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诠释学角度看陶渊明田园诗歌的英译

2015-02-27 15:29施佳莉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田园诗移情海德格尔

施佳莉

(华东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237)

从诠释学角度看陶渊明田园诗歌的英译

施佳莉

(华东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237)

陶渊明的田园诗特点鲜明,诗歌中常常融入诗人“儒家”、“道家”和“佛教”思想,以及渴望“归隐”和“躬耕田园”的感情。为了在翻译中保留陶渊明田园诗歌的这些特色,译者应当对诗有深入的理解、正确的诠释。因而,有必要从诠释学角度探究译者的“前理解”和“前结构”。具体来说,译者应拥有关于“儒家”、“道家”和“佛教”背景知识构成的“前结构”,以及诗人向往归隐田园生活的情感构成的“前理解”,并且避免“前理解”、“前结构”造成主观的移情和预设。

陶渊明;田园诗;诠释学;前理解

一、引言

诗歌翻译一直是翻译中的一大难题,古诗的翻译尤为如此,而中国古代田园诗以其鲜明的特点区别于白话田园诗、西方田园诗等诗歌,译者往往在翻译中遇到时间、空间、语言的限制,如何理解中国古代田园诗,怎么诠释该类诗歌的特点,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以陶渊明的田园诗翻译为研究对象,从诠释学角度看译者对原诗的诠释,对陶渊明田园诗特点的重现。

二、诠释学

(一)诠释学概论

诠释学是关于理解、解释和应用的方法论学说。海德格尔是该理论的奠基人,海德格尔提出他的哲学理念是“对存在的诠释”,“诠释”指解释的科学或艺术。为了区别于“先验现象学”,海德格尔的哲学被称为“诠释学的现象学”,因为海德格尔的诠释学是基于历史性的解释,而非先验意识,也就是说,它关注的是将意义放在“历史的语境中”进行解释。“诠释学”一词原本局限于对神圣的经文的解释,但是到了19世纪,它的意义得到了扩展,涵盖了整体的文本解释(Terry Eagleton, 2008)。诠释学经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已成为一门具有影响力的方法论科学,广泛应用于文学等社会科学,同样诠释学也为翻译的研究提供了一种理论框架。

(二)“前结构”“前理解”

解释和理解是诠释学解读文本的关键。诠释学关于“前结构”和“前理解”的理论对翻译理论研究有借鉴意义。

“前结构”由海德格尔提出,是进行理解的基础条件和前提。海德格尔将前理解的结构,即“前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即“前拥有”、“前见解”、“前把握”。“前拥有”为已知的东西,指主体对理解对象已经略有知晓;“前见解”指主体对理解对象的判断,即已经领悟到的东西;“前把握”是“前拥有”和“前见解”的结果,即有所认识从而有所预见。

“前理解”是在具体的理解开始之前的理解,即在理解之前,主体就对要理解的对象有了自己的某种解释。“前理解”是由伽德默提出的,伽德默继承了海德格尔的理论,认为“前结构”的产品就是“前理解”。在理解之前,人的理解不是空白的,而是不在现在的理解状态,整合在这个状态中的因素包括历史事件、历史环境、语言文化背景、行为经验、记忆轨迹和心理体验及活动等等(刘宓庆, 2007: 361)。“诠释”是在前理解的基础上形成新的理解。

(三)诠释学与翻译

乔治·斯塔纳指出,语言的产生和理解就是一个翻译过程,翻译是语言的属性之一,无论语内还是语际,理解即翻译(Steiner, 2008)。“前理解”与“前结构”对翻译的理解与研究有着借鉴作用。

1. “前结构”与翻译

翻译过程与“前结构”紧密相连。译者总是来自特定的社会,拥有特定的思想文化背景,这些都对他的理解产生作用,形成具有译者特点的为译者已知的东西,即“前拥有”;在“前拥有”的条件下,译者会不由地事先形成自己的解释,将自己的见解加到“前拥有”上,从而形成“前见解”;“前把握”指在译者理解原文时,对原文预先的一个假设(刘军平, 2012: 276)。可见,诠释学关于“前结构”的理论可以帮助解释和认识翻译的过程。

对于Life is but an empty dream!(A Psalm of Life)的翻译,不同的译者有不同的译文:

人生呵,无非虚梦一场!(范钜清)

梦幻是人生!(冯庆华)

百岁原如一觉眠(刘重德)

以上三种不同的译文体现了译者对原文不同的理解,这是由不同译者参与的结果,是译者不同的“前结构”造成的影响,译者个体特征存在差异,背景以及语言文化知识也不一样,因此他们对诗的解读也不同。

可见“前结构”不同,译者做出的译文也不同,“前结构”可以帮助译者对原文的理解,但有的时候,由于时间、空间距离大、文化隔阂、社会背景等因素,“前结构”反而给翻译造成不利的影响。

2.“前理解”与翻译

“前理解”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局限,实现理解。比如“Shall I compare thee to the summer’s day”,只要对英国天气有前理解,译者便能理解莎士比亚所指的“summer”不同于我们概念中的“炎炎夏日”,是温和宜人的天气,所以有的译者将“summer”译为“春天”,以符合译文读者的前理解。

“前理解”可以产生“移情”,“移情”既可以对翻译理解产生促进作用,也是导致过译或误译的原因。如果译者的移情使译者与作者情感相通,与作品思想吻合,翻译就能把原文的形式、内容和精神原原本本地传达出来。但是如果翻译的移情是由于前理解造成的预设的结果,译者将自己的感情、自己的假设(原作中没有的感情),加入到翻译中,那么就可能是一种过译或误译的行为。例如“superman”在英语中原指能力超凡的人,“五四”时期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先生在翻译尼采的名著《查拉图斯特拉加如是说》时,把superman翻译为“征服他国的统治者”,这是译者的移情,将自己的异于原作的感情加到原作中。

三、诠释学与陶渊明田园诗翻译

(一)翻译中佛家思想的诠释

陶渊明的田园诗受佛家思想的影响,恬静的佛教思想形成了一种意境美。东晋以后名僧与名士交游蔚然成风,陶渊明与庐山高僧慧远往来甚密(汪榕培:2000)。在陶渊明的田园诗中“吾生梦幻间,何事绝尘羁”(《饮酒》其八)、“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饮酒》其三)等,都体现了佛家的思想。对这些诗句的翻译需要译者有“前结构”,例如: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饮酒》(五))

My house is built amid the world of men,

Yet with no sound and fury do I ken.

To tell you how on earth I can keep blind,

Any place is calm for a peaceful mind.

(汪榕培译文)

Among the busy haunts of men I build my hut,

But near to no noise of wheels or trampling hoofs.

you would stop to ask me how

The distant heart creates a distant retreat.

(方重译文)

“无车马喧”与“心远”构成恬静的意境,反映了诗人超尘脱俗,毫无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汪榕培和方重对这两个词翻译不同,可以看出两个译家对原诗不同的诠释。

对于“心远”的翻译,汪榕培的理解更准确,汪译和方译的不同是由“前结构”造成的。“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饮酒》其五)中的“心远”则是佛家“心净”的移用,跟《维摩诘·佛国品>中的“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意思几乎完全相同(汪榕培, 2000: 64)。正是汪榕培有对佛教认识的“前结构”,他译成“a peaceful mind”,译出了诗人的“心净”,而方译“the distant heart”就显得不够达意。

(二)翻译中躬耕田园的意境诠释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I pluck hedge-side chrysanthemums with pleasure,

And see the tranquil Southern Mount in leisure.

(汪榕培译文)

Picking chrysanthemums under the eastern fence,

Leisurely I look up and see the Southern Mountains.

(方重译文)

汪译和方译的区别是,对“采菊东篱下”,汪通过“移情”,增译了“with pleasure”,而方没有。汪的翻译更佳,因为汪通过“移情”,深入原文,感受出诗人的感情,将其淋漓地展现在译文中。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田园归居》(其一)

From my youth up I never liked the city.

I never forget the mountains where I was born.

(雷克斯·洛斯译文)

美国诗人雷克斯·洛斯在翻译陶诗时,受“前理解”的影响,融合他所处的生活,加入了自己的价值和审美。原诗中“无适俗韵”指“没有适应世俗的本性”,译者译为“liked the city”,融入了自己所处的现代城市生活,其“前理解”与诗的原意有偏差。

相比,许渊冲就把原诗的意境准确地表达了出来“While I was young, I was not used to worldly cares, and hills became my natural compeers.”译出了诗人的生活环境,充分展现诗人高雅志趣与崇高理想。

(三) 翻译中归隐思想的诠释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田园归居》(其一)

By mistake I got caught in that dusty snare, went away once and stayed thirty years.

(巴顿·华兹生译文)

陶渊明田园诗的一个特点是描写诗人自己的仕途失意、沉浮。比如陶渊明通过“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揭示了当时中国官场的黑暗。这种政治色彩是中国田园诗的一大特色,不同于西方的田园诗,西方译者如果没有这种“前结构”,便很难重现原作的色彩。例如,“尘网”在这首诗中指“仕途”,诗人想表达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而巴顿·华兹生将“尘网”译为“dusty snare”,没有把握到诗人借“尘网”欲表达的意义。

而汪榕培准确地把握到诗人的原意,将其译作“By mistake I sought mundane careers. And got entrapped in them for thirty years.”

(四) 翻译中儒家、道家思想的诠释

陶渊明的田园诗受到儒家、道家思想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即使在陶渊明辞官归隐之后也依旧推崇儒家思想,关心国家的命运,并以儒家的守穷固贫的思想来激励自己。陶渊明的委运自化、崇尚隐居、自然无为、逍遥而游和及时行乐的思想都是和庄子一脉相承的,是他归园田居的思想基础(汪榕培:2000)。

比如《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这首田园诗中,陶渊明写道:“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揭示了诗人所崇尚的儒家、道家思想。汪榕培凭借“前结构”,即对儒教、道家思想的认识,以及陶渊明田园诗的认识,将其译为:“The Confucian teaching rings without doubt: It’s Tao, not poverty, that man should care about.”将“先师”一词准确具体地翻译出来,还原原作的儒家思想。

四、结语

可见,在翻译陶渊明田园诗时,译者需要把握陶渊明田园诗的特点,诠释学理论可以帮助诗歌的准确翻译,具体说,在翻译陶渊明田园诗时,译者应拥有一定的“前理解”和“前结构”来协助对原诗的解读。这里的“前结构”指译者需有一定的“儒家”、“道家”和“佛教”的认识,因为陶渊明的田园诗歌受到这些思想的影响,同时也需要了解诗人的人生经历,这也是解读陶渊明田园诗不可或缺的“前结构”,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诗中的“归隐思想”以及“躬耕田园的向往”;翻译中也需要读者有相应的“前理解”,以走进诗人的情感中,聆听诗人的心声,译出诗人的感情。

同时译者也应避免“前理解”、“前结构”造成预设和主观的移情,如果译者不顾原文的文化语境、社会背景等,而将自我审美经验代替原作者的审美情感,或将自己所处的环境套入诗歌的翻译中,将带来过译或误译。

[1]Steiner, G. After Babel: 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2]Eagleton, T. Literary Theory [M].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08.

[3]方重. 陶渊明诗文选译[M]. 江苏: 凤凰出版社, 2011.

[4](德)海德格尔. 存在与时间[M]. 陈小文,等译. 上海: 商务印书馆, 1996.

[5]刘军平. 西方翻译理论通史[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

[6]刘宓庆. 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7.

[7]汪榕培. 陶渊明诗歌英译比较研究[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8]汪榕培, 英译陶诗[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On the Translation of Pastoral Poems of Tao Yuanm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ermeneutics

SHI Jia-l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237)

Tao Yuanming's pastoral poems feature the thoughts of "Confucianism", "Taoism" and "Buddhism", and the poet’s wish for "hermitage" and "pastoral life". In order to retain these features of Tao Yuanming pastoral poems in translation, translators should have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and a correct interpretation of the poem.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explore translators’"pre-understanding" and "pre-struc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ermeneutics. To be specific, the translator should have a preunderstanding of "Confucianism", "Taoism" and "Buddhism" and a "pre-structure" of the poet’s longing for the pastoral life, and at the same time translators should avoid subjective empathy and presupposition caused by "pre understanding" and "pre structure".

Tao Yuanming; pastoral poem; hermeneutics; pre understanding

H315.9

A

1009-9545(2015)02-0039-04

2015-03-15

施佳莉(1991-),女,2013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英汉语对比与翻译研究.

猜你喜欢
田园诗移情海德格尔
浅析诗歌翻译中的移情——以《再别康桥》韩译本为例
海德格尔的荷尔德林阐释进路
田园诗
实践哲学视域下海德格尔的“存在”
田园诗,走向细微处
移情于物,借物遣怀(外一则)
死亡是一种事件吗?——海德格尔与马里翁的死亡观比较
面部表情、文化差异与移情作用
浅谈田园诗的创新
关于“移情作用”在音乐审美体验中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