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及第陈继昌

2015-02-27 22:25彭匈
人事天地 2015年2期
关键词:贡院嘉庆楹联

彭匈

桂林王城东门的城楼上有一块碑匾,上书“三元及第”四个大字。何谓三元及第?这是科举时代乡试、会试、殿试一路过关斩将,连中解元、会元、状元的士子的最高荣誉。自隋唐开科取士以来,历朝历代一千三百年间,连中三元的仅十三人,包括中原的省份在内,每个省都摊不到一个。而地处偏远的广西,竟然占了两名。这就不难解释,当今国内外的游人,在观瞻那块“三元及第”碑的时候,要生出一片高山仰止的感慨了。

这位为广西争得荣耀的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连中三元的人物,就是临桂的陈继昌。

走进桂林王城景区的广西科举文化陈列馆广西贡院,我们就可以看到里面所展示的关于桂林设立贡院以来的历史沿革。广西贡院最早设于广西府治西面,即现在的桂林中学一带,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迁至至明靖江王城。广西贡院规模最大时有考舍5500间,有清一代广西共出举人5075名,其中桂林府2516名,状元数量居全国第五。科举史上最后一位乡试、会试、殿试连获第一名即“三元及第”者陈继昌的事迹,在陈列馆中占有十分显赫的地位。有一副楹联“畿辅为屏,越五百里;科名盖代,第十三人”,说的就是他。事实上陈继昌应该是“四元及第”。殿试后的“考察”,他又得了第一。若要再往前溯,陈继昌早在临桂县考秀才的童试,他就得了禀生第一,这就不知该叫什么了。

陈继昌,原名守睿,字哲臣,号莲史。生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卒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他是清嘉庆十七年(1813年)癸辰科的解元,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庚辰科的会元,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陈继昌应殿试,谁知考试之前,由于偶感风寒,不服水土,竟然病倒在床。同来的乡贤见他高烧卧床,水米不进,在为他着急的同时,便劝他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下次再来一搏吧。谁知陈继昌挣扎起身,谢绝了乡贤的好意,抱病应试。挥笔之时,头脑渐次清醒,思路愈加明晰,作文如有神助。最后高中庚辰科殿试第一甲头名状元,一时名重华夏。嘉庆皇帝批阅他的策论,大为赞赏。身边的大学士曹振镛也介绍了陈继昌的身世,并说,陈已中解元、会元,大清国立朝一百多年,三元及第者,仅乾隆朝出过一位钱棨,他可以成为第二人吗?嘉庆一来心中欣喜,二来深感人才难得,于是朱笔一点,三元及第的桂冠就落到了陈继昌的头上。据说,在后来的科第胪传庆功会上,嘉庆皇帝还即席赋诗一首,以示庆贺,诗曰:“大清八百载,景遇两三元。旧相留遗泽,新英进正轮。”

在陈继昌之前,中国已有十二位俊杰获此殊荣,唐代的张又新、崔元翰,宋代的孙何、王曾、宋庠、杨寘、王岩叟、冯京,金代的孟宗献,元代的王宗哲,明代的商辂,清代的钱棨。陈继昌高中之后,即授翰林编修,后多次外放,曾在山西、直隶、甘肃、江西等地为官,最后在江苏巡抚任上辞归故里。陈继昌官场之路并不顺当。皆因其鄙视有“朝中第一重臣”之称的穆彰阿的为人,穆想拉拢陈入其门下以壮其声威,陈不买他的账,终至受到穆的打击排挤,一直郁郁不得志。但陈继昌无论在何处为官,他都做到坚持操守,清正廉明,所到之处,兴利除弊,注重教化,深得百姓拥戴。直到皇帝真正认识他的价值,擢拔他为江苏巡抚时,天不假年,在任一年余,即因病辞归。五十五岁便离开了人世。

陈继昌诗文、书法均有很深造诣,著有《如话斋诗存》传世。世人尤其推重他的楹联,不仅对仗工整、意境高远,而且才思敏捷,应对神速。楹联大家梁章钜对陈继昌十分倚重,在他的《楹联丛话》收录了陈继昌的“云霞成伴侣,冰雪净聪明”、 “虚舟任所适,飞鸟相与还”、“茶亦醉人何必酒,花能傲雪况于松”等对联,称赞“陈莲史所作楹帖,语多古异”,还恭请陈继昌为《楹联丛话》作序。

当时不少名士都与陈继昌有联语交往。林则徐赠他的对联是“南士渊源承北学,秋曹门馆坐春风”。众多联语中,有一副说到他家族的特别引人注目:“高祖当朝一品,文孙及第三元”。后一句说的自然是陈继昌,前一句则是说他的曾祖父清代重臣陈宏谋。

陈继昌留下诗文墨迹不少。广西灵川潭下镇山口村有一千年古井,四围建有牌坊,牌坊四柱肃然,多有名人题字,正中的匾额却是四个含有龙爪笔意的楷体大字“四方灵泉”,落款为 “三元及第桂林莲史陈继昌敬书”。 至今,家乡的人们都以他的事迹而倍感自豪。

猜你喜欢
贡院嘉庆楹联
明代乡会试贡院研究述评
江南贡院
南京江南贡院的“三门”
从嘉庆元年继德堂观戏谈起
英国发现清代嘉庆朝南海县衙告示考释
再也不怕了
孔府的年节楹联
清中期女性的日常生活——以嘉庆朝刑科题本为中心的探讨
阆中贡院
我与楹联缘不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