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岭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这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背景,清醒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阶段,进一步增强转方式、调结构的信心和决心,主动化解经济增长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政策消化期中的累积性矛盾和困难。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常态的深刻背景和内在要求,对于中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新常态概念的提出,是基于对中国经济发展态势的科学判断、对经济发展基本规律的客观认识,集中阐述了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的三大要求。面对新常态,需要我们从经济发展阶段的内在特征、经济发展规律一般要求和国内外经济发展基本趋势,正确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背景,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在机理。
乘改革东风,30多年中国经济保持了年均9%以上世界罕见的增长速度,跃上了新台阶。实现了经济形态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阶段由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两大历史转变,市场自由化程度明显提高,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发展的动力由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为主,开始向科技、资本等多种资源要素为主转变。产业结构由工业经济为主转向工业经济与服务经济双轮驱动,出现工业化和信息化互动趋势,生产力空前发展。这种变化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告别了短缺经济,形成了市场供过于求、企业产能过剩的阶段性特征,出现了消费增长动力不足的需求约束、科技创新不足的供给约束、资源配置失序的市场约束的多重压力,增长周期内波动增大,阶段性增长态势转入中高速增长的发展周期,面临着经济增长下行的现实挑战。世界各大经济体发展的一般经验表明,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出现供过于求状况以后,都面临经济增速有所放慢的困局,有的甚至陷入“转型陷阱”。应对供过于求,跨越“转型陷阱”,一则要靠科技创新,引领和开拓新兴市场,更新发展路径;一则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扩大居民购买力,注重内需拉动。1996年左右中国市场开始步入供过于求阶段时,就提出了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要求,但是在科技创新、扩大内需等的战略思路上没有实现根本转变,以致20年的转型发展尚无实质性突破。
经济发展方式受制于体制机制。30多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实际上仍处于追赶、转型发展阶段,奉行了“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和路径依赖。各级政府把GDP作为政府的主要追求、目标重点和主要抓手,过多强调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在实施宏观管理、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多进行的是政府引导、行政推动。每当增长低谷或走势疲软时,政府利用自身所具有的资源占有力、资本控制力和市场影响力,直接充当投资决策者和管理经营者,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实现主体。由于各级政府自身利益偏好,政府投资往往会出现急功近利,不但扭曲了国民收入分配关系,而且政府投资很难达到目标预期。本世纪开始的城市建设扩张和宽松量化的投资扩张,导致了两个负面效应:一是助长地区间的同构化竞争加剧。地方政府基于现实既得利益,绑架了中央政府经济发展政策,优化布局变成各自为战,扩大了耗散结构;结构调整变成了邯郸学步,弱化了创新动力,加剧了低水平重复,使一些新城变成“鬼城”、开发区等于闲置区。二是扩大了积累与消费关系的整体失衡。提高投资水平必然抑制居民分配收入,到2014年,中国国民收入的消费比重还不到45%,远低于世界上相同发展阶段国家和地区的水平,且社会收入分层结构失调,5%的人占了社会资产总量的50%以上,20%的人占了社会资产总量的80%以上,消费不足和过度消费并存。政府过强的资源汲取能力和投资控制能力,排斥了社会民间投资。前一轮中央政府4万亿投资,带动地方政府性投资高达22万多亿,几乎垄断了基础设施和关键产业的重点领域,民间资本和消费资金难以转化为有效投资,既制约了消费,又遏制了创新。以政府主导、投资拉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后续效应是使社会负债高企,整体收益不足,金融信贷沉淀,经济危机风险增大。
世界经济形势总的趋势是供过于求、产能过剩,全球经济治理结构调整乏力。在世界技术革命没有重大突破的前提下,为了缓解传统产能过剩,各国大都注重保护现有市场,对外加大实施技术壁垒,制造国际贸易磨察;对内实行宽松金融货币政策,扩大信贷投放刺激国民投资。世界经济有一个现象,就是每次危机以后,金融工具创新过度泛滥,资产泡沫放大。从本世纪初美国硅谷神话破灭后,金融创新工具迭出,其结果金融市场加速经济虚拟化、泡沫化,摧残了实体经济。由于供需结构没有本质改善,每一次金融创新、扩大投放都助长了金融风险,导致了新的经济危机。在美国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后,全球经济治理结构没有大的改善,内生性增长机制尚未形成,总体还处在缓慢复苏阶段,陷入低增长、低就业的“低热不止”状态。2015年以来,全球经济面临通缩风险上升和大宗商品价格下降的趋势,各国货币政策继续呈现分化状态,美元持续坚挺,在推进国际产业转移的同时更加注重先进制造业回流;欧盟、日本采取更加宽松量化的货币政策,致力打造制造业“4.0”升级版。可见,国际经济增长疲软和全球经济治理结构失衡导致的外部市场需求不足,增大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约束。
三个因素叠加,使中国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开始衰减,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压力增大,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慢。看待现实经济背景,必须放在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和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大背景,历史、辩证地认识和把握。可以说中国经济发展面临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要求的客观反映,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滞后、结构性矛盾积累的现实产物,也是我国参与和扩大国际竞争合作的必然反映。同时必须看到经济增速回落,也孕育中国经济增长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演化的基本趋势。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孕育了海量需求,内含着供给效率提升的巨大空间;城乡结构、生产力布局结构的差异蕴藏着巨大潜力,经济快速增长具有较大的空间和回旋余地;“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拓展了内外联动、市场互补的战略空间,同时全面改革的深入推进,市场力量和民间力量将成为支撑经济快速增长的主体力量。可以说,中国发展处于战略机遇期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进入新常态,并不意味着已经形成新常态。新常态的核心要求是实现经济增速由高速转向中高速、经济结构由中低端转向中高端、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作为经济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式转变,具有更为深刻的思想内涵,本质要求完成全面深化改革的阶段性任务,形成较为成熟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探索形成符合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方式;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确保具有质量和效益的长期稳健、协调合理的增长速度。适应新常态,需要跳出旧有发展思路,增强理性思维,确立新的发展理念。
经济调速不等于减速,没有合理的增长速度就不可能有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发展仍是第一要务,化解各种矛盾和风险,跨越经济转型的陷阱,根本要靠发展,而发展必须有合理的增长速度。从现有市场供需结构、潜在生产力、资源供给能力多维度分析,必须以合理的增长速度缓解市场结构性过剩矛盾,推动产业结构存量调整,扩大国际分工和贸易参与程度和份额。追求合理的增长速度,是具有质量和效益的速度,是不含水分、较少市场泡沫、不损坏生态自然环境的速度。
前期投资拉动有着潜在弊端,但不能因噎废食。在新型工业化深度转型期,扩大投资对国民经济发展仍具有基础性的支撑作用,不论是新兴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都需要扩大投资。扩大投资仍然是推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中的关键因素,将贯穿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全过程。实行扩大投资,关键是处理好投资与消费的相互关系,把扩大投资建立在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增强国民投资能力的基础上,优化投资主体和实现形式,从政府为主转变为政府主导、多元主体、社会民间参与,多主体分层次把握好投资方向和领域,提高投资的效率和效益。
内需不足是影响前期经济增长的短板因素,但不能就此片面地把内需拉动作为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唯一选择。经济增长需要内需拉动,但中国现实情况是需求市场结构差异加大,农民占比过高,内需高度不足,潜在市场的开发和转化要有一个过程。当今仍处于国内经济转型升级、世界经济缓慢复苏的发展调整期,国际经济复苏需要中国,中国转型发展需要参与国际体系。引领经济新常态,就需要把握好外部市场与内需市场的关系,实行内外互动,合作共赢。“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国家战略,高瞻远瞩,既是抢占全球市场分工、扩大国际贸易份额,又是优化国内区域空间布局,推动潜在资源要素合理配置。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随着发展阶段的深入,不可能出现前30年工业化初期的超高速增长的势头了。从市场结构、产业能力、潜在动力、资源供给和生态承载等多角度分析,中国未来10年乃至更长远一段时期内将处于6%~7%的稳健增长区间,但中国经济不可能失速。中国经济增长有着经济结构韧性强、积聚投资弹性大、内需潜在市场广、政府调控能力强等不可多得的动力支撑。新常态不仅要求具有全新的战略方针和目标路径,也要求经济发展体现具有阶段规律、符合国情特色、顺应时代潮流的新特征,具有深刻的内在要求:
一是存量调活。产能过剩是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矛盾,产能过剩直接导致资源产出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不高,也加剧了社会资本沉淀、放大了金融风险。改造提升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产能,是适应新常态的基本要求。要积极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加快对传统产能改造提升。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和技术,加速传统产业向在线化、数据化、智能化转变,加快传统产业两端分离,推动制造业服务化,加快生产型服务业向制造业全流程、全产业链渗透参与,化解产能过剩,倒逼企业低碳循环、绿色发展。
二是增量调新。经济发展就是破坏性创造,就是以科技创新开拓新兴市场,实行产业更新替代。“互联网+N”、“制造业2025”开辟了新型战略性产业发展的空间。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先进轨道交通等战略产业加快发展,将助推现代制造业的崛起;以互联网为平台、以大数据为支撑的信息化拓展了服务经济新形态、商业模式新业态。推进互联网云计算与现代制造、能源交通、金融服务等重点行业有机整合,加快产业智能化和服务化发展,以人工智能、三D打印等信息技术为支撑,在汽车制造、现代交通工具等领域实行数字化和智能化提升。
三是结构调优。结构问题是影响我国经济运行质量的核心问题。实现结构调整升级是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重点抓手。要致力于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注重工业产业的调整创新,抓住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机遇,大力发展服务经济,加快由工业经济主导发展转向服务经济主导发展。要深化调整区域经济布局结构。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积极利用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突出比较优势,扩大对中西部资源性、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投资,大力推进东部沿海地区和内地相关产业转移、技术扩散和市场对接。城镇化的集聚集约发展,不是人为的物理化的集中转移。要大力改善城乡结构,消除体制差别,推进公共产品供给的同等化,创新劳动就业转移形态,扩大内需市场的购买力和发展力。
四是技术水平调高。技术水平蕴藏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经济效益。技术水平决定着生产同样产品而消耗更少的资源,获得更高的效益。要在科技创新上形成竞争优势,发挥比较优势,实行错位竞争,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等途径,在引领世界新一轮创新发展的前沿技术和主导技术上实行新突破,形成战略新兴产业。要在加快传统技术改造升级上形成新优势,注重装备更新改造,加大产品与工艺创新,大力培养提高职工劳动技能,提高专业品质,以精致生产和技术品质,扩大潜在市场。
五是机制调活。新常态不仅包含了经济发展形态的转变,也包含了体制机制转变的客观要求。目前学界有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体制转变的两种思路,实际上两种思路互相作用、辩证统一。关键是要改革和完善政府推动经济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实行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和活化配置。立足于动力结构由政府为主体向社会多元主体转变,要打破政府对基础性、资源性领域投资的垄断格局,以特许经营、授权经营、联合经营和PPP等方式,鼓励民间和社会资本多元进入。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胆探索公有制实现形式和财产占用方式,加快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行业和民营经济具有潜在优势行业的退出步伐,提高国有资本的集中度,扩大社会民间资本流动配置的发展空间。活化金融要素市场,更加注重依靠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改革股票注册发行制度,拓展民间融资渠道,借助股权融资、股权交易和资产证券化,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缓解金融风险,同时帮助新兴产业突破融资瓶颈,加速新技术、新产品产业化步伐。
经济新常态是多种因素有效集成、综合作用的创新过程。新常态的本质内涵是一个经济速度稳健增长、质量效益明显提高、生态效应相对优化、市场运行形态成熟的良性组合。我国进入新常态并不等于形成新常态。面对近年来市场运行趋冷、经济增长减速的压力,更需要科学把握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充分认清经济转型发展的基本趋势,牢固确立引领经济周期增长的发展思路,避免经济一冷就放、简单宽松量化的热刺激、短效应。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需要在一些事关经济持续稳定、协调高效增长的关键环节上,实行科学定向、聚焦重点、战略倾斜。
中国经济增长出现快而不稳、持而不久的原因,根本在于结构失调,原因来自于中国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惯性。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是多向度、多层次的,既要解决一般产能过剩的供需结构调整问题,又要解决内需市场不足的城乡结构失调的深层次矛盾,具有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的多重要求,需要从多个层次深度调整。重点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坚持存量调活、增量调优的基本思路,致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实行“蛙跳战术”和重点聚焦战略,加快发展和形成具有自主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新兴战略产业,大力推进企业集群、产业联动、产品配套,放大龙头带动效应;同时大力推进传统企业的改造升级,用信息化和先进装备替代传统技术,用大现代企业组织方式改造传统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紧紧抓住以互联网为平台、以大数据为支撑的服务经济发展趋势,大力推进信息化与现代制造、能源交通、金融服务等重点行业有机融合。积极拓展经济发展新业态、商业运行新模式。进一步提升产业体系的关联度,整合中小企业的产业链和创新链,加快产业智能化和服务化发展步伐。坚持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产业布局有机联动,打破行政区划的市场分割,突出市场比较优势和区位资源优势,以产业链、市场链和价值链为纽带,加快产业梯度转移,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科技创新是引领新常态的核心要义。必须树立全球视野,尊重创新发展的基本规律,借鉴国外先进国家的经验和做法,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基础的双层创新体系。在宏观层面上,对接国际科技创新发展潮流,发挥比较优势,实行重点突破战略和差别创新战略,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关键领域形成核心竞争力,减少科技创新的高水平重复。重点强化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科技创新评价体系和金融服务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创新的制度设计和要素自由流动的市场环境,构建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开放运行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在微观层面上,着力构建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应用创新和技术改造升级为重点,大力推进以重点骨干企业为龙头、以中小企业为基础的技术创新联盟,完善金融资本、社会与企业技术创新有机融合的新机制,延伸整合企业的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加速传统企业技术改造和生产工艺创新。把握市场基本需求,实行精心设计和精致生产,以同样的产品体现更高的技术含量、同样的技术实现更高的附加值。
我国居民消费占GDP比重长期徘徊在45%左右,且社会基尼系数居高不下,区域收入差别较大。这是宏观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源头问题。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就要更加注重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牵引作用。在经济指导思想上,正确把握现阶段促进居民收入增长与扩大投资的内在统一关系,进一步提高消费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着力强化居民收入增长刚性机制,建立健全覆盖面更广、均等化水平更高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提高城乡居民货币资本拥有水平和实物资产积累水平,进一步保障和扩大居民财产权、投资权和收益权。进一步放开投资领域,放活市场要素优化配置,创新投融资机制,鼓励更多的社会民间资本以创业众筹、股份合作、项目融资等形式,促进更多社会消费资金向产业资本转化,实现资本增殖,拓展居民的财产收入、经营收入的形式和渠道,加快实现由投资拉动向消费拉动转变。
适应发展新常态迫切要求我国构建加快对外开放的新体制。面对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全球贸易、投资生产、服务价值链的不断拓展,必须构建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政策框架,创新全方位对外开放新体制,着力实现由注重推进外贸体制改革向注重推进外资体制改革、扩大产品出口向鼓励进口、扩大利用外资向鼓励发展对外投资、注重国际经贸合作向对接国内外需求和区域协同发展的重大转变。紧盯世界经济治理结构变化新趋势,深入研究国际产业分工体系新变化,加快转变对外贸易方式,深化市场分层,进一步推动市场相互开放、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发挥好汇率杆杠作用,合理调整国际货币储备结构,提升参与国际货币体系的话语权。加快对外开放的重点战略转移,培育提升参与和引领国际合作的新机制。“一带一路”是引领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国家战略,是实现国际经济深度融合战略支撑点,要有战略视野,高点占位,科学把控,根据自身比较优势重新布局全球产业链,在深化地缘关系中规避国际贸易风险。围绕重点地区和重点领域做文章,实行高端高走、低端低走。把区域发展和全方位开放结合起来、把走出去和引进来结合起来、内外平衡与产业结构升级结合起来,实现重点地区、沿线国家、市场覆盖面的点—线—面的合作共赢。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滞后的原因主要是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各级政府资源掌控面大、市场垄断力强而投资效益差,是经济发展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的主要成因。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前提就是科学界定政府、市场和企业关系,关键是把市场的权向市场回归,企业的权向企业转移,实现政府职能的合理归位。让渡政府过多权力,关键要限制政府在市场中的行政干预之手、资源攫取之手,切断政府在发展经济中的不当利益关系。要科学界定政府目标责任和价值取向,把经济调控、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作为政府的主要职责,淡化对经济增长目标的追求。作为经济发展的推动者和管理者,要改变运动式推动经济发展的传统做法,更多地利用市场手段、经济手段调节发展。深入推进所有制结构改革,创新国有经济的财产组织方式和实现形式,加快资产资本化、证券化步伐,有序开放重点基础产业领域,提高国有经济的全要素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盈利率。积极用好产业政策、技术门槛、金融工具和财税政策等经济杠杆,调整理顺经济关系结构,加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文化教育、卫生医疗、健康养老以及劳动者技能培训等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进程,增强居民购买力,释放市场内在潜力,增强经济发展的稳健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构筑转型发展的新优势。
1.习近平著:《在中科院17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12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
2.系列评论:《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人民日报》2014年8月5日、6日、7日。
3.吴敬琏著:《直面大转型时代》,三联出版社2014年版。
4.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包容性增长发展政策框架和议程》,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背景报告》2015年3月21日。
5.罗伯特·福格尔著:《中国未来30年》,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
6.斯蒂芬·罗奇:《全球经济展望与中国经济政策建议》,中国发展研究基金《研究参考》第23期,2014年10月。
7.赵昌文、许召元:《工业化后期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国研中心《调查研究报告》第87期(总4772)。
8.辜胜阻:《打造中国经济 3.0,需要新引擎》,《新华日报》2013年7月3日,第B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