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华 腾
【历史研究】
清末新政时期河南巡抚与河南早期现代化*
张 华 腾
摘要:清末新政期间,河南巡抚的频繁更换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河南新政的成效,但河南地处北洋和湖北两大模范新政省区之间,不仅容易受其新政举措的影响,而且便于学习和借鉴。河南巡抚群体虽然思想上较为保守,但忠于清廷,忠实执行新政谕令,致使河南新政别有特点。河南新政虽然没有北洋新政和湖北新政那样成果辉煌,光彩夺目,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河南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开启了河南早期现代化的历史征程。
关键词:清末新政;河南巡抚;早期现代化
河南新政开启了河南早期现代化的征程,加快了近代河南发展进步的步伐,是值得研究的一项课题。然而,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学界在清末新政尤其是各省新政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对位于北洋和湖北两大模范新政省区之间的河南新政研究,却相对比较薄弱,至今不但没有专著出版,即便是比较全面深入的论文也不多见。①本文以清末河南新政时期的河南巡抚为视角,以掌握的有关资料为基础,对清末新政时期的河南早期现代化进行初步探讨。
一、频繁更换的河南巡抚
清政府的新政,得到地方以及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热烈欢迎。作为地方政府的最高长官——总督、巡抚,对中央政府的决策必须遵照执行,不管其愿意与否。然而,将中央政府的决策贯彻落实到基层,使之发挥出效力,则取决于各省督抚的贯彻执行力度。所以一个省区的社会发展,除了自然环境的差异外,与地方督抚的认知水平与领导能力密切相关。有的督抚本身就是推动新政的有生力量,对中外悬殊差距、清政府面临的沉重危机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他们不仅要求变法的心情较为迫切,而且有魄力和能力。如直隶总督袁世凯、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岑春煊等。有的督抚,受传统文化影响较深,对朝廷无限忠诚,内心并非完全赞成新政的所有举措,但职责所在,不得不执行新政命令,在其辖区也进行了一些颇有成效的改革。只有极个别督抚思想较为保守,往往借口地方困难,对中央政府的某些新政措施或有条件地执行或一直拖延,新政成效不彰。如前陕甘总督调补闽浙总督崧蕃曾上奏“就饷练兵,骤难遵新章编改”。②继任陕甘总督升允反对立宪,反对持续改革,后被撤职。③
据《清代职官年表》载,清末新政期间在河南先后任职巡抚的有松寿、锡良、张人骏、陈夔龙、张人骏、林绍年、吴重熹、宝棻、齐耀琳等9人。其中,张人骏在此期间先后两次任河南巡抚。④清末新政期间任职河南的巡抚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任职年限短暂,频繁更换,除陈夔龙任职3年,吴重熹任职近2年,宝棻任职1.5年外,余者或1年或半年及半年以下,平均任职1.1年。他们的任职年限与袁世凯任直隶总督6年,张之洞任湖广总督18年相比,实在过于短暂。二是旗人巡抚占这一时期河南巡抚总数的1/3。其中,松寿是满洲正白旗人,锡良是蒙古镶蓝旗人,宝棻是蒙古正蓝旗人。他们都忠于清廷,思想较为保守。三是思想保守的官员为多数,除了3个旗籍官员外,陈夔龙、张人骏均为保守类型的官员。据《凌宵一士随笔》载:“清末督抚中,张人骏以悃愊无华,端重老成著,不随波逐流,迎合风气。历督两广、两江,均大疆繁剧。时髦政客屡攻之不能动。固以久为循吏,资望较高,而鹿传霖重其廉正,引为同调,在枢府中时加维护,极言其贤,其见信于上,不易动摇,亦多赖是也。”⑤在徐一士《一士类稿》的《谈陈夔龙》篇中,称陈夔龙“其官督抚,无赫赫之名,而为政尚以稳静见称”。⑥更有意思的是陈夔龙自称“三不主义”,即“所可以自慰者,厥有三端:一不联络新学家;二不敷衍留学生;三不延纳假名士”。⑦四是绝大多数为科举功名出身,9人中有6人为进士,1人为举人,1人为生员。五是这些人在清政府灭亡后几乎都不仕民国。
清末新政时期河南巡抚的几个特点说明,河南新政虽然不像直隶、湖北那样轰轰烈烈,创造出惊人的新政政绩,但他们忠于职守,忠于清廷,在新政的大环境下按部就班,按照朝廷的指令进行改革。加上河南位于直隶、湖北之间,有着独特的地理优势,可就近向直隶、湖北学习,其新政政绩大致处于全国中上水平。
二、河南新政的主要特点
清末新政前期主要体现在练新军、兴学堂、行警政、办实业等方面,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之后进行预备立宪,主要为改官制、筹办咨议局、资政院等。河南新政也主要围绕这些方面进行。
1.兴学堂育人才不在人后
与全国各地新政一样,河南新政在兴学堂育人才方面上下一心,步调一致,成效显著。
早在光绪二十七年八月,清政府颁布兴学诏书,提出兴学育才为当代急务,要求“除京师已设大学堂应切实整顿外,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各府、厅、直隶州均设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⑧全国据此开始掀起兴办学堂高潮。
河南巡抚在兴办学堂培养新型人才方面比较积极,在河南地方绅商的支持下,努力谋取办学经费,除了创办官立学堂外,拓展办学渠道,支持和奖励民办、商办学堂,取得不菲的成绩。截止到光绪三十四年,河南全省共设教育会59处,劝学所99处,高等学堂1所,中学堂23所,师范学堂13所,师范传习所103所,高等小学堂150所,初等小学堂1964所,两等小学堂(即初等和高等兼而有之的小学堂)103所,实业学堂24所,女子学堂13所,半日学堂37所。⑨据清政府在宣统元年(1909年)对全国兴学情况的统计数据显示,河南高等小学数量仅次于四川,甚至超过了兴学大省直隶,排在第二位;高等小学堂学生数量排在湖北、四川、广东、直隶之后,位居第五;河南两等小学堂数量在四川、广东、浙江之后,位居第四;两等小学学生排在直隶、浙江、广东、四川、湖南之后,位居第六;初等小学堂的学堂数量排在山东、四川、直隶之后,位居第四;初等小学学生位于四川、直隶、湖北之后,排在第四名;半日学堂排在新疆、四川、直隶、山西和浙江之后,位居第六位,学生数量位居四川、直隶、浙江之后,位居第四;从学堂总数来看,河南排在山东、直隶、四川之后;从学生总人数来看,排在直隶、四川、湖北之后,位居全国第四。⑩综合各种数据说明,河南兴办的小学堂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2.练新军得到北洋援助
编练新军是新政的主要内容之一,练兵处计划在全国编练36个镇,作为国家新的国防力量,分配给河南的任务是一个镇。河南地方经过努力,到光绪三十二年编练了1个混成协,至辛亥革命前没有再扩编,始终保持一个混成协的规模。
3.新兴工商业由北向南逐步发展
4.行警政维治安颇具特色
面对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之后北方社会的混乱状况,清政府借鉴西方和日本管理社会的经验,创办了中国的巡警制度。巡警的创办以直隶最早,最为规范,成效最大。因此,清政府于光绪二十八年颁发上谕,要求各省照直隶章程办理。
5.咨议局亦步亦趋
三、清末新政与河南早期现代化
新政的全面展开和持续发展,促进了河南社会的发展进步,促使河南迈上了早期现代化道路。
新政的开展大大改变了河南的落后面貌,改变了河南的地位,河南早期现代化由此发端。河南早期现代化,突出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培养了一大批新型人才
2.工业化开始起步
3.社会治安管理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警察制度取代传统保甲制度的一些功能,成为社会管理的重要制度,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标志之一,是社会科学管理依法行政的重要体现,其管理成效非保甲制度所能比肩。到辛亥革命爆发前夕,不仅当时的省城开封有上百人的巡警在维护社会秩序,全省各个州县以及较为繁华的商业大镇和各铁路车站都有一定数量的巡警。这就为河南的治安管理现代化奠定了一定基础。
4.政治参与不断扩大
新政后期河南成立了咨议局,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第一次民主选举,虽然选民只有15万人,且选举时还出现一些混乱,但咨议局议员利用合法的身份和政治舞台,参与了一些地方事务的管理和监督,昭示了政治参与的扩大和封建专制统治的行将就木,政治民主化初现端倪。
5.交通现代化明显,现代城市兴起
总之,作为河南早期现代化的开端,清末新政不仅促进了河南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为中原城市群奠定了初步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清末新政时期的河南记忆,不能为我们所淡忘。
注释
责任编辑:南武
“基层党组织与乡村治理”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
2015年11月28日,由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方向)主办的“基层党组织与乡村治理”学术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华东师范大学、中共成都市委党校、河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苏州大学、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华东政法大学、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解放日报社等单位的20余位专家学者和20多名博士生、硕士生参加了研讨。研讨会由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方向”)首席专家齐卫平主持。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汪荣明、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季桂保等先后致词。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乡村治理现代化以及二者之间的互动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中州学刊杂志社唐金培副研究员应邀参加会议并发言。
(南武)
作者简介:张华腾,男,安阳师范学院教授(安阳455000);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710119)。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清末新军研究”(09BZS029)。
收稿日期:2015-02-11
中图分类号:K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5)12-01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