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杰
(丽水学院附属高级中学 浙江丽水 323000)
通感视野下的语文审美阅读教学
黄宗杰
(丽水学院附属高级中学 浙江丽水 323000)
论述在通感视野下进行审美阅读,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情感表现力,通过体验情感美,拓展想象力,在意境美中去倾听人的生命、关注人主体,从而丰富学生的心灵体验,进而健全、丰富情感体验,使生命在通感审美中诗化,使人诗意的栖居于大地。
通感 审美阅读教学 诗意栖居
阅读是生命之间最热烈的对话。为了使这热烈的对话转化为强烈的情绪活动,诱发学生的情感,就必须应用文本的符号去感动学生,这是审美阅读的奥秘,也是打开阅读之门的重要途径。通感描写正是作者感情的凝聚点,各种感觉的交织点,它能调动读者所有感官的积极性,让其把整个身心投入到作品中,在那里聆听到微妙的自然声息、获得全新而充实的审美享受,从而使作品的生命力得到完整的展示。通感视野下的语文审美阅读富有特殊的魅力,因而是审美阅读成功的一种重要方法。
审美阅读的最大愉悦是体验情感美,通感即是体验情感美的坦途。人的感官一旦沟通,审美主体就会凭借客观物象之间的相似点,立即产生联想和想像。又因联想和想像的展开,总是伴随着情感因素、以情感为推动力的,所以,通过联想和想像,物象也会融入某种情致,从而产生情感美。
通过通感式的阅读能感动人的心灵,而通感能用简洁、凝炼的语言表达丰富复杂的感情,用单纯简洁的言语凝聚成更广阔更深刻的生活,使阅读激动人心。如阅读诗人李瑛的《谒托马斯?曼墓》这首诗,诗中这样写到:“细雨刚停、细雨刚停/雨水打湿了墓地的钟声。”短短数语,就把墓地的景象暗示了出来,而雨水“打湿”钟声的通感描写,则熔注着作者的主观感情,它使景物不再是外部形貌声态的简单描述,而变成了能反映作者感情的一种“人化的自然”。雨水何以会打湿钟声呢?也许墓地里除了刚停的细雨,没有别的人影,只有雨水与钟声结伴相应,这是一幅凄清的图景,而在这样的图景中,作者自身怎能感到轻松呢?那被雨水“打湿”了的钟声想必是沉重低沉的。通过通感使我们读者体会到了诗的境界丰富复杂的感情世界,使阅读教育富有审美性,通感都是依赖物象相似点,通过联想和想像进行的,伴随着审美主体的主观情感而进行的。这种情感的激动人心正是阅读审美教育的关键所在。
通感这种多感官的言语符号能充分地激发起读者的情感,能够打开读者全息感知世界的空间,使阅读会产生一种超感官的感受,这就是审美阅读教学所追求的目标。例如我们阅读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可以发现,作者是这样刻画主人公的,“方鸿渐看唐小姐不笑的时候,脸上还依恋着笑意,像音乐停止后袅袅空中的余音。许多女人会笑得这样甜,但他们的笑容只是面部肌肉的柔软操……”他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各种感官,以强化刺激,达到唤起读者强烈情感的效果,通过通感使读者不仅能见之于目,而且闻之于耳、品之于舌,可见,得到出神入化的境地。由这种通感所形成的语言,蕴含着想象和个性,所构成的意象,使读者在“象”中得“意”,在有限中找到无限,而意象之外又有看不见的精神在冉冉飞升。这样的语言是有翅膀的。
别林斯基说过:“在艺术中起着最积极和主导作用的是想象。”语文教师的责任在于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种审美能力主要表现为拓展学生的想象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却包括世界上的一切。可以说,没有想象就不会有创造,也不会有创造性思维。而通感语言符号中的联想和想象贯穿于作者创作和读者读者接受的整个过程,因而通感视野下的阅读教学使学生想象的形象用物质化的感知形式体现出来,从而得到审美教学的目的,正如狄德罗在《关于戏剧艺术》一文中所指出:“想象是一种特质。没有它,人既不能成为诗人,也不能成为哲学家、有思想得人、一个有理性的生物、一个真正的人。”
通感是景、意、情的统一,它可以牵动读者的整个感觉,打开他们的想象世界,带来对形象的综合感受和总体印象,从而给读者以思维立体的深度。正如黑格尔所言:“艺术也可以说是要在每一个形象的看得见的外表上的每一点都化成眼睛或灵魂的住所,使它把心灵显现出来。”故宋代词人宋祁在《玉楼春》中有一佳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一词句奇妙处便在“闹”这一字眼上。红杏亦能“闹”春,着实稀奇。但细细品味,便能明白作者的用意,他之所以用“闹”字来形容本无“声”的景色,无非是想给品诗之人留下无限遐想的空间。“闹”字打通了读者的视、听等感觉,在人们面前展示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盛春图,而且也使读者感到诗人对春色的喜爱之情。难怪王国维说“着一‘闹’字境界全出。”如此,也可谓:用一“通感”境界顿出。在处理虚与实的关系上,诗人常常在现实的描写对象上选择最理想的属性,即能引起多方面感触的特征和细节,把自己的审美理想寄托在“这一点”上,通过“这一点”达到整体形象的再现,给人以不尽的情趣和韵味。这样通感视野下的阅读使思想的深度得到了完整的体现,从而得到审美的目的。
通感把一个全新的阅读空间推入读者的视野中,使全新的感觉涌入读者的心灵中,引起作者内心强烈的震撼。例如前苏联著名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在长诗《穿男装的云》有一个片断对通感的运用也是相当出色的:“天空红得像马赛曲,晚霞在垂死中飘摇。”在这个片断中,作为视觉意象的“天空红”并非用相同意象诸如火、血等来表达,而是用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听觉意象“马赛曲”,红色的天空不再是静止不动的画面,马赛曲的旋律使天空充满了不断运动、不断扩张的激越的活力。
通感视野下的阅读拓展了读者的想象力,阅读的主旋律就是为了弥补人的生存空间的缺陷并进入审美的境界,而通感的符号情感形式使我们的思想变的丰满有力,而不是抽象枯燥,从而真切的感受到人的存在。
丰富的审美经验是阅读成功的源泉和根本,通感视野下的审美阅读教学正是为了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丰富的审美经验呈现于用各种感官的相互沟通,呈现于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中。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抓住审美的特征,同时抓住语言的特征,使我们的教学徜徉在诗一般的意境中,从而臻于海德格尔所说的“诗意的栖居”这一境界。这就是我们倡导通感视野下的审美阅读教学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