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故事——从纪录片《河西走廊》看“一带一路”的国际传播策略

2015-02-26 07:20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16期
关键词:国际传播河西走廊纪录片

刘 亭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戏剧影视学院)

讲好中国故事——从纪录片《河西走廊》看“一带一路”的国际传播策略

刘 亭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戏剧影视学院)

摘 要:纪录片是实现国际传播效果的有效媒介,在“一带一路”方略的大背景下,如何在创作中贯穿“讲好中国故事”的意识,为提升“一带一路”战略的国际传播水平助力,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从纪录片《河西走廊》的文本分析入手,探讨纪录片生产的重要价值,研究纪录片如何通过叙述和影像的创新,以及国际交流合作模式的拓展来实现文化诠释和国际传播效果。

关键词:纪录片;《河西走廊》;“一带一路”; 国际传播

2015年,我国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行业将“全面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作为工作重点,提出了增强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等一系列举措。国际传播(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是指以民族、国家为主体而进行的跨文化信息交流与沟通。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作为拥有悠久中华文明的复兴大国,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文化的优势,在提升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上进行理念创新——从“全面铺开”转向“重点突破”,在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和传播对象上进行精心选择,将优势文化资源结合优势的传播路径和传播平台,助力国家宏观政策方略和战略构想,从而最有效地影响国际舆论、塑造国家形象,最大限度地提升国际传播的效率和效果。

纪录片是文化产品中能够实现国际传播效果的有效媒介之一。特别是历史文化类文献纪录片,具有对内实现文化价值的凝聚,对外提升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塑造国家形象、传递中华文化的多重传播功能。纪录片要“讲故事”,这些纪录片中很多优秀作品在“讲故事”上实现了新的叙述手段,不仅“讲中国故事”,而且从不同的维度尝试“讲好中国故事”;另一方面,在纪录片的制作和播映策略上实现了国际合作,为“请进来,走出去”的传播导向开辟了新的路径。

为了进一步深化外交战略布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新要求和新部署,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立足于“丝绸之路”这一“中华文明之脐”,2014—2015年的影视创作领域的纪录片生产呈现出了一个制作和播出的“井喷”之状。围绕着“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创作的纪录片作品,通过文化诠释的方式,寻求文化传播新的拓展空间。在推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能力上,纪录片起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一带一路”战略下的文献纪录片,特别是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的价值在于发现和考证。丝绸之路作为华夏农耕文明、草原游牧文明、西方商业文明、西部文明及雪域高原文明的历史交汇地,是亟待发现和挖掘的文化交融地带,通过纪录的方式加以表现,是对中华文明和中华美学精神的一种寻根和保护,也是对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格局中的地位的影像考证,具有相当的文化意义。

其次,“一带一路”主要是从地缘政治和经济战略安全角度提出的战略构想,但它也包含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这样的重大战略部署。重新打通陆路丝绸之路,依托“一带一路”的战略渠道,也为中国的文化传播打通要道,有利于建构新的国际传播体系。以“丝绸之路影视桥”为例,该项目以“国际化”为主题,为影视为媒,搭建中亚四国及丝绸之路其他国家的合作交流平台;逐步形成中国与丝路国家广播影视政策交流沟通、节目贸易互通、人员往来流通的区域广播影视合作大格局,不断夯实中国与丝路各国友好的民意基础。这是围绕“丝绸之路”母题的纪录片创作的现实意义。

再次,“一带一路”战略下的纪录片,既有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推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亚洲的亚马孙——阿穆尔河》,也包括民营企业制作的《河西走廊》、《神秘的西夏》等,这些纪录片擅长“讲好中国故事”,用“讲故事”的方式开拓纪录片创作的视角;此外,这些制作团队善于“走出去,请进来”,能够有效利用国际资源,不断增强国际合作,同时利用媒体合力,共同打造互利共赢的国际播出平台。很多优秀影片,像《第三极》已经成为找到国际市场入口的经典案例,对于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015年3月3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推出的首部年度大型纪录片《河西走廊》(由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联合出品,北京伯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制),以其卓越的文化品格和精湛的制作手法,再现了“丝绸之路”这一重要的战略要道和历史文脉的沧桑变迁,在“一带一路”的战略格局的背景下,更加凸显了中华文明国际传播的重要意义。

选取“河西走廊”这一题材拍摄的意义在于,首先它重新揭示了河西走廊的战略地位。该片呈现出来的汉武帝凿通西域,据两关,设四郡,其第一要义就是开疆拓土,这个意义一直延续至今,包括塞防、海防,揭示或者重申的是几千年来始终不变的“国家经略西域”的战略意图。第二是它传达的是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河西走廊》叙述从汉武帝凿通西域,到后来明朝退守七百公里

以外设嘉峪关这1100多年的历史以及人文精神。其一是汉武帝时期、盛唐时期形成的开拓进取精神,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其二是在各国贸易、多元文化的碰撞融合中形成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和合精神”。这两种文化精神由历史传承下来,对当下中华文化在世界文明格局中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同样极富时代意义。

《河西走廊》采用“纪录片”这种艺术形式为载体,深度阐述纪录片如何通过新的叙事策略和影像方式来传达中华文化的流变和风貌,从而见证和推动大的时代变迁中的政策方略。该片以位于中国西部的重要通道,丝绸之路的黄金段——“河西走廊”为主题,用十集的篇幅,分别以《使者》、《通道》、《驿站》、《根脉》、《造像》、《丝路》、《敦煌》、《会盟》、《苍生》、《宝藏》为题,截取河西走廊的重要节点,带领观众重新发现这条无与伦比的通道,唤醒这条千年古道上一点点关乎中国、连接世界的记忆,最终重塑人们对河西走廊乃至整个西部的认知与想象。这段交通要塞见证过张骞通西域的大漠孤月、粟特胡商的万里奔波;也伴随着丝绸之路的盛唐荣耀、凉州会盟的宗教景观;更有敦煌壁画的灿烂文明,佛教文化流传的历史变迁。

该片用编年体的叙述方式,横跨两千多年的历史,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经济等多个角度,讲述了从汉代开始直至今天,河西走廊及其连接的中国西部的历史,以及河西走廊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充分呈现河西走廊对中国历史和文明进程的影响。在叙事方式上实现创新,围绕着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这一核心创作理念,用“讲故事”的方法再现历史,很多历史场景的叙述,通过“电影化”的方式让演员来进行剧情演绎,为纪录片在形式上的进一步丰富提供了可行的途径。

在影像上,《河西走廊》积极促进国际合作,引进先进国际团队的经验,在创作的过程中就树立了国际传播的文化自觉,邀请曾获得艾美奖最佳摄影奖的英国摄影师Brian Mcdairmant担任摄影指导,富有极限户外环境拍摄经验的美国摄影师Cory Brown担任风光摄影,2013年全年主创进行了6次大规模的风光镜头拍摄,时间跨度四个季节,地域横跨河西走廊全境。所有空镜素材均为1920x1080尺寸高清拍摄,总共涉及河西走廊地区将近150处历史人文景观,素材量将近500小时。国际团队的加盟合作,使得这部纪录片的生产具备了国际化的品质,同时对促进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纪录的魅力在于发现。无论是历史地貌、自然风物的展示,还是政治格局、重要人物的解析,都是对我们所处时代的深刻纪录。而身处蕴含变革的大时代,纪录本身无疑有着深刻的意义,一方面有记载和文献的意义;另一方面通过观众的观看,产生了更为深远的参与意义,让更多的中国人、外国人,读懂中国、读懂中国的变革,读懂变革中的含义,纪录片也因此越来越成为记载中国历史和社会变革,实现国际传播的重要途径。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是加强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核心,而围绕中央深化外交战略布局的“一带一路”的战略部署,需要找到一种文化产品的生产方式,一方面能够提升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另一方面能够为国家战略构想助力,实现文化诠释和政治传播的效果。而2014—2015年的中国纪录片创作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这一结合。呼应时代趋势,顺应战略布局的纪录片应运而生,又不失自己文化诠释的本色,而且创作者们也开始有意识地尝试在纪录片中采用新的手段“讲好中国故事”,实现“请进来,走出去”,为提升中国国际传播能力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国际传播河西走廊纪录片
在河西走廊聆听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民国时期哈萨克族在河西走廊的活动述论
全球化与国际传播:媒体与公民的世界性互动
促进汉语国际传播的十项策略
我国电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路径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河西走廊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