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状结肠类癌1例

2015-02-25 00:41067000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医院放射科
武警医学 2015年3期

067000,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医院放射科

乙状结肠类癌1例

李亚新,崔志强,崔冰

067000,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医院放射科

【关键词】数字胃肠机:结肠类癌:充盈缺损

【中国图书分类号】R735.35

1病例报告

患者,男,39岁,自述反复下腹部不适感2个月余,偶有腹痛、腹泻、间断性便血或大便表面带血,多为鲜红色。既往体健。查体:上腹部压痛,未扪及肿块。辅助检查:总蛋白56.4 g/L,白蛋白32.9 g/L。血常规:白细胞6.5×109/L,N 75%,L 13.7%,M 6.7%。红细胞3.1×1012/L,血红蛋白90 g/L。胸部检查未见异常,B超示肝脾胰正常,血清CEA正常。

CT表现:乙状结肠处见37 mm×29 mm低密度肿物,肿物突入肠腔内呈分叶状,边缘较清楚,CT值为35 HU。未见坏死,钙化及更低密度区。靠近于病变中心处见一圆形的似脂肪密度区,CT值为70 HU,相邻肠壁未见明确增厚。增强扫描动脉期见病变似呈不均一的强化,CT值为70 HU,病变近腔壁侧黏膜明显强化。门静脉期病变进一步强化,CT值为100 HU。肿物与病变分界较清楚。CT诊断:乙状结肠占位性病变(良性病变可能性较大)。钡灌肠造影检查示:乙状结肠前壁处见34 mm×21 mm充盈缺损区。病变边缘欠规则并呈浅分叶状,黏膜皱襞增粗、走行紊乱。病变表面黏膜似呈网格状改变,其间散在不规则点状积钡区(图1)。周围腔壁线光滑连续。多体位摄片及用造影剂冲刷后,病变形态无变化。考虑为乙状结肠癌,建议进一步检查。结肠镜检查:乙状结肠距肛门17 cm左侧壁处可见隆起性病变(36 mm×24 mm),呈分叶状,表面分布深浅不一的糜烂,并伴有深红色的血痂。部分病变表面分布污秽苔,局部肠壁略显僵硬,黏膜水肿增粗。诊断:乙状结肠癌?

手术所见:局部肠壁形态完整,肿物向腔内生长未累及肠壁全层,周围淋巴结无肿大及粘连。行局部肠管切除。术中、术后病理:肿瘤细胞核大小较一致,未见明确核分裂现象,肿瘤细胞嗜银染色呈强阳性。病理诊断:乙状结肠类癌伴腺上皮及鳞状上皮增生。

图1 乙状结肠钡灌肠造影检查

病变边缘不规则并呈浅分叶状,病变表面黏膜似呈现出网格状改变,其间散在不规则点状积钡区

2讨论

类癌源自于胚胎期原肠的内分泌组织,生长较为缓慢,属于低度恶性肿瘤,总体预后良好。可发生于全身多个系统,消化道仅占7%,且多见于阑尾[1,3]。乙状结肠类癌早期肠道病变较为局限又无特殊的体征及症状,故术前确诊十分困难。随着病变发展,当出现面部潮红、水样腹泻、心动过速及阵发性哮喘等类癌综合征(约5%患者出现类癌综合征),并且患者血中5-HT及尿中5-吲哚乙酸升高时,能够提示该病诊断[1-4]。

2.1影像学特点消化道类癌多发生于黏膜深部——黏膜腺基底部的嗜银细胞。主要是由于嗜银细胞聚成团向腔内外呈膨胀性生长。结合相关文献及笔者经验,总结该病引起的影像表现如下:(1)息肉样改变,此型主要为早期病变且较为常见,多表现为位于消化道黏膜表面的新生物;多呈类圆形单发,不带蒂通常为宽基底;病变边缘光滑无分叶,周围黏膜连续无破坏[2,5]。(2)平滑肌瘤样改变,病变向腔内生长与平滑肌瘤近似。境界清楚并呈分叶改变,随着肿块增大分叶也在加深。此型类癌肿块多波及黏膜层深部与黏膜肌层,可使病变表面黏膜皱襞变浅平。同时由于肿物压迫使局部黏膜血供减少,加之肠内容物的机械性刺激,可出现病变周围及表面黏膜水肿,炎性反应改变基础上伴有多发溃疡形成[4-7]。本例属于此型。(3)癌样改变,最为常见的表现是肿瘤形成突出于肠壁表面的不规则隆起,病变边缘呈现有明显的深分叶表现,中心部分布不规则多发深溃疡,病变表面溃疡融合时也可出现半月综合征。晚期时影像学表现与结肠癌表现极为相似。据文献[3,4,7]报道,结肠类癌所引起的充盈缺损影像学改变多以1与2型多见。

2.2鉴别诊断乙状结肠类癌与其他消化道类癌一样,都源于黏膜腺的嗜银细胞并呈膨胀性向黏膜表面及黏膜下层双向生长。影像学表现与发生于黏膜表面病变如息肉、腺癌,以及与位于肠壁深部组织如黏膜下层肌层的平滑肌瘤、脂肪瘤、血管瘤等极其近似[1,4,5]。但当充盈缺损的边缘清楚光整,肿块表面龛影规则,且病变表面的黏膜变浅平,溃疡边缘部位出现无名沟等细微结构存在时,应考虑到良性病变的可能[2,3,5]。消化道类癌的最后确诊需要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及病理检查三者相结合。乙状结肠类癌虽不常见,但在数字胃肠机下结合低张双对比造影检查可以显示出病变的部位、范围、大小、形状及黏膜情况,下消化道造影检查是发现该病的有效手段之一[6]。

【参考文献】

[1]廖山婴,刘婉薇,沙卫红,等.大肠类癌45例内镜诊治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23):2747-2749.

[2]高茹,高峰,张杰,等.消化道类癌38例的临床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14):4096-4098.

[3]刘兴.消化道类癌治疗[J].重庆医学,2001,10(9):405-408.

[4]张锦坤.特发性胃肠道嗜酸性细胞浸润综合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211-217.

[5]文艳红,张永建,徐洪. 消化道类癌43例Ki-67表达与肿瘤分期相关性研究[J].交通医学,2013,27(2):131-133.

[6]江绍基.临床胃肠病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360.

[7]李松年,邹成忠.胃肠道类癌X线及病理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8,15(1):8-12.

(2014-10-25收稿2014-12-19修回)

(责任编辑尤伟杰)

作者简介:李亚新,本科学历,主任医师,E-mail:liyaxincd@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