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子山
建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建平县位于辽宁西部,是以发展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产大县, 隶属半湿润半干旱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光热资源充足,蒸发量大。总耕地面积276 万亩,主要种植玉米、杂粮、马铃薯等作物。干旱少雨,土壤瘠薄,肥料施用不合理、利用率低,是制约建平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农作物生长和繁育的基地,“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说的就是土壤的重要性。 肥料是作物的粮食,施肥是最有效、最直接、最普遍的增产方式,是维持土壤供肥和产出能力的物质基础,然而由于肥料施用比例不合理,施用量过大,造成成本增加,效益降低,导致农产品品质下降,农田环境污染,土壤肥力衰退,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安全受到威胁。为此,农业部2005 年开始逐步在全国范围启动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建平县是2006 年的项目县。建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紧紧围绕“测土、 配方、配肥、供肥、施肥指导”五个环节,强化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实工作,把握实质、敢于创新,努力专研、不断拓展,全面完成了各项任务指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实施至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已经覆盖31 个乡镇场街的260 万亩耕地, 为提高全县土壤肥力、肥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肥料污染,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项目实施10 年来, 共采集土壤样品12100 个,取得化验数据14.04 万个, 完成田间试验65 个,制定肥料配方80 个,发放施肥卡60 万张,指定配方肥料生产企业34 家,指定配方肥料定点经销商56 家,累计推广配方肥 25.5 万吨, 累计配方肥施用面积850 万亩,亩均增产35 千克,亩均节肥2.5 千克 ,亩均增效75 元,总增产29.75 万吨,总节肥2.125 万吨,总增效63750 万元。
一是农技人员服务质量显著提高。项目实施过程中,县级技术员多次参加农业部、省农委、省市土肥站举办的专业技术培训班,同时自身不断加强业务知识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对政策的理解更透切,对技术的掌握更熟练,为农业、农村、农民提供的服务质量更高。 不断加强乡镇级农业技术人员的队伍建设,组织和举办各类培训班95 场, 培训乡镇农技人员5350人次, 县乡共同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农业服务队伍,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完成提供了保障。
二是农民科技意识普遍增强。为了转变农民传统施肥观念,普及测土配方施肥知识,共举办农民培训班282 场次, 培训农民5.3 万人次, 发放科普资料21.2 万份,使广大农民摆脱传统观念束缚,提高科技种田意识,形成相信科学、学习科学、应用科学、享受科学的良性循环,促进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和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加快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
三是施肥方式方法趋于合理。 项目实施以前,建平县农民施肥习惯是重氮磷肥、轻钾肥,氮肥施用过大,利用率不高,80%以上是“尿素+二铵”的模式。 通过项目的实施,农民懂得了根据不同的作物、不同的土壤选择不同的肥料种类、施肥方法和施肥量,形成了“根据土壤养分和作物需求,施足有机肥,氮磷钾配合使用,适当补充中微量元素”的科学合理的施肥模式,真正实现了节肥增产、节本增效的目标。
四是种植结构不断改善。 项目实施以前,农民对种植哪种作物概念模糊,多是效仿左邻右舍,因此导致种植结构杂乱不合理,产值相对较低。 项目实施至今,形成了平原平地玉米、马铃薯高产种植区,山脚坡地谷子、杂粮种植区,山腰果树种植区,幼林带中草药种植区,地下水资源丰富的西瓜、烤烟、裸地蔬菜种植区等等,真实现了因地制宜、因土施肥,充分发挥了土地的产能和产值。
一是土壤环境优化。 通过项目的实施,逐年增加有机肥料的施用量,不断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农田土壤结构,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保水供肥性能,增加有益微生物菌群。
二是土壤养分平衡。 通过项目的实施,逐步优化氮磷钾及中微量营养元素的施入比例、施入量,不断平衡土壤养分,提升土壤供肥能力,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流失对土壤、大气和水分的污染。
三是农产品品质提高。 通过项目的实施,不断增加作物抗病虫害的能力,减少农药和肥料残留,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为建平县今后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的发展奠定基础。
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投入力度大、覆盖面广、受益人多、成效显著,农技人员吃苦耐劳、深入田间、工作创新,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农民的充分认可。“测土配方结出累累硕果,科学施肥惠泽万户千家”是农户代表为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组送来的锦旗,真切表达了全县农民对该项目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