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凌云
(湖南省邵阳市邵阳教育学院 湖南邵阳 422000)
注重农村中老年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
薛凌云
(湖南省邵阳市邵阳教育学院 湖南邵阳 422000)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信息技术在中小学的学科教学中越来越显得重要,但在农村中、小学校中,不少中老年教师仍然不能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因此,加强农村中老年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提高他们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使之成为能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的新型教师,尤其值得关注。本文简略分析了农村中老年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较差的原因,并提出了在继续教育中强化其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的一些对策。
信息技术 教育培训 农村教师 中老年教师
自国家推广农村远程教育工程以来,农村中小学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经不断扩充与升级,有了很大改善。但先进的设备必须由具有先进教育技术的教师来操控,否则,便形同虚设。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手段,信息技术在中小学的学科教学中越来越显得重要,已成为广大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教学基本技能。然而,据我们调查了解得知,在农村中、小学校中,中老年教师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不少学校尚有40~60%的中老年教师不能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这与普及中小学信息教育技术的要求显然是不相适应的。因此,作为中小学教师的教育培训机构,如何针对教师教育培训中的这一短板,加强农村中老年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提高他们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使之成为能适应现代教育的新型教师,已成为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农村中、小学校中,中老年教师一般不太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因为他们熟练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能力相对比较弱。原因在于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
从主观上看,主要表现有三:
一是存在畏难情绪。不少的中老年教师总觉得现代信息技术是一项很难学会的技术,何况又要购买设备,又要花很多时间,实在是件麻烦的事。因此,徘徊观望,能躲则躲,得过且过。
二是认识不到位。不少的中老年教师缺乏终身学习意识,认为“人到中年万事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反正职称也解决了,工资也上去了,没有必要再花力气去学什么新东西了。所以,多数中老年教师对教育培训中的信息技术学习态度不够积极。
三是自以为是。不少中老年教师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满足于现状,认为自己教书几十年了,有经验,有成绩,有能力,一般的教育教学工作都能应付自如,不用信息技术手段照样能教好书。
从客观上看,也有三个方面的表现:
一是设备投资力度还不大。自国家推广农村远程教育工程以来,农村中小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虽然经过不断推广、扩充与升级,有了很大改善。但离全面实施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需要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不少学校的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所需的设备不足,有的甚至还十分简陋,难以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正常地发挥作用,派上用场。有些农村中老年教师连接触计算机的机会都不多,难免会影响其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学习应用以致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
二是培训方法不得力。自2004年国家推广“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来,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对教师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培训非常重视,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毋庸讳言,由于我们的教育培训历来是吃“大锅饭”,用赶鸭子的方式,把各个不同层次水平的教师放在一起进行培训,缺乏个性化、差异化的教育,中老年教师难以适应,结果便出现了一头“吃不饱”,另一头“吃不了”的局面。还有一些教育培训机构,在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完任务、走过场,图形式,不重实效,不少中老年教师只是蒙混过关。有的虽然通过努力考取了计算机培训合格证书,但那只是为了“过关”去学的,培训证书到手后就不再去使用计算机了,久而久之自然就出现了返生现象,结果难以发挥教育培训的真正效果。
三是管理机制不完善。现在的中老年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基本上属于零起步。他们大都上年纪了,记忆力和接受能力都在大为减退,他们难以接受使人眼花缭乱的接口线头、难以弄懂不可捉摸的软件,难以记住复杂多变的操作指令。同样内容的培训,青年人已听得不耐烦了,但他们还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当新的设备进校时,年轻人敢去大胆摆弄,而多数中老年教师却没有胆量去试试。更何况,由于有些学校没有匹配的管理制度,他们即使上网,也是把更多的时间是花在网上交流、猎奇或游戏上。一但轮到上公开课了,就请同事帮忙制作课件,应付了事。这种课完全违背了自己的教学意图,很难形成课堂教学特色,甚至经常出现“卡壳”现象,根本谈不上提高教学效率。
我们从事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多年,从我们的教学实践来看,要提高农村中老年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尤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提高思想认识。随着网络技术与在线教育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已渗透到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更何况是以传授知识为己任的中小学校?现代教育教学中,无论是老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采用不同方法,务必使中老年教师充分认识普及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重大意义,增强其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紧迫感。尤其要改变“人到中年万事休”的落后观念,不要认为自己临近退休啦,可以躺在信息技术免试证上悠哉悠哉了。应当明白,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普及是时代的大趋势,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即使退休了,仍然需要学习与掌握现代信息技术。
2.改善培训方法。国家推广农村远程教育工程至今已有十多年了,在继续教育过程中,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也反反复复搞了十多年,但农村中老年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并没有大幅度提高,应该说,这与我们的培训方法不无关联。一直以来,我们的计算机培训(或称信息技术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都是一窝蜂,赶鸭子,吃的是大锅饭,才几天的培训时间,有的人还三天打鱼两天撒网,不少教师来参培的目的无非就是为了获得一张“XXX培训合格证”,年轻教师都难有实效,更何况中老年教师呢?因此,要提高中老年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效率,首先须改善培训方法。我们的做法:
一是区别对待,呵护其学习积极性。对于中老年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不能搞“一刀切”,要在他们对信息技术掌握的实际程度的基础上递次展开。培训学校对他们的培训预期不宜过高,目标要求不宜过严。此外,还要给中老年教师提供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多为他们创设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活动的天地。可以让他们聚在一起去研究去探索,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表现自己的成功,并对他们的点滴成功给予适当的精神鼓励或物质奖励,使他们这些点滴的成功升华为一种新的学习动力,变“不肯学”为“我想学”。
二是以师带徒,建立结对帮学机制。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的信息技术培训,大多是在假期里集中进行,上大课,讲理论,赶进度。由于培训方法不得力,许多中老年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有的甚至还有恐惧心理,越听不懂就觉得越神秘,越神秘就越感到高不可攀。因此,作为培训学校,要不断改进培训方法。应当要求培训教师少讲理论知识,多做个别指导,让学员多搞实际操作。另外,还可以在学员中采取“一对一”的“结对帮扶”、“以青带老”等办法,使学员在培训中有更多实实在在的收获。
第三,集中培训与平时指导相结合,技术培训与教学实际相结合。除集中的信息技术培训以外,我们特别注重对中老年平时信息技术学习的个别指导。我们在开办的小学教师、中学教师、中小学校长等各种类型的培训班中,有意针对中老年学员加餐添课,及时补习,培训结束时,让他们留下联系方式,以便我们培训教师随时对他们加以督查指导。我们还联合他们工作的学校,把信息技术的培训与他们学校教学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让他们大胆地把所学的知识用到实际教学中去,边干边学,在实际操作中不断进步。
3.加大设备投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大多中小学校都有了电脑与投影设备,但每所学校的单位拥有量不高,不少学校只有学校办公室、校长室或少数高层管理者才配备电脑。中老年教师要弄电脑,需要找人,报计划,十分不便,谁想添麻烦呢?要劳动就得有工具,因此,要想让中老年教师学好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提高他们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实际能力,使之成为能适应现代教育的新型教师,最基本的就是,学校要为他们配备办公电脑。他们手头有了劳动工具,天天不离手地去摆弄它,认识它,熟练它,他们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能力哪有提不高的呢。
注:本文系湖南省邵阳市社科联“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学效能研究”[项目编号HSSKL201205]研究成果之一。因篇幅有限,删除了一些具体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