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仁峰
(重庆市忠县新生小学校 重庆忠县404312)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田仁峰
(重庆市忠县新生小学校 重庆忠县404312)
实施高效课堂以来,学校领导组织老师们开展得热火朝天,同时也派了一些骨干教师到到开展得好的学校去学习高效课堂理念,了解高效课堂模式,观看高效课堂示范课,好对我们农村学校有一个改变。可是农村小学和城里小学的现状终就不同:他们的资源设备配套设施不同,学生基础不同。而我们农村小学设备设施落后,学生整体基础较低,见闻不丰富。所以,我们不能照搬城里学校的高效课堂模式,必须探索出适合农村学校的高效课堂,因地制宜,我想如何构建农村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谈几点看法:
高效课堂 数学
高效课堂是指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教育教学的效率或所达到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这是高效课堂的概念。高效课堂就是让学生能够在有限的40分钟里利用有限的资源学到更多的知识,同时获得快乐的一种教学方式。高效课堂的教学方式将给学生提供更多自学的机会,能培养他们动脑、动手的能力,在实施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只注重高效课堂的形式。特别是农村小学的数学老师总是担心学生的基础差,不敢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来解决问题,怕他们不会。其实,作为学生,他们希望课堂是他们的乐园,而不是单一的听老师讲,他们很愿意通过探索去获得一些识,他们也会从自学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给学生这样的机会,要主动转变角色,教师为主体转变为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明确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将课堂真正意义上地还给学生。
1.立足教材,联系实际生活
数学本身就是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也是数学的一大优势。例如,当学习小数点的加法时,就可以这样设置例题导入:一天放学太热,我和弟弟回家经过商店,我买了瓶水2.5元,弟弟买了块雪糕1.5元,应给多少元?引导他们做小数的加法。那么就可以根据这个简单的例子让同学们去发现小数加法的特点,从而再延伸小数加小数的特征。总之,要去探索他们的心里,了解他们感兴趣的事,制作出吸引他们的学案,这样,他们才会认真的去体会,用心的去完成学案。
2.图文结合,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
学案是激起提高数学学习兴趣的第一把钥匙,在制作数学学案时,要多用图形,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
1.选好班干部,教他们怎么分配任务,怎么管理小组
小组长是一个高效学习小组的组织者、领导者,全权负责整个学习小组的学习状态、讨论内容、问题反馈及与其它组的交流沟通,是本小组的灵魂人物,任何活动都要依靠小组长带动展开,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一定要重视培养好小组长,积极发挥小组长的组织能力,达到组内气氛和谐、成员合作共赢的目的。
(1)让小组长当好“小领导”,保障合作学习有效进行,小组长担负着联络教师和召集、督促、检查小组成员的任务,同时,还起着小组内协调、疏通的作用。当小组成员的观点发生冲突时,小组长要组织讨论、分析,使成员之间相互理解、接纳和支持,最后达成共识。(2)让小组长当好“小帮手”,帮助“学困生”成长
“学困生”即学习困难的学生,指的是智力正常,但由于学习习惯不好,或由于方法不当、或由于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不能适应普通学校教育下的学习生活,造成学习效果低下,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均不能达到课标基本要求的学生。小组长的角色是丰富的。他们既是老师的小帮手,又是学生的小老师。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困生”的合作能力和习惯。
(3)让小组长当好“小监督员”,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小组长除了自身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合作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协助老师落实小组学习的任务,充分调动组员的主动积极性。同时还要监督组员有效的进行学习活动。
2.在小组展示时,最好全体成员参加
在小组展示时,有些小组派个别代表出列展示,这就导致一些基础差的同学会有这样的认为:反正又不关我的事,何必做这些准备呢?也许老师也会认为他们说不清楚,讲不清楚,怎么展示呢?那么,小组长可以把简单的任务安排给他们,再由基础好的同学延伸。
高效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并不是说老师撒手不管,老师还是要掌控整个课堂。在课堂中间环节可设置一些游戏,来活跃课堂气氛,也让那些分心的孩子把心收到课堂上来。我班分为6组,我在上课时就设计了竞赛答题,把各个题编成1到6号,由每小组组长选择题号,回答题号后面的题,答对则加相应的分数。有时还设计抢答题,答错就扣分。在学习寻找规律时,还可以玩开火车游戏。当然,设计这些游戏时,都需要设计成各小组竞赛形式。这样,既让学生获得了知识,又使他们产生更强的集体荣誉感。
1.养成倾听的习惯
在高效课堂进行以来,许多班级数学课的纪律都不是很好。在同学展示时,一些同学不待别人展示完毕就争相展示自己的观点,一些同学私下同其他同学讨论其他问题。这些情况严重影响了课堂效果。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明白倾听不仅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学习的好方法,只有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才知道自己对在哪里,不足在哪里,才能补充回答并解决课堂上的问题。于是,我编了首倾听儿歌:学会倾听,需要安静。一要专心,二要耐心,三要细心,四要虚心,五要用心。心心相应,伴我成长。让孩子们学会倾听,学会礼让。
2.养成记笔记的习惯
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小组展示时,老师要引导让学生记录下讨论的疑点和老师梳理的知识点,让学生将做错的题目整理在错题本上,将典型题记在记录本上便于复习。
总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离不开数学,农村的孩子在卖菜、看电表和看体温计等实际生活中都需要用到数学知识。只有让他们在亲自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数学对生活的影响,他们才会真正的爱上数学。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相信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信任他们,让他们在课堂上展示他们的能力。当然,我们还要起好主导作用,做好课堂的调节剂,让农村学生在探索中学到知识,让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成为真正的高效课堂。
[1]陈艳秋.浅谈农村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打造[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17).
[2]刘建花.浅谈农村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打造[J].中国校外教育:美术,2013,(10):5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