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媒体与运动的关系

2015-02-26 18:48:03钟国华广东南方卫视频道广东广州510095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6期
关键词:大众传播互动运动

钟国华(广东南方卫视频道,广东 广州. 510095)

大众传播媒体与运动的关系

钟国华
(广东南方卫视频道,广东 广州. 510095)

摘 要:本文对于大众传播媒体与运动互动提出多种现象,并分别对各现象衍生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运动;大众传播;互动

一、运动中既存有的大众传播成分

在理论上关系最为密切的,莫过于从传播所需要的符号观点来观察。依符号学的观点,运动赛会本身即是符号不断流动与呈现的场域,是人与人之间通过肢体语言不断传播的过程。因此,运动赛会在可见的范围内,是肢体活动的表象呈现,看不见的是各种意义通过肢体符号与符号互动不断呈现的符号场域。若再从符号互动论的观点而言,运动场上运动员与运动员、运动员与裁判、场上人员与场边观众之所以能进行互动,实际上是因为彼此之间对符号建立共识并从中获得意义,进而进行意义交换与持续的沟通,比赛因而能进行。可以说比赛的顺利进行,是建立在参与者在相同或相似社会文化情境下对沟通系统的学习、承认与认同的心理。

依Lasswell所谓传播进行时所需的五大要素而言,以赛会来讲,其本身即已具备某种大众传播特质,如在同一时空中,少数人通过现场符号对一大群人进行讯息传递,受众(观众)在某种程度上又受制于传播者,运动明星由于其具传播效果,在某种程度上可说明星即媒体,明星如承载大量讯息的载具(vehical)。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运动明星本身即传播的另类信道与消息来源。从社会心理学的观点,明星是社会的需要与一种生活上的必需品,其本身即具备媒介消费的特点。因此说得大胆些,运动赛会与运动明星由于其本身蕴藏丰富的传播可能(用运动之术语来说,即具备传播的爆发力或能量),应可视为是另类大众传播媒体(ultra mass media)。若要进一步全面性地发掘运动中的传播成分,则需用现有传播理论,逐一发掘被尘封的运动传播现象,关于这一部分,通过理论性研究,可进一步发现运动中的大众传播成分。

二、大众传播中既存有的运动成分

大众传播到底有哪些运动的成分?除了人类完成各种活动所需的身体、生理因素为大众传播工作者所需之外,有关这方面的其他系统性探讨仍付之阙如,本文以传播例子试为说明。从传播历史而言,传播早期媒介常需借助身体活动形式以完成传播目的,其中部分演变为今日的运动形式。例如,纪元前490年,波斯进攻希腊雅典,希腊以少数的兵力击败波斯大军,当马拉松战场上胜负初决时,一士兵飞奔雅典报信(传播),至城门前报完佳音即倒地不起,后人为纪念此勇士,特定马拉松赛跑,其距离则仿该士兵从马拉松跑至雅典城的距离(42余公里)。再者,古代以快马日夜接驳传递书信,并设驿站建立通道,孕育了今日各种接力比赛身体活动的原型。再以传播中所谓守门人理论(gate-keeper theory)而言,其概念应源自足球赛中守门员的行为概念,意味着任何新闻在其产制过程中,其实是人(守门员)在其间决定要不要让消息(球)继续流通(是否让球进门),如此决策的过程决定了新闻面貌,大众传播理论的命名援引运动的概念,说明大众传播现象与运动现象有其相通处。

三、大众传播与运动两者共有的第三成分

大众传播与运动的成分,有一部分共同反映了整体社会环境因素,显现运动与大众传播存在于共同的社会、文化情境中。由于这方面尚属理论上的预设,故本文试以人类社会中普遍可见的仪式现象为例说明。由于仪式保存了人类共有价值与规范,仪式不仅存在于社会之中,并且存在于运动现象与大众传播现象中。例如,运动赛会本身充满了仪式的场景,从开、闭幕式,至诸多例行性的程序,如运动员热身与冥想等,均含有仪式的成分。至于传播中的仪式行为,从节目制作,写作中如何纪实至所谓的作业行规,均显示了传播中仪式现象的丰富性。因此,了解大众传播与运动两者共有的第三成分,除有助于运动人员与传播人员互动外,对于了解社会亦有帮助。媒体对运动的作为与影响,较为凸显的可区分成下列现象:

(一)提供报道的时段、版面和转播权利金

媒体固然以报道为其职责,但受限于性质与规模,它并不必然的提供报道的机会给每一类型的消息。例如,部分专业报纸,或以特定群众为消费对象的杂志等,均有其特定对象,仅报道特定类型的消息。由此可知,我国各地区约有三分之一的大众传播媒体刊播体育、运动的消息或节目。

到目前为止,包括四年一次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内的许多国际性赛会,转播权利金已成为运动事业体的主要财源。媒体的竞逐转播权利在大环境景气时,形成粥少僧多的局面,通常只有一家有机会获得转播权,但当不景气时,媒体的意愿相对低落。媒体提供的转播权利金固然满足了运动赛会的财源需求,但其可能的问题是,赛会联盟因此依赖权利金,对开发其他财源则表现得意兴阑珊,而媒体单位在获得转播比赛节目的权利后,即开始接受广告预约,而为了追求高度的广告利润,常拉长广告时间,切掉部分比赛画面。另外,为追求收视率,向比赛主办单位要求更改赛程的情形亦时有所闻。

(二)影响赛程表

媒体有时在转播时,基于服务阅听人或提高收视率或为获得平均且稳定的消息供给量,会提出媒体方面的需求,希望主办单位能调整比赛的赛程表。以国内为例,不论是职棒或职篮,赛程表的决定除了是职业运动联盟的职权外,在决定过程中,常为配合媒体每日稿源的需要与人员调度的方便,而征询媒体意见。在国际赛会中,至今仍广为流传的一个例子是,1988年汉城奥运会田径百公尺决赛时间,获得转播权的媒体在发现决赛时段与美国人的生活作息有冲突而不利于收看时,遂向奥运主办单位提出更改比赛时间的要求。由于赛程表一经公布后,全球各电视媒体均以此时间排定节目,并接受了各方广告的预约,因此难以变动,但后来在媒体强大的压力下,主办单位只得变更赛程表,以致受到与赛选手的埋怨,认为比赛时段不符常规,使选手热身时间与用餐时间变更。媒体因其转播权而要求更改赛程表,基本上违反了赛会安排赛程表的原理,如考虑选手的体力分配、气候与每日气温、节目冷热场与快慢节奏的穿插、吸引观众的理由。近年来,媒体的理由

也被列入决定赛程表的因素之一,但赛程表的决定,基本上是各种因素的综合考虑。因此,为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赛程表的决定宜在决策过程中邀请媒体单位共商。

(三)影响比赛规则

在这个世纪的前三分之二的时间里,运动比赛的规则修或不修,几乎是各专项单位的权限,媒体向来不过问,或说从未认识到有此参与影响规则的机会,然而随着潮流的演进,许多项运动现在已转型为媒体的商业化节目,电视台在顾及节目质量与观众的收视意愿下,发现部分运动项目,虽已有流行百年或数十年,但其显现在屏幕上时,常因比赛时间太长,或比赛时间没有充足的中断时间,或运动服装的混淆,或球的体积太小或球的飞行速度太快等理由,造成节目让受众感到某种程度上的不满意。因此,在尝试转变下,某些国际单项运动总会或职业运动联盟也同意实施新的措施,或试行新规则,以符合电视节目的需求。例如,桌球赛因杀球时球速太快,观众无法辨识球的所在。因此,国际桌球总会正推行新规则,考虑将球体变大或变重,以降低球速,另外在颜色上,则早由白色变为橘黄色,以增加在荧光幕上的明晰度。再如柔道赛的例子,常因双方均着白色赛服,以致不易辨识选手的身份,造成观众甚至是摄影人员的困扰,柔道总会乃同意试行新规则,要求选手一方着传统白色服,另一方则着蓝色服装。此外,在职业运动比赛(如职业篮球比赛、职业美式足球),通常有所谓强迫暂停的规定,意在让比赛节目得以进广告。此种影响比赛规则的事情,将会成为一股潮流。可见运动的媒体化是必然趋势。

(四)媒体的立场涉入事件当中

媒体单位除了是经济个体之外,还是社会机构,有其参与社会的功能,再按媒体的报道功能而言,除了消息告知、教育、娱乐等功能外,其对社会的某些议题或事件,难免有其意见与立场,但表达的方式不一,有直接在社论或评论中表达者,也有在所谓特稿甚或纯净新闻中潜藏出现者。对于某些事或人,媒体通常有其特定的看法,但有时候基于所谓新闻报道必须客观、中立的原则,不便表态支持或反对某人某事,不会明目张胆地说:本报(或本台)支持×××候选人,媒体立场与意见涉入事件当中,就正面而言,是其参与社会,扮演社会一员的积极表现,但其可能的弊端,除可能失之公正、客观外,也可能成为特定团体人士的工具。

参考文献:

[1]王芯.电视节目摄制与编导[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钟国华,男,就职于广东广播电视台南方卫视。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5)16-0113-01

猜你喜欢
大众传播互动运动
不正经运动范
Coco薇(2017年9期)2017-09-07 20:39:29
广播新闻创新性改革文献综述
人间(2016年24期)2016-11-23 18:29:47
新形势下的主持人舆论引导力
声屏世界(2016年9期)2016-11-10 22:33:14
浅析大众传播中的“媒介暴力”现象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17:00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新闻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 20:15:41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54:10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中国独立电影的跨文化调和与妥协
电影文学(2016年9期)2016-05-17 12:00:08
奥巴马与劳尔本周“互动”
环球时报(2015-04-08)2015-04-08 15:30:23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