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皓楠 彭 静
(辽宁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6)
教学与科研结合的途径及成效
——以新闻评论课程为例
李皓楠 彭 静
(辽宁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6)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才,而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教学,也就是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来实现的。优化教学内容,是实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之一。准确把握住高等学校教学内容优化的障碍以及怎样采取措施优化高校的教学内容,是一项难题。本文从教学与科研结合的理念出发,对大学课程优化的途径及成效做出了探讨。
教学;科研;新闻评论
教学与科研之间关系的建立始自于19世纪德国洪堡所领导的柏林大学,二者相结合的观念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高等学校遵守的办学原则。最初,这二者相辅相成的大学理念在少数学生、恰当的讲座制教学模式中得到了较好实现。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所处条件发生了变化,高等院校开始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没有科研的教学与没有教学的科研,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德国,在其他国家亦是如此。这也即美国学者伯顿·克拉克所说的“教学漂移”和“科研漂移”。具体地说,高等教育创立之初是为培养精英而设立的,高校教学资源更多仰赖教师的科研成果,而能够接受这类教育的学生数量较少,教师可以把自己的时间充分花在科学研究与教学上,而这基本符合学生接受精英教育的目的,即自我的完善或是精神上的追求。如此,师生都可以从容地以教学与科研结合的方式来探求知识与发现知识。
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机制与实际成果被认为是大学教育的重大缺失。以新闻专业类实践性强的学科为例,“高校对学生新闻实践能力的培养与社会的需求、媒体的期望仍有较大的差距。新闻实践教学面临着实践教学体系系统性断裂、师资力量薄弱与教学资金投入不足等三重困境,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实践教学体系的系统性构建。”[1]如何改善这一状况,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为近十年相关研究的一个主题。研究者认为“就业环境要求应聘者具有多年经验和多种能力。而缺乏工作经验是大学生与其他就业群体相比一个明显的劣势。为解决这一矛盾,培养应用型人才,弥补应届毕业生工作经验不足的劣势,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成为新闻教育面对的重要课题。”[2]
就新闻评论学课程而言,作为新闻学专业核心课程,笔头上的要求包括学生能够就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写作一篇2000字左右的时评。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使用网络的频率高,接受网络意见的可能性大。比起其他社会人群更容易受到网络舆论的引导,形成偏见。面对新闻事实,不能用文章这种更为理性的思考方式来表达观点,不能全面客观地看待时事,不能超越一般网友散乱的主观化倾向的意见。落实到文字上,有效时限内,一篇2000字的时评对于本科生来说是存在较大困难的。通过多种方式包括抄、写、讲、练等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尝试、增加案例讨论环节加强互动式教学等,取得了一定成效,部分同学的新闻评论文章写作能力得到了提高,有些学生习作经过教师修改后比较顺利地发表到《金虎时评》等主流网络媒体平台上。
然而,当教会了学生一般的写作技巧后,写作教学的瓶颈会再次出现。能否超越一般技巧成为主动思考的问题分析与处理型的能动的写作者是一个问题。《牛津高校写作指南》开篇提出,“写作一直被说成是可以学会但不能教会的”。马少华曾撰文回应这一提问,认为,“写作能不能教”的问题,应该换成“可以怎样帮助人学习写作。这才是写作教学的实际问题和真实使命。”[3]大学教育能否帮助学生建构理性的评论态度与专业深入的分析技能,这也是业界人士质疑越来越多的地方。仅在写作态度方面,大学教育面临的挑战包括能否通过教学让学生写作者建构审慎与节制的理性态度与公民品质,让学生写作时不轻易被未经确证的消息和不动脑子的判断所包围,不要动不动就不由自主地变得急躁和狂热……这些基本素养对写作的影响极大,也是单纯的课堂教学难以涵盖、触及的。没有一段连续时间的切磋琢磨、浸润式的影响,要达到素质教育目标是困难的。
(一)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间的矛盾
教法调整可提高学习兴趣,增加授课接受度,但从根本上不能解决思维能力问题。课堂教学手段的更新受制于高校具体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学生水平等现实因素,就笔者个人经验而言,一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很好,但仍然不能达到教师理想中的目标。具体地说,学生写作技巧提高了,文章写得流畅了,但深度不够,立意与主旨都是比较模糊的。在民国时期,报人张恨水的时评能够做到“以文章报国、为民众代言”,今天读来仍不乏认同。将“易碎品”锻炼成为有价值的文字,这种能力是长期练习的结果,更是作者本人的思想结晶。好的新闻评论绝对不是应景之作、浅薄为文。单纯的表态如无深究之能力,不足以写出条理清晰、辨明是非之作,仍然不是理性的有价值的舆论。
教法调整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授课接受度,但从根本上不能解决思维能力问题。学生乃至教师从不提问,不质疑,没有问题。对教材没有存疑,没有需要深究之处。对教学没有疑问,没有需要深化之处。对专业没有探究之心,浅表层思维,不动笔,不训练自己。这些其实是大学教育偏重表面技能,偏重知识堆积,缺乏全面培养人才的至关重要的思维训练,缺乏对学生独立研究能力的培养,长期以来的缺失所导致的必然结果。也许我们能够培养合格的写手,但却不能塑造有思想有情怀的新闻人、社会人。这种独立思考精神的缺乏也表现在课堂上,文科课堂应当是思想火花碰撞的世界,提问、思考、解答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模式。没有问题是可怕的。大学生不提问,他们的老师们就有好的问题吗?也不见得。波普尔说:科学只能从问题开始。提出一个好问题标志着思维模式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思考、创新的转变。真正的教学之难,难在如何培养问题意识,如何培育学生怎么思考、怎么提问、怎么解题。而学习之难则难在通过实践与针对性的训练不断的充实自身,不断地思考问题并寻求解答的征途。
(二)教学效果与教师诉求间的矛盾
近年来,普遍性的高校不断强化科研指标的结果是教师难以在时间和精力上兼顾科研与教学。二者的时间分配涉及高校教师的切身利益,职称评定与教学效果孰轻孰重?生存现实与师道尊严竟成鱼与熊掌?如果能够通过调整二者关系更好地统筹教学与科研,让高校教师不再被难以兼顾的窘迫所挤压,这对释放高校教师工作压力,提升教学水平都益处颇多。
教学时间挤占科研时间,这是大学教师都知道的一件事。国内大学“升级战”的现实,让高校追求科研指标理所当然。尤其是在综合性大学,对科研指标的高要求,让这个问题变得非常严峻。有研究者描述这一困境,写道“在我国高校如何处理好科研与教学的关系,仍是很多教师心和感到困惑的问题,教师究竟该把重点放在教学还是科研上,从当前的高校教育来看,当然是既要科研也要教学,然而有的教师担心,过多时间用于科研,没有时间备课,从而削弱了自己的教学精力,而有的老师在长期科研中,将自己的科研成果结合教学,使课堂丰富生动。[4]如何最大限度地促进高校教学与科研互动关系,既能搞好科研又能加强教学效果,这个课题值得探讨。
(三)已显现的成效与进一步设想
《科研教学结合 为人才培养提供强力支撑》一文对科研与教学结合的模式提出了一些设想:包括促进科研成果与教学资源的结合,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课程,要求学生结合教学内容撰写小论文、读书报告、文献综述,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学术讨论会、报告会。根据教师各自的研究特长和方向,选取部分课程开展团队教学,同一门课程的不同章节,由最擅长的教师进行讲授,并充分利用行业、企业师资力量,实现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邀请知名学者、专家到校进行科技讲座,通过“学术沙龙”的形式与学生进行探讨、交流,把科学研究经历、科学实践技能以及创新思维方式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与智者同行,并成为激励学生追求真理、实现人生价值的动力。科研项目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来源。科研项目,特别是一些实际工程项目为本科生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注入了新内容。教师通过科研项目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有助于指导学生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真题真做,学生接触到实际课题,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文化强国语境下高等教育科研教学互动研究》一文中也提到了应吸收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等方式。这种参与、合作的方式也吻合“合作学习以增进兴趣与参与”[5]的现代教育理念,可以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强化教学效果。
我们的实践来自学校的大学生创新项目,吸纳本科生参与,以教师科研为指引,在充分了解学生学术兴趣基础上,帮助学生拟定论文题目,在整个立项报告——材料搜索、整理、分析——论文写作——结题总结的科研流程中,引导学生全程参与,面对严谨的科研规范不断成长。参与项目的学生将论文主体应用到本科毕业论文的内容当中,顺利地完成了毕业论文选题到成稿的工作。但此类项目不能兼顾多人,一时之间难以普及。指导完全没有经过学术训练的“新人”并不简单,所以很多教师也不愿意触碰这样的“苦差事”。一般院校近年开展的研究方法课与毕业论文指导课程或可增加学生接受科研指导的概率。还可设置以建立数据库为目标的操作性强的项目吸纳低年级学生参与,运用案例教学加强队学生的思维和技能训练,帮助他们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尤其必要。国内案例研制与案例教学的探索目前以高效自主构建数据库模式为主,2008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系统化的案例库尝试,取得初步成果,出版了马少华、刘洪珍主编的《新闻评论案例教程》一书。很好地丰富了新闻评论课堂教学内容。
另外值得重视的一个途径是毕业论文写作,但在时间分配上存在问题。大三下半学年要结束时才进入这一过程,让忙于找工作、考研、准备公务员考试、出国流程的“准毕业生”分身乏术,最后撇给指导教师了事。这无疑又给工作繁重的高校教师增加了不小的负担,也导致部分老师干脆自己动手完成论文(联系异地学生的困难、同情学生就业压力的情感因素等)或者得过且过。而对很多毕业生而言,正规全面的科研指导完全成了空话。这是有违通过毕业论文检验学生综合能力的初衷的。意大利学者翁贝托·艾柯在指导论文写作的著作中提及,在意大利,毕业论文指导从大二学年开始,让学生有三个夏天可以筹备资料。国内目前普遍的大四才进入毕业论文环节是否可以提前到大学三年级开始,留出一整个学年来完成这个过程呢。[6]诚然,科研与教学相融合,其目的在于进一步促进教学,更好地完成大学的根本任务。近年来重科研轻教学的势头愈演愈烈,不利于人才培养。大学必须以学生为本,人事考核要有利于促使教师教好书。“大学是培养高级人才的地方,培养好一批又一批好学生是造福于子孙后代的百年大计。论文不是不重要,但不应本末倒置”。[7]
[1] 齐晓斌.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的困境与系统性构建[J].东南传播,2009(11):104.
[2] 彭静.新闻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新闻传播,2010(3):121.
[3] 马少华.再次面对“写作能教吗?”[J].新闻与写作,2010(9):58.
[4] 李群.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浅析——以《新闻学》为例[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3.
[5] 钱民辉.教育社会学概论(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34-235.
[6] 翁贝托·艾柯(意).大学生如何写毕业论文[M].高俊方,等,译.北京:华龄出版社,2003:240.
[7] 赵振宇.我们说了些什么?——一个新闻学教授的历史回眸[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414.
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要想进一步发挥教育电视的功能,就必须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改革策略:更新观念、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强化服务,打造高素质高水平的教育电视队伍。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电视获得更好的生存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罗立仪,邹学麟.教育电视台发展的时代需求与转型策略[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4(4):21-26.
[2] 苏峰.教育电视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生存与发展策略[D].山西大学,2011.
G420
A
1674-8883(2015)21-0017-02
本论文为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网络时代与当代主流价值观建设”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L11DXW008;辽宁大学第五批教学改革项目“教学与科研融合,优化新闻评论教学内容研究与实践”的结项成果,项目编号:JG2013YB0002
李皓楠(1989—),文学学士,辽宁大学后勤集团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传播,媒介文化。彭静(1979—),文学博士,辽宁大学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文艺学,媒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