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博 李 强 滕国洲 6889部队门诊部,北京市 0007; 776部队54分队门诊部
某部新兵军事训练伤发生原因及预防对策
朱博1李强2滕国洲1161889部队门诊部,北京市100017;271762部队54分队门诊部
摘要目的:了解某部新兵军事训练伤的发生原因,并提出预防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新兵训练伤的登记数据,通过回顾性调查及科学鉴定的方法对损伤类型、损伤部位进行统计,分析发生损伤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预防对策。结果:本次共收集1 137例全训新兵,其中发生训练伤217例,总体训练伤发生率19.1%;从损伤类型统计来看,前三位分别为关节扭伤、滑膜炎及肌肉拉伤,分别占22.58%、16.59%和13.82%;从损伤部位统计来看,前三位分别为踝关节、小腿及膝关节,分别占27.6%、23.5%和16.1%。结论:导致新兵训练伤的主要原因包括自我防护意识差、训练措施不科学、防护指导不到位、心理教育不深入、训练场地不规范等,要加强新兵训练伤的防护意识,做好防护指导及落实,减少训练伤的发生。
关键词新兵训练伤原因调查预防对策
军事训练是新兵入伍后最重要的军事活动之一,是加速新兵融入部队环境、提高战斗力的根本途径,但随着军事训练的开展,新兵的训练伤发生率也随之上升,对军事训练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虽然目前已有文献进行了相关报道,但相对较少。为了研究新兵军事训练伤发生的主要原因,做好预防控制工作,笔者进行了相关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12月新兵训练伤的登记数据,共包括全训新兵1 137例,均为男性,年龄18~22岁,平均年龄(19.1±0.7)岁,排除有外伤史、手术史及近期神经系统疾病者。
1.2调查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结合医学鉴定,并参照《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训练伤诊断分类标准》[1]中提出的训练伤分类及诊断标准,将因军事训练所致的骨、软组织及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影响正常训练>1d者选为训练伤对象,分为急性损伤、过劳性损伤及环境伤。
1.3统计学分析数据资料均采用Excel软件做统计学处理,主要分析不同种类军事训练伤的发生率和构成比。
2结果
2.1总体统计本次共收集1 137例全训新兵,其中发生训练伤217例,总体训练伤发生率19.1%。
2.2损伤类型统计从损伤类型统计来看,急性损伤前三位分别为关节扭伤、肌肉拉伤及擦伤,分别占22.58%、13.82%和9.68%,过劳性损伤前三位分别为滑膜炎、肌腱炎及创伤性关节炎,分别占16.59%、12.90%及4.61%,见表1。
表1 217例训练伤新兵的损伤类型统计(%)
2.3损伤部位统计从损伤部位统计来看,前三位分别为踝关节、小腿及膝关节,分别占27.6%、23.5%和16.1%,具体统计见表2。
表2 217例训练伤新兵的损伤部位统计(%)
3讨论
3.1原因分析
3.1.1自我防护意识差:在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新兵都存在训练防护意识差的问题,对训练的重视程度不够,准备工作不充分、不用心,该携带的防护器材不携带,该做的准备活动走过场,在训练中注意力不集中,未能按照规定动作进行,甚至部分新兵为了减少训练强度,私自调整训练动作,在训练后放松活动未落实,出现轻度不适感未重视,不及时就医检查,最终导致训练伤的发生。
3.1.2训练措施不科学:由于缺乏系统化、科学化的训练计划,新兵训练中往往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效率的现象,未能遵循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忽略了新兵的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未做好针对性的调整工作,导致部分身体素质较差的新兵难以负荷新兵训练,导致损伤的发生[2]。此外,部分基层干部为了突出成绩,私自加大训练量及训练强度,为给训练提供更多的时间而轻视训练前的准备活动。本组踝关节、小腿及膝关节训练伤发生率及构成比较高,这可能与本部战士后期多以站岗为主,该类训练活动较密集,下肢训练时间过长则是导致应力性骨折发生的主要原因,针对急性损伤,尤其是下肢损伤应及时采取休息制动及对症治疗[3]。
3.1.3防护指导不到位:部分队伍在训练计划中没有安排卫生课,没有及时开展新兵的卫生防护知识宣教,这也是导致新兵对训练伤认知不足的重要原因。甚至于部分基层干部不了解《军事训练健康保护规定》[4]中的相关内容,未能熟练掌握防护知识,对于新兵的指导工作难以到位,而卫生人员的宣教工作也未能深入基层,不能及时发现训练现场出现的问题,对于训练中出现的违规操作未能及时纠正。
3.1.4心理教育不深入:新兵入伍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而心理因素则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训练的成绩和质量。面对高强度的军事训练和规范化的军事管理,新兵入伍后难以迅速适应,加上独生子女比例逐年增加,思想、认识、性格上的弱点容易暴露,心理因素造成的训练损伤不容忽视,甚至有部分新兵为了逃避训练故意造成损伤等。
3.1.5训练场地不规范:调查显示,部分训练器材安放不牢固,甚至出现松脱等现象,本组1例脊柱损伤即为此类。部分双杠底座未能深埋于沙土下、沙坑设置不规范、沙坑填充厚度不达标[5]。因本部在繁华市区,训练场地受限较大,导致器械场地布局不够合理,器材相互之间安放过近,热身场地过于狭小局促等情况,无形中增加了训练伤发生的危险。
3.2预防对策
3.2.1加强防护认知:各层领导要重视新兵训练的防护工作,搞好军事训练防护宣教。建立训练伤防护小组,严格按照《军事训练健康保护规定》中的相关内容制定宣教、监督制度,严格落实,做好各级部门的监督检查工作。卫生部、军务部、宣传部要根据自身职责开展工作,加强协作,齐抓共防。基层领导要增强训练伤的防护意识,落实各项防护措施,将新兵训练防护工作要领牢记心头。将连队训练伤防护落实情况加入到年度基层建设达标评优中,提高基层骨干的认知和积极性。
3.2.2确保科学训练:安排和实施科学化的训练是确保训练质量、减少训练损伤的必要条件。首先要依法施训,参照《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训练条例》、《部队军事化训练健康保护规定》等文件[5],制定合理、规范、科学化的训练计划,使军事训练在法制化轨道上健康前行。训练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新兵训练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科学的安排训练进度及强度,严禁私自加练或进行器械、障碍训练等。对于易发生训练伤的项目,例如军体训练、战术训练等要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3.2.3做好防护宣教:利用各种途径进行《军事训练健康保护规定》内容的宣教,特别是在高风险、高损伤率的训练项目前,要做好新兵动员教育,使参训人员要达到训练方法、动作要领、具体要求、保护常识的充分了解,提高广大新兵的防护意识,提高自防能力。陈伟明等人的研究表明对训练战士实施军事训练伤预防知识教育,增强卫生人员在军事训练中的参与程度,能够大幅度降低新兵军事训练伤发生率,尤其是骨关节和软组织损伤率[6]。
3.2.4重视心理教育:要加强对新兵的思想疏导工作,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使其认真、积极地投入到军事训练中来,卫生部门要开展心理咨询工作,为新兵提供一对一的心理指导,定期深入基层了解新兵的训练情况和心理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集体宣教,全面提高新兵的心理素质。
3.2.5改善场地设置:军事训练场地应当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科学管理。在训练前要对场地、器材进行全面检查,训练后专人实施维护工作,例如队列训练场地要平整、无杂物,器械设置牢固、符合标准,减少因场地因素造成的训练损伤发生率。
综上所述,导致新兵训练伤的主要原因包括自我防护意识差、训练措施不科学、防护指导不到位、心理教育不深入、训练场地不规范等,要加强新兵训练伤的防护意识,做好防护指导及落实,减少训练伤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培进,李书明.英军新兵军事训练伤原因分析及对我军的启示〔J〕.人民军医,2009,52(8):497-498.
[2]周丽春,阿依努尔.新兵训练伤的预防和救护〔J〕.西南军医,2008,10(3):138-139.
[3]郑佳鹏,鲁卫华,张华,等.某部新兵下肢军事训练伤情况调查〔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2,29(6):427-428.
[4]谢喜强,杨少峰,林云,等.某部训练伤是规律及预防对策〔J〕.海军医学杂志,2009,30(1):1-3.
[5]董红让,米永,苏正林,等.某高原新兵军事训练伤流行病学调查〔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9,27(4):258-260.
[6]陈伟明,陈燕,段博,等.医学干预对某特区部队军事训练伤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33(20):2206-2208.
(本文通讯作者:滕国洲)
(编辑雅文)
收稿日期2015-02-07
中图分类号:R8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20-285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