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学刊》2015年总目录总第217—228期

2015-02-26 00:42
中州学刊 2015年12期
关键词:探析



《中州学刊》2015年总目录
总第217—228期

(括号内分别为期、页)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我国“十三五”规划与发展的国际环境与战略预期

张占仓(11-5)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于补齐短板

徐学庆胡隆辉(12-5)

着力打造河南“十三五”发展的“混合动力”

李庚香(12-11)

■当代政治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途径与机制研究

姚锐敏(1-5)

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的五大关系

刘俊杰(1-11)

网络反腐:认知态度与政策建议

——基于201名领导干部和215名普通网民的调查数据分析

肖扬伟(1-16)

论依法治国关键在党

徐学庆(2-5)

论网络协商民主的实践路径

伍俊斌(2-10)

试论社会主义乡村协商民主

张国献(3-5)

农民政治认同的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

秦燕万海玲(3-10)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主要路径论析

唐琦玉(4-5)

廉政保证金制度反腐效果的有效性和有限性

缪国书古纯洋(4-11)

论公正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生命线

苗瑞丹(5-5)

全面推进创新型政府建设研究

南阳市建设创新型政府研究课题组(5-10)

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政府治理转型

高卫星(6-5)

依法行政论域中的“懒政”现象及其治理

楚迤斐(6-10)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辟中国现代化新境界

——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战略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价值指向

包心鉴(7-5)

榜样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李蕊(7-13)

不断提高党领导依法治国的能力和水平

钟德涛楚向红(8-5)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与对策

张铤(8-10)

论反腐败体系的功能与构成要素

刘笑霞李明辉(9-5)

新媒体环境下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应对

舒刚(10-5)

关于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的若干思考

包世琦(10-11)

地方人大全体会议制度及其完善

黄小钫(11-11)

做好应对突发事件中群众工作的几点思考

侯晋雄(11-16)

国家治理视阈下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功能及其优化

魏晓文徐凤月(11-21)

■党建热点

群众路线视阈下党的民主集中制运行机制创新

河南省党建研究会课题组(1-21)

法治反腐:中国反腐新常态

徐喜林徐栋(2-15)

干部选拔任用部门化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杨根乔(2-19)

改进和加强对“一把手”监督的理性思考

唐勤(3-13)

关于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考

吴桂韩(3-18)

努力提高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化水平

刘辉(4-16)

市县竞争性干部选拔考评工作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刘学民(5-16)

比较视野下的城市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探析

赵淑梅(5-20)

破解纪委监督同级党委困局的治本之策

王松德(6-14)

努力搞好新时期党的基层统战工作

——来自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的调查与思考

程艳林等(6-19)

县委书记权力运行科学化路径论析

姚巧华(7-18)

构建科学的党员管理机制

翟道武(7-23)

城乡结合部的“村官”腐败问题及其治理

万银锋(8-14)

新形势下党的政治纪律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其对策

石洪涛(8-19)

落实党委主体责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王中旗(9-10)

干部德的考核具体化问题研究

段治文文雯(9-15)

法治视野下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的着力点

刘晖(9-19)

承留镇坚持质量建党兴党的调查与思考

闫德民(10-16)

改革开放以来基层党组织直接选举的回顾与思考

颜杰峰(10-21)

城市社区党委“公推直选”的调查与思考

——以天津市河西区秀峰里社区为中心的考察

祖金玉张政(11-26)

巡视监督:当代中国过程防腐的主导机制

刘占虎(12-15)

完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若干思考

程波辉彭向刚(12-20)

■经济理论与实践

论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发展动力

茶洪旺(1-27)

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的策略与路径

高拓孙久文(1-31)

土地管理的制度化和绩效

——以组织的非正式制度为视角

谢志岿等(1-36)

大数据时代的企业战略思维特征

刘力钢袁少锋(1-42)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未竟使命与战略设计

戚聿东刘健(2-24)

论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城乡的生态消费

刘美平(2-30)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信息化运作模式研究

王海红(2-34)

结构调整对城乡收入差距变动的影响及政策建议

朱红恒(3-2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研究

郭小燕(3-27)

新型城镇化的区域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基于河南的实证分析

张玉周(3-32)

新常态下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发展探析

李天德陈志伟(4-20)

论推进我国现代产业体系渐进式演进的着力点

冯文娜杨蕙馨(4-24)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问题研究

王芳(4-30)

地方国资国企改革的进展、问题与方向

黄群慧(5-24)

有效治理视角下国有企业制度创新与改革路径探索

徐向艺(5-32)

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的战略选择研究

姚星倪畅(5-38)

中国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战略选择

邓泳红张其仔(6-23)

刘易斯拐点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前景

毛学峰(6-29)

基于管理学视角的国企高管腐败治理研究

李培林(7-27)

推动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节约集约型转变

付钦太(7-32)

城乡居民收入的多元化结构特征及其增长对策

陈自芳(8-23)

我国互联网+制造业发展的难点与对策

童有好(8-30)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风险防控

王文明(8-35)

经济带增长理论的宏观框架与微观基础

周玉龙孙久文(9-23)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技术经济特征及其政策含义

贺俊等(9-30)

我国省域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

蔡媛媛(9-36)

论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

胡家勇(10-26)

“中国制造2025”实施的切入点与架构

王钦张隺(10-32)

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环境风险及防控对策

李斌(10-38)

中国巨型城市区的识别与格局

文余源于俊雅(11-30)

“四化同步”发展的科学内涵及实现路径

孙德中吴一平(11-37)

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区域板块协调发展战略研究

——以郑州市为例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12-24)

产业承接地工业园区产城融合问题探析

毛小明(12-29)

创新驱动视角下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研究

刘群彦刘艳茹(12-34)

■三农问题聚焦

不同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与分散型村庄的未来

冯道杰程恩富(1-47)

农村劳动力弱化背景下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研究

贾利军杨静(2-37)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社会资本流失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康建英(2-45)

生产要素整合视角下资本下乡的路径转变

——基于山东东平县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实证研究

杨嬛陈涛(2-50)

非改制状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运行矛盾及其有效治理

郑林郑彧豪(3-37)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现实困扰与对策措施

胡泊(3-45)

小农户经营困境:表象、成因及破解

李铜山周腾飞(4-34)

农民专业合作社“失真”问题研究:基于粮食安全视角

李立清江维国(4-40)

农民专业合作社剩余被侵蚀与防范机制研究

宋保胜(4-46)

混合所有制导向的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谢培秀(5-42)

经济新常态下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新特征与思路调适

张克俊(5-48)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的演进与反思

张晖(5-54)

耕地流转制度的缺憾及其创新路径

杜威漩(6-36)

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对征地补偿的影响与制度改革

刘灵辉(7-37)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政绩化倾向及矫正对策

陈英华杨学成(7-43)

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的目标取向及改革思路

李利英肖开红(8-39)

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权益保障的新思维新举措

苗洁(8-45)

传统农区“老人农业”的生成动因与发展空间

董欢郭晓鸣(9-39)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与我国粮食安全

彭代彦罗丽丽(9-45)

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

王肖芳(9-51)

资本下乡中利益冲突的类型及发生机理研究

李云新王晓璇(10-43)

新常态下促进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李玉中(10-49)

关于粮食安全战略的八大认知误区及其矫正

丁声俊(11-42)

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的运行困境与完善路径

王德福(11-49)

我国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李国英(11-54)

城乡要素交换:从不平等到平等

曾小溪汪三贵(12-39)

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的政策定位与发展策略

叶明华(12-45)

“互联网+”背景下农村金融机构转型与创新

唐晓旺(12-50)

■法学研究

论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

樊崇义张中(1-54)

刑法规制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系统论思考

张德军(1-61)

设立行政法院热的冷思考

汪厚冬黄学贤(2-56)

集体劳权保障与劳资博弈机制完善

陈步雷(2-61)

集资诈骗罪的保护法益探析

李赪(2-67)

人民观审团制度:陪审制改革的可能向度

——以河南省法院系统的试点为例

江国华付中一(3-49)

大数据时代金融信息保护的法律制度建构

刘斌(3-54)

我国森林生态补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梁增然(3-60)

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看中菲南海争端解决

马伟阳(3-64)

受贿罪立法若干问题探析

曾粤兴周兆进(4-52)

推进我国涉法涉诉信访法治化的思考

刘伟丽(4-58)

家庭农场的法律属性及市场准入问题研究

张帅梁(4-62)

四级人民法院的角色定位及功能配置

王庆廷(5-60)

论对民事违法审判行为的检察监督措施

胡思博(5-68)

按日计罚的法律性质与规范建构

陈德敏鄢德奎(6-41)

我国农村饮用水安全的法律保障问题探析

高利红周勇飞(6-46)

当代中国全民守法的困境与出路

单颖华(7-48)

论恶意“人肉搜索”的刑法规制

马松建(7-53)

主任检察官制度改革中的独立性问题探析

李章仙(7-59)

破解我国地方债务问题的法治思考

谭波(8-50)

我国环境税收立法的若干基本问题探析

肖京(8-55)

地方人大立法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胡弘弘白永峰(8-60)

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困境的立法破解

付文佚(9-55)

我国饮用水水源保护城乡统筹立法研究

曹树青(9-62)

行贿罪立法新动向之思考

——兼议行贿罪废除论

刘春花(10-53)

大数据时代网络恐怖主义的法律应对

康均心虞文梁(10-60)

公民司法知情权要论

高一飞(10-65)

行政决策不作为问题及其法治对策

关保英(11-59)

依宪治国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

江国华彭超(11-67)

论网络转载摘编作品应适用著作权法定许可制度

王青林(12-55)

民法典中优先权制度的存废取舍问题辨析

田野(12-60)

“十三五”时期航空经济区法律政策创新研究

——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为例

丁同民(12-66)

■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研究

论我国失独群体社会保障中的政府责任

谢勇才王茂福(1-68)

绩效抑或专业:我国社会工作评估的困境与对策

姚进忠崔坤杰(1-73)

新生代农民工婚恋及生殖健康问题探析

宋月萍李龙(1-79)

动员式治理:当代农村社区建设逻辑及后果分析

李增元葛云霞(2-71)

民族地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缓贫效应分析

——来自云南的证据

宁亚芳(2-77)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就业形势的变化与政策创新

蔺思涛(2-82)

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探讨

——以河南省为例

郭玲(2-86)

连片特困地区扶贫项目到户问题研究

——基于乌蒙山片区三省六县的调研

汪三贵等(3-68)

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现状、问题与对策

——基于南京市54个社区的实证研究

贾志科刘玉东(3-73)

当前我国社会整合的基本态势与应对方略

刘锋(3-78)

社会治理现代化:内涵、问题与出路

王华杰薛忠义(4-67)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社会治理的公共性困境与重建

韦诸霞汪大海(4-73)

医养融合:养老机构发展新路径探究

程亮(4-78)

农民社会资本的缺失与重构

王春娟(4-83)

分权式治理何以形成

——对粤、川、鄂、鲁、湘六类村庄的观察和研究

邓大才万磊(5-74)

美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嬗变、特点及启示

杨斌丁建定(5-81)

论流动人口发展权及其保障途径

黄爱教(5-86)

个体性及其再造:当前我国慈善事业转型的关键议题

王斌江立华(6-50)

农村社区建设的现实困境与理性选择

朱正平(6-56)

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居住证管理制度的完善

王春蕊(6-60)

农民工文化需求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

——来自江苏的调查与思考

叶继红(6-66)

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进展、问题与建议

向晶等(7-66)

社区矫正管理面临的组织困境及其双轨治理

哈洪颖马良灿(7-72)

“阳光信访”模式构建初探

——基于信访工作实践的思考

时立荣张巍婷(7-79)

软性嵌入: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德育教育的行动策略

——基于武汉两所学校的社会工作介入实验

张大维郑永君(7-84)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大学生职业发展研究

岳瑞凤(7-89)

“协同治理”与社会事业开放

殷辂(8-65)

农村儿童受教育权保障状况研究

——基于“去商品化”与“去分层化”的双维视角

杨克(8-69)

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条件与过程

高中建陈云(8-74)

当代大学生面临的生命困惑及其疏解

张红霞(8-79)

超越官与民:慈善事业转型与组织生态重构

刘威(9-67)

以老龄服务业包容性发展破解中国养老难问题

高传胜(9-73)

业主委员会培育与社区多中心治理模式建构

张振等(9-78)

农村公共文化生活的困境与出路

赵语慧(9-83)

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整合研究

王超群等(10-69)

我国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张乃仁(10-74)

大众创业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探究

李敏(10-79)

随迁老人精神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深圳市的调查

刘庆陈世海(11-73)

“用老服务”:破解我国养老困境的一种新思路

金华宝(11-78)

新型城镇化对农村养老的影响及其对策

——以河南省为例

皇甫小雷(11-84)

残疾儿童融合教育的实施困境与发展策略

行红芳(11-87)

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的困境和对策

吴山保孙恩(11-91)

现阶段我国劳资矛盾的类型、趋势及对策

李琼英朱力(12-72)

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的战略创新

——以武陵山区为例

李海金罗忆源(12-78)

新生代农民工住房保障问题探析

李宜馨(12-84)

■生态文明建设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

陈延斌周斌(3-83)

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互动机理及保障机制研究

田文富(3-90)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中政企关系的协调

王琪韩坤(6-72)

中国水安全评价及对策研究

郭相春(6-78)

公众诉求提升政府环境治理绩效的制度改进

杨健燕(10-83)

■文化研究

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历史借鉴与现实选择

任成金(2-91)

新形势下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四点思考

——电视纪录片《鉴史问廉》之启示

陈璐(2-98)

共构互文性模式下中原武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

闫丽俐(8-83)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问题探析

胡妍妍(8-87)

■伦理与道德

我国社会道德共同体及其型构策略

龙静云(1-84)

重塑当代中国人自由观念的三个着力点

寇东亮(1-92)

论休闲中的人际交往及其伦理构建

郝玉明(2-102)

论道德治理的限度

叶方兴(2-107)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心态的有效引领

梅萍杨珍妮(3-94)

责任担当中的伦理困境及超越

——以经典案例为中心的考察

王宁宁(4-87)

可持续性经济发展伦理:经济学与伦理学的新融合

肖红蓉(4-92)

慈善绑架问题及其防治

覃青必(5-91)

传统家训文化中的诚信教育及当代启示

宣璐余玉花(6-83)

大数据时代诚信机制建设的机遇、特点与路径

熊富标(6-89)

知情同意在中国医疗实践中的介入:问题与出路

陈化(6-94)

生活世界:德性习得之场域

陈庆超(7-92)

古代“孝道”的社会化、政治化对当前道德建设的启迪

王四达孙力杰(8-90)

论道德态度养成的机制与路径

杨宇辰(8-96)

守护在线之德:网络文化乱象的伦理反思

田旭明(9-88)

青少年感恩观念培育的途径探析

王婕(9-94)

论道德修养

韩东屏(10-88)

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传统经验与当代借鉴

刘伟陈锡喜(11-95)

技术风险时代的新个体伦理责任结构

王建锋(12-87)

■哲学研究

地震应该有严格的规定性

——用中国哲学解答当代难题

刘明武(1-99)

崔大华先生对儒学理论结构的诠释

卢有才(1-105)

儒学理论主题的古今推演

——对崔大华先生儒家论著的要旨绎读

袁永飞(1-110)

禀气人性论的建立中儒道话语范式的演变

叶平(2-112)

先秦儒道养心观之比较研究

郑淑媛(2-117)

《论语》“生而知之者上也”章释解

陆建华(3-101)

胡安国的民本思想与宋代的王道

王雷松(3-105)

“鲁礼”再议

林丛(3-110)

从论“礼”到论“性”

——唐代学者对《大学》《中庸》的意义转换

高会霞(4-98)

朱子论《大学》“八条目”之关系

陈群(4-103)

“心即理”的认识论意义

杨道宇(5-96)

“理一分殊”在王阳明思想中的运用

刘胜(5-102)

大数据时代的形而上学基础

余乃忠解泽奇(5-106)

墨家辩学中的“真”观念辨析

杨武金张万强(6-100)

对现代逻辑中量词的逻辑哲学省察

杨红玉(6-106)

否定和超越:试论老子的否定式表达

李晓英(7-97)

酒、诗、思

——对陶渊明《饮酒》诗的哲学诠释

臧要科(7-102)

论周敦颐对《中庸》的诠释

张培高杨莉(7-107)

荀子对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批评

高华平(8-102)

庄子的动物隐喻及其与深生态伦理的关联

王俊杰(8-110)

以“意”释“气”

——中国古代“气”概念之新解

张再林(9-97)

《要》与先秦儒家易学的理论架构

张朋(9-106)

朱陆鹅湖之会异同新探

朱光磊(9-112)

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早期政治思想特点论析

高秀昌(10-94)

朱子两种主“动”的涵养工夫辨析

崔海东(10-102)

儒学的“社会”观念

——荀子“群学”的解读

黄玉顺(11-101)

论杨简心学易的建构性特征

姜颖(11-109)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应关注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牛苏林(12-94)

崔大华的儒学论说及其意义

郭齐勇袁永飞(12-103)

■历史研究

经济手段在两周邦国关系构建中的运用及影响

邹芙都孔鼎(1-115)

明代河南赋税征收中的折亩研究

牛建强刘文文(1-122)

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运动对乡村社会的影响

李伟(1-136)

吴起“杀妻求将”质疑

李玉洁(2-122)

宋代妇女价值取向论略

孔曼(2-126)

明代京察访单之研究

余劲东(2-130)

清朝遣戍制度与边疆经济发展析论

李华欧(2-137)

民国初期报刊界的求新风气及其局限性

王玉玲(2-141)

延安时期张闻天主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评析

覃采萍王新会(2-146)

“两唐书”文苑与儒林的历史书写及其关系

陈维(3-115)

清末蒙边“置省”探略

柳岳武(3-120)

五四时期“少年中国”理想探析

——以少年中国学会为个案

李永春(3-128)

中国共产党早期党群组织特派员制度述论

孙会修(3-134)

汉武帝集权之路:从“独尊儒术”到“霸王道杂之”

孙喆(4-108)

唐僧神清的佛教史学批评

曹刚华(4-112)

清代河南的手工业

吴志远(4-120)

试析晚清督抚在华洋军火贸易中的作用

费志杰(4-124)

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化道路的选择及其影响

谢伟(4-130)

古代民间文化跨区域之传播模式

——以妈祖文化在河南南阳的传播为考察中心

张富春(5-111)

济运护漕与清代的水利治理

袁飞(5-115)

清代中原地区的立嗣民事习惯问题

王云红(5-123)

20世纪20年代东北地方政府的移民政策及其成效

范立君郑吉茜(5-128)

“八姓入闽”考释

尹全海(6-113)

清代司法实践中督抚和按察使的差异化行为特征

魏淑民(6-122)

论清代省级地方政府的社会治安危机应对

张玉娟(6-128)

论汉代人对灵魂的认识和干预

高二旺(7-112)

柿园汉墓《四神云气图》“四神”形象及作用探析

袁恩培石琳(7-123)

汉唐王朝的西域政策与文化交流

吕晓洁(7-126)

从《纂修四库全书档案》看乾隆时期的文化政策

——以山东巡抚所上奏折为例

杨波蒲丽红(7-130)

西周早期周王室对“南国”的战略部署初探

樊森(8-116)

《左传》与汉代文化精神

刘梅(8-120)

论唐代中央政权对边疆少数民族的诚信政治

谷佳媚(8-124)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新型农会组织述论

李永芳(8-128)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统区农村金融发展的主要特点

赵超燕红忠(8-138)

汉晋之际儒家贤能观念的变化

阎秋凤(9-118)

北宋开封雪灾与社会应对

柴国生(9-123)

明清开封犹太知识群体的流变与犹太社团之兴衰

刘百陆(9-128)

1917年京直水灾救济中的“义赈”及其作用

郝红暖(9-135)

项羽入关后“弱刘”战略疑点考证

郭霞(10-107)

明代的时代转移与风俗变迁

陈宝良(10-111)

孙奇逢与清初社会伦理秩序重建

张佐良(10-116)

清末学堂奖励实官探究

朱晓东(10-122)

民国时期东省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比较分析

李大阳(10-126)

柏皇氏与中华柏姓考论

张新斌(11-114)

北朝语言认同探析

陈冬仿(11-119)

唐代少府监初探

姚江波(11-124)

从神话传说看徐国的族源与迁移

金荣权(12-110)

北宋苏颂撰王田墓志考疏

淮建利(12-114)

乾隆朝驻防汉军官员出旗探析

孙守朋(12-124)

林则徐与鸦片战争研究再议

——兼评赵健伟《谎言下的鸦片战争》

萧致治(12-129)

清末新政时期河南巡抚与河南早期现代化

张华腾(12-135)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抗战后期美国试图援助中国共产党的前因后果

吴宏亮任中义(1-130)

全国抗战爆发前后知识界的康藏边地治理方案论析

张小健肖高华(5-133)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国家纪念日的增设与民族主义的彰显

郭辉(6-132)

日本投降方式争讼若干问题辨正

王哲董遂强(6-137)

抗战胜利后遣返日侨在华财产处置及其流向

冯兵(7-135)

抗战胜利后内迁高校的东返复员述略

唐正芒周鹏飞(7-141)

第一战区国民党杂牌军中期抗战简论

郭晓平(8-133)

抗战中后期中国共产党对外经济交往论析

李风华(9-139)

长城抗战的历史记忆与群体认同

侯杰常春波(9-144)

抗战时期国际社会对华医疗援助探析

李洪河李乾坤(10-130)

全面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的军政机构改组

汪朝光(11-128)

华北抗日根据地的简政举措及其成效

把增强(11-135)

■文学研究

古代司马迁文学思想研究的学术透视

徐正英路雪莉(1-141)

唐代科场试诗对儒家经典的接受

王士祥(1-153)

《诗经·商颂》作年补证

韩国良(2-151)

《红楼梦》主题的现象学解读

孙丽君(2-159)

关于楚辞研究的几点看法

周建忠(3-140)

《左传》“摄官承乏”正义

王克家姚小鸥(3-145)

唐代“文选学”兴起的背景与原因

刘群栋(3-150)

《全宋文》补遗

郑利锋(4-135)

清代词学批评对诗词体性之异的辨分

胡建次(4-144)

青词文体与宋代文人心态

谷曙光(5-139)

新世纪以来的上博简《诗论》研究

刘信芳(5-147)

明末白话小说《欢喜冤家》作者考

刘凤(6-142)

《高长虹全集》中的郁达夫

许凤才(6-147)

经典小说展示可能世界的“虚拟性”美学特征

杨道麟(6-151)

论《文心雕龙》对“情性”“性情”的调遣及表达的理念

赵华(7-146)

茅坤的知识世界与精神境界及其散文模式

张德建(7-149)

近代以来司马迁文学思想研究的学术观照

徐正英路雪莉(8-142)

李绿园《歧路灯》的文化担当精神谫论

——从王氏的母亲形象谈起

郭树伟(8-154)

“清”与汉代士人的生活价值

于迎春(9-149)

《毛诗正义》“比兴”观论略

赵棚鸽(10-137)

麦大维对杜诗生态隐喻之探微

王莹(10-142)

《红楼梦》女性悲剧的制度文化原因探究

徐继忠(10-149)

论二月河历史叙事的方式

吴圣刚(10-153)

白居易诗歌“鱼”意象的庄学意蕴

赵建梅(11-140)

唐宋词学批评中的本色论

岳淑珍(11-146)

二月河小说的雅与俗

张向辉(11-152)

“‘新子学’与中华文化之重构”笔谈(三篇)

再论“新子学”与中华文化之重构

汤漳平(12-141)

“新子学”学科定位与杂家精神

林其锬(12-146)

先秦诸子思想中逻辑“中心点”存在的可能性

方达(12-152)

■文艺研究

雾霾天气的生态美学思考

——兼论“自然的自然化”命题与生生美学的要义

程相占(1-158)

市场经济时代电视剧批评生态的失衡与重建

李茂华(1-165)

“微时代”文化批评何为

丁莉丽(2-164)

后殖民视域下非遗海外传播研究

李亚(2-169)

当代文学本质论观念嬗变的“人学”向度

赖大仁(3-156)

大数据时代的新媒体文学研究

徐杰(3-162)

生态微电影的“阐微”之道

刘文良(4-151)

他者化的文学理论与文学理论的去他者化

张荣翼(5-154)

消费主义、欲望生产与“世俗中国图景”

——冯小刚商业电影的文化阐释

刘丹凌(5-162)

当下中国电影的改编问题与文化竞争力

——兼及电影与文学的关系

陈林侠(6-157)

“电影电视”:一种新文体的诞生

孔令顺(6-165)

文化乡愁:文化记忆的情感维度

陶成涛(7-157)

当代中国电影导演的文化资本分析

周才庶(7-163)

市场经济语境下文学批评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

李文英(8-157)

数字化浪潮下戏曲受众的阅读变化及戏曲传播的创新

邵振奇(8-162)

大数据时代大众文化的主体性问题研究

文豪(9-157)

票房与艺术的悖论

——对当前国产青春电影的思考

李欣(9-163)

技术、媒介与视觉:基于网络文化下的审美反思

卫欣(10-157)

“中原书风”溯源

杨庆兴(10-163)

新世纪中国主流电影的叙事与国家形象建构

李娟(11-157)

论中国戏曲的大众艺术本质

姜慧(12-157)

论新时期《上海文学》的文学史价值

晋海学(12-163)

●“美的神圣性与美学理论的重构”研究专题

神圣之维的美学建构

——关于“美的神圣性”的思考

潘知常(4-155)

美的神圣性与纯粹美学批判

黄文杰(4-161)

■新闻与传播

建构中国国家传播的战略体系

毛峰曾璐雅(1-170)

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国际化的现状、环节与突破

曾凡斌(2-172)

电视问政十年:文化效应与反思

葛明驷何志武(3-168)

网络微视频生产机制考察

刘琼(3-172)

新媒介融合背景下主流媒体发展的五大趋向

高宪春(4-168)

网络视听产业治理主体结构优化路径探析

江凌(4-173)

社会化媒体崛起背景下政府传播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吴献举(5-169)

进步、问题与风险规避:我国当下食品安全报道透视

原鹏(5-173)

新闻业应用大数据:展望、误区与对策

张超钟新(6-169)

移动互联时代有声读物发展潜力研究

傅乃芹(6-174)

以法治思维重塑媒体预警功能

刘行芳刘修兵(7-169)

新兴媒体的电视化现象及其对媒体融合的启示

胡言会石长顺(7-174)

论网络新闻发言人的语言道德规制

周国祥(8-168)

跨媒体传播文本信息与知识产品版权让渡评骘

南长森卢鑫(8-172)

社会角色失调引发的人肉搜索及其规避

祁涛陈芳(9-169)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需正确认识的五个问题

李二梅(9-173)

我国学术著作出版的现状检视与应对策略

马衍明(10-167)

集体行为视野下的网络走红现象探析

杨江华鄢佩(10-172)

我国批评性报道的四次转型及变革前瞻

张萍(11-163)

汉语国际推广战略下的文化认同与中华文化传播

宋海燕(11-168)

科学传播图景中新闻与公共关系的错位及回归

全燕(12-168)

提升我国网络媒体国际传播力的路径探析

赵惜群等(12-173)

■书评

深化认识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性

——评《中国基本经济制度深化研究》

田宪臣(1-176)

■其他

用新的发展理念谋划河南“十三五”发展

——第三届中原智库论坛综述

杨兰桥刘晓萍(11-172)

猜你喜欢
探析
自杀参与行为可罚性之探析
VR阅读探析
基于CAD/CAM的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实践教学改革探析
HTTPS探析
VPLS组网技术探析
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探析
血分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