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丹丹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大学生完美主义与人际关系敏感探索
赵丹丹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采用Frost多维完美主义量表和人际关系敏感量表对38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完美主义各维度得分在性别、专业、年级等方面差异不显著;担心错误、行为疑虑、个人标准与人际关系敏感均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担心错误和行为疑虑能正向预测人际关系敏感。在此结论的基础上探索了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的方法。
大学生;完美主义;人际关系;敏感调查;数据统计;结果与分析;预防和治疗
完美主义是指对自己的行为设置过高标准,同时伴随过多批评性自我评价的人格特质[1],它通常被认为是多维度结构,包含顺应良好和顺应不良两方面。顺应良好的完美主义者追求卓越,做事有条理,顺应不良的完美主义者过分担心错误、行为疑虑。人际关系敏感主要指某些个体在与他人相处时的不自在感和自卑感[2],体现在对自己在与人交流时的细微过错过分关注、过分在意、甚至过分自责。
笔者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大学生完美主义倾向与人际关系敏感的关系,对存在人际关系困扰的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1.1 调查对象
2014年9月,以河南省开封市几所高校的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共发放问卷380份,回收有效问卷33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86.84%。其中男生182人,女生148人;理科196人,文科134人;大一114人,大二118人,大三98人。被试最大年龄23岁,最小年龄17岁,根据各年龄人数多少加权计算结果为:平均年龄为19.85± 1.226岁。
1.2 研究工具
1.2.1 Frost多维完美主义量表
采用訾非修订的多维完美主义量表中文版(CFMPS)。该量表由27个项目构成,采用自陈作答的形式,5级计分制,得分越高表明完美主义的程度越高。该量表由5个维度组成:担心出错、对行动的疑虑、条理性、个人标准和父母期望。根据Parker等人的研究,5个维度可以分为顺应良好的完美主义和顺应不良的完美主义两类。其中,顺应良好的完美主义由个人标准和条理性2个维度构成,顺应不良的完美主义由担心出错、行动疑虑和父母期望3个维度构成。CFMPS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分量表的Cronbach系数为0.64~0.83,总量表的Cronbach系数为0.85[3]。
1.2.2 人际关系敏感量表
该量表是从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提取,SCL-90包括90个项目10个因子,5级评分。其中的6、21、34、36、37、41、61、69、73,共9项用来测量人际关系敏感。原量表引入国内后使用广泛,有成熟的成人常模和中学生常模。人际关系敏感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0,重测信度为0.86。
1.3 施测程序与统计分析
施测前对主试进行培训,统一指导语,并对施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详细的讲解,以保证施测的顺利进行。以团体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上述问卷测试。在测试的同时获得大学生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年级、专业等。
根据研究目的,采用SPSS19.0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1 大学生完美主义与人际关系敏感的一般情况
大学生完美主义与人际关系敏感的得分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大学生完美主义和人际关系敏感统计值Table 1 Stat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perfectionism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sensitive
进一步统计T检验表明,学生完美主义倾向得分在性别差异、城乡差异、独生与否差异等方面均不显著;F检验和多重比较表明,学生完美主义倾向及各维度得分在年级差异、专业差异等方面均不显著。原因可能在于,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社会对每一个人都一视同仁地提出了相对更高的要求,无论性别,出身,专业等。感受到社会压力的父母无疑对学生有更高的期望,学生本人也为自己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另外,不论年级、专业、性别,学生处在具有社会雏形的大学校园中,时刻能感受到处在他人的评价中,而期望获得积极评价的学生又无足够的社会经验,担心错误、行为疑虑、条理性得分自然均较高。
2.2 大学生完美主义各维度、人际关系敏感得分与全国常模的比较
2.2.1 大学生完美主义各维度与全国常模比较
大学生完美主义各维度得分与全国大学生常模的差异情况如表2所示。
本研究中的大学生完美主义各维度的得分,除了条理性维度得分显著地低于大学生常模外,担心错误维度、父母期望维度、个人标准维度、行为疑虑维度得分都显著地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原因可能在于,全国常模的构建中,被调查的大学生对象来自于全国各地,本研究中的调查对象大多是河南省内的大学生。河南省从经济发展水平看,处于全国的中等甚至偏下水平。这可能导致河南生源的大学生相对缺乏优越感和自豪感,担心错误、行为疑虑分值偏高。同样,家庭经济状况不佳可能让河南的大学生相对承载了更多的家族希望,所以,父母期望、个人标准维度得分也很高。
表2 大学生完美主义各维度得分与大学生常模差异较Table 2 Com parison of perfectionism dimensionality mark and norm differ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2.2.2 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得分与全国常模比较
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得分与SCL-90人际关系敏感因子的全国成人常模比较,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与全国成人常模的差异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sensitive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nationw ide adult norm difference
本研究中,人际关系敏感得分显著地高于全国成人常模。原因可能是成人群体包含了从青年早期到老年期的整个群体,而本研究中的大学生都是处于人生的青年早期阶段,这一阶段的大学生相比于中年、老年人,社会经验相对不足,人际交往技巧不丰富,因此人际关系敏感得分较高。
2.3 大学生完美主义各维度与人际关系敏感的相关及回归分析
相关分析的结果如表4所示,从中可以看出,在大学生完美主义各维度中,担心错误、行为疑虑、个人标准与人际关系敏感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表4 完美主义各维度与人际关系敏感的相关系数及显著性Table 4 Perfectionism dimensionality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sensitiv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d significance
以人际关系敏感为因变量,以完美主义各维度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担心错误和行为疑虑两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对人际关系敏感变异的解释率分别为18.5%、2.6%,其他因子对人际关系敏感均无预测作用,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完美主义各维度对人际关系敏感的回归分析Table 5 Regression analysis of perfectionism dimensionality to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sensitive
这一发现与国内如马红霞[4]、邵淑娟[5]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完美主义倾向中担心错误维度能预测人际关系敏感,其原因可能是担心错误维度得分较高的大学生在社交情境中过分关注自己在他人眼中形象,对自己稍有不慎的言行过分在意甚至耿耿于怀,容易造成更高的人际不适感甚至人际焦虑;这种不适感和焦虑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大学生与人交往时的过分谨慎、畏首畏尾,这可能也是行为疑虑可以预测人际关系敏感的原因。但也有研究与本研究结果略有出入,比如袁军[6]的研究发现,完美主义对人际关系敏感的影响不是很稳定,结论的不完全一致可能是由于抽样差异和数据分析方法不同所致。
本研究提示我们,在对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问题进行心理辅导或治疗时,从降低担心错误和行为疑虑的程度着手可能不失为一种不错的方式,比如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进行。
3.1 以认知疗法纠正大学生的不合理信念
认知疗法是由Beck在研究抑郁症治疗的临床实践中逐步创建。贝克认为,情绪及行为源于认知,不合理的认知导致异常的情绪及行为,因此,要纠正异常情绪和行为就要纠正它背后不合理的认知。具有完美主义人格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容易产生“我是不是说错话了”“我是不是惹他(她)不高兴了”等担心错误的想法。要改善人际关系,必须首先从识别并纠正这些不合理认知观念入手,树立“没有绝对的对错,我这么说自有我的道理”“谁都会有一时的情绪,再好的朋友也难免有矛盾的时候”“真正的友谊就是通过诚心沟通而构建的”等合理的信念,减低对自己在社交情境中细小过失的敏感度,扫除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的认知障碍。
3.2 以行为疗法塑造大学生行为自信和行为决断
行为疗法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在心理治疗领域的应用,其理论基础是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行为疗法中,“当事人被期望成一个积极的角色,他们应该从事特定的行为以解决自己的问题。”[7]行为疗法体系有许多治疗技术,其中的榜样示范等技术可以塑造学生人际交往中的行为自信和行为决断。榜样示范是“咨询师向当事人清楚地演示新的适应行为”[8],可以实际行为演示,也可通过录像录音等方式,“当事人依照样板行为进行实际演练。”[8]学生的人际关系敏感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学生人际交往经验不足,在一个特定场景下甚至不知道如何发起对话、如何回应对方等而导致的行为疑虑。榜样示范可提供人际交往中的良性互动方式供学生学习,通过多次演练可使其熟练掌握必要的人际沟通技巧。如此,学生的行为自信和行为决断得以增强,人际关系有望逐步得以改善。
本次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以下值得完善之处:本次研究偏重基于调查的实证研究,具有实证研究的科学客观的特征,之后的研究可考虑与访谈等质性研究结合,研究结论可以相互佐证或补充;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主要基于开封市几所大学,结论是否可在更大范围进行推广尚需进一步论证;本次研究文献多为中文文献,进一步的研究可借鉴国外该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和研究方法。
[1]Frost R O,Marten P A,Lahart C,et al.The dimensions of perfectionism [J].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1990(14):449-468.
[2]戴晓阳.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第1版):14.
[3]訾非,周旭.中文Frost多维完美主义问卷的信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6):560-563.
[4]马红霞等.完美主义对医学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的影响[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0,32(1):31-32.
[5]邵淑娟.大学生完美主义与自尊、人际交往的关系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8:32-37.
[6]李莉.大学生完美主义对自尊、人际关系和抑郁的影响[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6:25-26.
[7]江光荣.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第1版):208.
[8]江光荣.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第1版):225.
[责任编辑 樊建科]
G44
B
1008-486X(2015)02-0089-03
2014-12-29
2015年度河南省教育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学生完美主义与人际关系敏感:自我接纳的中介作用(2015-QN-127)。
赵丹丹(1983-),女,河南洛阳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高校心理学教学与研究工作,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