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建英
(重庆市江津区石坝街小学校)
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庞建英
(重庆市江津区石坝街小学校)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数学的人文性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数学阅读能力对小学生解决数学题并完成独立思考是非常重要的,课堂上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小学生学会对事物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从而提高数学成绩,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数学教学;阅读能力;教学观念;学习氛围
传统的教学观念存在很大的缺陷,教师只重视学生完成作业和考试的结果而忽略了学生学习和思考的过程。这就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为追求高分而忽视了自主阅读的自主性。阅读的习惯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随着课程改革的推广,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并运用这种能力获取知识。
学习的过程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自然规律,教师在教学课堂中应充当引导者的角色,指引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学习方法,慢慢探索获取知识。传统教学方法需要进行创新才能适应这个数字时代的快速发展,教师应该和学生一样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学习、总结。教师对待工作的态度与教学理念创新具有一定的协调、互补作用。教师在培养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基础上进行观念的转变,不但全面提升了教学质量,而且有效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与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取更多的体验、感悟与实践的机会。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需要运用语言创设情景,将教材中的问题与生活相联系并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在完成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的成就感。比如在学习三角形的课堂上,可以准备火柴棒,让学生根据课本的要求动手操作,分析题目的内涵,并完成相应的任务。这样的课堂既有趣又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应用题的课堂中,请学生分组之后一起解决问题,最后派代表充当小老师在讲台上讲解自己的解答过程,这种方式也是调动课堂学习氛围的良好方式。数学阅读的过程枯燥乏味,教师要让小学数学课堂变得活跃,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帮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独立思考,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开展小知识竞赛也是一种加强数学阅读兴趣的方式,这些类似的趣味游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加深其对数学的记忆和理解,从而提升相应的数学阅读能力。
1.教师对学生进行相应的阅读指导,提高其数学阅读能力
新课标要求小学生运用综合的阅读方式进行阅读,尤其是课外的阅读量不少于150万字。这体现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可农村小学的阅读教学却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学生阅读的兴趣参差不齐,阅读习惯与阅读量大相径庭且阅读氛围不浓,阅读时间的可控性差,阅读的消费少,阅读量小,课外阅读几乎是一片空白,阅读比较随意,大多是走马观花,导致读书效果甚微,养成了很多不良的阅读习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教学理念、观念以及学习氛围等都是基础条件,而课堂中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才是实现创新教育的重要舞台。
2.精心设计数学阅读课堂活动
美国心理学家杰斯认为:“数学不同于外部控制人的行为,而应该用于创造条件能够促进人独立自主和自由学习的条件。”新课程改革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实践能力,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摆脱传统的理论灌输观念,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积极准备课堂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方式上不断进行创新,运用多媒体和教学模具等多种媒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学会自主思考、自主学习,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将生活与课堂联系起来进行情景模拟,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的学习潜力是无限的,教师应注重挖掘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同时将课本中的文字适当转换,将生活和课堂相联系,将知识表达得通俗易懂,有利于学生掌握运用数学文字的本领。
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可以促进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注重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采用以鼓励为主的评价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摆脱题海的束缚,还可以帮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得到加强,数学素养得到发展,从而整体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成长具有深远影响,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应不断完善教学方式,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构建一个将娱乐和学习融为一体,学习氛围活跃的教学环境,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发展。
[1]陈钱林.尊重教育新理念[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美]奥苏伯尔.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M].佘星南,宋均,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3]李光树,朱福荣,张健.小学数学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编辑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