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新闻媒体报刊如火如荼的发展,各种出版物形形色色,内容也丰富多彩,而且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无论是传统的报刊、杂志、书籍,还是新兴的电子书阅览器,都在不同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阅读的需求。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知识水平的提高,对阅读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其内容的好坏对读者也有很大的影响。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因此出版物的质量至关重要,既要保量,更要保质。而现在出版界浮躁已成风气,“无错不成书”成常态,更有一些书籍内容不健康上进,不能给人以正面引导。因此,出版界杜绝浮躁至关重要,哪怕产量跟不上,也不能为了出版而出版。
1 出版界浮躁现象种种
出版界浮躁现象表现在很多方面。(1)最典型的现象是轻视案头工作。很多出版人谈起策划眉飞色舞,唾沫横飞,做起编辑加工却一目十行甚至一目百行,不屑一顾,或者就是手无加工之力,让好好的选题轻易败坏在自己手中。(2)不重视作者素质水平。很多出版社并没有很好的作者资源,拿到了一个好的选题,找不到合适的人创作,结果内容被一群低水平作者胡乱编写。(3)好大喜功。不少出版社认为,图书出版一定要大而全,形成阵列,才好销售,好评大奖。于是,动不动就有“大全”“系列”“文库”“图库”“集成”等出笼,排着队与读者见面,让读者不知从哪看起,也不知自己最需要的是哪一本,有的就掏出腰包把所有的购买回去,最后发现是一堆的垃圾。也有精明的发现其中的乱象一本也不购买。最终结果往往是让出版社的仓库爆棚。(4)跟风出版,低水平重复。一家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养生的书得到畅销,马上就有无数出版社跟风出版,一时间养生丛书铺天盖地,让读者眼花缭乱无从选择。类似的选题重复出版数不胜数。反正大家都是一窝蜂而上,争抢同一块蛋糕。(5)大搞虚假宣传。一本书出笼后,请所谓的“高手”写书评,昏天黑地云里雾里地进行一番吹嘘,或在网上作虚假评价迷乱读者的判断力。最后往往被读者发现图书内容与宣传完全不符,买后大呼上当,反而败坏了出版社的名声。(6)抬高书价然后大打折扣制造销售噱头。这已经是营销的潜规则。这样做让出版社和书店欢喜,苦了读者它不管。(7)为评大奖、得到资金扶持拉关系,走后门,办法层出不穷。
2 杜绝浮躁,才能使出版社健康发展
产生出版社这些乱象的根本原因是浮躁。而浮躁是利益趋动所致。我国出版行业并不缺少好的制度、好的选题,缺少的是良好的心态。当然市场经济的浪潮带来的污泥浊水冲击着整个社会,也包括出版社,任何一个出版人只要稍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就会被卷入这污泥浊水当中。利益的趋动如此强大,如何在这种大环境中保有一颗纯洁的心灵,始终牢记文艺创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衡量每一个出版人的砝码。在浮躁的社会保持平静,扎扎实实地提高自身修养,切切切实实地为读者创造优秀的精神食粮才是出版人的最终目标,也才是出版社得以长足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任何急功近利短视的行为都只会造成一时的繁荣昌盛而不是长远的进步。因此,杜绝浮躁,是出版社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3 杜绝浮躁应采取的措施
3.1 提高出版人的从业素质
随着出版物的大量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出版行业中,为了保证出版物的质量,提高我国整体出版水平,编辑者的职业化是很重要的一环,对编辑人员进行从业培训,不仅要提高技能,更要提高职业道德水平,根本上来说是提高从业者的文化道德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从这样的高度认识文艺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出版是文艺工作的载体,同样肩负着这样伟大的历史使命,只有心存使命感的人才能远离浮躁而保有一颗平和纯净的心,才能创造出对得起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食粮。
3.2 完善监管机制
从加强制度建设入手,严格执行图书出版编审制度,从源头把关,严格筛选图书选题。建立专题审读制度,力戒粗制滥造抄袭他人;严格执行图书编辑出版流程和图书分级管理规定,处罚违规收取出版费行为;严格执行新闻出版行业资格准入制度,将编辑人员的工作业绩与职称评定、编辑资质认定、绩效考核等挂钩。加强专项审读力度,及时提出审读意见,提高出版物监督管理水平。建立图书出版评估退出机制,明确退出程序,对不负责任,无社会责任感又无市场生存能力、发展空间狭小、竞争乏力的出版社坚决予以退出,实现出版的优化配置。对不合格从业人员坚决不予录用或解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