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江苏南京 210016)
高校官方微博、微信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
王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江苏南京 210016)
新媒体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学习新媒体,探索新媒体,用好新媒体,对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高校新闻思想工作十分重要。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官方新浪微博开通于2010年8月,腾讯微博开通与2012年3月,目前共有粉丝量13万人;南航微信公众平台开通于2013年9月,截至目前,共有粉丝近2万人,是学校中最有影响力的综合性新闻信息微信公众平台。根据中国青年报微信公众账号发布的每周排名,南航官微综合排名稳定在全省前五名。
1.用户至上,推送“实用”信息
“贴近性”是粉丝关注学校官方微信的最重要的因素。官方新媒体所面对的是特定的受众,这些受众最需要的就是与校园生活相关的信息。这就为新媒体的内容和定位提供了依据。同时,作为官方新媒体平台,我们还要把握内容的权威性和引导性,在内容制作和活动策划方面,防止过分娱乐化的倾向,注意把握分寸,掌握好定位。
在这两方面的基础上,我们及时发布与师生相关的实用信息,如【一周讲座、活动、招聘信息】;发布学校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新闻事件,如【媒体上的南航】;发布南航学生、学生、校友的先进事迹,如【南航人物】【南航故事】等等。
这些内容主要来自校内各网站信息,除此之外,要想让官方新媒体获取更广的影响力,原创内容和品牌栏目的策划,是必不可少的。
2.提升品质,推送“精品”信息
不管是哪一种媒体形态,“内容为主”是永不过时的信条,尤其是在信息爆炸、浅阅读盛行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为师生提供“贴近、及时、原创、特色”的内容,是运营新媒体的不二法门,只有持续为受众提供高质量、受欢迎的内容,新媒体才会获得更持久的发展动力。
在去年南航62周年校庆期间,我校官方新媒体推出一系列原创信息,如《南航十大记忆》、《你不得不知的南航17件大事》、《南航校史馆镇馆之宝》等获得广大师生的纷纷转发和点赞,其中《南航十大记忆》以今夕对比的南航人、事、物,引发了不同时代南航人的共鸣,点击量突破四万(当时粉丝人数才六千多)。
围绕“食在南航”,我们积极策划了一系列内容,如《食堂大叔大妈代言招生》、《食堂十大暖心美味》等,尤其是在去年招生宣传期间策划的《食堂大叔大妈代言招生》,引发了社会媒体的高度关注,在各类社会媒体上,点击量过千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围绕社会热点,我们也及时推出专题策划,如今年1月底,我们紧随潮流,抓住热点,推出《何以爱南航》,创作了10条与同学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何以体”语句并配以校园美图,一经推出,迅速被粉丝追捧,阅读量很快就破万。
此外,南航官方新媒体还策划了一系列围绕校园人物、建筑、事件、风景的原创内容。通过这些原创内容,极大地提升了自身的影响力。
3.打造专栏,推送“特色”信息
在原创的基础上,我们立足学校的“三航”特色(航空、航天、民航),打造具有专业特色的栏目。我们推出【航空百科】栏目,用通俗易懂、有趣有料的语言风格,介绍航空、民航领域的技术装备、行业发展等科普知识。我们推出【航天科普】,介绍航天领域的科普知识,并推出了“一分钟航天”手绘视频,十余部微视频火遍了网络,向社会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利用微信平台强大的语音功能,我们着重打造具有情感沟通的语音栏目。“晓南”的柔美清新的播音风格立即得到学校师生的欢迎,尤其是男生的追捧。
1.与传统媒体“联动”
加强与新闻中心各媒体平台的合作。新媒体平台隶属于南航新闻中心,各种媒体平台均有着较为丰富的新闻资源,新媒体平台则为其他媒体平台的内容传播提供了一个平台,如,与南航报合作进行人物事迹和专题报道,与广播台共办“微电台”,与电视台联合采访新闻人物等等。
2.与校内单位“联动”
加强校内其他新媒体平台的矩阵建设。目前,校内机关部门、学院、学生组织纷纷开通微信平台,我们积极引导,找准定位,加强管理和培训,各媒体平台之间基本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局面。在策划重大活动时,发动校内新媒体平台联动,如去年下半年,校内多家新媒体平台发起的“我心中的好老师”线上线下互动活动,受到8000余名学生积极响应,600余名教师收到了学生的祝福贺卡。
3.线上线下“互动”
线下活动,聚集人气。我们还积极策划线下活动,增强与粉丝的互动,如,重要文艺演出的微信预约抢票,如话剧《恋爱的犀牛》来我校演出。我们策划了四轮抢票活动,引发了校内师生高度的关注和积极的参与,从第一轮15分钟到最后一轮5秒钟的秒杀,带来了四千多的粉丝增量,也为官微带来超高的人气和影响力。此外,我们还策划了“为母校送祝福”、“迎新生微信照片免费打印”等活动。丰富多彩的线下活动一方面提供了新鲜资讯,另一方面聚集了人气,提高了粉丝对新媒体平台的认可。
1.以生为本,实行项目化运作
一支具有凝聚力、创新力和执行力的学生团队是内容编辑和活动策划的实际执行者。在学生团队建设方面,我们实行项目化运作,梯队化管理。
建立在老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运营的管理模式。指导老师把握好方向和定位,新媒体运营方面充分放手学生去。让同学们发挥特长的同时实现自我管理。在每日固定编辑负责制的基础上,在每次工作例会上,由同学们头脑风暴,自发组队,以专题项目化运作模式制作原创专题,鼓励同学们创新。
2.集思广益,打造学习型团队
团队的日常培训和学习,除老师指导外,学生定期举行业务交流会——“新媒体时间”,由学生主讲,介绍在新媒体编辑当中的心得体验、经验教训,同时根据社会发布的权威榜单,如《中国青年报》全国高校微信排行榜,并对其他高校的优秀策划进行专题学习。学生在微平台上得到锻炼成长,信息采制、编辑制作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比如“晓航”团队的同学们,心中树立了新媒体意识,善于积极思考和主动策划。“一书”“一文”两位栏目推荐的好文好书都是在编辑同学自己充分阅读后编辑推出的。“晓南说事”团队,已经成为校内颇有影响力的舆论领袖,他们都在微信平台的锻炼下成长成才。
下一步,我们将从四个方面推进新媒体建设:一是要加强理论研究,专门设立了“新媒体理论与实践引导研究小组”,研究新媒体传播规律,学习新媒体传播知识。二是要强化品牌建设,从网络媒体传播到周边开发,让南航新媒体的印记伴随粉丝的发展和成长。三是要突出服务保障,开发新媒体的功能,强化与粉丝的沟通和交流,我们将在服务保障方面更加投入。四是要扩展团队建设,要坚持以学生为本,融合校内外各项有利资源,勤于探索,大胆创新,培养出团队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