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国芳
马克思主义原著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由其继承者在实践中创造的理论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之最集中、最生动、最直接的体现,它凝聚着深邃的哲理和丰富的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育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平台,其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原著培育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始终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题。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有针对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原著渗透在理论教学的各个环节,形成师生教与学的有机互动,注重大学生的感知和理解,逐步让学生感悟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感召力,从而产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亲近感和依附感,进而形成马克思主义信仰。
主体需要是思政课教学培育大学生信仰的内在动力。 “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 ”[1](P286)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马克思主义原著是教学客体。 对客体培育大学生信仰的需要是教与学双向活动中两大主体始终关注并实践的重大问题。
(一)大学生科学信仰的形成需要马克思主义原著理论的滋养。 运用马克思主义原著精神对教学内容作思想理论、价值观的梳理、分析,引导大学生进行比较深入的思考和判断,形成自己正确、独立的见解,正是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提高的需要。
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过程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既是任课教师有目标、有层次地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也是大学生基于自身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的内在需要,是自主认同并接受马克思主义原著精神的过程。 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客体的辩证关系看,大学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的接受主体,其主体意识的觉醒即是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的重要前提,也是马克思主义原著培育马克思主义信仰能否获得实效的关键所在。 因此,当代大学生迫切需要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指导。 因为马克思主义原著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当然也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原著所内含的思想理论,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真理性与价值性的有机统一,是大学生形成科学信仰的价值指导力量。 作为信仰主体的大学生深切认知到马克思主义原著对自己安身立命的价值所在,就会产生强烈的思想共鸣和坚定的行为追求。
(二)大学生科学信仰的坚守需要马克思主义原著理论为基础。 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就意味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并以之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人的信仰不是与生俱来的,其确立的前提和基础是人们对一些思想观念的自由选择和认同内化。 因而,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前提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理解、高度认同和自觉践行。 马克思主义原著凝结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心血和智慧,蕴含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文本根据和理论源泉。 大学生一旦接受其基本理论,便可影响其终身。
2011 年5 月13 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指出:“只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存在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及其杰出继承者的著作之中。 大学生要了解、认识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必须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认真学习原著,只有在原著中才能真实全面地找到马克思主义真理所在。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主要是学习和掌握其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不是死记硬背马克思主义的个别词句和结论;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目的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用马克思主义的只言片语打旗号、装门面、提“高度”。
(三)大学生科学信仰的实现需要马克思主义原著理论的指引。 “一切事情是要人做的……做就必须先有人根据客观事实,引出思想、道理、意见,提出计划、方针、政策、战略、战术,方能做得好。 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 这种能动性,我们名之曰‘自觉的能动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 物 的 特 点。 ”[2](P477)高校思想政 治理论课教师的能动性发挥,主要体现在如何使马克思主义原著精神更能为大学生认同和接受;而大学生的能动性发挥,主要表现在对马克思主义原著精神的理解、认同和运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将马克思主义原著运用到教学过程中,目的在于深入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马克思主义性质以及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源泉;而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中学到了马克思主义原著精神,目的在于提升自身践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能力。 可见,马克思主义原著运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 其结合点就是发挥教师和学生两大主体的能动性。 但是,两大主体能动性发挥的实质意义是一样的。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寻求马克思主义原著的精神,然后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从而培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大学生则是运用原著的精神指导自己的行为从而提升自己马克思主义信仰。
当然,信仰的核心是内心世界的笃信,信仰的逻辑终点是行为实践。 信仰实际就是信仰主体与信仰客体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 这种相互作用内在地包括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信仰主体如何体现对信仰客体的绝对信奉和尊崇;二是信仰客体又要求信仰主体以何种合适的方式进行信奉和尊崇。 信仰作为一种心理意识是分层次的,信仰之笃信则是最高层次和最高形式。 主体只有对客体笃信不疑,认识对象才能成为信仰客体。 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对大学生而言,具有绝对的可信性,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中获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从而产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笃信。
对大学生来讲,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 只有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才能进入他们的日常生活中。 只有当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接受、认同后,马克思主义才能内化并升华为信仰。 当代大学生应当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平台上不断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因此,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平台,抓住课程理论内容,将马克思主义原著有机地而不是生硬地运用到教学过程的环节中,教师对课程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得以实现,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实效性也得以完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根据内容体系将马克思主义原著渗透在教学过程中, 不失时机地培育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一)解读理论知识。 运用马克思主义原著解读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基本理论知识,让大学生感知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距离很远而高不可攀,而是可以触摸到的能解读和理解理论知识的科学理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每一章都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需要讲解,通过讲解,学生才能够理解和应用理论。 在进行理论讲解时不仅要做到观点鲜明、内容正确,而且要做到推导合理、论证有力, 这就需要教师在关键时候不失时机地引用马克思主义原著中经典的语句, 以显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 引导大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原著对于理解基本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理想”的概念定义为:“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3](P15)要理解这一内涵,就必须理解其特征,而其中的一个特征就是“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 即理想带有特定时代的烙印,在阶级社会中,还必须带有特定阶级的烙印。 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社会性质和人们所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不同,所处的阶级关系和阶级地位不同,人们的理想也不同。 讲解到此,学生们可能还是感到论证不力,似懂非懂。 怎么办? 笔者联想到社会主义理想和资本主义理想的不同, 联想到邓小平的《用中国的历史教育青年》一文,不失时机地分析了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 首先,讲解这篇文章的背景。 1986 年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合肥、北京等地一些高校的少数学生上街游行, 极少数人进行反对社会主义道路的煽动,后经教育和疏导,事件得以平息。 1987 年2 月邓小平会见加蓬总统时谈到此事, 并就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问题谈了自己的观点。 其次,讲这篇文章的内容。 主要是告诉学生,“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不行, 中国除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别的道路可走。 一旦中国抛弃社会主义,就要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要说实现‘小康’,就连温饱也没有保证。 所以了解自己的历史很重要”[4](P206)。 从而引起同学思考“树立科学理想”等问题的意义。 最后,引用经典语句得出事实结论。 围绕基本问题,抓住核心实质,提出文章中的鲜明观点,做到以理服人。 “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提出的理想和我们不同。 我们讲的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而他们却提出资本主义理想。 ”[4](P205)这句话是“理想带有特定阶级的烙印”的最有力的诠释。
(二)联系社会现实。 马克思主义信仰以现实世界作为自己的信仰逻辑起点,又以现实世界作为自己信仰的归宿,这是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其他信仰的不同之处。 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信仰为信仰者指出的未来不是无期的虚幻彼岸世界,而是现实的此岸世界,依靠的不是自然物或神灵、上帝这些神秘的异己的力量, 而是依靠信仰者自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不仅阐述基本理论的内容,也有对现实世界的关照。 理论知识的领会是基础,学生在领会的基础上,自然联想到现实,那么,如何在讲解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原著运用其中呢?
我们知道,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当讲解这一理论内容时,主要是让学生在道德建设中如何做到为人民服务, 以破解多数同学认为的“为人民服务高不可攀”的模糊观念。 我们必须深刻理解“为人民服务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3](P103)。我们可以阐述为人民服务的层次性,阐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不同利益群体和不同觉悟程度的人们,为人民服务的要求不可能完全一样。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求我们的党员、党的干部要身体力行先进道德的要求,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但是对广大群众则不能做这样的统一要求, 而应该根据当前社会历史条件和群众实际的思想道德状况,提出广泛性的要求。 在讲课中,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原著论证这一“先进性和广泛性的统一”呢?
首先,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的一段话说明先进性要求。 《共产党宣言》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5](P283)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5](P285)。“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 来。 ”[5](P306)这些精辟的论述,深刻地阐述了共产党的根本性质和唯一宗旨是为整个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 其次,用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等原文著名的话进一步说明先进性要求。在《为人民服务》的演讲中指出,我们共产党“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6](P1004)。 毛泽东指出:“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 ”[6](P1004)毛泽东还指出:“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2](P522)“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 ”[2](P1096)最后,引用江泽民的《残疾人事业是崇高的事业》原文,说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人民服务在道德建设中体现了先进性和广泛性的统一。 江泽民指出:“作为人,要讲人道;作为社会的一员,要有集体意识和团结意识;作为公民,要热爱自己的祖国;作为共产党人,还应有更高的标准。 ”[7](P647)
(三)彰显理论指导。 运用马克思主义原著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让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不只停留在口号式的大道理, 而是升华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守和实践。 理论仅仅关照当下还是不够的,它还必须回到未来的实践中指导实践,这是理论的运用,也是理论的目的。 马克思主义信仰不能停留在理论上相信、信奉,即理论信仰;对信仰者来说,更重要的是实践信仰。 实践环节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必不可少的部分。 正如美国学者阿伦特所指出的,近代社会的主要问题“就是劳动问题和历史问题”“马克思原著的意义,既不在于其经济理论,也不是在于有关革命的论述”,而是关于“这两个新的主要难题”[8](P7)。“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每一章都有理论实践的内容。 理论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创造理论的归宿。
我们知道,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是人生价值观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难于理解并运用的难点内容,讲解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对于大学生提高价值分辨能力, 选择和坚守正确的人生价值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在讲解过程中,假如我们一开始就直入主题,把价值评价的一般标准告知给学生,即“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做出的贡献”[3](P75)。 这样难免会让学生产生似懂非懂的感觉,更不能让学生形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诚奉献,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3](P75)的人生价值观。 假如我们在讲“评价标准”之前做一些理论的铺垫,进行一些必要的预习,教学效果势必会明显提升。
在讲课初始,笔者就让学生阅读马克思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在讲到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时,引出下面两段话,第一段是:“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疵的伟大人物。 ”[9](P7)第二段是:“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 ”[9](P7)最后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然后提出问题:根据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为自己劳动能够产生什么价值,为什么不能成为伟大人物? 你如何评价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人生价值观? 带着这样的问题思考人生,学生就会真正理解人生价值标准,从而形成社会价值标准和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崇高幸福感。
不论是教师的备课和讲解,还是学生的预习和讨论,培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一定要将马克思主义原著运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具体的教学环境中,只有调动两大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取得教学实效;而引用的马克思主义原著的例证也必须贴近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对于马克思主义原著客体、教师和学生两大主体来说都应有较高的价值诉求。
(一)马克思主义原著要具有易理解性。 首先,马克思主义原著的选取要有针对性。 针对教学内容隐含的马克思主义原著精神选取教学案例,有利于准确地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 教师通过有针对性的引用马克思主义原著中的片段、警句等,结合教材内容的理论知识,作出有针对性的讲解,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 其次,马克思主义原著的设计要有简约性。 原著的文字不需要太多,不要给学生臃肿的感觉, 应当依据培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目的,精选马克思主义原著内容,保证文字简练而阐述相对完整。 最后,马克思主义原著的评说要有渗透性。 不论是教师的课堂讲解,还是学生的课堂讨论;不论是原著的完整背景,还是原著带来的问题思考,都应当自然的而不是生硬评议和讲解。
(二)教师主体应当具有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首先,教师主体具有展示马克思主义原著魅力的基本功。 马克思主义原著的基本功来自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阅读和研究。 1894 年10月,恩格斯在《资本论》第三卷的序言中指出:“一个人如想研究科学问题,首先要在利用著作的时候学会按照作者写的原样去阅读这些著作,首先要在阅读时, 不把著作中原来没有的东西塞进去。 ”[10](P26)马克思主义著作都是针对当时特定现实问题,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系统地阐释和建构起来的理论,它们是鲜活的、生动的,因而是富有理论魅力的。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所展示的理论内容由于打破了这种特定的逻辑和结构, 离开了社会实践和现实斗争, 表现出的是抽象的理论体系。 如果仅仅局限于教材,不生发、不联想、不互动,学生就很容易产生疏远和枯燥之感。 为了解决抽象的原理与具体观念的矛盾, 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原著,创设联系实际的理论情境、文本情境,在问答逻辑中展开对话,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具体情境中深化理论的阐释, 给学生提供原生态的教学资源。 其次,教师主体具有贴近教材的能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将贴近教材的观念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选择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点, 将马克思主义原著精神有机地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开展生动的富有现实感的互动交流,通过思想的争辩和交锋,为学生提供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理论指南, 培养大学生乐于并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的理论体系主要是“思想”“道德”和“法律”三大部分内容。 按照贴近教材的观念,将马克思主义原著运用在教学中,也就是运用到思想道德和法律的知识和理论内容的教学中,进而提高大学生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最后,教师主体具有发挥学生主动性的能力。一方面, 具有建立课程内容与马克思主义原著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研究,努力从多方面、多角度寻找课程内容与马克思主义原著精神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新旧知识联系的知识链;另一方面,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贴近学生情感的方法激励学生,把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建立在以情感人、以情诱学、以知诱学的基础之上,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渴望;教师要注意创造机会,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指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和对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主动发展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
(三)学生主体应当形成知识链接的逻辑思维能力。 首先,学生主体应形成预习的良好习惯。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用马克思主义原著,学生必须对原著精神有所了解,这种了解建立在课外预习的基础上。 为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每章都列有若干篇马克思主义原著的阅读文献,要求学生阅读学习。 任课教师可以作为任务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查阅作者生平、文献的写作背景以及文献的重要思想及其地位。 其次,学生主体在课堂讨论中应具有联系马克思主义原著的能力。 要求教师能够在讨论之前,将讨论的内容引向马克思主义原著。 不论是一个案例还是一段理论文章,都要让学生阅读产生认知,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和学生预习的马克思主义原著精神联系起来,学生才主动地形成联系的链条。 在讨论中教师一定要紧紧围绕教学主题进行,注意马克思主义原著的渗透,让学生在讨论中提升自己的理论素质。 最后,学生主体在练习题中应具有联系马克思主义原著的能力。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地设计练习题,要求学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原著去分析,这不仅促使学生阅读相关马克思主义原著,而且也为他们在练习中运用原著的观点提供了可能。 案例分析题、小论文题甚至简答题,都可以运用马克思主义原著的相关精神分析和回答。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侯惠勤指出,“信仰马克思主义也需要具有一定的情感共鸣和实践体验,但最根本的是理论学习……这种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自觉学习,不是一次性、阶段性的,而是终身的过程。 学习应当是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终生事业”[11]。培育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追求真理、崇尚真理的现实实践需要,是服从和认可客观规律的必然选择。 当代大学生追求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在追求人生的最高道德理想和人生的最佳境界。 有了坚定不移的信仰,就有了人生的价值确定性,人的思想和行为也就有了定向机制和价值坐标。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 毛泽东选集: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4] 邓小平文选: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 毛泽东选集: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 江泽民文选: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8] 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M].孙传钊,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11] 侯惠勤. 当代中国信仰问题的出路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4).