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有效性的多视角分析

2015-02-27 17:22高兴武
学习与探索 2015年5期
关键词:学派有效性理论

张 勇,高兴武

(北京林业大学 a.党政办公室;b.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北京 100083)

组织有效性的多视角分析

张 勇a,高兴武b

(北京林业大学 a.党政办公室;b.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北京 100083)

组织有效性是人类永恒的追求。组织理论发展的不同时期和研究途径的不同,对组织的有效性观点各异。从组织理论历史发展和学科分类的视角对组织有效性的研究进行分析和归纳后可以发现,组织有效性的研究和把握必须是多视角、多途径、多学科的综合的研究。

组织有效性;组织理论;社会系统

社会是组织化的社会,组织是当今社会群体最主要的存在方式和发展形态,它已经成为人们成长、发展和认识理解自身、解决自身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以及寻求与他人、社会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桥梁和纽带。组织的有效性决定着组织的兴衰存亡。组织理论发展的不同时期和各学科从不同侧面对组织的有效性进行了界定,如同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多个分支,它们各自把握了组织有效性全貌的一部分。综合各学科和各研究范式的成果有利于我们深入全面地理解组织的有效性。

一、组织有效性:组织理论历史发展的视角

组织的有效性与“组织是什么”和“组织为什么”的问题紧密相连,这里从纵向历史和横向比较的角度,分别探讨各组织理论流派及各学科对组织有效性的探索。

组织理论自20世纪初产生以来,先后经历了古典组织理论、行为科学组织理论和现代组织理论三个发展阶段。古典组织理论包括泰勒等人创立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行政管理理论和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它们从组织内部分工和生产活动入手,总结了组织管理的基本原则,认为组织效率是衡量组织有效性的唯一标准,组织的整体和部分设计都应以获得最大效率为原则。古典组织理论把组织本身看作一个客观存在,注重组织正式因素而忽视了非正式的因素;只追求效率而忽视了组织的其他价值,尤其是人的价值,把人看成组织机器上的一个零件,忽视人的情感和人际关系;同时把组织看作一个封闭、静态的经济—技术系统,把环境因素视为组织发展的常量而没能系统全面的认识组织。

行为科学组织理论继承了古典组织理论的效率观,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对非正式组织的研究上,弥补了古典组织理论忽视人性的不足,认为通过人际关系的改善可以提高组织效率,因而又被称为新古典组织理论。行为科学组织理论从组织行为、组织与人的关系出发,对人的本性、需要、行为和动机,以及非正式组织、人际关系、领导问题、决策问题等进行了研究,先后产生了一系列理论流派,主要有人际关系学派、均衡理论和决策理论等,代表人物有梅奥、麦格雷戈、赫茨伯格、马斯洛、卢因、布莱克和穆顿等。行为科学组织理论扬弃了古典组织理论的“科学主义”立场和观点,重视人和人际关系在组织效率提高上的作用,强调组织不仅是一个经济—技术系统,也是一个社会系统,对人的激励不仅是经济刺激、还有社会和心理方面的因素。因此,行为科学组织理论认为,有效的组织是重视人性和人际关系的、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的以人为本的组织。

现代组织理论是在继承与批判传统组织理论(古典组织理论和行为科学组织理论的统称)和借鉴吸收现代自然科学技术(如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系列组织理论。现代组织理论进入了一个组织理论丛林时代,除了公认的几大理论流派如组织系统理论、权变理论、决策理论、制度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等外,各理论关于组织有效性的思想和观点有很大的差异。这里主要分析几个大的理论流派关于组织有效性的思想和观点。

1.决策学派——认为组织是组织成员参与的信息、加工、传递、控制的决策系统,其以“管理就是决策”为核心观点。西蒙认为有效的组织是组织决策的统一性、组织目标的共同性和诱因—贡献平衡的组织。他认为,组织是成员间认同与忠诚心、权威、信息沟通等机制的系统,是人们进行信息沟通与维护相互关系的模式。而在这个系统中,决策处在中心的位置上。组织决策不仅是高层的行为,也是中、底层或所有成员的行为,因为组织决策所需的信息都来自于组织成员。西蒙认为,组织目标是为决策而界定的价值目标或准则,“组织目标是所有参加者的间接的个人目标,它是组织参加者们一起进行组织活动,以满足各自不同动机的手段。”[1]因此,组织目标是组织成员的共同目标,它是事实与价值选择的统一。组织的效率主要决定于组织成员对组织的贡献,贡献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组织为成员提供的工资、职位、声望、人际关系和组织本身活力等诱因,有效的组织是诱因—贡献平衡的组织。

2.系统学派——认为组织是内部各部分(子系统)间及与环境之间持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流与互动的开放系统。20世纪60年代,卡茨和卡恩将系统论引入组织研究,理查德·约翰逊、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的《系统理论和管理》首次建立了系统组织理论。随着对组织系统认识的深入,组织系统学派分化出权变理论(强调组织对环境不确定性的适应)、种群生态理论(强调组织生存和发展的竞争性)、资源依附理论(强调环境资源对组织的决定性)、交易成本理论(强调交易成本对组织有效性的影响)和文化符号解释理论(强调非正式制度对组织的影响)等等。系统学派各理论流派间有关组织有效性的观点因分析角度的不同有很大的差别。但各流派的共识是:有效的组织是组织内部各子系统间及与环境之间持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流与互动的开放系统。

3.制度学派——认为组织是自然和有机的系统,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制度学派把研究的重点定位于组织环境的结构和组成上,认为组织的环境是已经制度化了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组织具有内在的运作逻辑和趋势,组织的发展和变化更多的是受内在规律的制约而不是组织控制的结果。但组织间相互模仿建立了许多与组织绩效无关的部门,造成组织结构和日常活动的背离。梅耶和罗文用“制度化组织的结构不一致”来概括这一背离,并把这种“形同质异”认定为“现代社会的地方病”[2]171。因此,制度学派认为,有效的组织应该避免产生或减少与组织绩效无关的部门和活动。

4.经验主义学派——认为组织是让平凡的人做不平凡的事。经验主义学派以彼得·德鲁克为代表,主张通过分权式的目标管理培养组织精神;认为有效的组织是能激发组织成员奉献精神的组织;好的组织精神是能充分发挥个人长处、强调个人优点而不是缺点并把优点和长处尽可能发扬光大、使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贡献的组织精神。在组织发展上,德鲁克认为未来的组织将是一种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的组织,组织结构将越来越扁平化,中层管理人员大幅度减少,个人将负起建立各种关系和沟通的责任。

5.学习型组织理论——认为成功的组织是有意识进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增强组织整体绩效的组织。以彼得·圣吉为代表的学习组织理论认为,理想的组织是组织中的成员有着共同认可的愿景、能够不断学习(个体学习和组织学习)、培养系统思考能力、不断突破个体和组织能力上限、全力追求实现共同愿景的组织。在这种组织里,学习成为组织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个人来讲工作即学习,学习即工作。组织结构扁平化、组织系统开放、知识共享、自主管理、整体意识和高度灵活性与适应能力是组织的基本特征。

6.文化学派——认为组织文化是组织中最为基本的东西,组织的发展与变革必须首先改变它的文化。文化学派主要以埃德加·沙因、路易斯和斯默西奇为代表。沙因认为一个组织中最为基本的东西是它的文化。一个组织的文化是由其显露在表层的人造品、其价值和潜藏于无意识中的假定构成的。当我们要彻底改变一个组织的行为时,我们就必须首先改变它的文化。路易斯对组织文化的渊源进行了分析,认为组织文化是从社会系统内部(社会和个人心理)的影响中产生出来的。斯默西奇认为组织是作为一个共有意义(如共同感受和认为)的系统而存在的,并详细说明了标记、口号和特殊词汇在组织共有意义维持与发展中的作用[3]。组织文化学派强调,组织的发展和创新关键在于组织文化的构建、发展和革新。

7.网络组织理论——认为网络组织是组织间既竞争又合作、实现共同利益最大化的组织联合。当今的连锁企业、企业集团、外包企业、虚拟企业(如可口可乐、耐克)、战略联盟等组织都是网络组织。它超越了传统组织的内外之分,组织不仅包容了“外组织”的成分、而且也部分被“外组织”所包容;它克服了传统组织间竞争有余而合作不足的弊端,组织间通过合作网络纽带联系起来,相互独立的组织间既是竞争的又是合作的关系;它既解决了组织内部分工过细而带来的“大企业病”、又解决了市场细化带来的组织间交易成本过高的问题。网络组织理论的核心概念是网络和节点,网络是组织间联系的纽带,节点即网络的基本单元,如企业、个人等;网络治理的主要机制是适应、协同和维护机制,共同参与和动态性是治理机制的关键。网络组织理论认为,网络组织是对工业化时代形成的官僚制组织及范式的一种替代,反映了知识经济时代非线性、不连续性、不确定性的时代要求,是当今及未来最有效的组织形式。

此外,现代组织理论还有诸多学派,它们从不同角度论述了组织的有效性。如钱德勒和彭罗斯的企业成长理论认为,组织(企业)的学习、协调和组织能力决定着组织成长的速度、路径和极限;后现代主义理论认为,社会组织系统的失败主要是启蒙运动以来知识—权力体制的专制,因而必须对其进行解构。

二、组织有效性:学科分类的视角

不同学科从本学科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出发,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组织有效性的思想和观点。

1.管理学的视角——认为组织是提高管理效率的平台和手段。组织最初是作为管理的对象而出现的,组织及组织行为的研究是从管理学开始的,古典组织理论、行为科学组织理论和部分现代组织理论都属于管理学视角中的组织理论。管理的终极目标在于提升人类的生活品质,促进人类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共同进步,但管理学产生之后的较长时期内,管理的目的是通过提高企业或组织的管理效率以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率为目标的,人的发展和环境维护不是管理考虑的问题。随着行为主义管理学产生和现代管理学理论的兴起,虽然对人性和人在组织中作用的看法发生了转变,但管理的效率取向并未改变,人的发展只是作为提高管理效率的一个变量。因此,管理学产生至今,组织始终被看作是管理的载体和提高管理效率的手段,有效的组织就是能提高管理效率的组织。

在这一价值取向的规范下,现代管理学各流派从不同研究途径对组织的有效性做了有益的探讨。管理过程学派把组织看作管理过程中的一个职能和实现管理工作的手段,认为有效的组织过程是设计和维持一种反映组织目标的组织结构并承担相应的权责。社会系统学派认为组织是将两个或多于两个人的力量和活动加以有意识的协调的系统,有效的组织是组织成员之间信息沟通充分、具有共同协作意愿并能实现共同组织目标的组织。权变学派认为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组织结构和行为,因为组织内部子系统和组织外部的环境随时都在发生变化,有效的组织是能根据环境变化做出适时调整的组织,并认为权变的组织结构是动态、有机、开放的。战略管理学派强调战略在管理和组织中的重要性,认为有效的组织是能够根据组织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因素制定组织发展战略并不断调整的组织。

2.经济学的视角——认为组织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变量。经济学对组织的重视和研究是从新制度经济学开始的,古典及新古典经济学把组织视为生产函数(即因变量),不研究组织结构和组织内部的管理问题。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组织是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变量,先后产生了诸多研究企业组织的经济学流派,如交易费用理论、代理理论、契约理论和组织演化理论等,它们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组织有效性的问题。

3.生态学的视角——认为组织是组织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组织间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是组织存在的常态。组织的生态学研究把组织看作是组织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组织在系统中竞争与合作的状况决定着组织的生存和效率。因研究着眼的系统层次不同,生态学的组织研究可以区分为种群生态理论(种群层次)、资源依赖理论(群落层次)和制度主义理论(组织域层次)。种群生态理论将达尔文的进化论运用于组织研究,认为组织在环境中生存与否遵循生物进化中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规律,组织之间会因争夺资源而展开竞争,这种竞争直接影响了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因此,能够生存下来的组织都是有效的。资源依赖理论认为组织为了生存必须主动从环境中获取必要的资源,因为任何组织都不可能完全依靠内部的资源而生存与发展,组织必须加强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合作。制度主义理论强调制度化的环境对组织的影响作用,其中社会学制度主义认为组织选择一种制度并非因为它提高了组织的手段和目的效率,而是因为它提高了组织的社会合法性(即社会认同)。

4.政治学的视角——认为组织是竞争性和多种相互冲突利益之间的联合。组织的政治学研究把组织中的权力斗争和利益博弈视为组织的常态,如林德布罗姆认为组织的政策决策是渐进、有限理性的过程,因为组织决策要受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影响,而它们之间目标、利益又各不相同。行为主义组织理论对非正式组织研究及人际关系理论和普费弗的《组织中的权力》都是研究组织中的政治问题。

5.组织行为学的视角——认为组织的整体效能是由个体行为和效能决定的。组织行为学从组织中的个体和群体的行为研究出发,主要研究组织中个体的动机、态度、行为和激励等等。因此,它认为有效组织的特征是:团队精神和群体忠诚、员工与管理者的信任与平等交流、良好的组织文化和工作氛围、部门间愉快合作及工作效率高等[4]。

6.复杂性科学的视角——认为随着组织的复杂化,组织非线性反馈的特征日益突出。复杂性科学研究复杂性组织,认为非线性、突现性、不可预测性、自组织性和自适应性是复杂性组织的主要特点。非线性是量与量或原因与结果间非比例、非直线关系,代表不规则的运动和突变;不可预测性是指组织具有某种“蝴蝶效应”,对初始条件极其敏感。复杂性科学认为组织是一个复杂化的演化过程,要经历一个稳定、不稳定到混沌的发展过程;随着组织的发展和复杂化,组织的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会日益突出,组织的可预测性和稳定性都会降低。因此,有效的组织应能够正视、分析和把握这种复杂性的趋势并积极做出应对。

7.自组织理论的视角——认为复杂性组织系统具有自组织化和自我创新功能。自组织理论是系统论的创新性发展,并继承和发展了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和混沌理论的成果。自组织理论认为自组织是通过内部的协同、突变等动力机制而形成有序结构的。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和混沌理论分别从不同角度揭示了自组织的规律和动力机制。耗散结构理论揭示了自组织系统的形成必须与环境发生畅通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协同论阐述了子系统间的竞争与协同是组织从无序到有序的动力;混沌理论论证了初始条件对系统形成的关键性作用;突变论揭示了组织发生突变的机理和变化参数区域。自组织理论虽然以自组织系统为研究对象,但随着人造组织系统的复杂化,自组织的特性会逐渐显现,因此自组织的开放性、整体性、非线性、有限预测性、自适应性、突变性和协同性等原理对组织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组织有效性:多视角综合

从组织理论的历史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组织理论总的发展趋势是:组织与环境的关系,从封闭走向开放与互动;组织观上,从机械、静止、封闭的组织观转向有机、动态、开放的系统组织观;组织研究方法,从机械还原论转向有机系统论;理论研究基础,从单一学科研究转向多学科综合研究;研究层次,从以微观研究为主转向全方位、多层次的研究。这种发展趋势,不仅是组织由简单、相对独立向复杂多样、相互联系发展的要求,也是人类社会由工业化时代向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转变的反映。组织理论的多学科分析,从不同侧面阐述了组织发展的规律、原则,揭示了组织的部分真理,使我们认识到:系统全面地把握组织理论,必须从多视角、多学科、运用多种方法对组织展开研究。

组织理论历史和学科分析的目的在于寻求提高组织有效性的规律、原理和方法,这也是组织理论研究的终极目的。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组织有效性在不同时期和学科中观点各异,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各个时期组织面临的问题和各学科研究的出发点与目的不同。虽然组织有效性有规律可循,但组织有效性的标准和特征是具体的。“绝对意义上的‘好组织’是不存在的,好组织总是相对而言,在一种背景或标准下被定义为好组织,在另一种背景或标准下也许就是坏组织。”[2]255在当今人类社会进入后工业化时代或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探寻组织的有效性要立足于时代背景,从国情、地情和组织的实际出发,积极借鉴和吸收组织理论的最新成果;在研究途径和研究方法上,要坚持多途径、多视角、多学科相结合的原则;在具体研究主题上,要博采众长,积极吸收各途径和学科关于组织研究的理论成果。多视角、多途径和多学科的综合是组织有效性研究的基本要求。

[1] 西蒙.管理行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19.

[2] 刘延平.多维审视下的组织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 朱国云.组织理论:历史与流派[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343-365.

[4] 李剑锋.图解组织行为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0.

[责任编辑:高云涌,张斐男]

2015-03-12

张勇(1967—),男,副研究员,博士,从事公共管理、生态文明研究;高兴武(1973—),男,副教授,博士,从事公共政策与公共组织研究。

C4

A

1002-462X(2015)05-0037-04

猜你喜欢
学派有效性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先上马,后加鞭——中国戏曲的演化路径与“前海学派”的深度阐释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对“京都学派”元杂剧曲词评点的诠释
创建梵净山学派 培育梵净山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