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社会治理思想探析

2015-02-27 19:10
新乡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生产力群众思想

王 驰

(西华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邓小平社会治理思想探析

王 驰

(西华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之一,同时也是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总结。邓小平理论包含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社会治理思想是结合我国实际而进行的理论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精神财富。深刻理解邓小平社会治理思想中的唯物论、辩证法、生产力发展观、群众观点等,对于实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邓小平;社会治理;治理体系;治理能力

当前我国正处在不断发展、不断变革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社会治理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社会管理”改成“社会治理”,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主体地位。我们要“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1]。

一、邓小平社会治理思想的内容

自从首次提出“治理”一词以来,治理理论逐渐成为一种应用广泛的理论。经过东西方理论家对治理理论的阐释以及对各国治理实践经验的总结,治理理论成为许多国家指导公共管理实践的一种新理论。所谓治理,是指“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机构和个人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这既包括有权迫使公众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人们同意或认为符合其利益的各种非正式的制度安排”[2]。无论任何一种治理思想,都必须以科学的哲学观为前提,以正确的方法论为指导。邓小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其社会治理思想包含各个方面,主要有民主法制思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保证社会稳定思想、公平正义思想等。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邓小平社会治理思想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然后得出一个普遍的社会治理规律,为我国的社会治理提供有效指导。

二、 邓小平社会治理思想对我国社会治理的作用

为了全面而深刻地认识我国社会治理改革的方向,以及实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3]这一目标,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邓小平社会治理思想对我国社会治理的作用。邓小平是我国伟大的改革家,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引路人,我国现行的许多社会治理方针都是由他提出并实施的,而他的社会治理方针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并结合我国国情制定的。邓小平社会治理思想是我国现阶段进行社会治理的理论基础,可以说,没有邓小平社会治理思想的指引,我国实施社会治理就会偏离社会主义方向。

(一)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论思想是实施社会治理的指导思想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邓小平理论的立足点和精髓。“实事求是”的哲学理论来自毛泽东,他用这个原则把马克思主义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认为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途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这一哲学命题的内涵,提出了“解放思想”的观点,并明确指出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二者高度统一,是不可分割的。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一大贡献。他阐述了解放思想的内涵:“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最根本的立足点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它们共同构成了社会治理的首要前提。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和我国政府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不断探索与创新。随着实践经验的不断增加,我国对什么是社会治理、怎样进行社会治理有了越来越明确的认识,内涵也越来越丰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首次在中央全会文件中把“社会管理”变为“社会治理”。由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转变,虽然只是一个字的变化,但内涵却大不相同。“管理”更多地倾向于政府单一权威式的统辖,具有较强的命令性质,而“治理”则倾向于自治与统辖相结合,两者具有相对平等的对话地位。这一变化本身表明:以前的社会管理已经不再适合于政府这个唯一主体的一手操办,应该转向释放部分职责给社会组织或团体,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或团体的主体作用,使政府与社会组织或团体成为一种合作关系。这也表明,根据已经变化了的客观实际对政策进行调整,正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具体体现,是我们党对邓小平唯物论思想的具体运用。如果不以唯物论作为社会治理的指导思想,就无法在社会治理实践中破除思想束缚,也无法使社会治理不断地开拓前进。

(二)邓小平唯物辩证法思想是社会治理的正确方法

邓小平社会治理思想中的辩证法思想极其丰富,其最大的贡献在于把唯物辩证法作为一种科学的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具体运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消除了以往只有理论而缺乏实践的哲学弊端。邓小平社会治理的唯物辩证法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发展,同时也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型实践哲学,是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邓小平唯物辩证法思想,并将其运用到社会治理实践中,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伟大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创新社会治理体系,其实质或核心就是处理好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点,是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难题。社会治理过程是一个实践过程,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在充满矛盾的过程中把握好对立与统一的关系是创新的关键。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有助于在不同的利益中寻找共同的契合点,求同存异,使不同利益群体形成良性互动,为社会治理奠定良好基础。政府“管治”与社会“自治”是对立统一的,在社会治理过程中社会应当有更多的自主性,充分发挥其主体自治作用,政府则对社会治理进行宏观指导,履行公共服务职能,调节社会关系,这是对邓小平对立统一的矛盾观的具体运用。回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治理的历程,它们是一脉相传、不断发展的,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正确看待社会治理历程,正确看待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点,也是对社会治理创新的溯源。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转变,说明社会治理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逐渐演变过程。正确认识这个发展过程,对于我们坚定创新社会治理体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对邓小平发展观思想的具体运用。社会治理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这个系统包含了治理方式、社会组织的活力、化解社会矛盾的体制、公共安全体系等。在社会治理过程中不能为了治理而治理,忽视其他因素,必须重视社会治理的整体效果,这是对邓小平联系观思想的具体运用。

(三)邓小平以生产力为核心的生产力发展观是社会治理的物质保证

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面临如何发展生产力这个问题。邓小平对生产力有独特的见解,形成了具有邓小平特色的生产力观,并将其付诸实践,推动了改革开放的顺利发展。虽然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我国的生产力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问题,但是以生产力为核心的生产力发展观思想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5],正是认识到了经济发展对社会治理具有重要性和基础性的作用,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邓小平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的观点,以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正确把握。社会治理创新不是单凭理论构想就能顺利进行的,它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创新,没有物质基础作为支撑,社会治理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是不可能付诸实践的。而大力发展生产力正是为了给予社会治理以更好的物质支持,营造更加有利于社会治理的社会环境,从而更好地实现对社会体系的有效治理。发展生产力还能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让他们亲身体验到社会治理所带来的益处,从而使他们从内心理解并支持社会治理工作。

(四)邓小平的群众观哲学思想是社会治理的根本立足点

邓小平的群众观是在继承与发扬马克思与毛泽东的群众观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中国共产党对待人民群众的根本立场,是正确处理党与群众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团结我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是富有中国特色的伟大创造。我国实施社会治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如果背离了这个根本点,那么社会治理就成了单纯的统治工具,社会治理也只是徒有虚名。社会治理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方面,在创新社会治理体系过程中,只有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社会治理,才能真正做到社会治理的方针、政策反映民意,才能真正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社会治理的要求,突出了人民群众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坚持了社会治理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邓小平群众观点的牢固把握和自觉运用。广大党员和党员干部也要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密切联系群众,增强为群众服务的能力,解决人民最关心的问题,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加强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健全服务群众的体制机制,善于从不同声音特别是批评性建议中汲取智慧。

三、邓小平社会治理思想对我国社会治理的启示

(一)从社会治理的实际出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道路

要做到从社会治理实际出发,就要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出发,搞清楚在社会治理过程中“怎么看”和“怎么办”两个方面的问题。在认识上,要全面了解目前我国所处的社会治理发展阶段,重视对当前国外社会治理思想的借鉴或扬弃,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创新、社会治理理论创新、社会治理理论宣传。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必然存在着各种社会治理思想的碰撞,这既为我国社会治理提供了理论借鉴,同时也存在被国外腐朽思想侵蚀的危险。这就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于那些企图通过思想渗透来否定我国社会治理成果的行为,我们要高度警惕,并坚决抵制。要对社会治理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将我国社会治理的历史、现状以及理论研究结合起来,在研究中体现改革方向和正确导向,反映实践的迫切要求。要不断丰富和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遵循社会治理规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理论,为社会治理提供理论指导。在实践上,要处理好传承与借鉴的关系,处理好我国已有的社会治理经验与西方社会治理思想的关系。我国有着丰富的传统社会治理经验,我们要从中找到有益的社会治理智慧和经验,传承精华,择善而用。对于西方的社会治理经验,绝不能照搬照抄,应当充分考虑我国的具体国情,有选择性地借鉴。

(二)在社会治理中运用唯物辩证的治理方法,走全方位共建的社会治理道路

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兼顾政府“管治”与社会“自治”是一个两难问题。有的政府重管治、轻自治,造成了政府过分集权、社会自治性不高的局面;而有的政府重自治、轻管治,形成了政府权威丧失、社会自治盲目性增强的局面。目前我国已进入改革的关键期和深水区,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在政府主导的现代化过程中,政府职能的偏差使政府在公共治理中职能泛化,导致社会不和谐”[6]。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处理好政府管治与社会自治的关系,找到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对于创新社会治理体系、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完成改革大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就需要在整个社会层面形成社会治理的新局面,以政府保证治理方向、社会进行具体自治为原则,使大多数人成为受益者,实现社会治理成效增值,保证社会健康发展。我们只有把国家整体治理与地方局部治理结合起来,立足整体、统筹兼顾,才能使社会治理不断取得成果。如果不能正确处理社会治理过程中整体和局部的关系,社会治理就不能取得最大成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治理有了很大的进步,如何评价之前的社会管理以及现在的社会治理,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们应当以邓小平的发展观为指导,实事求是地分析两者之间的连续性与差异性,吸取社会管理的有益经验,认识其不足之处,并在今后的社会治理中进行改正,做到社会治理符合国情、社会治理合乎逻辑、社会治理反映民意。

(三)发展社会生产力,走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社会治理道路

发展生产力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主线,其他的分支都是围绕这一主线展开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产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一定历史阶段的物质生产水平是由这一阶段的生产力状况决定的,生产力状况不仅影响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而且还决定某一历史时期社会关系的变化和发展。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开始转向科学发展,为了适应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改变过去那种主要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带动的经济发展方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我国经济发展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后劲。经济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也是社会治理的物质保证,物质生活需求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如果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人民群众就会产生不满情绪,继而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增加社会治理的不安定因素。因此,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搞好社会治理的物质前提。

(四)在社会治理过程中体现群众观,走为人民服务的社会治理道路

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问题。历史活动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还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更是中国共产党服务的对象。深化改革和实现“中国梦”需要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创新社会治理也需要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社会全方位的发展,同样需要人民群众广泛地参与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社会治理的动力存在于群众之中,有序的和有效的公众参与需要相应的制度作保障,需要足够的合法渠道作支撑,为此,应当尽快建立和完善公共参与的制度框架,让更多的群众通过合法的方式、制度化的渠道有序地参与社会治理。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到“内外兼修” ,“内”就是“内化于心”,全体党员干部要加强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外”就是“外化于行”,要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要想做好群众工作,就要深入到群众之中了解群众、服务群众、奉献群众,了解人民群众对社会治理的具体要求,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只有这样,才能把社会治理不断推向前进。

四、小结

邓小平的哲学思想不仅体现在社会治理中,而且还体现在他领导我们党和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活动中。邓小平虽然离开我们很久了,但是他的社会治理思想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智慧财富。学习、研究和运用邓小平社会治理思想,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社会治理思想,这是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也是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强大思想武器。

[1]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1).

[2]俞可平.全球治理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1):20-32.

[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1).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79.

[5]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次全体会议公报[N].人民日报,2013-11-13(1).

[6]王海峰,郭素华.制度理性:和谐社会的政府公共治理选择[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169.

【责任编辑 李 敬】

2014-12-02

王驰(1988—),男,四川南充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A849

A

2095-7726(2015)04-0006-04

猜你喜欢
生产力群众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多让群众咧嘴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