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展垒(郑州轻工业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河南郑州 450002)
浅析Moodle平台的网络课程教学应用
尚展垒
(郑州轻工业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在现在教学研究中,关于Moodle平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的实用性探讨,对其教学资源建设及应用研究还略显不足,笔者通过对平台功能模块的构建过程,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基于Moodle平台上网络课程的资源建设及应用研究进行探索,证实了在该平台进行研究型学习的有效性。
Moodle网络课程资源建设网络教学
随着网络教学的广泛应用,国内许多高校都纷纷建设网络教学平台。Moodle是目前最流行的网络课程教学与管理平台之一。本文以Moodle为平台,分析Moodle在教学中的应用,充分利用Moodle构建网络研究型教学环境,来推进网络研究型教学的进程。
鉴于Moodle研究型教学特点及高校师生的需求,有必要搭建网络教学平台为其提供学习专业课程的网上学习环境。Moodle开源系统功能主要从学生功能和教师功能两个方面进行归纳。
1.教师功能,本平台为教师提供的功能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和反馈。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内容的需要自由设计教学,如:发布公告消息、添加资源、组织协助学习、进行跟踪监控,评价总结等服务。如图1-1所示。
2.学生功能,学习平台由学习前准备、课程学习和学习评价三个模块组成。学生首次进入平台,要进行注册,待管理员审核批准后登陆平台进行选课。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课程安排在平台上选修课程。选修课程时可以根据教师授权的选课密钥,也可以利用E-mail向教师申请,当然也可以由教师直接一次性将学生注册到课程中而省去申请选课密钥的麻烦。待选课成功后,学生可以浏览所选课程的内容,观看教学资料和教参,浏览最近的活动通知、新闻,自主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参与课程讨论,向教师提问,完成作业和自测练习,参加学科考试,记录学习心得、感悟。参与课程学习的学生可以在站点上修改个人信息,也可以上传教师要求完成的作业及提供与课程相关的各类学习资源到学习平台。如图1-2所示。
1.创建《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课程
开设一门Moodle课程,用户必须以系统教师或管理员身份登录,然后选择首页上“站点管理”课程下的“添加/修改课程”,最后再选择“添加新课程”,则进入创建新课程界面。
教学资源的设计包括确定信息资源的种类和每种资源在学习本主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对于“内容分析法”这一主题,需要的教学资源包括:电子教程、教学课件、教学案例、教学资料库、习题库,把这些资源按照教学顺序导入《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平台中。
2.课程资源的管理
设计完课程之后,就要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Moodle中的课程管理的优势是能够让教师节省时间,且方便地管理自己的课程,学生也能够在每次访问课程时,知道已经学过和没有学过的内容,何时提交作业以及资源的更新情况等,这些都能够给师生的教学活动提供很大的方便。
通过“管理”一“备份”工具,整个课程可以被压缩成SCORM包做为备份或者供其他学习内容管理平台安装使用,也可以“恢复”备份的课程。通过“管理”一“文件管理”工具,上传网页、音视频、文档或动画等类型的课程资源,并储存于服务器的文件夹“moodle data”中,还可以对文件进行移动、重命名、删除等操作。
分析教学内容是为了规定教学内容的范围、深度及教学内容各部分的联系,回答"学什么"的问题。分析教学内容的基本方法有归类分析法、图解分析法、层级分析法、信息加工分析法和使用卡片法等。
1.研究型教学的实施
创建情景。创设情境主要是让学习形成清晰的目的图式,奠定解决问题的方向,引起学生对探究活动的动机和兴趣。为了让学生能够了解内容分析法并在此基础上对此产生一定的兴趣。教师以分析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发展历程为例将学生带入到内容分析法的学习情境中。提出问题。在上述情景下,老师在分析学生疑问的基础上,结合教学目标提出要研究的问题。让同学分组讨论从计算机的产生到现在生活中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开始,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总结经过了几个发展时间,它的优势和不足都在哪里。分析问题。分析问题需要师生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收集与检索能力、信息处理与表达能力、信息概括与评价的能力。为方便师生交流,设置了专题讨论区,教师要随着课程的推进,提出讨论主题,侧重解决对教学内容的认识,深化基本原理的学习,在讨论中教师要发表意见,作好引导和归纳,把小组评析的争论和结论整理后发布,作为进一步讨论的引子,在这个讨论区,教师只是起组织者的作用,包括发布主题,在讨论深入到一定程度后更换主题,以及删除偏离主题比较远的帖子,并不参与意见。④解决问题。各小组在应用分析的过程中进行小组间评论,发表各自观点建义,修改确定后提交老师审核。教师在评定成绩后,将各小组的成果进行发布,让学生们相互观摩和评价,最终由师生共同归纳出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发展特点。如图1-3所示。
2.教学评价与反馈
通过以上案例,学生了解了内容分析法的意义和应用模式,掌握了内容分析的步骤,并能运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具体的软件研究课题。使这门课程的教学理念、内容、方法等有了全面的提升。通过“内容分析法”学习,能够熟悉利用Moodle提供的作业、测验、调查问卷、互动评价等活动模块,随时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及时地调整和改进学习进度与方法,提升学习效果。
通过Moodle平台资源,利用活动模块、应用模块来能够实现对不同类型的课程进行构建,并且能够保证不同教学模式的顺利进行,从而达到不同方式下教学目标。[6]例如指导式、讲授式教学方法以及自主式、接受式或者协作式等学习方式的联合使用。这种教学模式适用于各种不同的领域,并且适用于完全在线课程教学,还能够充当传统课程的补充教学角色,从而构建出混合式的教学课程体系。无论选择哪种教学模式,其应用都要能够按照前期设定的步骤来进行。在使用之前要能够对学生加以技术培训,保证他们能按照之前设定环节来开展。在实际使用之前,需要对学生开展技术培训,保证他们熟悉Moodle平台,排除各种技术故障,为了保证教学效率不断提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教师还要能够结合具体教学状况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教学资源进行调整和修正,保证教学活动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
首先,提出问题来创设教学情境,情境属于所有认知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Moodle平台在创设情境过程中有着较为显著的优势,能够真实地反映现实社会,通过任务驱动的方法来设计更多启发式的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其次,Moodle资源模块能够为学生提供较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能够结合学习任务以及固有的知识结构选择相适应的学习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并完成相应的测验、练习等,做好知识意义构建工作。再者,Moodle通过提供较为广阔的学习空间以及不同的学习工具来组织小组为单位的教学活动。讨论区则能够让不同的小组之间针对具体问题加以讨论。[7]在这种探究合作学习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够得以活化、学习品质得以提升,从而保证学生个体之间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个体差异之间形成的包容能力得以提升,从而形成创新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最后,进行协商讨论,教师要能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种讨论以及交流活动中,设计正确有效的交流话题来引导学生进行参与。还能够在专题讨论、讨论区、聊天室参与讨论、协商、发表意见,通过和教师交流、同学交流之后获得问题的解决思路。学生在Moodle平台上还能够排除各种心理障碍,讲出自己的想法。Moodle讨论区除了能够引导学生结合主题问题进行互动之外,还能够把回复传递给个人邮箱中,提醒使用者进入到系统内部加以回复。这种互动环境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升自我认知主体的力度。
结语
通过对Moodle平台进行调试、搭建以及模块设计之后,要能够加大对不同模块功能的利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有着较强的实践性,对于课程所具有的特点可以精心设计网络课程设计,选择立体化、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来适应学科领域快速发展的要求。教师要更好地进行网络课程教学组织,从而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状况。[8]通过Moodle平台的利用,还能够更好地呈现出课程内容、课程目标、学习资源。学生还能够在真实网络化的环境下进行讨论、自主学习、发问等,从而调动学生的创造性、积极性,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Moodl中的各种交流方式也能保证师生之间信息交流的畅通。教学内容对教师和学生的时间要求没有传统的教学那么严格,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时间不足的矛盾。Moodle的评价手段非常实用,能够为教师节省大量的时间。在研究型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并能把理论知识灵活应用于实践,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协作学习的精神。研究型教学增强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动力,使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增强了自信。从学生的积极配合以及学生作品的改善中,可以看出利用研究型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合作能力极大的提高,它真正改变了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1]曲枫.基于Moodle的任务驱动式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06月
[2]李明.基于Moodle平台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D].河南大学, 2011年06月
[3]李志友.基于Moodle平台的农村远程教育培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04月
[4]化希耀.基于Moodle网络教学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吉林大学,2011年05月
[5]叶虹,田兴彦.Moodle二次开发——智能化[J].微计算机信息,2011;9(3):110-113
[6]王海鹰,武雷,肖磊等.Moodle平台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15(1):150-152
[7]赵健.网络环境下城乡互动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与运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05月
[8]袁丽,邱桂华.基于Moodle平台网络课程实践与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3,22:153.
[9]李宏亮.医学职业院校基于Moodle的网络教学平台搭建与课程资源设计初探[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03:210-211.
[10]熊小梅.基于Moodle平台的网络课程设计及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4,02:172-173.
[11]景宝华.基于moodle平台的《数据库应用技术》网络课程构建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06:211-212.
尚展垒(1974年-),男,河南禹州人,郑州轻工业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计算中心主任,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