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美术教学,培养人文情怀

2015-02-27 17:59:21温玉娟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22期
关键词:美术课美术作品课件

温玉娟

(江津区第四中学校 重庆江津 402281)

改进美术教学,培养人文情怀

温玉娟

(江津区第四中学校 重庆江津 402281)

在中学阶段,美术是最具艺术魅力的课程之一。《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美术课程能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积极参与文化和传承,并对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可见,美术学科在培养学生审美意识,提高学生人文修养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如今的现实却是,美术和美术教学都被功利化了,欣赏作品和学习创作渐渐成了一项辛苦的差事,这和焚琴煮鹤的蠢事又有什么两样呢?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改进美术教学以,让课堂重现艺术之美,在学生审美意识和人文素质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呢?

一、展现情境激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到美术的学习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展示美术教学内容的文化情境是较好的选择之一。《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注重文化情境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在特定的文化环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作品的含义;二是能帮助学生通过美术作品更好地理解一定社会的人文和科学特征,两者相互依存。因为理解,所以接受;因为接受,所以喜爱。通过展示教学内容的文化背景,让学生从“知之”到“好之”,再从“好之”到“乐之”,对学习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的同时,审美视野得到拓展,人文修养得到提高。

二、依托教材再升华

教材是教学之源,是相关教育专家根据美术课程标准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写的,是美术教学的主要依据。紧扣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审美培训和人文熏陶是每一节美术课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一方面,通过欣赏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可以学到更多的构图知识、造型技巧和用色方法;另一方面,通过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探讨创造者的意图,体会作品主题,对培养品行人格进行春风化雨似的熏陶和影响。如在欣赏毕加索的作品《格尔尼卡》时,我们既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西方现代派画作的创作技法,让学生欣赏作品突出“像”与“不像”的初级阶段,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战争带给人们的创伤,在学生的心底埋下“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种子。

三、巧妙关联提效率

美术学科不是独立的,我们可以打通美术学习和其他学科(尤其是人文学科,如语文、音乐等)的横向联系,巧妙提升美术教学的课堂效率,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跃升。如把将音乐引进了美术课堂,美术课就成了一首歌,一段曲,入耳牵心,移神动性,说不言之言,达意外之意,教学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是在欣赏美术作品的时候,可适当配以音乐,引导学生进入作品意境,如欣赏一组山水画作品,可以用《春江花月夜》的曲子作背景音乐;二是在创作课上,可以结合创作内容播放轻音乐,以激发学生作文灵感。又如可以加强与语文学习的沟通。语文和美术联系天成,单说个中的诗与画,自古就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佳话,例如学习了花鸟画创作技法,可以让学生以“几处早莺争暖树”(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为题创作一幅画。

四、调动积累巧想象

学生创作,是美术教学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上,学生学到的知识得到运用,创作技能得到训练,人文情怀得以具体的表现。在指导学生创作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其他技巧固然重要,但在此基础上,还应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怎样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一方面,可以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还原相关的情景,如以“快乐的春节”为题的风俗画,可以仔细回忆一相过春节的往事,然后抓紧关键情景构思作画;另一方面,个人的经历总是有限的,有的创作我们要发挥想象力才能更好的创作。如在学习《写意花鸟画》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想象,“你喜欢什么鸟”,“这种鸟是什么样子”,“它生活在什么环境”,“在什么季节都容易看到”,“你想成为什么鸟”,“假如你是鸟,你有什么样的心情和想法”,等等,由表及里,引导学生构思,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潜能。

五、巧制课件助理解

制作合适的课件,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审美情趣有着巨大的作用。课件可以是传统的形式,如挂图,或作品模型;也可以是现代的形式,如多媒体课件。相对来说,传统课件直观性更强,多媒体课件信息量更大。究竟采用什么课件,还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灵活掌握。如教学生制作一个手工作品,最好展示教师制作的模型或者以往学生的作品;如美术作品鉴赏,则最好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作品背景、创作者生平及人们对作品的理解和评价。在运用课件的时候,切忌为展示而展示,要着眼于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基础水平,让学生直观地感觉教材,有利于重、难点的突破。

美术课融入审美教育和人文熏陶,归根结底是为了提高学生艺术欣赏能力和文化素养。千万不要牵强附会,让美术教学成为思想品德课;也不强只图热闹,哗众取宠,这样只会走向美术教学的反面。我们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解放思想,创新方法,让美术课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学科。事实上,顾名思义,“美术”无处不有美。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是一位知“美”的教师,然后才会拥有一群懂“美”的学生。在创新课堂中,“教”是“美教”,“学”成“美学”;老师教得愉快,学生学得快乐,让美术新改革改革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猜你喜欢
美术课美术作品课件
美术课
一节有趣的美术课
新教育(2018年27期)2018-02-22 12:15:48
趣味美术课
幼儿画刊(2017年2期)2017-03-20 15:52:01
美术作品
艺术百家(2016年3期)2017-01-18 20:22:19
美术作品
艺术百家(2016年2期)2016-11-02 19:22:10
怎样让美术课更生动有趣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48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
美术作品
艺术百家(2009年4期)2009-08-19 09: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