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树和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所字镇中学 吉林乾安 131400)
寓中华文化传承于中国画教学
程树和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所字镇中学 吉林乾安 131400)
本文从注重中国画教学有利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注重中国画的欣赏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注重中国画教学有利于学生整体的把握中国画的审美思想等方面阐述中国画教学的重要性,挖掘和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与时俱进的发展与弘扬。
中学美术 中国画教学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
中国画博大精深,文化内涵深厚,在世界美术艺苑中独树一帜。中国画融诗、书、画、印为一体,代表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修养和内涵。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之瑰宝和骄傲。然而,学生对中国画作品的鉴赏方面能力较弱,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有待培养和提高。这其实是一个由来已久、并不新鲜的问题。基础教育是教育环节上的重要一环,在某种意义上说,它决定着整个教育的方向。作为一名中学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认识到中国画教学的重要性。
中国画亦称“水墨画”,它以笔墨为载体,积淀了深厚的中华民族的文化渊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文化艺术的象征和瑰宝,是一方艺术创造与思想升华的沃土。因而,在初中开展广泛的中国画教学,让学生从接触、学习中国画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情感,也是中国画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国画,是基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中,融合和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思维方式、美术思想和哲学观念,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独立的艺术体系。对于我们每一个爱好中国画的人来说,中国绘画无疑是一座巨大的文化宝库,一幢辉煌的艺术殿堂。我们应该带着仰视的、无比崇敬的心情去领悟、去解读、去品读、去学习,指导学生继承传统,了解和认识中国画,熟知其特点和艺术规律,使学生成为各方面都很丰富的、修养全面的最优秀的人材。
1.文化的传承离不开对传统文化史的关照
中国画的墨色和点线面的构成,让学生体会图画工具的基本使用和下笔成形意识,这是中国画的基本功,应扎实学生基础。学习国画,首先要学用笔。笔法,是运用毛笔的方法,包括执笔法、笔锋的运用和各种用笔的技法。各种运笔方法各有不同的趣味,选择和发现适合自己的笔法,常常是构成自己画风的重要因素。基本笔法,风格迥异,要求学生多练,掌握运用。如:中锋用笔——笔锋在线条上居中,笔杆垂直于纸面,由上向下或由左到右运笔,有浑厚、刚韧、劲挺的意义。
2.对笔墨技法的掌握有利于学生感受传统文化
由于初中学生特别是我所任教的农村学生是很少接触中国画,初次使用毛笔,用笔用墨不习惯,为了使学生尽快掌握中国画的基本技能,我着重从基础入手。从用笔用墨入手,中国画的用笔用墨,在于“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中国画"以形载道"。笔到墨随,有笔必有墨。
根据教学的内容,适当地在课堂教学中间添加一些文化“佐料”,让课堂文化的传承得以更顺利、更“可曰”。这是因为中国画本身就属于中国文化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其中蕴涵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内涵,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和修身养性的道德规范。比如在讲授写意梅兰竹菊等花卉时,就可以结合相关的诗词歌赋及古曲,利用音乐和诗歌作为辅助手段,丰富课堂的内涵,让课堂教学的层次变得更加有韵味。与此同时,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文化内涵和风格特征的认识会更深刻,对于美术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相对比较容易接受。我在讲授写意菊花时,选择了学生熟悉喜欢的菊花图片,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还增加了咏菊的名诗欣赏,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立体的感受空间。
在中学美术教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中国画的教学,我们要把笔墨技法作为中国画教学的核心。在不忽视笔墨技法教学的同时,应侧重于中国画欣赏教学。使学生理解中国画的真正内涵,是中国画教学的意义。应该把中国画放在中华文化这个广泛的文化背景中进行,引导学生“以小现大”,通过中国画看到一个中华文化的宏大图景。诗书画印融于一体,有人说:书法是无声的音乐、抽象的绘画、纸上的舞蹈。这是非常形象、非常贴切的说法。在中国画教学中,我们也应该把这方面的内容添加进来。尤其是在写意画,更需要具有一定的书法基础。古人把画兰竹梅等称之为“写”,所谓“喜写兰,怒写竹”就是这个意思。
在中国画教学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挖掘和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还要与时俱进。
程树和,男,1966年生,汉族,吉林省乾安县人,美术专业,大专学历,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所字镇中学教师,一级教师,县级骨干教师。研究方向:中学美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