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影响因素对小学生人格发展的研究概述
刘沙
(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摘要】小学阶段,是个体一生中发展、成长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个体从之前单一的家庭环境发展为双重环境,即家庭和学校,学校进入到个体发展网络系统中,并且儿童处在学校的时间要远远长于在家庭中的时间。学校因素成为影响小学生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主要探讨学校影响因素对小学生人格的影响,这对小学生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期给广大教育工作者以启示。
【关键词】小学生;人格;学校因素
该论文为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小学生人格发展特点追踪及相关因素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G12CB114。
所谓人格,是指在生物基础上受社会生活条件制约而形成的独特而稳定的具有调控能力、倾向性、动力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综合系统。①早在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认为健康不仅仅包括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人格健康。可见,健康的人格是个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能够进行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的保证。小学阶段是儿童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此阶段,小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主体人格开始形成,因此重视小学生人格的形成、发展及完善是很有必要的。
儿童进入小学阶段,所接触的主导环境发生变化,由家庭环境转变为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的影响在逐渐减弱。因此,学校对小学生人格的发展起到了最为关键的作用,一般而言,在探究学校影响因素对小学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中,多集中于校园文化、同伴关系以及教师期望这三个方面。
校园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小学生,父母教养观念对小学生的影响逐渐被学校领导与教师的观念所取代。也就是说,如果学校领导及教师能够与时俱进,采用先进的教育观念,则会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就会对小学生的人格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相反,则产生消极的影响。具有科学教育观念的学校领导及教师在培养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同时,也会随时关注小学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例如,经常有目的、有计划地建设一些运动场所、组织一些活动项目,让小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从而提高小学生的交往能力,促进小学生社会化能力的发展,②促进其人格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成立相应的心理健康咨询室,当小学生出现情绪波动、人际交往等问题时,可以得到及时解决。如此的行为,都会对小学生的人格发展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如果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就从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开始抓起,只强调学习成绩、应试教育,而忽视了其他能力的发展。课程表中都是枯燥的文化课,而没有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以及足够的课余时间,那么,小学生的交往将受到限制,没有充分自由的发展空间和时间,同时心理健康也未得到相应的重视。这样培养出来的小学儿童交往能力较差,甚至会出现问题行为及人格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人格健康发展。
美国行为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归属与爱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不论小学生实际社交地位亦或是社交技能的高低,他们都有归属与爱以及被尊重的需要。③进入学校后,学校成为其活动的主要场所,而与同伴的交往也成为小学儿童获得归属感与爱的主要来源。因此,同伴关系成为影响小学生社会适应与人格发展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同伴关系对学龄期儿童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对学前期儿童的影响。④同时我国学者发现,较好的同伴关系,会促进儿童正确社会价值观的形成、社会技能的发展、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健康发展等,而同伴关系不良则带来诸多消极影响,例如可能导致学校适应的困难,甚至其成年后的社会适应。⑤
在同伴关系的相关研究中,同伴接纳与友谊质量成为组成同伴关系的两大主要部分,并且两者都对小学生人格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⑥所谓同伴接纳是指儿童被同伴群体喜欢或接受的程度。⑦从许多方面(同伴报告、教师报告和观察者)得来的证据表明,高接纳性儿童更可能出现亲社会行为,反之,更可能表现出攻击性的、破坏性的和不适当的行为。⑧杨丽珠等人的研究发现,同伴接纳高的小学儿童与其人格维度的智能特征,亲社会性以及认真自控等方面都成正相关。友谊质量指两个个体间友谊关系的亲密程度,是对友谊关系的状态描述,但这一概念也包含了对友谊特征与友谊程度的评价描述。⑨进入小学后,随着小学儿童的同伴交往频繁,其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开始建立友谊关系。友谊关系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小学儿童人格是否能够健康地发展。在学校中,建立单方向的同伴接纳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建立双向的友谊。具有高质量友谊的小学儿童更倾向于表现出对别人的信任,积极乐观的态度,较少的孤独感,更稳定的人格特征,反之则更多表现出焦虑,抑郁,更强烈的孤独感以及消极的处事方式。⑩
总之,同伴关系是儿童社会化的过程,在儿童形成和发展个性特点、社会行为、价值观和态度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随着不断的社会化,从而形成稳定的人格特征。
教师期望是指在教师对学生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所产生的一种预测性认知,这种认知主要表现在学业成绩、行为表现、人格特征等方面。⑪相关研究表明,教师期望不仅会对学生的学业成就产生影响,而且也会对学生的人格和社会性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⑫正向的教师期望可以有助于小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乐观的精神状态;而负向的教师期望则容易导致小学生自卑、退缩,影响同伴交往关系,阻碍社会化发展以及自我实现。⑬Babad等人研究发现,教师期望总分与人格的智能特征、认真自控、外倾性和亲社会性维度均有显著正相关,与情绪稳定性相关不显著。⑭国内学者杨丽珠等人也在相关调查研究中得出相近结论:教师期望各维度与人格的智能特征、认真自控、外倾性、亲社会性均有显著正相关,教师期望能够预测人格的发展。⑮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努力做到对每一个孩子了解,关心,关爱,努力做到建立正确的人才观、价值观,根据每一个孩子的能力水平,形成相应的期望值。
综上所述,学校因素对小学生人格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宏观方面的校园文化因素,首先在环境上奠定了一个前提条件。校园文化氛围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的人格发展。在自由、和谐、提倡全面发展的校园中,小学生则表现得更为积极、乐观、活跃,具有创新品质,有助于小学生人格健康的发展;反之,消极的校园文化则会阻碍人格的发展。同伴关系的交往水平反映出了小学生社会化发展的程度。同伴交往水平较高的小学生,自信、平和、外向、乐于助人,这些品质都是良好人格特征所需要的。而那些同伴交往存在阻碍的小学生,则表现退缩、自卑、攻击性较强等一些人格特点。教师期望是另一个影响小学生人格发展的因素,合理恰当的教师期望可以对小学生的学业成就,行为表现以及人格发展起到一个助推的作用,但是如果教师一味地根据目前应试教育的标准建立期望,这样会毫无疑问地打压小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小学生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总而言之,上述因素均对小学生人格的发展产生影响,因此学校作为除家庭之外的另一个影响儿童人格发展,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场所,应该努力为小学生营造一种和谐的、自由的校园氛围,倡导建立平等、互助的同伴关系,鼓励校内教师因材施教,积极关注小学生的发展,从而全面地促进小学生人格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注释:
①杨丽珠.幼儿个性发展与教育[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993.
②孟海英,阳德华.儿童同伴接纳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2:143-146.
③杨慧芳,李俊卿.小学儿童同伴接纳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17(8):109-113.
④Wentzel K·R,Asher S·R. The academic lives of neglected,rejected,popular,and controversial children[J].Child Development,1995,66:754-763.
⑤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⑥杨丽珠,徐敏,马世超.小学生同伴接纳对其人格发展的影响:友谊质量的多层级中介效应[J].心理科学,2012,35(1): 93-99.
⑦Asher,S. R.,Parker,J. G.,& Walker,D. L. . Distinguishing friendship from acceptance: Implications for intervention and assessment[M]. In W. M. Bukowski,A. F. Newcomb,&W. W. Hartup ( Eds. ),The company they keep: Friendship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pp. 367 370).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⑧蔡春凤,周宗奎.童年中期同伴关系、同伴关系知觉与心理行为适应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6,29(5):1086-1090.
⑨徐敏,杨丽珠.小学生友谊质量结构及其发展特点研究[J].心理学探新,2013,33(4):361-367.
⑩廖红,张素艳.儿童友谊质量的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2,25(2):53-55.
⑪张华,韩成秀.农村小学教师期望对学生孤独感的影响:知觉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12(6):859-861.
⑫范丽垣.国外教师期望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6,29 (3):646-648.
⑬杨久香.略谈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J].教育与管理, 2005,28.
⑭Babad, E. Pygmalion-25 years after interpersonal expectations in the class[M].In:P.D.Blanck(Ed).Internationalexpectations:theoryresearchandapplications.Newlor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3:125-175.
⑮杨丽珠,张华.小学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学生知觉的中介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2,10(3):161-166.
作者简介:刘沙(1988-),女,山西阳泉人,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发展与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5)03-006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