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学刚 刘勇 董丽娟 田政
(1.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工程建设部,北京 100010;2.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工程建设中心,天津 300452)
站在更高的层面来认知,项目管理不仅是管理问题,它既有管理技术的问题,又有管理科学的问题,还有管理创新应用的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人的问题,例如参与项目的人员素质、业务水平、知识应用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等。因此,对于项目管理应综合地分析。就管理言管理,项目人员的选聘及人文素质的培养必须要考虑与项目实际结合的问题。
优秀的项目人才,既能够对整个项目团队带来积极的影响,又能带动、同化那些较为平庸、不优秀的人;当项目有新员工加入时,项目中的优秀人才还将担负起培养、引导新员工的作用,告知他们项目的目标管理理念,以及如何与项目团队共同成长。
项目管理失误的行为主体是人,人的职权愈大,一旦失误所导致的损失就愈大,引发的连锁风险问题也愈多。据世界权威部门统计,在全世界每年发生的项目管理问题中,近80%是人为因素导致的,18%是制度、装备设施因素导致的,仅有不足2%是自然环境造成的。这个结论说明项目管理的主体是人,其次才是制度等其他原因,因而对于项目管理而言,项目人员的选聘是项目成功的关键,选对人很重要。
在进行项目员工招聘时,既要看学历,也要看经历,更要看能力。学历,只代表受教育水平及内容;经历,只代表一个人曾经做过什么,做成过什么。一个人只有学历,而无经历,只能说明有了可以学习干事的能力;只有经历,没有学历,则说明会干一些事了,但还干不了大一些的事,还得学习。既有学识,又有经历,才具备了干事的基本能力。
“惟有楚才”“楚才晋用”,一褒一贬,既道出了对楚地人才辈出的赞颂,又道出了对楚地人才流失的悲叹。据《左传》记载,有些在楚地无名的能人,到了晋地却可以大展身手,晋地的发展与当时晋国国君的重才之情是密不可分的。“楚才晋用”令楚王扼腕长叹,也给后世用人者留下了探寻得失的镜鉴。项目管理者应有聚才之度,防止在人才使用上“嫉贤妒能”“求全责备”,从而导致部分外来人才被拒之项目之外,或现有人才流失。
从根本上来讲,实施项目缺少的并不是优秀的人才,而是人才的选择与任用机制。有些项目在组建时不注意选用合适的人才,而注重用圈内人,职不配能,导致项目推进受阻,当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又紧急招聘有知、有识的项目人才以解燃眉之急。攻克项目的难关后,又想如何将这些人才取得的成果冠以不相关者的名下,报奖、邀功,剽取名利。过分的急功近利,将人才当成项目过渡期、困难期的工具。当这些具有一定能力和知识的人才发现被利用后,也会有相应的反应,通常是两种:第一,冷处理,不再为项目工作尽力;第二,愤然离去,导致项目的后续工作受到影响。以往的项目管理经验告诉我们,留住人才的最好途径就是尊重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特长,让其充分发挥作用,并肯定他们所取得的成绩、业绩。
在项目管理者的培养过程中,应注意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与培训[1]。项目中的优秀人才越多,就越有利于项目工作的推进,因此项目领导应注重引导优秀人才充分发挥作用,并重点培养具有潜力的人才[2]。
(1)以情礼做事的意识。管理者应善用“德”,以“恩、义、利、情、威”等不同形式,营造团队文化、关怀员工,使员工有一种归属感,取得管理的效果。恩:恩宠有佳,委以重任;义:义不容辞,临危受命;利:施之以利,以收其志;情:动之以情,与以关爱;威:恩、义、利、威并举,可尽收属下之心。正确地办事要依靠流程、规章、组织结构与制度等“硬实力”,但人际协作要靠互信、合作、共同追求的目标、共同文化等“软实力”, “软实力”是人际交流协作的情与礼。
(2)与人为善,避免人与人之间争斗的意识。大多数成功项目管理者的处世哲学是与人为善,在与人交往中,多为对方着想,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无形之中进行了感情的投资,多数人在你有困难时就会主动回报。除此之外,还要避免人才与人才之间的内讧,这是人性使然,因此要特别予以注意,否则就会迷失了项目的目标,变成人与人之间、组与组之间的互不通气,互比高低,增加内耗,结果必然导致项目目标难以实现。
(3)讲求效率的意识。首先,进行项目任务描述时要有清晰的思路,与长篇大论相比,精简沟通更有效果。其次,应主动克服人的惰性,凡事一旦拖延就不能尽快掌握项目要点,难以按进度要求完成项目进度。当前是一个讲求效率的时代,样样工作都要讲求效率。因此,对时间的管理应该是项目管理者的重要意识之一。
(4)刚柔相济的意识。首先,不要贬低别人的工作能力。当周围的人在某一方面做出成就时,应该主动赞扬,而不是对其成就进行有意无意的贬低,或说三道四,不予认同。其次,不要冷漠地对待别人,否则在无意之间就可能已经伤害了对方,失去了日后合作的机会。再次,对人要有宽容之心。对待别人的失误以及他人对你的态度不宜计较,而应从长久考虑如何将这样的人团结成你的朋友,而非成为对手。最后,不能刚愎自用,要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问题。凡事要给别人留下余地,这样才有利于在团队中团结多数人,日后他人也会在自觉或不自觉之中配合你的工作。
(5)激励员工的意识。激励的作用表现为使组织高效、低耗地实现项目目标,即充分调动组织成员的主观能动性,有效结合个人与组织目标,形成人人为组织的良好局面,实现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趋同。在项目团队中,管理者在工作中要善于对下属进行表扬、赞誉、激励和暗示,充分鼓励项目员工为实现项目目标而努力。
(6)重视听取专家意见的意识。由于项目渐进明晰的特点,善于使用专家对未知的事情进行预测及判断是项目实施成功的关键。在我国历史上,孙权在识人方面堪称高手,例如,孙权得知曹操准备渡江东侵,召集众位将领商议,将领们都劝孙权降曹。唯鲁肃不发一言,见孙权起身入厕,跟到屋檐之下。鲁肃说:“主公借一步说话,刚才众人所论,我鲁肃可以降曹,将军却不能。我降曹,我能有车、有禄、有随从,而将军您降曹,您将如何?前有刘家母子之例,希望您详思。”孙权听完,叹息道:“这些人的主张,深深让我失望,现在你阐明长远大计,正与我的想法一致,这是上天将你赐给我啊!”可见专家、谋士的意见是十分重要的。
(7)统一项目成员目标的意识。 “道不同,不相为谋”,人与人之间只有志同道合才能聚群成事,使一群人相互信任,精诚团结,乐于合作,完全发挥出整体战斗力,最后达到“家和万事兴”,如此才能干成大事。这个“道”就是大家的道。项目团队建设的作用就在于使组织中的成员看到自己的利益是可以与组织的利益取得一致的,而在两者利益不一致时,则要求组织中的成员都能以组织利益为重,顾全大局。同时,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也应考虑项目组织中个人的需求和目标,使项目员工对组织产生信赖和相互依存的情感,从而为加速实现项目目标而努力工作。
从事项目管理工作,除了要掌握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外,还要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作为的项目管理者不仅能够成就项目,同时还能培养项目成员,尊重项目的参与者。因此,在项目人才培养过程中,须强化以下五点意识:
(1)掌握系统思维的意识。系统化的知识会引导人们找出事物内在与外在的联系、规律及发展的趋势,有助于用实践检验工作中的问题。当项目管理者缺少系统化的知识和系统化的思维,多数人仅是站在各自的小圈子内认知事物,往往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掌握并应用系统化的思维有助于项目管理者顺畅地解决问题。
(2)扩大知识领域的意识。固守熟悉的管理方法,重复习惯了的管理行为,会使项目管理缺少活力。项目管理者要善于主动尝试一些新东西,或一项新活动;还要善于学习、归纳、吸收他人的经验,有取舍地加以运用,统筹兼顾,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增长自己的项目管理水平。
(3)风险和危机意识。风险和危机意识是项目管理者应具备的最重要的思维意识,从而时刻关注风险和危机的动态及变化,以确保项目规避风险、应对危机[3]。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意识。人永远不可能用有限的已知去解释无限的未知,因此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两者均不应轻视,而应相辅相成。学习后要实践,只有实践才能体会所学知识的内涵;实践后要总结,用以指导下一次实践。
(5)团队协作的意识。一个人的能力再高,也不可能将每件事都做成做好,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缺少对事物的全面认知,缺少人力、物力和最重要的人脉,还有他人与你的配合程度。在现实的管理工作中,一个善于借势的管理者总能借他人之力、之势弥补自己的不足。这是做好项目的基本之道,即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重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充分发挥管理文化力这一助推项目成功的“看不见的手”;构建学习型组织、采用多样化的组织结构,以便适应不同项目生命周期,打造高绩效的团队,以保证项目的顺利运作和圆满成功。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前提之下,施工企业应该与时俱进,推行已有的管理思想,并不断结合实际工作完善充填,使之成为一个科学的、有效的管理体系,培养一支优秀的施工队伍,助推企业不断发展和进步。
[1]田政. 系统的工程项目管理解析[M].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
[2]刘洋,荀海龙,姚志义,等. 具有中国特色的项目管理解析——以中海油某项目管理实践为例[J]. 项目管理技术,2008 (9):81.
[3]傅成玉,武广齐,田政. 大型国企风险集成管理及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解析——在中国海油的实践[M].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 PM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