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东土纪国地望订补

2015-02-27 05:22朱继平
关键词:台城汉剧故城

朱继平

(杭州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 浙江 杭州 311121)

周代东土纪国地望订补

朱继平

(杭州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 浙江 杭州 311121)

在前辈学者的研究基础上,综合传世文献与考古发现,在周代东土纪国地望及相关问题的研究上,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古纪国当位于今山东寿光市孙家集镇呙宋台商周遗址一带,其东南纪台镇纪台村的“纪台城”汉代城址则为汉晋时期的剧县故城。由此可以基本澄清长期以来相关学界对周代纪国与汉晋剧县故城地望的混淆局面。

周代; 纪国; 纪亭; 剧县故城; 纪台城; 呙宋台遗址

然而,对这样一个曾经作为周室拓展东土重要代言人的古老国族,当今学术界对纪国地望的认知却处于相对混乱的状态。相关论说中,除据传世文献笼统言之在今山东寿光以南外[3](卷9齐地名“纪”条,P.351)[4](PP.292-294)[5](P.17)[6](P.460)[7](P.73),另有两种较具体的说法主要是基于相关考古调查资料得出的。一种认为纪应位于寿光市孙家集镇的呙宋台遗址一带。[8](P.18)从发表时间来看,该说提出较早,且其结论以考古试掘资料为基础[9](P.51-55),并结合实地踏查与文献梳理之后所得,可信度较高,然并未得到应有的关注与采信。另一种观点认为纪国故地在今山东寿光市南纪台镇纪台村“纪台城”①此说较早见于杜在忠《寿光纪器新发现及几个纪史问题的再认识》,收入《东夷古国史研究》第一辑,西安:三秦出版社,1988年,第198页。,由于此论主要出自考古学界,拥有作为一手研究资料的地位,因而尽管其提出时间偏晚,但后来者居上,征引者如云②目前持此论且影响较大的考古资料及研究论著,以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山东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7年,第333页)最具代表性。该书由国家文物局组织山东省的地方考古精英编写,在资料性质上无疑属于最可凭信的第一手资料,权威性与参考价值均毋庸置疑,在考古学界与历史学界的使用率和影响之高自不待言,由此足见纪台城说的广泛影响。一些大型数据库和考古学研究著作均采其说。如台湾“中研院”史语所开发的“殷周金文暨青铜器资料库”中,对器号为00014的纪侯钟出土地点的标示便是“山东省寿光市纪台镇纪王台村纪侯台”(按,“纪王台村”当为“纪台村”之误),参见网址http://app.sinica.edu.tw/bronze/rubbing.php?00014。又如曲英杰《史记都城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412页;徐龙国《秦汉城邑考古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406页,等等。,对史学界的影响亦颇

大*如唐致卿主编《齐国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03-104页;唐敏等编《山东省古地名辞典》,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3年,第106-107页;安作璋主编《山东通史·先秦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58页;李玉洁《齐国史》,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年,第94页;王克奇、王钧林主编《山东通史·先秦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63页;[元]于钦撰,刘敦愿等校释《齐乘校释》“纪城”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第299页;马孟龙《西汉侯国地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138页,等等。。依常理判断,若纪台城果为周代东土纪国故地,而文献所见纪国活动主要集中在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且于春秋早期为齐所灭,那么该城址的主要使用年限至少应可上溯至春秋时期。但经过上个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先后两次实地调查与试掘,考古工作者已基本明确“纪台城”的使用时代不早于战国,以两汉为主,资料整理者在发表简报时却未发现这一点与文献记载之间存在明显矛盾[9][10](PP.239-240),实在令人费解。

可见,关于周代纪国地望的认知还存在亟待厘清的疑问,基于这一现状,本文在前辈学者的研究基础之上,结合传世文献与考古发现,对两周前后姜姓纪国的地望及相关问题进行重新梳理和补正。粗陋之处,敬请专家学者指正。

由于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齐太公世家》中比较详细地记载了纪侯谮齐哀公而致后者被周天子烹杀这一惨剧,纪国因此成为历代注疏家们重点关注的古国之一,有关两周前后东土纪国地望的文献记载与考订,自汉代以来便多见于各类地理志书之中,总的来说,大致存在以下几种观点。

《汉书·地理志》菑川国剧县条下,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古纪国,今纪亭是”*今本《汉书·地理志》注作“故肥国,今肥亭是”,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634页。王先谦《汉书补注》指出:“两肥字,皆纪之误”,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816页。,后《续汉书·郡国志》亦载北海国剧县“有纪亭,古纪国”。[11](郡国四,P.3473)此其一:纪亭说。至北魏,郦道元《水经·巨洋水注》则云剧县故城即古纪国。[12](P.2211)此其二:剧县故城说。《水经注》在中国古代沿革地理志书上所具有的经典地位,造成了此说在后世的广泛流布*如[清]高士奇《春秋地名考略》卷12,“国于纪”条,收入《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76册,经部170,春秋类,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641页;[清]江永《春秋地理考实》卷1,收入《清经解》第2册,卷252,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8年,第238页;[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卷7,“纪”国条,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797页。。然而,《水经·淮水注》篇中,又有赣榆北纪鄣城为纪子帛之国一语[12](PP.2568-2569),此其三:纪鄣说。至南宋郑樵撰《通志略》,又云纪初都纪鄣而后迁于剧*[宋]郑樵撰,王树民点校《通志二十略·都邑》(上册)周诸侯都:“纪都纪,迁于剧。”元注:“纪,本在东海故赣榆县纪城是。剧在青邱临朐县东寿光县西,亦名纪,音讹为剧。”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569页。,此其四,可称为迁徙说。

由是观之,历代地理志书中有关纪国地望的记载,可归纳为汉剧县纪亭、汉晋剧县故城、纪鄣城以及先纪鄣后剧县等四种说法。其中,最后一说的出现可能是郑樵意欲兼顾《淮水篇》与《郡国志》相关记载,以使《水经注》中的两处内容不致互相抵牾,故此说实可并入第三说。按,就郦氏纪鄣说(包括先纪鄣后剧县说)而言,清代仍有学者征引*沈钦韩引《山东通志》即从此说。参见《春秋左氏传地名补注》一,隐公元年“纪人伐夷”条,收入《清经解续编》第3册,卷598,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8年,第75页。,然此说实有混淆纪国与莒之纪城的嫌疑。因此,毕生追随其师杨守敬的熊会贞,在充分体会《水经·淮水注》篇相关内容的前后文意之后,推断指出所谓“故纪子帛之国。《谷梁传》曰:吾伯姬归于纪者也”两句当为后人所加,并非《水经注》原文。[12](卷30,P.2569)此说可资凭信。加之,阮元曾言清代有山东寿光县人得一西周晚期器纪侯钟于“纪侯台”下[13](3.1.2),此“纪侯台”正隶属于今寿光市境,可证西周晚期的纪国当确在鲁北之域,又为否定纪鄣说增添了一条实物佐证。

既然与纪鄣城相关的两种说法存在上述疑问及反证,那就仅剩下纪亭、剧县故城二说有待进一步分析。那么究竟哪种说法更符合史实呢?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须弄清纪亭和剧县故城之所在。又由于纪亭属汉剧县所辖,因而实际上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明确汉剧县、也就是郦道元所谓剧县故城的确切位置。

按,“剧”本战国齐邑名,即《鲁连子》所谓“朐、剧之人辩”者也。[12](卷26,P.2212)汉初置剧县,本属齐国,文帝时改属菑川国[14](卷28下,P.1634),后汉属北海国。*《续汉书·郡国四》载北海国有剧县,见第3473页,中华书局,1965年。晋属东莞郡,《左传》隐公元年“纪人伐夷”,杜预注“纪国在东莞剧县”,即就此而言。可见,杜预一说与应劭、司马彪汉剧县有纪亭为古纪国说是一致的,表明汉晋时人皆以周代纪国故地位于汉晋剧县辖境之内。汉剧县,即上引《巨洋水》篇所谓“剧县故城”,《括地志》称“故剧城”,“在青州寿光县南三十一里”。*见《史记》卷11《孝景本纪》“菑川王贤”下《正义》引,中华书局,1982年,第441页;卷112《平津侯主父列传》“齐菑川国薛县人也”下《正义》引,第2949页。唐青州寿光县位于今山东青州寿光市东北不远,汉晋剧县故地应大致在今寿光县南约15公里处。

《水经·巨洋水注》载:“巨洋水又东北径剧县故城西,古纪国也。……城之北侧有故台,台西有方池。”[12](卷26,PP.2211-2213)巨洋水亦名巨昧、巨蔑、朐弥等,今名河。[15](卷170,P.390)以今地图正之,此水在今寿光境内大致呈西南—东北流向。既然郦氏言巨洋水流经剧县故城西,则汉晋剧县当位于今河东岸。今寿光市南纪台镇纪台村有一名“纪台城”的城址,恰位于河东岸。经考古调查得知,该城址平面呈圆角长方形,面积约1550×1200m2,城内地面采集物虽包括战国时期的泥质灰陶半瓦当、簋残片,但以大量汉代陶器碎片、瓦当和方砖等为主。[16](下册,P.333)同时,其城墙经解剖后发现,第一期墙垣叠压在战国遗存之上。[10](P.240)这些考古发现都表明,纪台城的使用年代可上溯至战国时期,城垣的修筑年代则为汉代,可证该城址的主要使用年代当在两汉时期。因此,从位置与年代上分析,该城址当可对应上引《巨洋水注》篇所记载的“剧县故城”,也就是说汉晋时期的剧县当设立于此。

从《巨洋水注》篇的文意分析,郦道元以此剧县故城为汉晋剧县旧城,也就是古纪国,此说粗看起来似与前揭应劭、司马彪、杜预诸说并无二致,然深究便不难发现二者最大的差异在于:郦氏径直以剧县故城为古纪国,而应、司马、杜三氏却仅言古纪国属汉剧县,或者更确切的表达应为:古纪国在汉所置剧县境内,至于剧县所治与纪国都邑是否在一处,则未明言。不过,由应劭、司马彪与杜预之说可以确定的是,汉剧县下所辖之纪亭为古纪国,当可知纪国都邑实际上指的是“纪亭”。那么,这个纪亭今天又在哪里呢?

上节我们已分析指出,郦道元在《水经·巨洋水注》中将汉晋时期的剧县故城误读为周代东土纪国都邑之所在,从而与汉晋时人的认识有了偏差。不过这种偏差在唐宋时期的地理志书中并未得到明显延续。杜佑在《通典》古青州北海郡“寿光”条下指出:

汉旧县也。有淄、渑二水。古纪国城在县西南,亦有寒浞国。又汉剧县故城在县南。[17](卷180,P.4771)

结合上文分析可知,这里的古纪国城当指《续汉志》之“纪亭”,也就是纪国都邑。由这段引文亦可知,唐寿光县南同时存在古纪国城和汉剧县故城,其中前者位于县西南,后者位于县南,表明古纪国城当在汉剧县故城以西。

又《太平寰宇记》寿光县下载:“纪城,古纪侯之国,今废城在县南。”又云:“剧南城,故纪国,汉曾为剧县,今城亦在县南。”[18](卷18,P.358)据这两条记载分析,“纪城”与“废城”皆指古纪侯国,即汉晋时人所谓“纪亭”;而汉剧县在北宋则被称为“剧南城”,与纪城均位于北宋寿光县南。不过,《太平寰宇记》所谓剧南城为故纪国一句,似乎可以理解为剧南城亦属纪国故地。

在此基础上,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一书就纪城与汉剧县故址并存于唐宋寿光县南总结道:

剧城,(寿光)县东南三十里。亦曰剧南城,春秋时纪国地。汉置剧县,初属齐国,文帝分置菑川国,都剧。景帝三年与吴、楚叛,国除,并入北海郡。寻复为菑川国治。后汉初,张步据齐地,都剧。建武五年,耿弇讨败之,帝幸剧。寻为北海国治,以齐武王子兴为北海王,都于此。三国魏废北海国,以县属东莞郡。晋因之。刘宋仍属北海郡,后魏因之,北齐省。

又紧接着此条下云:

纪城,亦在县东南。刘昭曰:“剧县西有纪城。”亦曰纪亭,故纪国也。城内有台,俗曰纪台城。《春秋》庄四年“纪侯大去其国”,违齐难也。战国时为齐之剧邑。《鲁连子》云“剧、朐之人辨”,谓此。汉因置剧县。[19](卷35,PP.1638-1639)

由以上两段引文可知,顾氏对汉剧县故城和纪城别之甚明:位于寿光县东南30里的剧城又名剧南城,为汉晋剧县故城,春秋时属纪国地,这与《太平寰宇记》是相同的;同样位于寿光县东南的纪城又名纪亭,乃纪国政治中心之所在,因城内有高台,故俗称为纪台城,战国时为齐之剧邑。同时,顾氏所引刘昭《注补》一语表明,汉所置剧县虽由齐剧邑得名,但两者位置并不在一处,纪城在汉剧县以西,此说与《通典》一致。在这里,顾氏所谓剧城与纪城皆在寿光县“东南”,与《通典》所载纪城在寿光西南之说有异,其缘由当出于明代寿光县城较唐代寿光县城向西有所迁移之故。*据《嘉庆重修一统志》记载,清寿光县因明寿光县而来,且寿光故城在清寿光县以东,可见明清寿光县治当较唐宋寿光故城有所西移。参见《大清一统志》卷170青州府建制沿革“寿光县”条及卷171青州府古迹“寿光故城”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384、396页。

由上述文献当可获悉,史籍中有关汉代纪亭与剧县相对位置的记载提示我们当在汉晋剧县故城、也就是今“纪台城”城址以西,去寻找古纪国都邑的踪迹。那么,是否存在这样的遗存呢?答案是肯定的。

考古工作者在距今寿光市南约9公里的孙家集镇呙宋台、鲍家楼、钓鱼台、高松、楼子李、丰顺王、二甲、岳寺李、胡营、大李家等相毗邻的自然村落,发现了大面积的商代和西周遗址,其中尤以呙宋台遗址遗存最为丰富。呙宋台东距河西岸约1公里,遗址高出周围地面8—10米,总面积约8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度达3—4米,地面采集有西周时期的铜觚、爵、戈,陶簋、鬲、簠、罐、豆、盆,以及陶拍、骨器、蚌器等,西南700米还发现了大型的西周骨器作坊,是目前所见淄流域最大的一处商周遗址。[9](PP.51-55)这一发现表明,位于河西岸以呙宋台遗址为中心的商周遗址群,不仅在年代上正可与周代纪国相对应,也合于唐宋及后世地理志书有关汉纪亭与剧县相对方位的记载。

严格来说,据今呙宋台遗址和“纪台城”的相对位置判断,汉晋剧县故城实际位于古纪国正南(图1)。尽管考古所见这种实际方位关系与文献所载稍有偏差,但若以河为方位判断坐标,西岸的呙宋台遗址的确位于东岸的“纪台城”以西,这一点对于对方位关系要求不甚精确的古人来说是再合理不过的经验性观察。再联系《太平寰宇记》称汉剧县为“剧南城”的记载分析,“剧南城”一名显系取其位于齐剧邑以南之意,这也从侧面证明以呙宋台遗址为古纪台、今“纪台城”为汉晋剧县故址的认识是正确的。

结合以上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当可确证,今寿光县纪台镇纪台村的“纪台城”实际上就是上引文献所载的汉晋剧县故址,亦名剧南城,位于河东岸。而所谓纪城或纪亭,当是位于以寿光县南孙家集镇呙宋台村为中心的商周遗址群,地处河以西,现存高于周围地面8—10米的呙宋台遗址则当为顾祖禹所言纪城内之高台——“纪台”。其实这一点,早在20世纪80年代,王恩田先生在进行实地踏查时已得出明确的认识,并进一步指出,呙宋台遗址所代表的“纪台”应该就是郦道元《巨洋水注》篇所谓晋龙骧将军、幽州刺史辟闾混墓侧旁的高坟,纪侯钟也很可能出于此处。[8](P.18)这种判断是可信的。可见,今人称汉剧县故城址为“纪台城”,包括《中国文物地图集·山东分册》在内的一系列资料与研究论述,实属以讹传讹,不足为信。

图1 呙宋台商周遗址群(据《中国文物地图集·山东分册·寿光市文物图》改绘)

上两节综合文献与考古材料,使周代纪国故城与汉剧县的相对位置关系及确切地望均得以明确。在此基础之上,还有必要对明清时期相关记载进行一番重新审视,以澄清某些长久以来的错误认识。

首先,来看看《齐乘》卷四“纪城”条:

寿光南三十里,春秋之纪国。《通志》曰纪本在东海赣榆,后迁剧,亦称纪。城内有台,高九尺,俗曰“纪台”。

城旁有剧南城,汉剧县也。《尔雅》云:“七达谓之剧骖。”北海剧县有此路。[20](P.299)

由上文分析可知,于钦关于“纪城”的这两段记载,可谓对错参半。首先,引《通志》之纪都迁徙论如前文所述,并不可信。其次,以纪城旁有剧南城,为汉剧县,由前引《太平寰宇记》文可知是正确的。以此可推测,于钦所谓位于寿光南三十里、城内有俗曰纪台、城旁又有汉剧县故城剧南城的“纪城”,当指的是今位于河西岸以呙宋台遗址为核心的商周遗址群,而俗曰之“纪台”指的正是呙宋台遗址。也就是说,在于氏看来,纪国都邑旧址与汉剧县故地显然不在一处。在这一点上,下文所引《大清一统志》“纪城”条文甚得其本意,倒是现代点校者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出现了误读。*今《齐乘校释》一书在“纪城”条下指出:“今为‘纪国故城’遗址,位于寿光市纪台镇纪台村、黄孟庄、冯家庄周围”,并引相关考古调查资料进一步予以佐证。中华书局,2012年,第299页。

再来看看《大清一统志》中的相关记载。该书在青州府古迹“剧县故城”条下云:

在寿光县东南,故齐邑。《鲁连子》:朐剧之人辩。汉初置剧县,属齐国。文帝十六年,以悼惠王子贤为甾川王,都此。后汉为北海国治。晋初改属东莞郡。惠帝后累经改属。《晋书·地理志》:元康十年,分城阳之大剧,属高密国。汉有二剧县,故谓此为大剧也。《宋书·州郡志》:剧县,晋属琅邪,宋还属北海郡。《水经注》:巨洋水径剧县故城西,城之北侧有故台,台西有方池。晏谟曰:西去齐城九十七里。北齐省。《括地志》:故城在寿光县南三十一里。《寰宇记》:谓之剧南城。又昌乐县有废剧县,在县西五十五里,城内有纪台。疑此为汉甾川国所治之剧,而在寿光县东南者,则汉北海郡属县也。[15](卷171,PP.396-397)

联系前文所述,可知此段文字当有三处讹误。其一,剧县故城当为汉剧县,因战国齐之剧邑而置,但并非置于剧邑旧址。齐剧邑为古纪国旧都,亦汉剧县之纪亭,前引顾祖禹文已言明,汉剧县后世又称“剧南城”,亦可为旁证。其二,据中华书局点校本《晋书·地理志》校勘记可知,晋元康只九年,且所分城阳之“大剧”,实指“大”“剧”二县,其中“大”有可能是指晋东莞郡之广县,后为避讳隋炀帝而改。[21](卷15,P.469)据此则,《大清一统志》有关“大剧”得名缘由的推测实不可信。其三,从这段文字最后两句的表述可知,《大清一统志》并未将汉剧县与纪国故地合二为一,而是以昌乐废剧县为汉菑川国治,而寿光东南剧县故城为北海郡属县。

今按,“昌乐县有废剧县”句应出自《太平寰宇记》,原文作:

废剧县,在县西五十五里。《地理志》云:剧,故纪城也。汉置剧于纪城,后汉为县,属北海郡。……鲁连云:“孟子,剧之辩者。”

紧接着又云:

纪台,在县西六十里剧城内,高九尺。《地理志》云剧县,昔纪侯国台,纪侯所筑。[18](卷18,P.366)

这里与“剧”相关的地名有三个:废剧县、纪台、剧城。就上述文字本身所表达的意思分析,废剧县位于昌乐县西55里,而纪台“在昌乐县西六十里剧城内”,即剧城在昌乐县西60里,内有纪台。由此可知,废剧县当在剧城以东5里,二者相去不远。今按,今山东寿光在昌乐西北,这种相对位置古今未变,换言之,昌乐位于寿光东南,那么位于昌乐县西的废剧县和剧城当位于寿光以南,其位置与《寰宇记》所载寿光县南的纪城和剧南城是一致的。又由前文分析可知,纪国故城、齐剧邑故地当在呙宋台商周遗址群一带,其中呙宋台遗址即文献所谓“纪台”。可见,上引《太平寰宇记》文中,位于昌乐县西60里且内有纪台的“剧城”,当指的是寿光县南之纪城,也就是齐剧邑、故纪国之都,而位置稍偏东五里的“废剧县”则当对应汉剧县,也就是剧南城。

据《汉书·地理志》,西汉有二剧,分别属汉北海郡和甾川国,据班固自注可知,属北海郡者为侯国,属甾川国者则为县。关于汉二剧之关系,王先谦《补注》辨之甚明:“此在北海者,专为侯国,故与甾川之剧,虽壤地相接,而名称不混。后汉并入北海,则甾川之剧,转为北海之郡治。《续志》北海剧下自注,与甾川国剧下应劭注同。……足为确证。”[22](卷28上,PP.723-724)既如此,作为汉之剧县的则应属甾川国,结合上文所述可知,甾川之剧当即《水经注》之剧县故城,也就是唐宋时期的故剧城、剧南城、废剧县,今指寿光市纪台镇纪台村之“纪台城”城址。至于北海郡侯国之剧,显然另在他处。*西汉北海郡与甾川国接壤而各在东、西,故北海郡之剧侯国理当在甾川国剧县以东。顾祖禹以北海之剧在明昌乐县西北(《读史方舆纪要》卷35,山东昌乐县“剧魁城”条,中华书局,2005年,第1641页),王先谦从之(《汉书补注》卷28上,第724页)。今《中国历史地图集》称甾川之剧为剧县,而称北海之剧为剧国,并将其分置西北与东南(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第21页),显然是十分正确的。至于北海剧国的确切所在,《中国历史地图集释文》以为在今昌乐县西十里(转引自马孟龙《西汉侯国地理》,第425页)。因此,上引《大清一统志》以昌乐县西55里的废剧县为汉甾川国治,是正确的,但以寿光东南剧县故城为北海郡属县则表述不甚清楚,易引起混淆。

又,《大清一统志》在“纪城”条下载:

《大清一统志》在论述纪国故地时仅言其在“寿光县南”,与前述所言剧县故城在“寿光县东南”相较,可知其以纪城在汉剧县以西。该书将历代有关纪国故地的几种说法进行列举之后,引青州府志指出古纪国故地——纪台城——位于、尧二水之间。

据《水经·巨洋水注》,尧水“出剧县南角崩山,即故义山也。……水即蕤水矣。《地理志》曰:剧县有义山,蕤水所出也。北径山东,俗亦名之为青水矣。尧水又东北径东、西寿光二城间。……尧水又东北注巨洋。……《地理志》曰:蕤水自剧东北,至寿光入海。”[12](卷26,PP.2215-2221)则北魏时尧水是巨洋水的支流,不过到了清代尧水流路发生了重要变化。杨守敬指出:“《汉志》蕤水入海《注》言,尧水注巨洋,则在今寿光县东入河。今尧河自临朐县东北流,至寿光县东南,入丹河。”[12](卷26,P.2221)今按,丹河位于河以东,尧河入丹河,则其水道更当在河以东。如此,位于、尧二水之间的纪台城位于河东岸,结合前文所述,此纪台城当指位于今纪台镇纪台村的汉剧县故城。可见,《大清一统志》虽正确地区分了纪城与汉剧县,惜在确定纪城具体位置之时,仍据旧志所言,错误地将纪国故地与汉剧县混为一谈。

成书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的叶圭绶所撰《续山东考古录》一书,亦对研究山东地理沿革具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其中对剧县故城及其与古纪国关系等问题有如下文字:

甾川国剧县故城在南二十五里。《水经注》:“剧县城之北侧有故台,台西有方池。晏谟曰:‘西去齐城九十七里。’”按:此即纪国城,今故址内犹有故台。……按:汉有两剧县。一属北海,今在昌乐,而西北去纪城四五里。一即纪城,甾川国治之。名同地近,后人称隶北海者为剧南城以示别。郦道元已混两为一。《通典》以一为纪国,以一为汉县。《寰宇记》本之,而误两城皆纪国,盖世不知汉有两剧县也久矣。[23](卷16,PP.435-436)

据前文分析可知,在上引文字中,叶圭绶以汉甾川国剧县为纪国城,所犯之误与郦道元如出一辙。又以位于清昌乐境西北距离纪城四五里的为汉北海郡之剧,为两宋时人所谓剧南城。可见,叶氏所犯之误,一方面在于没有弄清楚纪城与汉剧县故城分属两地这一事实,另一方面还在于未理清北海之剧与甾川之剧的地望,而是将三者混为一谈,从而造成了更大的混乱。

综上所述,通过对考古调查与传世文献的对比研究可知,王恩田先生有关纪国地望的认识是可信的:周代东土纪国当在今山东寿光市南孙家集镇以呙宋台自然村为中心的商周遗址群一带,其中心遗址呙宋台则应即汉晋以后志书中的“纪台”。至于长期以来被认为是纪国故地的“纪台城”城址,应为汉甾川国治之所在,也就是汉晋及后世所说的剧县故城、故剧城、剧南城、废剧县。二者并非《水经注》所谓合二为一的关系,实际情况应是周代纪国故地至战国时为齐国剧邑,汉代则称纪亭,属剧县所辖,换句话说,汉剧县虽因齐剧邑而置,但并不是在原址所置。

在《水经·巨洋水注》篇误混两者为一地之前,汉晋时人对汉剧县与周代纪国故地的区分是十分清楚的。同时,该书《淮水注》篇所提出的纪曾都于赣榆纪鄣一说,在后世亦无太多市场。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唐代,但到了两宋时期情况有所变化。一方面,因宋初析寿光县长寿乡于营邱而置昌乐县,《太平寰宇记》在青州寿光县下对纪国故地、汉剧县进行区分的同时,亦于新置昌乐县下载县西有废剧县、剧城,其行文也似乎在暗示,时人对西汉时期剧县、剧国的认识已经出现一定模糊了。到南宋时期,又出现了郑樵《通志略》为弥合《淮水注》篇与《续汉志》相关说法所提出的先都纪鄣后迁于剧之说,然此说对后世影响并不大,清代仅有少量征引,未造成太多混乱。到了元代,于钦所著《齐乘》一书虽引郑樵说,然在区别纪城与汉剧县一问题上仍是比较清楚的,这当是由于于氏作为齐人,又长期在齐地任官,因而能够广泛收集整理文献,并结合实地调查,得出较正确的认知。直至明末清初,顾祖禹所撰《读史方舆纪要》,其在纪国故城、汉剧县、甾川之剧与北海之剧等问题上,都得出了清晰且合于事实的结论。

延至清代,集中国古代沿革地理研究之大成的《大清一统志》在纪国故地与汉剧县之别一问题上,虽依据前代志书相关记载后尚能辨析清楚,但在纪国故地及汉二剧之确切地望等方面,却因循《青州府志》等旧志之误。究其致误之由,一是受早期文献之误导,缺乏更加审慎的辨析,二是缺乏实际调查,不加辨析地征引《青州府志》一类的方志之书。到《续山东考古录》一书,则或主要由于撰者学识有限而有对早期文献的一系列误读,以致发生了更多的错误。

[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修订增补本)[G].北京:中华书局,2007.

[3]钱穆.史记地名考[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4]陈槃.春秋大事表列国爵姓及存灭表撰异(三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5]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1990.

[6]周振鹤.汉书地理志汇释[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7]逄振镐.山东古国与姓氏[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9]寿光县博物馆.寿光县古遗址调查报告[C]//海岱考古:第一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

[10]王建国,李玉亭.寿光县纪国故城遗址[C]//中国考古学年鉴(1990).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11]司马彪.续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12]郦道元,杨守敬,熊会贞.水经注疏[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

[13]阮元.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M].清嘉庆九年(1804)刊本.

[14]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6.

[15]穆彰阿,等.大清一统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16]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山东分册[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7.

[17]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8.

[18]乐史.太平寰宇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9]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M].北京:中华书局,2005.

[20]于钦.齐乘校释[M].刘敦愿,等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12.

[21]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2]王先谦.汉书补注[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7.

[23]叶圭绶.续山东考古录[M].王汝涛,等点注.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沈松华)

A Supplementary Study on the Location of Ji State in Zhou’s Eastern Area

ZHU Ji-ping

(School of Humanities,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1121, China)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studies about the location of Ji State in the Zhou’s eastern area, this paper focuses on locations of Ji State and Han’s Ju County, which have been confused in many important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about Zhou’s eastern states. According to related literatures and 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 as well as the field work, Ji State should be located at Guosongtai Shang-Zhou Site which belongs to Sunjiaji Town, Shougu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s to the location of Han Ju County, it is near to the south-east of Ji State and is nowadays called Jitai City, a town site built during Han dynasties.

Zhou Dynasty; Ji State; Ji Ting; old city of Ju County; Jitai City; Guosongtai Site

2015-06-07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青年项目“西周东土族群认同研究”(11CZS007)的研究成果。

朱继平(1977-),女,湖南常德人,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讲师,主要从事先秦历史地理研究。

历史研究

K224;K928.6

A

1674-2338(2015)05-0043-07

10.3969/j.issn.1674-2338.2015.05.005

猜你喜欢
台城汉剧故城
费县故城勘探报告
1949年以来汉剧表演艺术资料述论
广东汉剧的文化解读探讨
Archaeological Discovery Confirms the Ancient Past of Yin County
梁素珍广东汉剧旦角表演艺术特色简析
闽西汉剧进课堂的困惑与策略
郑韩故城北城门遗址航拍图
孩子,我们一起漫步身旁的风景
若使梦至故城
又见台城柳(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