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 京
(安阳工学院 文法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性教学研究与改革
——以《电视写作》课程为例
燕 京
(安阳工学院 文法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电视写作》课程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基础课程,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因此,本文旨在根据《电视写作》课程的现状、教学特点,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在教学方法上做出适当的调整,以满足实践教学工作的需要。
广播电视编导;电视写作;实践性教学;改革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一门集选题、策划、制作等多方面专业技能于一体的艺术学科,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较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在课堂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动手能力相结合,一直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实践教学中探讨的重点问题。
《电视写作》课程是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电视文稿写作基本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培养学生具有电视写作的思维,满足电视节目所需要的一切文稿创作的要求,能够具备熟练的进行各类电视文稿写作的能力。教学的重点与核心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理论掌握的基础上,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实际操作中。因此,实践教学一直作为教师设计教学环节的重要部分而受到广泛的关注。突破传统教学方法与方式,加强《电视写作》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才能更好地完成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适应传媒相关行业对毕业生的技能要求。
《电视写作》课程的教学内容涵盖了电视选题报告、电视节目策划书、采访提纲、节目框架设计、编导阐述、拍摄脚本、串联词、解说词、字幕等一系列的为电视节目制作而进行的文字创作,它贯穿在电视创作的全过程。总体来说,《电视写作》课程教学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多种媒介有机组合。传统的写作的承载媒介是文字,经过作者的去粗取精、改造创作形成以文字为符号的作品。而电视写作借助的媒体是多样的,声画结合的特性使得构图、光影、色彩、音乐、解说词都是创作需要考虑的范畴。因此,《电视写作》课程的教学,要求更加体现多种媒介的和谐搭配带来的美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熟悉专业技能,善于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又要能够进行文学创作,具有较强的综合实践能力。
(2)艺术思维与文学思维相融合。电视写作不仅要创作出适合电视节目的文字稿件,还要兼顾电视节目的艺术创作,充分发挥想象力,使创作的文稿与拍摄的电视画面更加的匹配,达到1+1>2的效果。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文学思维要建立在为艺术创作服务的基础之上,适当的解说词配合适当的画面,将文学思维与艺术思维相互融合。
(3)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配合。课本中的理论知识是对当前专业领域知识精髓的总结,但实践操作中不能一味地照搬照抄,要根据实际操作的需要,调整知识学习的结构。这就要求任课教师能够把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度,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传授艺术化的创作电视节目的思维和能力。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广播电视文稿创作经验与能力,不仅能够系统地传授理论知识,还能够指导实践。
(1)重理论讲授,轻实践指导。目前的《电视写作》课程的讲授内容涉及面较广,涵盖策划文案、新闻稿、解说词等写作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倾向于理论的讲授,课堂上讲得较多的是什么样的电视文稿是需要的,而不是怎样创作电视文稿。实践指导的时间往往在培养方案中没有体现,教师与学生大多在教室里学习,很难实现小组形式的现场实践指导,使得一部分同学的动手能力难以有较大的提高。
(2)课程内容陈旧,案例分析滞后。《电视写作》课程的专门教材较少,以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的姚治兰老师的《电视写作》(第2版)为例,该教材理论丰富,结构体系严谨,是电视写作领域中较为权威的教材。其中的案例分析堪称经典,但是举例内容较为陈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做到即使补充案例分析,以至于不能将最新的电视文稿创作形式和内容传递给学生,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3)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参与度低。由于课程本身性质的限制,主要还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以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在这种情况下,老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媒体是辅助老师向学生灌输的工具,教材则是灌输的内容,是学生知识的唯一来源。这样就很难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微乎其微。学生只能体会在电视媒体中文稿写作的要求,实际写作文稿的能力和文稿完成后与电视节目的配合较难有突破。
(1)融合多种教学方法。适当的教学方法总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给学生营造立体思维培养的软环境,《电视写作》课程的教学方法不能一成不变,而应该不断翻新,坚持多种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电视写作》课堂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为讲授法和案例教学法,学生的参与度较低,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一门对实践能力要求很强的专业,单向传输式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因地制宜地开展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电视新闻稿的写作》课程中,首先使用案例教学法,对经典的新闻案例进行分析和学习,与学生产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再结合模块化教学理论,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讨论、选题、采访、拍摄、制作等一类的活动,教师在每小组作业的每个节点给予指导,让学生们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掌握理论知识。另外,运用现代新型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如在《电视写作》课程中《电视片解说词写作》的教学中,每一节的内容都是一个知识点,类似于解说词与画面的关系、解说词的作用、解说词的语言特点等内容。可以通过录制15分钟的微型课程,将基本的知识点讲授清楚,而后就可以利用大量的时间进行案例分析和课堂作业,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近距离接触,这样可以使合班上课带来的兼顾不到每一位学生的情况降到最低。期末的考试方式也由传统的试卷考试变更为“平时成绩”加“期末作品”的形式,对平时布置的课后实践练习加以重视,期末的分小组作品作为主要考核依据,全面综合的评估每一位同学的实践能力。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合理配合。目前,实践教学的观念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在以往的教学中实践是为了验证理论,现在可以先动手实践,产生直观形象的认识之后,再进行理论讲解,使学生对理论与实践产生更深的认识。学生也可以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产生的问题带入到理论学习中去,提高理论学习的效率。因此,有些教学环节可以先开展实践教学从实践教学带入理论教学中去,提高学生理论学习的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合理搭配,帮助学生掌握合理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例如,《电视纪录片写作》这一章,由同学们分组自选题材进行策划、拍摄、制作,在课堂上由各组成员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介绍和点评,同时找出不足,再由教师现场指导实践,将理论知识引入在学生自己的作品上,使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相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创作能力。在每一章的学习中加入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课堂讲授+实训操作+期末作品制作的方式对本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课堂讲授占总课时量的40%,主要是对同学们的基础知识进行辅导,传授相关的基本理论。实训操作占总课时量的40%,主要让学生更加熟练的操作相关仪器设施,能够独立创作电视节目文稿,自编、自写、自导一个小型电视片。期末作品制作占课时量的20%,主要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分小组制作作品。
(3)加强产学研相结合。积极采取项目化教学的方式,依托与社会合作的项目,围绕项目需要展开教学,在完成项目过程中,达到实战教学目的。将采、编、播等多种专业技能融入实战去,系统整合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根据创作教学需要进行实践指导,力求在创作作品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能力。构建教学、实践、生产相结合的综合性人才培养模式,根据项目制作需要完善教学计划。在创作过程中,每个同学都可以通过实战提高综合创作能力,并结合老师的指导有针对性的训练,同学之间也可以相互配合、相互交流,不断积累经验,提高综合创作能力。邀请广播电视台资深记者、编导全程参与课程的实践教学,选派优秀学生参与制作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去,以实战的要求创作作品。与文化传媒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实现市场与教学的融合,以市场的需要调整教学内容和计划。积极开展与相关影视兄弟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先进影视院校在产、学、研各领域的合作,借鉴对方先进的教学方法与管理方法,形成富有自身特色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电视写作》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研究与改革就是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利用内外部资源,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深度挖掘学生的艺术潜能,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大背景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改革与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1] 王志敏.改革实践性教学培养创新传媒人才[J].现代传播,2006(3).
[2] 国盾.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性教学探讨——从新疆艺术学院影视教学谈起[J].中国报业,2012(10下).
[3] 施小萍.媒体融合背景下高校广电专业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对接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4(11).
[4] 李晋林.影视传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J].当代传播,2008(1).
G642.0
A
1674-8883(2015)19-0141-02
燕京(1988—),女,硕士,河南安阳工学院文法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影视艺术,电视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