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中小学德育之空泛克服与国学、书院营养
邱安昌杨月英
(吉林师范大学,吉林四平136000;吉林省松原市实验高中,吉林松原138000)
【摘要】当代中小学德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中小学德育主题空洞、立论方式空泛、德育主体缺失、过程缺少参与性、教育说教气息浓等,都多多少少地成为隐忧或损耗了德育的营养。国学与中国书院教育积累了丰富的德育经验和实效成果。当代中小学德育作为第一个走进生命的教育形态,应该广收博蓄文明的营养,在动态、发展、多少带有个性的环境中立体式的建构起中小学德育大厦。
【关键词】中小学德育;国学;书院教育;营养
杨月英,吉林省松原市实验高中校长助理、教导处主任,高级教师。
我国当代的中小学德育工作取得很多、很大的成就。然而,从深层分析和高端上要求,也面临众多问题。德育是着眼于人的德性的养成,是将人类普适的一些原则,如博爱、正直、责任感、同情心和宽恕等,运用到我们个人的价值观、目标和行动中去的学问。它可以帮助每一个人立足于社会之林,在人与人的关联中最利它,使每个受育者的人生更丰满、更具活力。教育的最高点是德育,德育教学的命脉是教育方式,而这两点我们都失落了许多精彩。当代中小学德育作为第一个走进生命的教育形态,如何在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甚至多少带有个性的环境中,立体式地建构起中小学德育大厦,是我们急需要探讨的。
(一)中小学德育主题空洞、泛泛
德育主题主要应从人的基本生命需求出发,因为德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当代中国德育主题与受体需求之间产生了巨大的落差,实践场景被置之于外,理论建构形同隔岸观火,德育过程充斥着虚泛的符号和空洞的说教。德育营养没有扎根于生命土壤、生命经验上,德育太多地植入其他价值观引领、理想教育阐发。纵观我国中小学德育发展30年,都是以培养集体人、社会人为目的的,集体主义是德育的重点。集体主义主题也会关注到人生,但往往不集中,不深入,始终支撑着别的问题和宏大叙事。德育不从生命本真的角度出发,就无法明了生命、作人的基本道理,远离学生的生活和实际需求,偏离了德育的初衷。德育的着眼点也应该随着年龄展开,不该是空泛的“高大上”,否则很难切中肯綮、落地生根。人生每个阶段的认知水平和道德动机是不一样的,即便是在同一年龄段也存在诸多差异,而我们很少有机会让个体选择不同德育营养,更不会从不同的个体与个体的不同阶段来组织分层次道德教育设计。
(二)中小学德育方式上说教、僵化
当下中小学德育在教育的形式与方法上,多少表现为生硬老套,空泛说教,大而空,宏大叙事,没抓手,不落地。顶尖德育可以作宏大叙事,但其落脚点必须在诚实正直、可信赖、端庄而富有同情心、忠诚、聪慧等这些基本的品质教育上,并且重在通过教育使得学生能较好地领悟和内化,从个体自觉地领悟中生发出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等高尚的道德品质。德育方法上也该与家教、父母同步同频,而不该教师越俎代庖或与家教口径不一致。这一点上传统国学经典和圣师从起点和过程中,都是与家长的德育营养高度一致的,值得我们学习,因为经典是全社会都信的。人是社会的人,一个人的存在、生活、学习和工作都必然要和这个社会发生各种关系,中小学德育方法也不该与社会教育错位。德育也要调动和净化社会环境,其德育示范作用巨大。我们社会教育环境负面示范太多,冲淡或否定了我们的说教,这样的社会环境体现不了“教育即生活”,往往将多少本有天赋、本性淳朴的孩子“锻造”成道德滑坡的对象。我们中小学德育也习惯用统一的标准要求每一个不一样的孩子,殊不知一旦失去了个性的呵护与尊重,德育空洞化和形式化将在所难免。
(三)德育主体缺席、失范
当下德育成效低下、空泛说教的根源,还在于德育主体在本质上是缺席和失范的。当下德育的施体主要由德育教师承担,而德育教师其胜任德育任务不是因其是德育的信者或楷模,而是因为其学历为政教专业。更有甚者,许多学校安排不胜任重点学科的冗、弱专业人员,改教德育。德育者奉己方可立人,这本该是一条最基本的准则,也应是德育有所作为的基本路径,“言传不如身教”,“亲其师,信其道”。而我们却多少是反着来的,从来不考虑教师生存状况,也不考虑教师德育工作中真正面对的具体问题。德育主体的失范还源于教育管理部门的德育设计,因为德育体系设计是更大的主体。纵览我国德育培训课程往往都是以理论灌输为主,其教材的生产是请一些专门从事德育史或相关专业理论的研究者编写,其理论空泛而少有建设性。这种非对症下药且千篇一律的教育只能被归结为敷衍了事。即便偶有贴谱的理论与经验,也由于“场域”形成的复杂性,而难以对症却不断被“复制”。当下我国各种各样的经济形态不断涌现,价值观念的诉求也日趋多样化,个人自由权利的诉求、个性的发展的要求愈加凸显,个人生存境遇变迁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起自己身边的生活世界,烦恼、畏惧、死亡等个人性的生活体验不断发现。然而,我们的德育目标却30年如一日地未曾改变,这必然造成德育工作者只会照本宣科,也常常会公然说假话。这方面国学教育和书院教育就好得多。
(四)德育生态和过程缺少参与规则
德育也存在一个生态问题,德行在不同的生态中滋生、成长,孕育出不同的果实。社会、家庭、网络、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左右着德育生态环境,进行精神的洗化、品德的修炼、思想的改造。这个生态系统中的自调节机制与道德养成关系重大。我们当下的德育生态还不利于德育的落地,众多负面的德行示范使得我们的德育举步维艰。中小学德育的程序生态上也是一种倒挂次第:小学进行宏大热爱教育,大学才开始教爱己自律,孩子的天性早早地被成人社会气所侵居。中小学德育还缺少参与规则,不明白“我们”为什么要接受所宣教的内容,我们为什么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们”为什么要珍惜“我们”自己的生命和思想,“我们”为什么必须与他人交往以及如何交往。实际上只有参与到个体生命的喜怒哀乐、难能可贵中时,才可能爱惜每一条生命,珍惜与每一个生命的连接,才有可能恪守人与人相处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的养成单靠规诫和知识般传授是不可能成为人的自觉行动的,知道未必能做到。德育只有经历止、定、静、安、虑、急几重境界而后才能得,所以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通过长期不懈的训练和熏染慢慢地成为习惯就显得无比重要。
在德育方面,传统国学和书院教育中孕储着极大的精华。传统国学注重义、理建树与德、行传授,注重学生高尚情操、求知兴趣、敏锐触角、冷静分析以及团队精神的打造。教育上书院教育注重求实创新、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两者关注世态人心、社会人生的经典主题和作法,汪洋恣肆,需要我们认真钩沉。传统书院作为国学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综合型的德育组织和弟子社区,具有多种功能,也有许多需要我们汲取的精神营养。书院制集著书立说、图书馆、高校、研究院、学者沙龙和弟子精神激励为一体,同时,还从事编、校出版事业。因此,着重全人的发展,提供各种非常规形式的教育,创造亲切和睦的语境,让师生或朋辈可融洽交流和沟通,正心修德,嘉言美行,关顾辅导,培育学生弟子自由开放的胸怀与心智,自助助人,回馈社会,丰盛了学生的人生。这一切,为我们中小学德育的设计和实施,提供了丰沛的精神源泉。具体说来:
(一)德育主题经典,直指人心
国学的德育主题要求欲求天道,先全人道,做在当下,把德行当做日常的小事去施行,随缘而授,愿以自心问天心,万千众生入我心。传统国学德育主题,多是圣贤、宗师所创,因而其义理直指人心,切中世事人生。无论是儒学的比较重视经世济用,道教提倡生命关怀,还是佛家的关注静心修为,法家的思考权谋法治,诗人文士的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都不仅仅关注主题的辽阔而宏大,关及王道社稷、家族荣辱、名节气韵,还会回顾到与每一个人始终相关的人生和生命的课题上来,尊重人的生命规律,关心如何做一个好人。生命深意这类的主题,任何人听到都会如晨钟暮鼓,心动情摇。国学程序设计也不同当下教材,小之至生命之道,如“小学”教育是“详训诂,明句读”,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生存礼节,对人的天性进行文明加工。到了“大学”,也不忘人生之道,开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治国安邦教育,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三纲八目。主题始终不脱“穷理正心,修己治人,内圣外王”的理想,聚焦人性,发扬美德、弃旧图新、去恶从善。所以我们可以适当恢复经典教育。
(二)立论透辟,注重体验
人生和生命课题如此之大,如果泛泛去谈一定会缠绕多少弯路、陷入许多话语泥淖。国学给我们的启发是她轻逻辑推演而重圣贤体悟,干净利落,爽然决然,绝无高谈阔论之深奥、空旷。其理其义是那么的浅显而直击众生体验,智者们三言两语了断一切,简明和透彻,用清晰的思路勘破人世万象,没有丝毫混浊。这种痛快感所散发出来的感召力,是相当巨大的。国学教育从来没有“灌输”,只有“体验”,所以一听之下便如神泉涤尘、天风驱雾。国学之所以现在还有生命力或者成为社会所认同,在民间广为推崇,是因为她永远聚焦于人间的生、老、病、死,荣、辱、安、危等,探究着人成君子求圣贤、摆脱苦难的道路。体验也融入人生,因为人不是一个世界中自成一体的世界,也不是和其他部分隔着的一块真空,人应该是这个世界整体中的一个部分,他在这个整体中履行自己的功能。这些都值得我们借鉴。
(三)走心而实用的教育方法
传统国学教学走心而实用,多以聚徒讲学、个别施教和生生互学为主,用爱心和善意引导弟子,很少有“道德说教”,而只有“道德学习”。中国国学独特的德育方法首先是先蒙学后专经。在教学过程中,学术民主、讨论自由,意在提升弟子整体综合素养和个人气质。国学鼓励学生参与管理。学习中要求学生注重个人修养,笃行礼仪道德、博学多闻、胸怀天下。同时国学也非一味执经讲道,也很注重对生徒进行实用知识的传授,精术而明道,课程设置宽泛灵活。在治学风格上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国学训练学生们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处理社会种种挑战,用师生对话的方式提供有关信仰人生的咨询服务,明德新民。国学主张欲求天道,先全人道,做在当下,把德行当做日常的小事去施行。国学主张有心行善虽善不赏,不去求而求之,君子无私故能成其私。国学设教渡人,行利国利民之学;无为而治,万物同天然;欣欣向荣,内涵真法,渡有缘。
(四)切实的教育生态和参与规则
国学主张德育在生态中发生而不仅仅靠课堂传授,力促社会、家庭、学校、教师、学生构成德育生态,力主诸多要素齐力发挥作用。国学教育无形中促成了安定、富启发性的多元环境,强化了团队组织的有序性、参与的严整性、活动的集中性、内外的可辨识性、不同时空的统一性,让学生在德润、亲切、关怀、具归属感及充满期望中成长。所以国学的德育不是对四书、五经的系统讲授,而是将深入阐发或对征感悟贯穿于人的一生。国学的德育,注意从人的生命发展不同阶段出发,尊重学生年龄和生理特征。传统书院师生关系融洽,以道相交,学生深入道德的生成之中,师生共同关心时政,探讨学术,议论得失,结下深厚感情。国学德育效果没有“行政批准”只有“社会承认”,不重知道重做到。比如有秉承国学的校长作爱国主义教育的时强调“从厕所开始”,坚持发一个牙刷给学生,然后用“星级宾馆”的标准要求打理厕所,因为一厕不扫而以何扫天下?学生相关的道德认知就可能在扫厕所等具体的行为方式上慢慢地形成,爱国主义等德育效果也可能成为现实。国学中的戒律也成参与而增加德育的魅力,戒律阶多势徒,却以具体程序告示着切实的可能。
(五)现身说法的教育主体
国学的教育主体不是宿学、鸿儒说经就是圣贤讲道,主体要么本就是经典的创立者,要么至少是经典的信仰者、奉行者,所以他们的宣讲一定是由心而发的,不但知道而且能做到。书院的圣贤升堂、名儒会讲以及分斋教学等,一开始就表现出人格化的明显特征。遍布四方的贤者、僧侣、道长、智者,更是以无数人格形象普及了国学的理念。他们以高尚的品德和洁净的生活,向广大受教者作出表率。他们有的甚至坚持节俭、勤劳的集体生活,集中精力修行。广大民众对于国学的认知是通过一批批经典的口耳相传和圣贤的举止言行、服饰礼仪获得的。他们的德行善举,也成了人们读解和信仰的直接范本。中国的诸子百家大多实行门徒制,训练慈悲柔和、利益众生的心态和生态,以一种感人的形象深受民众欢迎。斯可学者众矣!
视力的下降而影响学习,并纠正学生的不良用眼习惯。
作者简介:邱安昌,吉林师范大学,高级教授,长吉图文化首席科学家,硕士生导师;
中图分类号:G40-0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5)03-01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