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听力教学的多样化

2015-02-27 15:41黄志军
关键词:问路听力形式

黄志军

(广东省东莞市中大附校外国语学校 广东东莞 523000)

初中语文听力教学的多样化

黄志军

(广东省东莞市中大附校外国语学校 广东东莞 523000)

素质教育实施以来,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为主要目标,来达到让学生终生受益的目的。日常教学中,"读写"能力一直是语文教师紧抓的重点,"说"的能力也逐渐被关注和重视,但一般很少对学生"听"的能力作系统的训练。其实,"听、说、读、写"中,"听'排在首位,足见其基础性和重要性。

听力教学 形式 素质

我是在平日的语文教学中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即语文课堂上教师基本上把时间放在读、写和说的能力训练上面,而很少时间留给给听的能力训练。不仅时间上的安排如此,而且形式的安排上听的能力训练也比较单一,不像读、说和写形式“丰富多彩”。我们都知道,语文的教学是由:听、说、读、写四个部分组成的,它们在语文教学中同等重要,缺一不可。现实教学中这一不符合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现象引起了我的注意,也促使我有兴趣在其中做一些探究。

我们回忆一下我们的日常语文教学,听的教学形式主要是由教师播放一些关于课文的视频和音频的资料(其中较大部分为课文的范读或者是一些关于课文的图像人物的简介),或者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相关的课文知识。学生听后做相关问题的思考,而专门训练如何提高学生听的能力和听的水平的教学形式却很少。

为什么会出现这一情况呢?我个人认为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人们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即:人们普遍认为汉语是我们的母语,而语文作为我们学习母语的一门学科,难道连最基本的听都不会吗?无非就是一个人说话,另外一个人听到他说的话就可以了。还有的人认为,听的水平的就是读的水平或者写的水平。一个人读的水平或者写的水平高了,听的水平自然就高了。其实这两种观点都是不对的。因为人们日常所说的这种“听”只是一种语音信息的接收,并没有了解到“听”还包括对于信息的组织和理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怎么听”和“听什么”。此外,能听到不代表能听懂,所谓“出门看天色,入门看脸色”。听也一样,有些话往往有几层的意思需要经过训练,具备一定的素质才可以更好地了解。语言的教学是一门艺术,语言的魅力在于同样的话经过不同的人口里、不同的语调和不同的语境往往有较大的差别,这些需要听的人有较高的语言修养才可以懂得。比如:班主任对一个成绩和行为表现都很优秀的学生说:你是一个好学生。这句话很明显是赞扬这名同学的。但是如果班主任对一个成绩和行为都表现都很糟糕的学生说同样的话,那他的话可能就是反义了。听的人如果不能理会其中的意思,就会闹出笑话。二是由于我们现在听力的形式设计欠缺有关。听得形式单一,学生是处于被动的“填鸭”。毫无学习动力可言。教师在课堂上播放一些听的设备或者读一些关于材料,对于学生是否掌握也没有一个检测的手段

既然听的教学这么重要,那么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怎么做好听的教学设计,从而真的达到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呢?我个人觉得可以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应该设计一套专门的中学语文听的教材,里面的形式可以多样。针对现在初中生阅读和作文水平不高的现状,可以在这个方面作为一个着重点。着重提高学生对于句子的理解以及语言文字的组织。这些教材可以设计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比如句子的填空,即:播放一些句子,其中有些部分空白。让学生用笔写下来。又如对于一些名著可以专门有些听力的材料,让学生听了以后配合相关的练习完成。此外教材的设计应该多一点安排师生互动的环节。

第二:听力的内容应该根据语文各个部分的教学特点进行设计,并且形式应该多样化。在这一方面我想稍微论述详细一点。我们可以把语文的听力教学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即:基础知识听力的教学、阅读听力的教学以及作文听力的教学。在基础知识方面:虽然我们初中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文基础,但字的形、音、义这些方面的知识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掌握得并不是很好,而这一切又是必需的。对此我们可以出版一些关于字形、字音和字义方面的材料(针对初中生的实际情况),并设计一些相关的听力测试题。比如学生朗读了生字后利用设备进行对比矫正,也可以就一些重点字词的意思掌握设计,如利用设备读出一个词的意思,然后学生写出相关的字词。在阅读方面:可否在考试中设计一个环节,也就是学生拿到一份关于一篇课外文章的问题,然后教师播放这一篇文章的听力材料,学生根据所听的内容,写出相关的答案(这也是受到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听力测试所启发)。作文方面:作文目前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出现一中情况,即:会说不会写的困扰。为此我们可否在听的形式上助学生一臂之力。即准备一些可以启发学生文思的材料在学生写作前播放给学生听,从而起到启发学生文思作用。

第三:听的内容一个方面应该要与现实生活有较密切的联系,我们现在不少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不浓,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课文的内容与现实生活有较大的距离。要弥补这一距离,教师就应该在备课的时候根据社会生活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的听力材料,播放给学生听,使学生辨析其中的意思。提高学生的阅读和欣赏能力。比如:同样是问路,我们可以设计两种情况的听力材料,一种是:请问这个地方怎么去?这时候的声调是第四声。另外一种是同样的句子用第一声。让学生分析被问路者听了这两种声调的话会产生怎么样不同的感觉。很明显第一种情况问路的人用高高在上的声调问路,会造成被问路者听觉的不适。可能会导致问路的失败。通过这个例子的教学,既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达到了教学的效果

第四:我个人觉得初中语文的听力训练应该列为语文考试的一个项目,把听力的成绩纳入到语文的总成绩,我们现在的教学很大程度上还是应试考试。老师和学生都是以该项目是否考试作为在心中是否重要的标准。对于听力的考试我们可以采用多种的方式,既可以播放一些听力材料,让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又可以可以提供让学生朗读一篇课文的文章或者学生即兴说一段话,然后老师根据他朗读的质量进行打分。

我想只要我们能够把听的教学切实融入到语文的教学中,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最终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素质。

[1].张素华;浅谈中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宿州师专学报;2003年02期

[2].宋瑞斌,孙秀莲;《语文教学要加强听力训练》;绥化师专学报;2003年04期

[3].杨柳;语文听力的作用及其培养;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猜你喜欢
问路听力形式
问路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明明问路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