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883(2015)01-0057-04
收稿日期:2014-12-18
作者简介:余小莉(1989- ),女,汉族,四川宜宾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对外汉语。
汉语方言进入普通话是现代汉语词汇发展不可忽略的一种方式。最近十年来网络的迅速发展为方言词语进入普通话提供了更好的平台。除此之外,社会的发展变化也为其发展和演变营造了环境,近年来由于男女比例失衡及高学历女性的增多,粤方言中“恨嫁”这一词语逐渐向普通话渗透。“恨嫁”一词开始出现在各种场合。
(1)曾志伟爱将岑宝儿自爆恨嫁陈冠希(大洋网2001.4.20)
(2)郑秀文恨嫁有情郎(苹果日报2002.4.2)
(3)普京“绯闻二奶”卡巴耶娃恨嫁,已遇到“真命天子”(江南晚报2013.06.10)
(4)38岁颜丙燕“不恨嫁”,《重来》首次挑战激情戏(扬子晚报2011.6.17)
(5)30岁女人恨嫁(东方男女2004.6.3)
(6)恨嫁舒淇渴望真爱但怕受伤,期待一拍即合的爱情(中国新闻网2006.8.13)
(7)高薪美女成恨嫁“剩女”,白领联谊女性居多(南方都市报2008.4.28)
(8)大龄女的“恨嫁歌”(青年参考2009.04.25)
(9)“85后恨嫁女”穿婚纱上班,“恨嫁日记”疯传网络(深圳广电集团2013.5.10)
(10)从越南新娘想到我国大龄女人的恨嫁(风之语网易博客2009.2.19)
一、“恨嫁”的基本用法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认为“恨,怨也。” [1]《现代汉语词典》对“恨”的解释有如下几条:1.仇恨;怨恨。2.悔恨;不称心 [2]559。在这种解释说明下,“恨嫁”一词为失悔、遗憾或埋怨自己错嫁的意思。
而在粤方言中,“恨”与普通话之“恨”不同,在粤方言中“恨”为动词,其中一个意义为“想;盼望;巴不得” [3],如:
①恨佢快啲走。(巴不得他快点走)
②恨咗好耐嘞。(盼了很久了) ①
“恨嫁”一词,顾名思义,在粤方言中是非常想嫁人的意思。如2010年香港歌手钟欣桐(阿娇)被问到是否羡慕拍档的恋情时便说到:
(11)“我唔答呢啲问题,你哋又话我恨嫁,依家事业第一,唔谂拍拖住,将来会唔会公开就到时先算。”(东方日报2010.10.14“阿娇不排除恋庄冬昕”)
除粤方言口头表达经常用到这一词外,在粤语歌曲中“恨嫁”也有所出现,如:
(12)《一颗恨嫁的心》(罗敏庄,粤语专辑《一颗恨嫁的心》,1997)
(13)《虾妹恨嫁》(许冠英,粤语专辑《十足斤两新曲+精选》,2006)
由此可见,“恨嫁”一词在粤方言中运用广泛。据周祖谟(1959)、胡裕树(1987)、张斌(1988)的观点,方言词是没有进入普通话,不具有全民性,而只在方言区域里使用的词。然而从前文所引例句可以看出,“恨嫁”一词已经用于普通话中,包括许多网站和报纸上也开始频繁出现此词,“恨嫁”已从一个方言词语向普通话渗透。
融入普通话后的“恨嫁”主要做动词用,在句子中充当谓语的成分,大部分不带宾语,也可带表对象的宾语(如例(1)、例(2))。同时作为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恨嫁”不仅能受一般副词修饰,还能受程度副词修饰。如:
(14)《别逼我结婚》车晓相信爱情不盲目恨嫁(网易娱乐2014.8.13)
(15)《女主播》将播,“败犬女王”杨谨华很恨嫁(腾讯娱乐2010.9.18)
当然,“恨嫁”还可作性质形容词在句中充当定语,也可作名词充当主语使用。如:
(16)王丽坤“素颜女神”恨嫁心,憧憬婚姻顺其自然(人民网2014.6.28)
(17)恨嫁,也需幸福来掌舵(山西新闻网2012.11.12)
(18)洁癖+恨嫁,8种“怪”女人直接吓跑男人(新浪女性2014.6.27)
而“恨嫁”由方言渗入普通话后词义适用范围也发生了变化。在粤方言中,“恨嫁”只表示非常想嫁人的意思,适用对象是所有女性,条件好的女性能用,如前文例句中香港女星钟欣桐;条件不好的普通人也能用,如歌曲《虾妹恨嫁》中的“虾妹”:“虾妹生得块面像番瓜,鼻大又视线差”。而渗入普通话以后,“恨嫁”一词的适用对象进一步扩大,不止形容女性,还可以形容男性;不止形容人,还可以形容其他事物。如:
(19)一恨嫁男同事(豆瓣小组2010.8.7)
(20)福汽恨嫁,一个车企的欲望与妥协(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13.10)
例(19)用“恨嫁”形容一位着急结婚的男性,例(20)则用“恨嫁”形容一家因经营问题而无奈并入东风汽车企业的汽车工业集团。
虽然“恨嫁”的适用对象得以扩大,但词义范围却在逐渐缩小,主要用在那些收入较高或自身条件较好的对象身上,如:
(21)恨嫁不盲嫁,我们是80后“剩斗士”(新浪女性2013.12.25)
(22)柳岩自爆“恨嫁很多年”(晶报2012.8.16)
二、“恨嫁”词义渗入普通话的原因
(一)“恨嫁”与“盼嫁”的区别
“恨嫁”一词是普通话从粤方言中引进的与已有词语“盼嫁”相近的词语,但语言的经济机制使得语言会自动过滤语义和用法相同的词语,所以“恨嫁”一词不得不逐渐发展演变,以适应语言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恨嫁”和“盼嫁”两个词的区别越来越明显。
虽然它们都表现了一种待嫁的状态,表达了一种想嫁的心情,但具体语义却不尽相同。从语义特征上来讲两者表达的侧重点不同。从“恨”和“愁”两个不同语素来看,意义有所差别。此处“恨”不能理解为普通话中的含义,而是粤方言中独特的意义:“想;盼望;巴不得”。“恨嫁”意为非常想嫁人。“盼”在普通话中有三个意思:①盼望。②看。③姓 [2]1022。在“盼嫁”一词中我们认为取“盼望”一义更恰当。虽然“恨”和“盼”都有“想,盼望”之义,但所强调的程度却不同。“恨”有“巴不得,恨不得”之意,相比“盼”表达了更急切的心情。两个词的适用对象也不相同,“恨嫁”用于人时,对象主要是指受过高等教育,工作稳定,不必借婚姻改变经济状况但又希望借婚姻改变生活状态的女性人群。如:
(23)“剩女恨嫁”,非爱怎嫁(广州日报2010.10.18)
(24)希拉里的女儿最恨嫁(新世纪周刊,2009.24)
推及非人对象时也指那些质量或品牌处于上游地位的东西,如:
(25)待字闺中房车“恨嫁”(中国联合商报2012.7.20)
例(25)中房车集房和车的功能为一体,可说是既时尚又豪华的产品,却由于价格昂贵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等原因难以出售,故而“恨嫁”。
而“盼嫁”范围则很广,可以用于所有达到适婚年龄的女性人群,如:
(26)阿Sa裙摆当头纱盼嫁,与陈伟霆桃花照曝光(新浪娱乐2011.2.8)
(27)舒淇摆风水阵盼嫁冯德伦,视旧爱王力宏为闺蜜(中国新闻网2012.8.23)
(28)盼嫁女遇上惧婚王老五,十二星座如何逼婚成功(中国网—资讯中心2012.3.22)
(29)新生代打工妹调查:盼嫁有钱人改变命运(大众网2010.6.18)
再者,就语用选择而言,两个词差别也较大,我们主要从感情色彩上来对其进行讨论。“恨嫁”和“盼嫁”两个词都是中性词,但在感情色彩上“恨嫁”偏向于褒义,暗含语用对象自身条件好,比较优秀之意。而“盼嫁”则无褒贬之分。我们知道语言的使用无时无刻不受到人们认知心理的影响,主要有追新求异、从优从众、避繁趋简、避俗向雅、避忌趋吉、逆反叛众几种语言认知心理。由此我们可以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大家在使用这两个词时有着不同的语用心理。若单从语用选择上来看,当下年轻人在“恨嫁”和“盼嫁”二词中更倾向于使用前者,我们认为这里体现了青年人追新求异、从优从众的语用心理。首先,使用从粤方言借来的“恨嫁”一词更符合年轻人追求个性和尝试新事物这一性格特征,满足了他们的新鲜感和好奇心。其次,“恨嫁”一词是人们从优从众心理的体现。“所谓‘从众’,就是向大众时尚看齐;所谓‘从优’,主要是指在言语上主动模仿在政治,经济或文化等方面地位和条件比自己优越的人的语言。” [5]比如在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咱们结婚吧》中演员高圆圆就扮演了一位大龄恨嫁女青年,而她在接受访问时更坦言自己也恨嫁并认为恨嫁是一种生活态度:“首先我不觉得恨嫁是一个贬义词,一个恨嫁的女性代表的是她的一个积极的生活态度,20出头的小女生想嫁人根本不叫恨嫁,恨嫁是年龄到一定的阶段还没有嫁掉的女性。这一群女性多少会有一些失败的感情经历,但是她仍然会选择去爱一个人,仍然选择对婚姻或者是对二人世界的这种生活抱有着一些期待,那就证明她仍然相信人,相信这个世界,相信人性的很多东西,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积极的生活态度。我觉得比恐婚要好多了。”(腾讯娱乐2013.11.28高圆圆:恨嫁是种生活态度,拍吻戏比黄海波主动)网上的新闻报道也给出来了如下标题:
(30)《咱们结婚吧》高圆圆护肤有术,恨嫁不愁嫁(爱美网2013.12.11)
(31)“女神”高圆圆:其实我也恨嫁(重庆商报2013.11.3)
(32)专访高圆圆:华丽不是我的范儿,恨嫁更要靠谱男(网易女人2013.10.21)
这些都促进了“恨嫁”一词在近义词“盼嫁”存在的情况下广泛使用,从方言和普通话词义接触的结果来看,它属于竞争性的接触,为普通话词义增添色彩意义 [6]。正因为如此,它让更多人在心理上认为能“恨嫁”是对自身条件的肯定,从而在言语上主动去模仿和使用这一词语。从而让社会中使用“恨嫁”一词的成员越来越多,更由“恨嫁”一词衍生出“恨嫁族”“恨嫁女”等词来。
(二)词义渗透的原因
“恨嫁”能从一个方言词成功向普通话渗透是有其原因的:(1)汉语兼收并蓄的开放性特点决定了方言词的跨域使用是汉语新词形成的一个重要途径,为“恨嫁”一词从粤方言进入普通话提供了理论依据。普通话吸收粤方言的方式可分为几类,而“恨嫁”一词进入普通话属于其中一类,即“引进了一些在普通话中有相同或相近语义的词语,因而形成一组同义(包括近义)词语。” [4]93“恨嫁”一词与普通话中“盼嫁”一词意义与用法相近。(2)“恨嫁”一词从粤方言渗入普通话是整个社会对它的选择。汉语新词的产生与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语言社会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一个社会对词语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大众的价值取向和语言价值观。” [4]93近年来高校女生数量持续走高以及越来越多的女性在职场上发挥重要作用,她们对人生伴侣的要求也相对提高,这导致了大批单身女性的出现,从女性心理来讲,她们又迫切希望找到可以依赖的人生伴侣,而“恨嫁”一词贴切地表达了他们的思想和心理。因此,“恨嫁”一词得到了社会大部分人的认可,无论是在网络中还是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使用“恨嫁”这一词语。(3)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发达和繁盛也是“恨嫁”这一粤方言词语得以渗入普通话不可或缺的原因。一方面,广东及香港地区强势的经济背景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一地区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及社会生活,粤方言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与普通话相互交流和渗透。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大力发展,这一地区的文化通过电视、电脑、报纸等传媒工具迅速扩散,这使其他地区的人间接接触到这一地区的文化,由此推进了粤方言的传播,并为其渗入普通话做了充足的准备。在以上多种因素的整合下,“恨嫁”一词成功从粤方言过渡到普通话。
三、“恨嫁”一词的规范使用与发展前景
王铁昆曾指出:“新词语是指一个新创造的或从其他语言中、从本民族语言的方言词、古语词和行业语中借用过来的词语,也指一个产生了新语义、新用法的固有词语。” [7]由此我们认为“恨嫁”从粤方言渗入普通话后可以作为新词语被看待。
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新词新语的规范问题是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大多数学者都提出要建立动态的规范观,他们认为语言的规范是在发展中进行的,也只有在规范的发展中语言才能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另外有研究者提出了语言规范的层次性问题,认为新词新语在规范度上存在一个中介物,即“就是在一言语交际中介乎规范和不规范之间的‘可接受性’的中间地带” [8]。我们对新词新语进行规范时应该注意层次性,不能极端地认为规范或不规范,而应该在变化发展的动态中来考虑。“恨嫁”一词的规范使用同样要遵循这样一个原则,不能一味限制也不能随意滥用。普通话对新兴词汇的吸收有几个不同的阶段:“一是群众广泛使用阶段,二是报刊书籍的使用阶段,三是工具书的选用阶段。” [4]93“恨嫁”一词目前处于第二阶段,尚在较为规范的阶段,如果要进入第三阶段还需要社会长时间的观察并考虑整个社会的接受度。
由此来看,“恨嫁”一词在一个阶段内的发展前景是比较乐观的。从语言与社会的关系来看,“恨嫁”一词迎合了当下部分人群的需求,表现了他们的语用心理。但语言是发展变化的过程,有些词语在某个阶段被广泛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而趋于消亡,所以“恨嫁”一词最终能否稳定下来还需要漫长的时间对其进行考验。
四、结语
“恨嫁”一词的兴起和发展只是众多从方言进入普通话的新词新语之一,但通过对这一词语的关注我们能从中发现一些值得思考和注意的问题,比如方言词语进入普通话值得注意的问题,新词新语与原有旧词语之间的差别和联系,新词新语的规范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讨论,这样才能促进普通话更有生命力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