天条件和努力外,还受很多外在的客观因素影响。因此,本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出现只是一种数理上的高概率事件,而非必然事件。

二、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

如何立足中国国情,适应时代变化,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我国高校特别是国家重点建设大学,他们一直在探索,一直在实践,尽管步履维艰,也始终未曾放弃。

1978年3月8日,中国科大少年班正式创办,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破冰之旅”。1985年1月26日,原国家教委决定在中国科大、北大、清华、复旦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大、吉林大学、浙江大学等13所重点大学中开办少年大学生班,突破高考专业选择,采取“预科+基础通识+宽口径专业”8年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开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少年大学生班也受到了“揠苗助长”、“学生长大后几乎没有出众人才”的质疑,大部分高校也因各种原因停办少年大学生班,时至今日,全国仅剩下中科大、西安交大两所学校仍在坚持。

为了寻求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1984年浙江大学本科混合班成立,施行工科人才理科培养模式。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等名校也相继推出了不同形式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2009年教育部、中组部、财政部等又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9所高校启动“拔尖计划”,选择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5个基础学科领域先行对拔尖创新人才进行试点培养,以此开启了在国家层面上新一轮培养拔尖创新型本科人才的帷幕。2014年8月,《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教学改革方向。

至此,如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清华大学“星火计划”、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吉林大学“唐敖庆班”等多元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如雨后春笋,破土而起。他们总结和凝练出了“2+2+4”、“2+4+X”、“2+X”以及“荣誉课程”等不同形式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培养、考核、保障等方面也进行了长期、大量、有益的探索。这些探索关注的核心是学生需求,尊重学生个性,因材施教,激发创新。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择优选拔,集中优质资源,推进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变革,施行“小班制”、“导师制”,提供良好的科研创新平台等。当然,这些尝试和求证也并非一帆风顺,既广受教育行政部门和学界的关注,也倍受民众的争议。毫无疑问,这些高校无论是获得“精英人才培养摇篮”的美誉抑或受到“破坏教育公平”的指责,这些改革无论是在“揠苗助长”,还是在“因材施教”,都为推动我国个性化、多元教育格局的形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突破体制瓶颈,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带动了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为进一步探索卓越人才成长的规律提供了有效经验。

三、本科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几个重要需求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多方力量和因素汇聚方显成效,拔尖创新人才的产生也不完全靠教育,但是良好的教育熏陶,宽松的成长环境,一定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特殊的招生政策,宽松灵活的教育教学方法。诸如此类的措施,各高校已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此类文献也盈千累万,在此不再赘述。本文重点探讨本科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几个重要需求,并就如何满足这些需求提供一些思考。

(一)拔尖创新人才均具有为国分忧,为民立命的赤子情怀

古人云,“见小知大”。这个“小”指的就是一个人自小就培养起来的精神境界。人们常说,“三十而知天命”。这个“天命”就是指内在修为。简单地说,也就是什么样的精神境界,决定着什么样的人生走向;多高的精神境界,决定着多高的人生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第30个教师节之际,讲“传道授业解惑,传道是第一位的”,这里的传道就包括精神境界的追求。古今中外,纵观杰出人物的成长轨迹,不难发现“为天地立心,为民生立命”的境界是他们的共同特质,一生致力于传承先进知识和文化,具备根植于内心的关心社会、关怀他人的人文情怀。大教育家、思想家,老子、孟子、庄子等先贤们都是这样;以身许国,发愤图强,创造人间奇迹的23位“两弹一星”的元勋们也是这样;富甲天下、乐善好施的比尔·盖茨还是这样。正是因为有了“忧天下、解民难”的远大理想,为人类谋福祉的责任担当,追求真理的精神勇气,他们才可能“欲平天下,舍我其谁”,才可能“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才可能“十年磨一剑,今日把示君”。因此,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应始终把国家情怀、民族情结、民生情缘的培育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做到人文素养讲座不断线、学风道德熏陶不断线、国内外时政教育不断线。通过这些举措,强化学生对思想道德价值的确认,对国家民族责任的担当,并内化为自身发展的需要,逐渐培养他们自觉崇尚先进文化和主动追求高尚思想道德的精神境界,以此潜移默化地培养未来科学家的情怀与气质。

(二)拔尖创新人才均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想象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创新的原动力。好奇心和想象力是成为创新人才的前提。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有疑问才会思考,有思考才会创新。心理学也认为,人的一切发明创造来自于好奇心。“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的突发奇问成就了科学巨匠牛顿。日本“土包子”学者益川敏英因兴致于夸克研究,而一举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居里夫人大胆地对新物质进行逻辑设想,发现并分离出钋和镭两种新元素。无数的史实告诉我们,兴趣、好奇心和想象力都可以激发创新欲望,增强创新意识。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能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推动着人类的进步。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因此,在拔尖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保护好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想象力。将知识与兴趣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起深厚的学术兴趣,让基于兴趣的知识探索更加生动。允许学生“突发奇想”、“异想天开”、“标新立异”。爱迪生的母亲没有因为爱迪生追问老师为什么2+2=4,被学校退学而懊悔,而是积极鼓励,从而培养出举世闻名的发明家。赵梓森院士突发奇想是否“玻璃丝可通信”,从而抽拉出我国第一根光纤样品,赢得“光纤之父”的美誉。因此,保护学生兴趣、好奇心和想象力的最好方式就是允许他们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探索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并鼓励他们大胆猜想,勇于探究,不断实践。

(三)拔尖创新人才均在自由探索、敢于创新的学术环境中成长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就是环境对人才成长的影响作用。高校的育人环境包括校园环境、学习环境、生活环境、研究环境、人际环境、文化环境等。在此重点探讨与学习关系较为密切的学科综合环境、科学研究环境和开放包容环境。

一是学科综合环境。宽广厚实的学科基础是拔尖人才成长的基石。因此,在课程安排上,学校应提供海量的课程,供拔尖创新人才选择,既要有数理化等自然科学的认知,也要有文史哲等人文社会科学的涉猎,既要训练基本技能技术,也要拓展批判性思维。果断打破专业壁垒、院系壁垒、校际壁垒,敢于全球慕课,让学生分享世界一流学科成果,夯实拔尖学生的通识教育和学科基础,构建多学科、高层次、交叉融合的拔尖人才综合培养体系。

二是科学研究环境。要做到学生入学即配备学业导师,引导学生早进实验室、早进科研团队,鼓励拔尖人才参加一个或多个前沿领域专题研讨组,根据自己的兴趣及特长选择适宜的研究方向,资助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开展创新性的科学研究活动,为学生提供广阔、自由的创新活动平台。导师指导应重在基于问题、基于研究、基于引导的点拨,重在学生自我设计、自我探索,而不是“预设实验”,“绑架实验”。同时,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应全面综合考虑,完成与研究生教育的无缝接轨。增加学科前沿课程、研究特色课程、研究先导课程等,完成研究生的预科训练。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要与研究生教育接轨,课程考核主要采取专题研究报告、答辩或小组讨论等非传统样式,以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三是开放包容环境。树立开放办学理念,按照多元化精英教育模式,丰富拔尖创新人才的第二校园经历、海外求学经历和社会实践经历。全面构建集主辅修制、第二学位培养制、双学位制、校际合作培养制等多通道的学业修读体系。让他们取长补短,博采众长,择善而从,以开放的胸怀、务实的作风、有力的措施,拓展拔尖创新人才的视野,提升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水平。同时,要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包容学生个性,在包容中求同存异,化解矛盾分歧。鼓励学生在科学的道路上大胆撞,大胆试,允许试错,宽容失败,以开放包容的大肚量,形成开拓进取的巨大动力和原始创新的充分活力。

(四)拔尖创新人才均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全球认知

拔尖人才是与普通大众相比较而言的,是一个相对概念。是否拔尖也不是与自己的过去比,而是放眼全国,比肩世界,与同行、同龄人横向相比。因此,要培养国际一流人才,首先就要置身于国际,了解国际竞争对手在想什么、在做什么。只有了解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才能既不妄自菲薄,又不做井底之蛙。李忠云等对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调查显示[6],71位院士中,国外获得学历的占到90%,说明交流很重要,国际化很重要。同时,在“高原上建高峰”也是世界各国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普遍作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要融入国际化潮流,应引进优秀课程,选用世界一流教材,聘用顶级师资。通过世界级专家来华短期授课、做高水平学术交流等形式,促进学生与大师间的思想碰撞和知识交流,不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新潜能[7]。要与国外(境外)大学搭建协同育人平台,通过短期访学、交换留学、项目留学、暑期学校、联合培养、境外学位等方式,分期、分批对学生进行境外培养,不断深化和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进程。

培养本科拔尖创新人才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要,也是广大高等学校的应有之义,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需求多元化、个性化,只要深入探索杰出科学家们成长和发展的规律,把握关键共性,并根据这些特征提供适宜环境,搭建广阔舞台,必定能培养出大量的拔尖创新人才,回答“钱老之问”。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0-07/29/c_12389320.htm.2010-7-29.

[2]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2-11/17/content_632239.htm.2002-11-17.

[3]高晓明.拔尖创新人才概念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1,10:65-67.

[4]马德秀. 造就拔尖人才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8,(8):6-8.

[5]郝克明.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与高等教育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03,(11):7-12.

[6]李忠云,樊鹏,陈新忠.农业领域拔尖创新人才的特点及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5):31-35.

[7]饶家辉,王宏娟,张乃生.基于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14,(2):76-79.

(责任编辑:刘爽)

Several Critical Common Virtues in the Growth of Innovative

Top Students among Undergraduates

Wang Hongjuan,Rao Jiahui,Lai Liangxue

(CollegeofVeterinaryMedicine,JilinUniversity,Changchun130062,China)

Abstract: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the innovative top students have always been the touchstone of a country's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The innovative top students cannot be spring up, on the while they should be cultivated under certain appropriate circumstances. If we take a close look at the lives of the renowned people, there is always a basic principle lying behind, they share some common virtues. For instance, they are concerned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 and are readily willing to devote themselves to its people. They interest in studying and

exploiting the unknown careers. They are especially curious and imaginative. They all grew up in a free and light-headed innovation environment. Above all, they harbor the keen insight into the international affairs and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globe as a whole. If we can contribute all our efforts into working out the above mentioned circumstances, it will tremendously increase the possibility of creating the innovative top students.

Key words:innovative top students; undergraduates; common virtues

[中图分类号]G64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5)05-0050-04

[作者简介]王宏娟(1977-),女,吉林辉南人,吉林大学动物医学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教学管理。饶家辉(1974-),男,四川仪陇人,吉林大学动物医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赖良学(1963-),男,四川内江人,吉林大学动物医学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动物克隆及人类治疗性克隆。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联合培养学术研究型兽医本科人才实践” (2013245)。

[收稿日期]2015-01-07

猜你喜欢
人才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人才云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