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冬萍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靖安小学)
吕叔湘曾说:“问语文学得好的人,都说是课外看书。”《新课标》明确规定:“5~6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然而农村的孩子没有养成阅读习惯,缺少阅读方法的训练,感受不到课外阅读带来的快乐,这样课外阅读量就更少,形成恶性循环。笔者认为要加强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晨诵:每天早晨到校后学生自主读书二十分钟。午读:午间自习课,阅读半小时。暮赏:下午最后一节课,师生共读二十分钟。老师检查督促指导,维持班级安静的读书环境。在家中,学生作业完成后自主课外阅读半小时,这样,课外阅读就像学生的一日三餐。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依托课本,展开大量的课外阅读。在学习《林冲棒打洪教头》之际,我利用课前五分钟,每天给学生读《三国演义》中的经典片段,使学生在精彩的故事中对108位好汉产生形象的认知。通过一段时间的引领,我发现学生手中多了《三国演义》等书籍,他们经常一起探讨三国中的英雄故事。
播放《中国最美图书馆》的视频,从图书馆的历史、建筑风格、藏书量,阅读环境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被书籍宝库包围的愉悦感,激发学生走进身边的图书馆,养成经常去图书馆的习惯,从而逐步爱上阅读。
在儿童的课外阅读中,哪些方法是好的,值得提倡;哪些方法是不好的,要注意避免。
速度是阅读能力非常重要的一方面。速度取决于量,是在“量”的基础上自然生成的。儿童在这方面进步惊人,一个酷爱读书的小学生,他的阅读速度很快就会形成,且由于他们在阅读中想法单纯,急于知道后面的故事情节,所以速度常常超过那些同样酷爱读书的成年人。所以在提高阅读速度上,也不需要人为地去做什么,只要保证有足够的阅读量就可以。
当儿童面对一本书时,如果有人向他提出了识记的要求,他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识记上。一旦孩子意识到读完一本书后有那么多任务等着他,他就不再想去阅读。儿童阶段的阅读大多数是童话和小说,孩子只要喜欢读,说明他已被书中的故事所吸引,他和书中人物一起经历种种事件,最后一起迎来一个结局,这本书就在孩子的生命中留下了痕迹。具体内容根本不需要孩子专门去记忆,即使他忘记了,也不能说他白读了。阅读的功能在于“熏陶”而不是“搬运”,眼前可能看不出什么,但只要他读得足够多,丰厚底蕴迟早会显现出来。
(1)教师推荐。纵观新课标中的推荐书目,很多都是距离学生生活较远的经典名著,这让部分学生不喜欢阅读!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经典的同时,应为学生推荐更多适合当今小学生阅读的优秀作品,让不同的学生都能体会到阅读的快乐!例如,曹文轩的《草房子》、黄蓓佳《今天我是升旗手》等,书中充满童趣的故事非常贴合小学生的生活,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此外还有,“淘气包马小跳系列”,“郑渊洁的童话系列”等更多富有时代气息的作品。当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为学生推荐各种不同类型的作品。
(2)同伴推荐。孩子自己推荐,兴趣会更浓,所涉及的书籍也将会更多、更广。如,有个学生介绍沈石溪的《最后一头战象》时说:“你知道大象是如何送别自己临终的伙伴的吗?你能相信大象、斑马、野鹿、铃羊居然与豺、野猪在一块洗澡吗?你想知道大象愤怒时是什么样的吗?那么请阅读《最后一头战象》吧!这几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极大地吸引了孩子的阅读兴趣。
让学生的好书漂起来。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将自己最喜欢的书,捐献到班级图书角,由图书管理员帮助贴上漂流活动专用漂流卡。每位捐书者(也称为“放漂人”)要认真填写漂流卡,并贴于书籍的扉页。漂流卡版面内容包括班级、姓名、放漂时间、书籍名称、内容介绍、好词好句摘录以及自己的推荐理由(亦可是读后心得)。每本书漂流的时间不得超过两周,为了在短时间内尽快看完一本书,孩子们无意中加快了阅读的速度。更多的孩子同读了一本好书,这既让孩子们有书可聊,也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情谊。
每学期组织一次手抄报比赛、读书知识竞赛、读书征文比赛、读书演讲比赛及古诗文朗诵竞赛,评选年度“十佳放漂人”“十佳阅读之星”“十本学生最爱看的图书”“十本优秀读书笔记”“成语接龙”“故事大王擂台赛”等活动。竞赛的过程增加了班级的凝聚力,锻炼了学生口才,更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教师及时发现学生阅读中存在争议性较大的问题,如《水浒传》里的宋江算不算好汉?《西游记》中猪八戒有没有资格成佛?《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再三出海是不是自找麻烦?小型辩论会,不仅辨出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更拓宽了他们看待问题的视角。
每月举行一次“百家讲坛”,内容可以是“我喜欢的一本书”“我的第一本书”“我与书的结缘”“影响我人生的一本书”“我理解的一本书”等。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对自己所读的书进行深入思考,同时激发其他孩子阅读的动机。
童年是短暂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少量的,我们语文教师有责任把真正优秀的作品推荐给孩子,使阅读成为孩子生命中的一部分,让孩子在阅读中浸润心灵,让孩子的生命散发书香。
[1]黄树明.品味书香 感悟精彩:浅谈课外阅读的有效开展[J].中国校外教育,2014(12).
[2]周惠芬.在小学课外阅读中实践语文的人文性[J].新课程,2011(08).
[3]牟联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有效落实课外阅读[J].教师新概念,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