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分析

2015-02-27 08:42:04牛辉河南大学体育部河南开封475001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31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体育课堂

牛辉(河南大学体育部,河南开封 475001)

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分析

牛辉
(河南大学体育部,河南开封475001)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体育教学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也是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他们服从组织,遵守纪律,热爱集体,朝气蓬勃,勇敢顽强,艰苦奋斗的精神”,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本身就是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

高校体育教学德育教育

1 前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活动中”学校体育既要育体,还要育心。在德育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点的今天,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学生德育教育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体育教学中,怎样有效地进行德育教育,是教书和育人有机结合起来,笔者结合自己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一点认识.

2 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体育教师要结合体育教学特点,教育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不断提高它锻炼身体的自觉性,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他们服从组织,遵守纪律,热爱集体,朝气蓬勃,勇敢顽强,艰苦奋斗的精神”。.所以,体育教学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3 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体现

3.1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内容中的体现

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内容中随处可见,例如:在短跑教学中,特别是起跑教学中,培养学生注意力集中的习惯和实事求是、,诚实的品德。在耐久跑教学中,培养学生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精神;集体性的体育项目,可培养组织纪律性和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机智敏感的应变能力;在跳跃,障碍和支撑跳跃项目教学中,培养学生勇敢果断,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良好品质;体操,武术等项目,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勇敢,沉着,机智,果断和自控能力.通过体育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能的掌握,,培养学生懂得学习,善于创造,用于求真的良好品质.在整个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内容的本身就在不断地实现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及个性的培养.

3.2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体现

体育教学一般在体育场,馆内进行,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活动内容也比较广泛.如果没有一定的规范限制就难以进行教学.因此在体育课堂上,课前整队集合,体育委员向教师报告人数,队列,队形的合理调动,变换,队列练习,组织学生收拾器材;练习过程中同学之间的相互保护与帮助等都有具体的要求,这些在组织的过程中都蕴含着生动的德育教育因素。体育教学的常规保证是规章制度,重点进行一切行动听指挥及集体协调的教育,有了制度就能对学生进行行为的控制,;同时强化学生的纪律性,使学生感受到只有遵守纪律,校规,才能步调一致,形成尊重他人,热爱集体的良好意识。

5.1结合课堂常规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课堂常规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师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班级的具体情况有重点地把课堂常规的内容和讲礼貌,讲道德守纪律等结合起来,加强组织纪律性教育,使学生逐步形成遵守规章制度和热爱集体的思想品质.

5.2结合不同的教材内容和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教学具有内容多,范围广,思想性强等特点,这是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利因素.由于各个运动项目内容不同,所达到的教育效果也不同。例如,田径运动往往使人感到枯燥无味,但坚持练习却能培养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球类项目需要在同伴的配合下进行,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又可增进学生的,互助帮助,团结友爱的思想品德。

5.3结合不同的组织教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根据课的内容,任务,教学条件和学生实际,优化教学方法,组织形式,运用启发式教育,教师在讲解示范中,主要阐述技术的要点和难点,讲清动作的完成过程,让学生获得基本知识,明白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有助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使学生的思想活动在教学中呈现积极状态。

5.4结合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行为表现是其思想活动和个性情感的真实写照。为此,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在各项体育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和心理状态,通过观察分析问题,及时教育、疏导。如在课堂中常有学生在同一活动中,在同样条件下,有的学生可能表现出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顽强的拼搏精神,而有的同学则表现出不负责任等等。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及时进行表扬或教育。5.5结合偶发事件的处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过程中,偶发事件时有发生,这是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是思想和活动的真实流露和表现。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行动和表现,及时处理有代表性的事件,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进行行表扬或批评,提高学生对是非的判别能力,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5.6突出教师的表率作用

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作为教师必须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基础、专业技能和强烈的“敬业精神”外,还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养。教师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教学中,讲解清楚、示范规范,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6 综述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德育教育不仅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也是体育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在重视德育教育的同时,更要重视德育教育的效果。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关键要灵活多样,结合实际,因势利导,这样自然会受到水到渠成的效果。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必须同体育教学的特点、内容结合起来,防止只写在计划与教案中,或进行空洞的说教。要把德育教育内容中的抽象概念具体化,使之成为具有可操作性的实际内容。在教育过程中,为师者以身作则,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体育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食(2022年2期)2022-04-19 12:56:24
美在课堂花开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11-25 00:50:04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48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新教育(2018年8期)2018-08-29 00:53:10
2016体育年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新课程研究(2016年2期)2016-12-01 05:53:16
我们的“体育梦”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解题技巧
学周刊(2016年26期)2016-09-08 09:0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