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强
【关键词】 思想品德教学;针对性;练习;命题;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02—0067—01
思想品德课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必修课程。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有效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能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提高学生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改善学生的行为。本文结合笔者的实践就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与评价谈几点看法。
一、提高练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书面作业不能一味地停留在抄写理论要点,要倡导精而少。思想品德课永恒的主题和灵魂就是理论联系实际,面对鲜活的社会生活,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我们一方面不能禁锢学生的思想,另外一方面要不断“端正”学生的思想,对于学生提出的触及社会生活的深层问题,必须靠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学生的主动思维,使其思维和实践结合后,才能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的困惑,也才能体现思想品德课的生命力,从而激发学生求知和探索的欲望。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师除了应使学生了解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达到学以致用。所以说,如何有效的理论联系实际对提高教学的实效很重要。
2.要做到认真批改,及时反馈。对书面作业要认真批改,尤其是对一些可以适当发挥学生理解认识的适合初中生作答的简单论述题,思想品德课教师一定要认真批改,字斟句酌,才能有针对性地逐步提高学生对理论的认知。同时,对布置的行为作业也要通过日常观察、多渠道追踪了解、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反馈等方式掌握实效,以期掌握学生日常行为的变化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固化情况,对症下药,循序推进,扬长避短,提升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要倡导学生针对作业上老师的批改和评价积极开展自主反思,在明辨是非中修正自身行为。鼓励学生参与道德实践,在实践中内化认知,促进优良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二、试题命制要注重教育价值,突出能力考查
1.好的命题应注重试题覆盖面,注重突出主干知识的考查,注重知识整合,应该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拓展思维,激发探究、创新的兴趣,提高综合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2.好的命题应体现人文关怀,注重价值导向,引领道德实践,如可以通过情境设置,使学生在特定的环境、氛围中经历生命的过程,参与生活的体验,激发内在的情感,使学生在自我反思、自我建构、自我成长中获得认知,升华思想,内化品德。可以说学生做一份好的试卷,便受到了一次教育,充分体现考试即生活的理念。要以重大社会热点为背景,精心选择,找出社会时政热点问题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努力使所选背景材料既能反映社会热点问题,同时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做到“小”中见“大”,避免大而泛,空而广,问题设计入口应小而灵活。
3.好的命题应注重控制试卷难度、长度。尤其是初中学生知识和社会生活阅历尚极其有限,因此对试题,尤其是论述题的广度和深度就不能有太高的要求,对整篇试卷的文字阅读量要适当地控制。以期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让学生尽可能地考出理想的成绩。
三、学习评价方法要尝试多样化
思想品德课评价主体要多元化,使评价成为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参与的过程,要倡导发展性评价,不简单对学生进行终结性诊断,要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进行评价。就目前而言,档案袋评价不失为一种较为成熟的评价方法,既体现了学生日常思想品德的表现情况又体现了综合性。一般地讲,档案袋评价可以在填写学生基本情况和个性特征的基础上从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维度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评价。
档案袋评价作为过程性评价的一种重要评价形式,既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又注重了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尤其是档案袋评价比较注重对学生学习及日常行为表现的全过程进行评价,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明确前进方向,取长补短,激励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进步。这个过程中不仅是一味地填充内容,更重要的是及时反馈,及时评价,进而引导学生在掌握综合素质评价指标的基础上,自觉对照,不断反思和修正自己的行为,在成长过程中反思,在反思过程中进步。
编辑:蔡扬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