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青少年教育中的行为训练问题
刘成纪1
记得大学时代,我曾经在教室的课桌上读到过一句糊涂乱抹的话:“理智所要拒绝的,情感却偏要接受.”是的,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人的情感与理智、所知与所行之间总是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
在青少年教育中,这种矛盾更显尖锐.首先,一个尚处于成长发育阶段的孩子,即便他乐于和大人交流,但对父母要表达的内容也缺乏足够的理解能力.尤其对一些抽象空洞的大道理,更是连一知半解都做不到.其次,经过父母和老师的不倦教诲,一些孩子可能会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但他的自控能力往往比成年人更脆弱.比如有些事情,他明明知道那样做会让人羞愧,甚至会受到老师的责罚,但他依然会像驴拉磨一样陷入一种行为的惯性圈套.面对这种状况,我认为解决的方法有三种:一是根据孩子善于摹仿的天性,身教永远重于言教;二是按照日久成习的一般规律,用重复性的训练使好的行为成为习惯;三是环境决定人的行为模式,良好的外部环境可以对人的行为形成自然而然的约束和限定.
现在,我想借助青少年最迷恋的电子游戏解释一下行为训练的重要性: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对电子产品的迷恋是有规律可循的.一般而言,婴儿阶段最喜欢广告,幼儿阶段最喜欢动画片,童年阶段开始尝试电子游戏,青少年时期则往往沉迷其中不能自拔,这就是所谓网瘾.单就如何解决青少年的网瘾来讲,父母的率先垂范是最重要的.如果父母本身就是资深网虫,他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就缺乏任何说服力.孩子只会有样学样,甚至变本加厉.同时,今天的孩子毕竟生活在网络时代,熟悉网络是他适应社会变化的必然选择,片面地拒绝并不可行.对此,一种理想的解决方案也许是,将孩子玩游戏的时间固定下来,并在家长、学校之间形成长久的默契.有了这种默契,孩子可以在一周的某个时间心安理得地“过大瘾”,有效避免了因父母唠叨给自己带来的巨大屈辱感.长期坚持下去,孩子也就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游戏习惯,在何时可玩、何时不可玩之间有了清晰的判断.
在我看来,对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训练最好在10岁前完成.因为在这个年龄段,他还没有自主意识,他的个性和习性像陶器作坊里的泥巴,可以任由父母或老师捏成扁的或圆的.10岁以后,他的自我防护意识会逐渐加强,甚至会变本加厉地表现出来,这就是我们一般所讲的叛逆期.到这一时期,如果再想对青少年的种种习性进行有效地塑造,显然已经晚了.正是因此,我极端同意“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说法,并且越早越好!
1刘成纪,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华美学学会常务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