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的校园文化特点

2015-02-26 08:33龚静子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19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校园文化校园

龚静子

(作者单位: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新媒体环境下的校园文化特点

龚静子

(作者单位: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新媒体工具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媒体时代,高校校园文化也与新媒体密不可分,新媒体已经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信息内容广泛、互动性强等优点,这些优点和大学生活泼开朗,喜欢追求新生事物的特征相符,因此备受大学生喜爱。在建设校园文化的今天,要利用新媒体的这一特点,通过建设校园文化来培养学生的道德观,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新媒体;校园文化;大学生

1 校园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校园文化源于社会文化,随着高校的产生而出现。它是社会生活和文化在校园的反映,其内涵是除了高校教学和科研活动以外的一切文化。它具有三个层次,包括校园精神文化、校园物质文化和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是一所大学办学的理念、信念、情操和价值取向以及道德水平的体现,也是大学精神的体现,一所优秀的大学所具有的传统风格和特色都会在校园精神文化中得以体现;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物质化的体现,包括教学、科研、生活、环境和设施诸方面的物质构件,是校园文化的基础;校园制度文化是校园管理文化和决策的体现,也是校园特色的体现。在这三者之间,校园精神文化虽是隐性文化,却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面。

校园文化的要素由社会政治和经济要素构成,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是校园文化发展的宏观环境。经济是一切发展的基础,校园文化的发展也离不开经济基础。除了这两个要素,校园文化的指导思想也是校园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相对而言,校园文化是开放型文化,它受到多种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在目前的全球化发展环境中,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影响,西方一些个人主义思想也严重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因此,在校园文化指导思想方面,应该本着去芜存菁的态度,吸取外来优秀文化,扬弃消极思想。

由于校园文化都是在不同的校园展开,因而学校自身因素对校园文化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学校办学特色、教师素质和学生素质都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开展,制约着校园文化的发展。我国大学数量多,办学历史参差不一,在开展校园文化时,应根据自己的特征开展,不能盲目跟风,一些名牌大学的校园文化和学校的历史有密切关系,模仿他们反而影响自身发展。教师素质也会对校园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除了教师的专业特长之外,教师的个人修养也影响着校园文化,教师素质除了在言传方面有特色外,还必须在身教方面做好表率,用自己高尚的行为来影响学生。

校园文化具有时代性、开放性、凝聚性和创新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和大学特点是一致的。每一个时代的大学生都具有时代特点,因而校园文化也具有时代性;大学的办学特点就是开放性,能够接纳不同的思想和文化;校园文化的凝聚性是因为校园文化具有相同的价值观,也就是具有统一的指导思想,这种价值观成为校园文化的核心力量,使校园文化具有凝聚性;创新性是指校园文化不仅要继承传统文化,还要不断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在传统文化上创新才是大学办学的目的,也是校园文化开展的目标。

2 新媒体对校园文化的影响

2.1新媒体的特点

新媒体这个概念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传统媒体是指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是指以互联网为平台的新兴媒体,包括电脑和智能手机。和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主要特点有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手段多样、传播内容丰富、传播速度及时等特点。

传播主体多元化主要是指和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信息传播不再是单向性,而是互动性。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都是传播主体将信息单向性传播给观众,观众很难和传播主题进行互动交流。而新媒体的信息传播都具有互动性,在网络上,受众接受信息后,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将意见反馈给信息发布者。新媒体的信息发布没有固定的主体,以网络为平台,每一个网络用户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将信息传播出去。

传播手段多样是指新媒体的信息传播终端多样化,手机、电脑都是传播终端;传播方式也多样化,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

传播内容丰富是指在新媒体平台,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因为新媒体具有容量大的特点。每一个受众都可以在新媒体平台上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如新闻、体育、文化、娱乐、经济,新媒体中包含了生活中方方面面的话题。

传播及时是因为新媒体的传播者都具有自媒体特征,他们可以将自己发现的新闻随时通过互联网发布;而传统媒体一般要经过采编、编审、制作等手续才能将信息发布给受众,在时间上比新媒体要慢。

2.2新媒体对校园文化的影响

新媒体出现以来,受到青少年的追捧,因为它的特点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大学生也成为新媒体工具使用最多的群体。新媒体的出现给校园文化带来了影响,这种影响既有正面也有负面。

新媒体给校园文化带来正面影响是创立了校园文化的新载体。在新媒体之前,校园文化主要通过校园内部刊物、广播、有线电视等传统方式传播,这样的方式受众面小,传播速度慢。而新媒体的出现,可以改善校园文化的传播方式和速度,为校园物质文化注入了科技含量。在新媒体时代,校园文化呈现出新的形势,那就是校园网络载体,突破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时空限制,改变了传统校园思政教育的说教方式和单一的传播方式。学生不仅可以从校园网络上获取更多的信息,还可以利用QQ群、论坛的方式进行讨论交流。

新媒体的出现还可以使校园制度文化更加易于传播,也更加臻于完善。

在校园精神文化方面,由于新媒体具有互动性,师生之间可以利用新媒体中的QQ、微信等方式进行单独交流,这样更加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对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排解。

由于传统媒体在进行校园文化普及时,采取的是强制性灌输的方式,这样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而新媒体的出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有选择地接受,这种主动接受的效果要强于被动接受,更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新媒体不仅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也有消极作用。这种消极作用首先体现在对校园精神文化上,校园精神文化都有一定的指导思想。但在新媒体影响下,各种不同的思潮和价值观通过网络被学生接受,这样对于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新媒体的盛行,使校园文化在建设中过分重视物质文化的建设,因为新媒体更新换代的速度快,使大学校园将提高科技含量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因而忽视了精神文化建设。

3 新媒体环境下的校园文化特点

尽管新媒体对校园文化有消极作用,但整体看来,新媒体时代的校园文化还是具有新的特点。

第一,新媒体环境下校园文化中的隐性文化地位正不断凸显。校园文化中的隐性文化是受校园文化的影响,学生的学风、班风、校风,教师的师德、教学理念,学生的品德,以及学校的管理理念和价值观念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变化。在新媒体时代,信息技术传播的优势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加上它的及时性,可以不断将社会文化传播到校园文化中,使隐性文化的地位不断凸显。

第二,新媒体环境下的校园文化的开放性更加突出,开放性是校园文化的主要特点,也就是博采众长的特点。由于新媒体信息丰富,本身就具有开放性特点,加上它的传播具有互动性,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互联平台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可以使校园文化真正做到集思广益,博采众长。

第三,新媒体的互动性传播使校园文化的凝聚力更强。在传统媒体时代,校园文化的传播也是单向性的,无法做到师生、学生之间进行相互交流。在新媒体时代,针对社会话题和文化现象,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相互交流,对问题理解更加深刻,因而也使凝聚力更强。

4 新媒体环境下校园文化的建设策略

新媒体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机遇,在新媒体环境下,应该利用新媒体的积极性影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建设中摒弃新媒体的消极影响。

第一,要转变观念,建立适应新媒体的大学校园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由于新媒体自身的主要特点,新一代大学生已经适应了新媒体工具。因此,在建设校园文化时,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特征。在建设中,要把握社会动态,尊重学生多元化发展,要注重互动,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尊重学生的想法。

第二,在课程设置方面,要加强新媒体网络课程的设置。新媒体不仅对校园文化有影响,而且其已经渗透到生活中,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新媒体技术又是在不断更新的,在今后的发展中,它将占据重要地位。目前,人们在使用新媒体时,只是掌握了它的部分功能。因此,学校要从长远目光来看待新媒体,将新媒体技术的掌握融入到学校重点通识教育体系中,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新媒体技术。在道德层面上,要求学生在使用新媒体时,要具备良好的道德观念,不能利用新媒体功能传播谣言,进行诈骗等违法行为。

第三,加强核心价值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重塑大学精神。在新媒体时代,由于新媒体功能的特征,很多人深受各种思潮的影响,产生不同的价值观。因此,在建设校园文化的同时,要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用我国传统的道德观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来引导学生,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

第四,组织丰富的校园文化,修复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都沉湎于网络的虚拟世界,对周围的人和事都淡漠了,人际交往也受到影响,成为“宅男”“宅女”和“低头族”。因此,在校园中要建立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让学生积极投入到生活和学习中,通过兴趣学习、体育锻炼来加强人际交往,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精神。

第五,加强舆论监督,净化网络环境。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有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和权利。但一些人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利用网络传播谣言,给社会造成极大影响。因此,加强舆论监督,净化网络环境也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任务之一。

[1]张朱博.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2]孙文杰.论新媒体环境下校园文化的构建[J].学习与实践,2013(1).

[3]薛波.新媒体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人民论坛,2012(26).

龚静子(1982-),女,江苏无锡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新媒体艺术。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校园文化校园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大学生党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
传统媒体记者该如何主动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