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庆 张 丹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传播学研究方法使用概况——基于对《新闻与传播》2014年期刊论文的内容分析
陈小庆 张 丹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摘 要:本文选取在传播学研究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学术期刊《新闻与传播》,对该刊2014年内8期刊物中刊载的66篇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主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传播学;研究方法;新闻与传播
所谓研究方法,指的是在研究过程中为发现新的事物、新的现象,或提出新的理论、新的观点,揭示事物内在规律的一种工具和手段。传播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在研究传播学问题过程中,需要多运用社会学、政治学、新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传播领域的问题,本文结合选取《新闻与传播》2014年论文作为样本,对其研究方法进行了研究与划分。
《新闻与传播》是中国新闻传播学界具有较大影响的名刊之一,它的编委是由国内知名学府如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等学校的知名教师组成的。本文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检索了2014年总共8期69篇《新闻与传播》期刊上的论文,经过逐一筛选、剔除无关论文,在剩下的66篇论文中进行总结研究,希望能见微知著,对国内传播学研究方法的使用现状作管中一窥。
传播学的研究有定量和定性之分,根据石庆生《传播学原理》一书对传播学研究方法的划分,笔者结合《新闻与传播》期刊中66篇论文的实际应用方法,将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划分为个案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抽样调查方法、比较研究方法、控制实验方法、深度访谈方法、内容分析方法和文化研究方法八类。
表1是传播学研究方法在《新闻与传播》8期中所使用的频次,本文仔细分析了2014年的66篇论文,统计每篇论文都是用了哪些方法,将各研究的使用次数除以方法使用次数的总和得来。
表1 研究方法使用频次表
从表1中可以看出,文化研究方法占0.45,比重最大,每一期至少都有一篇论文使用了该方法,特别是在第五期,八篇论文里面只有一篇没有使用该方法;排在第二的是个案研究方法,占总比重的0.16,但其中有两期没有使用该方法;排在第三的是调查研究方法,占到0.13,其中,笔者将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都归纳在这一研究方法之下;紧随其后的分别是抽样调查方法、深度访谈方法、控制实验方法、内容分析方法和比较研究方法。而深度访谈和比较研究在八期中只出现了一期,深度访谈在第四期出现了四次,比较研究方法在第二期出现了一次。
第一,文化研究方法在传播学研究中举足轻重。据表格可以看出,这种方法所占比重最大,且每期至少都有一篇论文使用该方法。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对自身文化的生命力和传播力越来越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文化的生命力和传播力来自哪里。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策略研究也就引起了学者们的极大关注。程曼丽认为,只有当自己的文化与价值观念在国际社会广为流传并得到普遍认同的时候,软实力才真正提升了。她提出,中国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对外传播策略。关世杰对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十年进行了回顾与反思,认为我们再也不能停留在笼统地谈内外有别和外外有别。
第二,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在研究目标上,定性研究是为了发现问题,
定量研究则可以进行验证和控制。在传播学研究领域,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常常结合在一起使用。比如在《新闻与传播》第四期中,《本源、动力与核心:媒介消费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就是用了定性研究方法中的深度访谈和定量研究方法中的问卷调查方法,以及另一篇《扩散进程中的再认识:符号互动视阈下农村居民对互联网认知的实证研究》也将定性方法中的深度访谈研究方法与定量研究方法中的实地调查方法结合在了一起。
第三,定性研究方法比定量研究方的使用比例高。定量分析是一种依据统计数据,按照某种数理方式进行分析计算的研究方法。而定性分析则主要跟据主观的理解,并依据一定的研究过程,对研究对象的性质、特点及发展规律等作出分析判断的研究方法。通常情况下,定量分析更加科学,但在中国,这种方法的使用频率比定性研究方法的使用频率要低得多。这是因为,这种方法一般需要做大量的实验,收集大量的精确数据,这些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难度系数比较大。而定性研究虽然比较粗糙,但使用起来简易方便,所以中国一直比较多的采用定性分析方法,从图表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定量研究占到了0.28,而定性研究是占到了0.67。
参考文献:
[1]石庆生.传播学原理[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
[2]史蒂芬·小约翰.人类传播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陈小庆(1990-),女,安徽安庆人,安徽大学2014级新闻学硕士,研究方向:媒介文化、新媒体;张丹(1990-),男,安徽蚌埠人,安徽大学2013级新闻学硕士,研究方向:传播理论、媒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