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大昭
当我们的越野车停在村边的时候,车轮上已经裹上了一层混杂着泥土的冰雪。太行山的初雪往往在11月初的时候便已悄然来到,现在是12月底,山谷里的溪流早已被冰层覆盖,夏季需要小心涉水开过的河滩,如今可以放心大胆地从冰面上平稳驶过,惟一需要注意的仅是防止打滑。这是这片群山里最偏远的一个村庄,我们今天的任务就是从这里出发,开始我们的冬季野外作业—回收红外触发相机的监测数据。
这是今年我们第四次大规模山地作业。上百台红外触发相机以每四平方公里一个网格的形式网状散落在数百平方公里的山林里,它们的职责是监视着这里野生动物的一举一动,尤其是这座巨大山脉的王者:华北豹。
世界上的豹有九个亚种,它们遍布于亚洲和非洲的森林里。在中国有四个豹亚种,分别为华北豹、远东豹、印度豹、印支豹,而华北豹(Panthera pardus japonesis,North China Leopard)是九个亚种里惟一一支生活于中国的亚种,类似于中国特有的华南虎。
以虎、豹为代表的大型猫科动物一般都是所处生态环境中的旗舰物种。在没有老虎的地方,豹就是一个生态体系里的王者,它们位居食物链顶层,数量稀少。豹的生存仰仗于大量的大中型食草动物,如野猪、梅花鹿、狍子、麂子等;而豹有明确的领地观念,一只豹的领地面积可达到数百平方公里,且成年雄豹会驱逐其领地内的其他雄豹,以确保对领地内雌豹的统治地位。这就决定了一个豹的种群需要面积达到数千平方公里、食物众多的山地森林。旗舰物种是否能够健康繁衍,是一个地区生态质量好坏的明确指标,豹的存在意味着完整的生物多样性和保存良好的森林系统。如今,中国的虎豹几乎已消失殆尽,老虎只残存于一些边境地区,而豹也几乎从其过去分布地域的90%内消失。
华北豹体重约40~60kg,身上有大而明显的梅花状斑纹,在民间常被人叫做金钱豹、老豹子,以野猪、狍子、野兔等动物为主要猎物。过去这种体格矫健性情凶猛的大型猫科动物曾经遍布于辽宁、内蒙古、河北、北京、天津、宁夏、山西、河南、陕西北部等省区,然而随着现代文明对山林的侵蚀,华北豹逐渐从原有的栖息地里销声匿迹,如今只在一些人口密度较低、森林保存较为完好的地区还能发现其踪迹。
要想寻找到豹并不容易,而想要系统地研究它就更加困难。多年来猫盟的科考队员们在北京、河北、山西等多个地区的深山里寻找豹的踪迹。通常来说,我们首先会在山村里进行走访,寻找豹的蛛丝马迹。只要有豹的存在,就会不时出现一些捕食牛羊的传闻,而且总会有一些目击记录。遗憾的是,我们听到最多的话都是:豹子啊,以前见过,大概是20年前啦……这实际上就是中国豹艰难处境的缩影:随着道路的修建,各种现代化开发蚕食着荒野,豹也在悄悄地消失。
陆续地,我们在河北的小五台山和山西晋中市附近的太行山中段发现了豹的踪迹。
在自己的领地里,豹不时会在一些地方留下标记,并查看是否有别的入侵者。
找豹的过程颇似一场狩猎,不同的是我们手里并没有拿着猎枪。首先,不管到了哪里,我们先要做到一件事情:把山里的情况摸清。这意味着我们要对一大片山地的地形、植被、水源、山路、人为活动做到心中有数。这时候,现代化科技就开始发挥作用。我们会先在谷歌地图上研究地形地貌、植被特征,然后以此来设定我们的考察路线。通常我们会在谷歌地图上把一些重要的山脊、山沟、典型的地标位置、可能的行进路线等位置信息都输入到手持GPS里面,以此作为野外作业的方位参照。
接下来就是山地实际作业。豹的活动能力非常强,要在沟壑纵横山高林密的野外环境中找到豹留下的踪迹并非易事,虽然豹对地形有一定的选择偏向性,但要在山里找到这样的地方,仍需要把山走遍。山里的情况是复杂多变的,当我们在山里行进时,不断地寻找路线、改变方向乃至迷路都是家常便饭。有时候仅靠GPS也很难在野外找出合适的路线,这时候可以有另一个好办法来解决问题:用平板电脑打开谷歌地球(前提是事先把地图缓冲好),然后用蓝牙连接外置的GPS模块,这样就可以实时在谷歌地图上知道自己的位置,并了解附近的地形地势,然后就知道该怎么走了。
我们在山里寻找豹留下的踪迹,主要是豹的足迹、粪便、抓痕刨痕等。这些往往都是豹标记自己领地范围的痕迹,一旦痕迹出现,则可以确定豹的存在;如果痕迹还是比较新鲜的,那么就是一件值得兴奋的事情了,比如豹粪可以捡回来作为标本留存,以便进行食性分析以及进一步的DNA研究。识别这些痕迹需要经验,夏季由于植物繁茂、温度湿度高,痕迹消失得很快,难以发现,但到了冬季,一切都变得简单起来。
猫盟的队员正在树上安装红外触发相机,这是一个精心挑选过的地点。
冬季是野外调查的黄金季节,雪地上的足迹非常清晰,这是确定动物是否存在最明显的证据。豹的足迹很典型,大而圆,步距较大,呈直线延伸,仔细看可以看出梅花状的足垫和脚趾。我们非常重视冬季作业,这是工作效率最高的时候,也是山里人为干扰最低的时候。
然而冬季在山里行进也有一些无法避免的问题。除了寒冷带来的困扰外,地面厚厚的积雪会让我们行进速度变慢。在一些背阴面的山沟里,积雪往往达到齐腰深,登山鞋经常浸没于雪中,导致即便有防水层的防护也会在一两年后就开始漏水;夏季看上去和煦的溪水如今已经冰冻三尺,冰层随着水流而逐渐堆积,最后形成壮观的冰墙或者冰瀑—这又让我们因为如何安全跨越过去而伤透脑筋。在冬季我们往往要携带更多的装备,如保暖的衣物、雪套、冰爪、攀援绳索等;低至-20℃以下的低温又使得我们手中的电子设备备受考验,我们不得不携带更多的电池或者低温性能良好的锂电池以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公豹会驱逐自己领地里的其他公豹,以捍卫自己的猎物和配偶,这也会在它们脸上留下伤疤。
当然冬季也有一些好处。此时枝叶都已落尽,走在山里不但视野良好,而且也不会饱受荆棘撕扯之苦—由于总是要在灌丛中穿行,我们必须选择足够结实的外衣,但在夏季如何让衣服不被荆棘撕碎而又不会太热,始终是个困扰。此外,相比枝叶遮蔽的夏季,冬季是经常能看到动物的季节,我们偶尔会遇到在林间觅食的狍子、野猪、狐狸和豹猫。
找到豹的踪迹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安装红外触发相机了。红外相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哺乳动物身上的热量作为感应源而触发相机进行拍摄。因此我们会把相机安装在动物必经之路上,通常是在一些较为狭窄的兽道边的树上。一台相机装好电池后,大约可以工作三个月到半年,在这期间只要有野生动物经过,相机就会将其拍摄记录下来。
当然,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拍到动物,我们还需要知道动物的大致数量、活动范围、活动习惯等生态学指标。因此我们将数百平方公里的山地进行网格划分,在每个网格里动物最有可能出现的地方安装1~2台红外触发相机,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监测后,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个区域里都有什么动物、大概有多少、它们有怎样的活动习惯和环境选择。
而对于豹,还有另外一个好用的研究办法。豹身上美丽的斑纹就像是人的指纹,没有两只豹的斑纹是完全一样的,这为我们识别它们提供了依据。我们通常会设法拍摄到豹两侧的斑纹特征,这样无论它出现在哪里,我们都能够辨认出它们。
这样的研究工作,我们在山西晋中市附近的太行山里进行了七年。在此期间,我们共在这一区域先后监测记录到16只成年豹,另外还有四次繁殖记录。我们大致知道了公豹和母豹的活动范围,也了解了它们的捕猎、繁殖、领地等行为习惯。七年中,我们持续监测一只编号为M2的雄豹,见证它逐渐长大、与其他公豹争斗最终占山为王的过程;我们看着小豹出生、成长、成年、独立……但这些仅是华北豹神秘世界中的冰山一角,还有更多的秘密在等着我们去探索与发现:我们正在计算豹与当地食草动物的数量关系,我们开始评估一个健康的华北山地生态环境所应具备的因素—只有更加了解身边的这些山林,我们才能体会到大自然的奇妙,并且知道该如何更好地进行保护。
在进行野外研究的同时,对豹的保护工作也在同步展开。
每年都会发生豹攻击家畜的事件,通常受害者是牛。春季,农民们把大量的肉牛赶上山,接下来一直到初冬,这些牛都会在山上自由地进食和生活。然而这些山林同时也是豹的家园,当狍子、野猪因为牛群的干扰而纷纷迁移之际,豹就很容易将小牛列为攻击目标—由此而发生的报复性毒杀是近年来豹的一个重要致死因素。
夜间豹依靠敏锐的视觉和听觉依然活动自如。
进山考察需要携带很多物资,除了户外野营所需的装备外,还有很多考察设备。
除此之外,难以根绝的盗猎、旅游开发、修路等现象都在对这一生态系统里的所有动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威胁—北京、天津、河北很多地方的豹就是这样被悄悄消灭的。
如何将这些致危因素一一解决呢?
实际上,保护环境最根本的工作还是做人的工作。近年来猫盟开始集中精力在当地乡村推进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在当地政府、保护区、林场以及其他保护组织的支持下,在一个豹的栖息地内的民间生态补偿机制、野外反盗猎巡护队都已经开始运转,而更多的野生动物保护宣传资料发放和教育活动也已经定期在当地的村庄里举办。
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够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而华北豹这种美丽的中国独有的大猫,也能够继续自由漫步于这片它们世代生活的山林里,野性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